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疼痛并发症预防措施.docx
康复医学科疼痛并发症预防措施【概述】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或以这些损伤描述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是一迄今尚未被完全理解的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从生理学角度看,它包括感觉成分和反应成分,是体内、外蒙受某种能引起即时或潜在组织损伤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感觉,常难以确定、解释或描述;从心理学角度讲,它又常带有情绪和经验成分,可能会受焦虑、抑郁以及其他精神因素的高度影响。这种内在的主观经验是预防和警告潜在伤害的基础,但若刺激去除后疼痛仍继续存在时,疼痛则失去了其适应价值,而成为导致生理和心理失能的原因。因此,疼痛也就成为了临床康复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疼痛治疗学说有闸门学说、啡肽类物质生物化学理论和下行抑制系统理论等。【诊断要点】1 .观察在接诊过程中仔细地观察患者,包括患者接受检查和未接受检查过程中的疼痛行为,如表情、发音、行走步态、坐姿、行为表现和某些特定的保护性姿势等,以提供有意义的诊断信息。2 .病史询问内容包括患者疼痛的诱因、部位(初发时疼痛部位和现在的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疼痛延续的时间、持续特点、昼夜改变的情况)、与体位和相关活动的关系、既往史(外伤史、手术史、以往的检查和治疗情况)、职业及工作场所情况、家庭情况和社交活动等。其中,询问重点为疼痛激惹和缓解的因素、疼痛特性、疼痛范围(及放射)情况、疼痛严重程度和时间等5大要素。3 .查体主要为神经、肌肉和关节功能检查,以明确导致疼痛的病理所在。具体检查可根据病史确定,必要时可针对性地进行体检,如直腿抬高试验、霍夫曼征等。4 .疼痛的评定根据需要有选择地采用疼痛评定方法,具体参见本节康复评定部分。5 .功能评定和心理评定选择性地对由于疼痛所导致的失能状况和心理失能状况进行量化评定,尤其是慢性疼痛时。心理评定方法参见本节康复治疗中的相关内容。6 .其他检查包括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磷酸肌酸激酶、血沉等实验学检查;肌电图等电生理检查。7 .疼痛分类:疼痛的分类相对较为复杂,一般可根据疼痛部位、病因、发作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和病理分类。临床上最常用的分类方法则以疼痛的持续时间作为依据,将疼痛分为急性疼痛、亚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和再发性急性疼痛。(1)急性疼痛:由皮肤、深部结构、内脏的损伤和/或疾病、肌肉或内脏的功能异常产生的有害刺激所诱发。由于有效的治疗和/或疾病、损伤的自限性,急性疼痛及其伴随反应常在数天或数周内消失,急性疼痛的时间标准通常为30天。但是,若治疗不当,则会引起疼痛的持续存在,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加重,致使疼痛发展为亚急性或慢性疼痛。(2)慢性疼痛:是指一种疾病或一次损伤的疼痛时间持续超过正常所需的治愈时间的情况。慢性疼痛的时间标准通常为6个月以上。慢性疼痛并非是急性疼痛的延续,而本身就是一种疾病。与急性疼痛相比,慢性疼痛主要存在3大方面的差别:心理反应不同;产生疼痛之外的各种失能表现;一旦慢性疼痛形成之后,则疼痛完全缓解的可能性极小。慢性疼痛时,除疼痛之外可有6大类失能表现:疼痛组织的代谢改变,如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水肿增加、营养不良、局部肌肉缺血等;运动控制不良,如运动技巧水平降低、本体感觉水平降低、运动对策功能欠佳;自主神经功能不良,如自主神经反应不良、交感神经活动性增高、肌张力增高、感觉过敏和刺激过敏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如疼痛耐受性、痛阈、内啡肽水平、5-羟色胺水平降低等;自我感受差,如内疚感、羞耻感、自我价值感降低等;心理障碍,如孤独、抑郁、躯体症状化、失眠等。