关于“双减”工作情况汇报.docx
关于“双减”工作情况汇报党中央、国务院安排部署双减"工作以来按照省市要求,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打造了监管"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的"双减"工作模式,相关做法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全省仅3件案例入选,我市排在首位)。一、统筹力量,健全"双减"体系坚持多点发力,建立政府规范、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全方位监管体系。一是强化政府执法监管。整合执法资源,构建了包括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与乡镇街道多个行政主体在内的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执法队伍,有效解决了教育部门执法能力有限、执法专业性不强的问题,提升了校外培训机构执法监管效能。目前,已开展明查*次,暗访*次,约谈机构法人*人次,下发整改通知书*份,查封无证培训机构*家。二是强化行业自律自警。组建了*区校外教育行业协会,建立了协会内部协商、问题协调、风险分担机制,积极开展行业互助。同时,签署自律公约双减承诺书,引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签约履约行为,推动机构良性转型和退出。通过学生流转、课时分担方式,有效化解了2起培训机构"退费"跑路"难题,惠及学生300余名。三是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对所有中小学生家长全部发放了提醒函,签订了落实双减政策家长承诺书,签署率100%,有效达成家校合育共识。公布举报电话、二维码和邮箱,多方收集线索,提升监管能力。目前,共接收群众举报*起,全部进行了调查处理。二、把握关键,完善双减"机制紧扣校外培训机构信用、资金、教学质量三大生存发展命脉,完善约束机制,引导机构规范发展。一是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印发*教育局校外培训机构星级评定办法(试行)等改革专件,建立正面办学行为加分奖励和负面办学行为扣分惩戒相结合的信用监管制度,将群众投诉维权列入惩戒范围,保护教育生态。二是健全资金监管机制。依托银行专业数字化服务监管平台,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均设立资金监管账户,实现培训费等资金全种类、全流程监管,大大降低了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风险。三是严格规范"双管理。成立区校外培训机构教材审核专家委员会,做好培训机构转型指导和非学科课程鉴定,防止假借非学科类培训项目开展学科类培训服务等逃避监管的行为。三、创新举措,强化”双减"服务聚焦"压减和"营转非”工作目标,以指导服务培训机构转型发展、保障"双减”平稳推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思路,强化服务,提升"双减"工作质量。创新搭建了区校外培训机构"一网通办服务平台,设置"双减专窗,涵盖教师教材备案、疫情复学复课、年检审核等26项服务事项,对机构转性、转型、注销工作进度实施动态监管、网络跟踪,做至院成一家,销号一家,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服务零距离。区原有*家校外培训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机构*家,非学科类机构*家),通过双减"治理,停办注销*家,学转非"*家。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家培训机构,其中非学科类机构*家,高中阶段学科类机构*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机构压减率达到100%。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和服务,适时开展双减"治理回头看,对违规办学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巩固"双减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