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和月食说课.docx
日食和月食说课小学科学杜晓婷淮北市首府实验小学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创新实验主题是:日食和月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学情日食和月食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四课时。是学生认识天体运动的典型材料。六年级学生经过中年级科学课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探究学习的方法,但他们的知识大多停留在认知层面,对知识的掌握也比较单一。为此,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设立了实验教学目标二、实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科学探究目标: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科学态度目标: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和乐趣,激发学生更深入地探究日食和月食的兴趣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认识到借助科技力量,天文想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三、实验重点和难点为了有效达成以上实验目标,根据新课标建议,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实验重点:利用模拟实验,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实验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四、实验方法设计在教法和学法上,本课主要采用合作探究法、实验观察法等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沿用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六、实验设计思路及创新接下来,我重点说一下我的实验设计思路及创新。本节课围绕“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为中心进行探究活动。学生观看日食视频后,对日食的成因提出猜想“月球是挡光物体”,为了验证猜想,我们开展了日食模拟实验。这是教材所提供的模拟实验方法,用手电筒、乒乓球、玻璃球分别模拟太阳、地球和月球,以三者的位置相对运动来解释日食的形成。但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这些实验器材看似简单,但不易操作,得到的实验现象不明显,耗时也比较长,而且不贴近实际,让学生处于宇宙的角度认识日食,而不是处于地球的角度来认识,包括实验教具三球仪虽然克服了抽象想象,但也需要学生站在宇宙的角度进行观察,同时课本上解释日食成因和类型中引用了本影和半影,学生很难透彻的理解这两个概念。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参考了课本内容和三球仪的结构,自制了这样一个模拟日食的新装置:大灯模拟太阳,月相球模拟的是月球,泡沫球模拟地球,这个装置的创新点是:一,轨道和滑动支架的设计,能模拟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远地点和近地点;创新二、地球模型下面的支架,既可以左右滑动,也可以上下调节,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实验调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创新三,地球模型上留有观察口,打开模型,可以让学生站在地球的角度进行实验观察,更符合实际。创新四、当学生观察结束进行汇报时,加入摄像头,利用鸿合多屏互动呈现实验现象,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汇报,更直观。我给大家演示一下,我们可以看到,当月球运动到和太阳地球同一条直线的时候,太阳被完全挡住,这个过程称为日全食,把月球放到远地点,太阳只有中心部分被挡住,这个过程称为日环食。太阳有时被挡住一小部分,有时被挡住一大部分,这个过程称为日偏食。我们再来看一组学生的实验视频。这是学生的实验记录单。在日食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探究日食的办法来探究月食,然后用这套装置进行模拟实验加以证实,并总结月食成因。让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得到拓展和深化。和课本上的实验相比,通过本装置产生了以下教学效果,第一,实验操作简单,耗时短、而且实验现象明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能自主进行探究,深化认知。第二,通过该装置可以观测到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等现象,拓宽了探究范围,第三、让学生站在地球的角度观察日食和月食,贴近现实,有效的把抽象想象转化成直观感受,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意识。第四,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实验教学中,让实验现象直观可视化,提升了实验效果。借助这个实验装置,通过这一系列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深化了日食和月食的认知,建构了日食和月食整体的一个知识体系,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七、板书设计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八、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宇宙内容一直是小学科学中难教难学的内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未发展到一定水平,本课教学中我对实验器材进行了创新,用摄像头模拟学生的眼睛,简化实验操作方式,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为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自己总结日食成因,既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也突出了科学探究的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