(3)亚急性疼痛:疼痛持续时间介于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之间,这一过程也可被视为是疼痛可完全治愈的最后机会。亚急性疼痛在病因学和感受伤害机制方面与急性疼痛极为相似。亚急性疼痛可进一步以疼痛产生后的第100天左右为界,在此之前,接受充分的治疗尚可使患者基本恢复正常;在此之后,大部分患者虽然可恢复大部分缺失的功能,但不会完全恢复或仍会存在不适感。(4)再发性急性疼痛:为间隔较长一段时间后再度发作的“孤立的疼痛模式。它往往是在慢性病理基础上由外周组织病理的急性发作所致。与慢性疼痛和亚急性疼痛不同,它是不连续的急性发作的再现。持续数周以上的疼痛可能为亚急性疼痛,而在数月或数年中数次有限的发作(例如头痛、脊柱退行性变和关节疾病等)即为典型的再发性急性疼痛。【康复评定】通常采用目测类比法(VAS)、简化MCGilI疼痛问卷和压力测痛法等评定方法。【康复治疗】1 .康复治疗措施(1)物理治疗1)电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适用于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包括肌肉骨骼系统疼痛、风湿性疾患疼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骨关节病疼痛、肌筋膜炎疼痛)、脏器疾患疼痛(如月经失调疼痛、内脏性痛)、神经源性疼痛(如幻痛、交感性疼痛、张力性疼痛)及术后疼痛等。可采用持续、脉冲、调制及其它特殊形式的波型。低、中频电疗:干扰电流疗法适用于神经源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幻肢痛等)以及其他急、慢性疼痛。间动电疗法、超刺激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等均有很好的镇痛作用。疗效的获得取决于对疗法和仪器的合理选择、电极的恰当放置、剂量的准确掌握等。短波、分米波、毫米波等高频电疗法:镇痛原则为急性期所用剂量宜小,慢性期所用剂量宜大;电极放置须将病变区域包括在内,不宜太大,使病变区域成为作用的中心区。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可采用直流电镇痛药物和麻醉药物离子导入方法。2)超声波疗法:特别适合神经肌肉骨骼系统所引起的疼痛。可根据伤病结构的部位深浅选择频率和剂量。其中超声波药物透入疗法可将镇痛药物和麻醉药物透入局部组织达到治疗效果。3)冷疗法:有冰按摩、冰袋和冷喷等治疗方式。在肌肉、韧带等运动系统器官损伤急性疼痛剧烈时,应首先使用冷疗法,尤其在伤后24h内。也适合于肌筋膜性疼痛、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等慢性疼痛的治疗。4)热疗法:如蜡疗、热敷等,多用于亚急性或慢性疼痛。同时可有效地用于治疗与多种疼痛相伴随的相关功能障碍,如肌肉挛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等。5)光疗法:红外线对亚急性、慢性疼痛疗效较好;紫外线红斑量对急性疼痛疗效较好;红外偏振光、激光(包括穴位治疗)等也可取得明显镇痛效果。6)水疗法:对风湿性疾患(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运动系统疾患(如肢体骨折、关节手术、截肢后)和神经系统疾患(如多发性神经炎)导致的疼痛有效。7)运动疗法:尤其适用于运动损伤导致疼痛的治疗。骨骼、肌肉系统急性损伤阶段过后,随疼痛的缓解,应逐步开展运动疗法。关节活动度训练:主要应用于急、慢性疼痛所致的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或已诊断为慢性疼痛的患者。在急性疼痛发生后,应早开展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主动一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目的是避免制动造成的疼痛一痉挛一压迫一疼痛的恶性循环和组织挛缩,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功能。牵张训练:主要应用于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以预防和治疗软组织挛缩,保持肌肉的正常长度。其中在冷喷基础上采用的牵张技术,即冷喷和牵张技术(应用冷空气等冷喷产生局部阻滞的基础上进行牵张的方法),具体为:先直接、快速地冷喷痛点,然后以倾斜的角度,约10cms的速度沿肌肉走行冷喷牵涉痛区,注意勿在皮肤上产生霜冻;再立即进行可动关节活动度内的牵张手法,牵张方向与肌肉运动方向相反;重复2-3遍,直至获得最大程度的牵张;最后在治疗区进行热敷复温,以缓解牵张后的不适;并嘱咐患者做主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3-4遍。适用于治疗大面积肌肉紧张、肌筋膜性疼痛(扳机点)等急、慢性疼痛。增强肌肉力量的训练:在急性疼痛时,早期应开展等长训练,防止肌肉萎缩;随炎症的消退,渐次开展损伤部位附近肌肉的等张训练,并通过抗阻训练增强肌力,以预防可能的进一步损伤。按摩和关节松动术:按摩用于解除由肌肉内粘连和水肿所致的疼痛,常用技术包括按摩、摩擦和揉捏等。关节松动术可用于治疗由关节疾患导致的疼痛,具体技术包括牵张、摆动、振动和手法等。PNF技术:PNF技术中用于缓解疼痛的方法为保持-放松、节律性稳定、反复收缩、慢反转-保持等。放松训练:尤为适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8)其他疗法:牵引用于治疗颈、腰疾病导致的疼痛。姿势和步态的矫正可缓解异常姿势和步态间接导致的疼痛。支持用具如矫形器、颈围、拐、杖等也可缓解疼痛,但不宜长期使用。(2)药物治疗1)非阿片类药物:主要为非皮质类固醇消炎镇痛药物、类固醇类药物。前者是临床首选的镇痛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等。后者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且主要为全身性反应,因此使用时应谨慎。2)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可待因、美沙酮、芬太尼等,口服或静脉给药。一般用于中、重度疼痛,尤其是急性疼痛、反复发作性疼痛、癌性疼痛或术后疼痛。只有在其它合理镇痛治疗失败后使用,并应注意掌握用药剂量。有滥用毒品或药物依赖时应视为相对禁忌证。3)辅助性镇痛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和抗痉挛药等。注射治疗1)局部注射:采用局麻药、激素、维生素类等药物于痛点、腱鞘内、脊柱小关节内、横突、棘突和关节腔内注射。2)神经阻滞疗法:选用局麻药、激素、维生素类等药物于三叉神经半月节、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肋间神经、椎旁神经节等处做局部暂时的阻滞。3)介入疗法:在影像学技术(X线、CT、超声)引导下进行深部扳机触痛点注射。(4)针灸治疗:适用于各类头痛、颈肩及上肢疼痛、胸背部及腹部疼痛、各种原因所致的腰痛、各类手术后的疼痛。(5)心理治疗:疼痛的心理问题或为伴发,如急性疼痛时的焦虑症状;或为疼痛的主要因素,如慢性疼痛时的抑郁问题。因此,要注重疼痛患者的心理评定,尤其是慢性疼痛患者。推荐的评定方法有明尼苏达多维人格调查表(MMPD、症状核查表-90(SCL-90)和Beck抑郁量表等,McGi11疼痛问卷因具有感觉、情感和评价等项目也可作为心理评定的筛选工具。疼痛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为行为疗法(包括生物反馈、认知行为、调整和放松训练),及其它心理学处理手段(如心理教育、职业咨询等)。2 .不同类型疼痛的康复治疗(1)急性疼痛1)一般治疗:致痛损伤部位早期的适当休息、制动,若同时存在肢体肿胀,应抬高患侧肢体。2)物理治疗:最初的24-48h内主要采用局部冰敷、冰袋等冷疗方法控制水肿。24-48h后,可采用TENS、超声波疗法、超声波药物透入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热疗法等理疗方法,以达到最大程度降低疼痛和增强功能的目的。运动疗法:为避免制动造成的一系列失能问题,在不加重疼痛和肿胀的前提下,应尽早开展轻柔的、不超过痛点的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早期还可进行每l-2h重复1次,每次5-10min的轻柔被动牵张训练。尽可能早地开展等长训练避免制动或疼痛造成的肌肉萎缩。按摩对局部的急性肌肉疼痛性紧张有益。冷喷和牵张技术对大面积的肌肉疼痛性紧张有效。急性疼痛有所缓解后,可进一步开展主动的、不超过痛点的关节活动度训练,或可在痛点处进行热疗或超声波治疗的同时开展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炎症消退后,可进行向心性和离心性肌力训练、抗阻训练,以最大程度地增强肌力。具体开始训练的时间应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决定,并需要密切随访。3)药物治疗:早期可给予非皮质类固醇消炎镇痛药物。若疼痛影响睡眠时,可适当给予镇静剂,但要注意其副反应。(2)慢性疼痛1)原则:在疼痛的急性期即应强调预防性干预,一旦发现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及时治疗;综合、全面地评价慢性疼痛的失能问题;建立针对性的治疗目标;制定针对所有存在问题的综合康复治疗计划。2)预防干预:原则上应尽快地开展患者主动介入的康复治疗措施。慢性疼痛的康复治疗应从疼痛的急性期开始。若疼痛已持续近1个月,就应考虑形成慢性疼痛的危险性,此时应进行包括影响功能恢复因素的综合性再评定,并调整疼痛治疗方案。采用长效镇痛药物(如非皮质类固醇消炎镇痛药物、三环抗抑郁药)替代短效镇痛药物(如麻醉药和肌肉松弛剂等);除非有明显的组织结构病理损害情况存在(如近期的骨折或严重的韧带拉伤),应由更多的主动康复干预替代药物等治疗。3)针对慢性疼痛的治疗:局部或外周疼痛:可采用局部理疗(如TENS、热疗法、超声波疗法等,其中若TENS治疗1周无明显效果则停止使用);对关节僵硬或肌肉疼痛所致痉挛者可采用关节松动术、按摩、牵张训练及其他运动疗法(如家庭医疗体操等);也可采用口服药物、局部用药和外周神经阻滞等方法;对于扳机点的治疗可采用按摩、冷喷和牵张技术、冰按摩和牵张技术、针灸、局部麻醉药注射、关节活动度训练等方法。放射痛:可采用口服药物、局部用药和外周神经阻滞等方法。中枢痛:药物治疗包括各种止痛药(如抗惊厥药、抗心律失常药和吗啡等);非药物治疗包括TENS、放松训练、牵张训练、关节松动术、有氧训练和针灸等。4)各种失能情况的治疗:改善局部组织状况:可采用各种促进局部组织代谢、减少软组织粘连的物理治疗。对感觉过敏或刺激过敏可采用脱敏疗法。存在扳机点者,可采用扳机点失活措施。增强运动功能:重点为恢复正常的运动策略、增强运动技巧、增强运动意识、增强肌力和柔韧性。其中应以慢而平滑的运动控制训练为基础,燃后是肌肉的再教育训练,一旦肌肉募集正常、肌肉功效恢复,再开始全面的增强肌力训练。若存在肌肉疲劳、肌耐力差的现象时,可采用按摩和松动术。运动疗法要逐渐过渡到全面健化的有氧训练,并最终过渡到以恢复工作为目的的职业强化训练。渐进的速率要以患者生理条件为基础,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恢复正常的自主神经功能:可采用心理训练、放松训练和生物反馈等方法。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主要通过改善刺激传入、提高内啡肽水平等途径。改善刺激传入的方法包括冷热交替水浴、冷喷和牵张技术、神经阻滞等,以恢复正常的运动和感觉传入;提高内啡肽水平的方法包括有氧训练为主的运动疗法、放松训练、降低精神压力的生物反馈技术和药物治疗。自我感受的调整:可采用咨询、健康教育等方法逐渐增强患者的克服技巧和主动适应能力。增强心理稳定性:在心理评定的基础上,采用放松训练、有氧训练(步行、游泳、骑车等)和娱乐、休闲等方法放松精神压力、治疗失眠;通过疼痛教育和咨询等方法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认识;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状等。(3)亚急性疼痛:应用慢性疼痛康复治疗程序可能较继续应用急性疼痛治疗策略更为适宜。(4)再发性急性疼痛:对于再发性急性疼痛可采用急性疼痛的康复治疗程序,但更应注意采用包括患者教育、预防计划和家庭防治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附:常见疼痛综合征的康复治疗1 .肌筋膜性疼痛参见第二章“骨科疾病的康复”第三节“软组织伤病”中的相关内容。2 .癌性疼痛参见第五章“癌症的康复”第二节“癌症疼痛的康复二3 .脊髓损伤后慢性疼痛常在脊髓损伤后发生,可分类为弥漫性疼痛、根性或节段性疼痛、内脏痛、肌肉骨骼疼痛、心理性疼痛等。(1)弥漫性疼痛:常位于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缺失区(如臀部、下肢和会阴等处),性质为刀割样痛、烧灼样痛、刺痛、放射痛和紧、冷、不安感。治疗首先应考虑解决脊柱或脊髓本身问题(如脊柱失稳)或并发症(如输尿管结石)等。非手术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如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药物治疗(如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痉挛药等)、患者教育、催眠等。严重者可考虑鞘内(包括硬膜外)注射巴氯芬、背根切除术等。(2)根性或节段性疼痛:部位局限,常在损伤平面附近,可为突然的、被动的发作,并常在不活动时加重。治疗包括脱敏疗法、下肢关节活动度训练、TENS、抗抑郁药和抗痉挛药等。(3)内脏痛:常表现在腹部和骨盆区域,治疗主要是注意诊断和处理相应的内脏疾患。(4)肌肉骨骼疼痛:局限于肌肉骨骼系统,活动时加剧、休息时缓解,可因过度使用、运动异常模式、肌肉功能失衡所致。治疗包括理疗、增强肌力训练、改善肌肉失衡状况和不良姿势、适当地借助辅助用具使活动肢体获得休息。(5)心理性疼痛:较难治疗,首要条件是必须解除产生疼痛的器质性疾患。治疗方法包括支持疗法、运动疗法和其他综合性健康措施。注意:脊髓损伤后慢性疼痛的治疗不能单纯地采用一种治疗方法解决,应以综合治疗为基础,此外应加强康复预防措施,如有效地控制压疮、尿路感染、便秘和痉挛等。4 .截肢后幻肢痛和残肢痛在截肢后较为常见。(1)幻肢痛1)物理治疗:音频电疗法、磁疗法、TENS(电极置于患侧肢体相当于幻肢痛的部位);2)药物治疗:可采用麻醉镇痛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等;3)局部神经阻滞:当交感神经紧张成分较大时采用;4)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者可行交感神经切除术、神经瘤切除术、脊神经后根切断术;5)心理支持。(2)残肢痛:局部瘢痕粘连、缺血可行按摩疗法、音频电疗法、磁疗法和局部类固醇注射。残端神经瘤或骨质增生可行手术治疗。5 .烧伤后疼痛由于患者的痛阈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患者的疼痛水平有时很难估计。治疗主要采用药物(包括阿片类、非皮质类固醇消炎镇痛药物和局部、全身麻醉药),给药途径为口服、静注、患者控制的硬膜外灌注等。使用药物镇痛时应严密观察用量和毒副作用、注意其他药物、用药前的身体状况、体液状况和肠道外营养对镇痛药物的影响。其他治疗包括整体护理、放松训练、心理支持和催眠等。6 .头痛是最常见的疼痛综合征之一,可由颅内血管结构的移位或炎症、头部或颈部肌肉的收缩、颈椎关节突关节功能障碍和颅神经、上颈段颈神经的直接受压等原因所致。治疗主要根据头痛不同的原因针对进行。例如:紧张性头痛可采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TENS、红外偏振光、家庭医疗体操和药物治疗等;“颈源性”头痛可采用颈椎关节突关节的松动术、疼痛颈椎关节周围紧张肌肉的放松、颈椎屈曲、伸展、双侧旋转和侧屈活动的颈椎医疗体操、牵引和必要时的镇痛药物;偏头痛可采用康复预防措施(如缓解工作压力、避免烟酒等刺激因素)、药物治疗和放松治疗(如休息、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催眠)等。7 .疱疹性疼痛及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病毒使脊神经后根或脊神经节产生炎症,导致分布区域疱疹及严重的灼痛、锐痛和刀割样疼痛,一般患者2周治疗后可痊愈,但若患者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则为后遗神经痛。后遗神经痛可因为老年人免疫反应力低、严重的急性疱疹病毒感染使受累神经组织炎症反应较重而增加发病率。因此要强调老年人急性带状疱疹的早期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治疗主要采用局部用药、抗病毒药物、镇痛药物、类固醇药物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可采用局部紫外线疗法、超短波疗法、毫米波疗法、磁疗法等方法。后遗神经痛可采用镇痛药物、三环抗抑郁药物、等治疗,也可采用TENS、超声波疗法、激光疗法、红外偏振光疗法、中频电疗法、厘米波疗法、针灸等物理治疗,必要时可采用神经根、周围神经阻滞或切断方法。8.复合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以往曾将肢体部位的疼痛、血管舒缩失衡和营养不良合并出现的临床问题称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但现在基本上将这一综合征更名为复合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并分为I型和型。(1)诊断标准1)1型:不涉及神经损伤,通常源于有害刺激后,分布不局限于单个外周神经,与原发刺激不相称,诊断标准为:有引发疼痛等症状的损伤和制动病史;与引发事件不相称的持续疼痛、异常性疼痛(正常皮肤受无害性刺激所致的疼痛)或痛觉过敏;疼痛区域有明确的间发性水肿、皮肤血流改变或异常出汗活动的依据;不存在其他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疾患。其中-必须符合。2)型:起源于神经损伤,表现不局限于损伤神经的分布,诊断标准为:神经损伤后存在持续的疼痛、异常性疼痛或痛觉过敏,但不局限于该神经分布区域;疼痛区域有明确的间发性水肿、皮肤血流改变或异常促汗活动的依据;除外导致相似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疾患,如骨折、扭伤、外伤性血管痉挛、蜂窝织炎、雷诺病、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和血栓形成。其中-均需符合。因此,I型基本上可视为原来的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型基本上可视为原来的周围神经损伤后灼性痛。(2)分期:复合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临床上可分为3期。1)第1期(急性期):时间为起病后3-6个月,特征为疼痛感、触痛、肿胀和血管舒缩失衡(疼痛区域皮温升高),骨扫描显示钙摄入增加,X线平片正常。2)第2期(营养不良期):时间为第一期之后的3-6个月,特征为上述症状部分缓解,但皮肤和骨出现营养改变,骨扫描正常,X线平片正常或略微脱钙。3)第3期(萎缩期):大约在起病后1年发生,特征为逐渐出现的明显的皮肤、肌肉和骨萎缩,并伴有挛缩,患者皮肤常有光泽感或皱缩、发凉,骨扫描显示摄入降低,X线平片显示严重脱钙。3期之间可相互重叠。(3)辅助诊断:包括放射性核素骨扫描、X线、MRl等。(4)治疗方法1)物理治疗:各种可降低其肢体疼痛和敏感性的理疗因子均可采用,如局部热疗或冷疗(冰疗)、蜡浴、冷热水交替浴等。波浪浴或漩涡浴可在提供热效应的同时活动肢体。TENS作为其常用的镇痛物理因子,但要注意若置于异常性疼痛区域,可能会加重症状;患者存在严重的感觉缺陷时,电极应放置于肢体近端;若采用不同的频率治疗1周效果不明显,则TENS远期效果不理想;交感神经节处或外周神经的超声波治疗也有一定疗效。运动疗法与理疗一起作为一线治疗手段,应在早期采用,方法包括水肿控制、牵张训练、增强肌力训练、使用夹板、脱敏、按摩或压力疗法等。为避免受累肢体的持续制动、进一步的挛缩,减轻患者保护性防御,早期应在患者可耐受的程度内进行被动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和牵张训练(可在热疗的基础上进行),并逐渐过渡到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强肌力训练等,随着运动疗法的进一步开展,疼痛可逐渐缓解;控制水肿是治疗的基本目的之一,初始可采用抬高患肢、避免将患肢处于依赖位,按摩和压力衣等方法,若水肿持续,可采用气体压力泵,压力至40-6OnImHg,患者在此基础上可继续采用弹性绷带和压力衣等并抬高患肢;异常疼痛可通过脱敏疗法治疗,初始可用棉花轻抚,然后逐渐用各种物质增加摩擦和接触的程度。有些患者在运动疗法后症状会暂时加重,此时可配合镇痛药物和TENS等理疗;运动量应在可耐受范围内尽量增加,但若患者治疗后疼痛加重并持续Ih以上,训练强度则应降低至较为舒适的水平。2)药物治疗:可采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组胺药、辣椒素、a-阻滞剂、&2-拮抗剂、抗惊厥药、抗痉挛药、类固醇和阿片等。药物治疗时必须注意调节剂量和各种组合以使药物最优化,若药物超量或产生不良反应时应注意药物的撤停。3)其他治疗:可有针灸、外周神经刺激、脊髓刺激和心理治疗等对于复合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康复治疗措施应是上述治疗方法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