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PPT课件.ppt
,中级财务会计,11,第一章 总 论,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一、财务会计概述二、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三、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四、会计确认与计量五、财务会计报告 本章小结,中级财务会计,12,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1.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2.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和特征;4.掌握会计计量的属性;5.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中级财务会计,13,财务会计概述,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现代会计的分支财务会计的概念会计相关法规新准则体系简介,中级财务会计,14,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会计发展的三个阶段:古代会计:14世纪以前近代会计:14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现代会计:20世纪30年代至今,中级财务会计,15,现代会计的分支,纳税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三大分支,两大分支,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16,财务会计的概念,以会计准则或制度为主要依据,确认、计量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记录营业收入的形成、费用的发生和归属以及收益的形成和分配,定期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特点:主要是对外,也对内;提供信息侧重于过去和现在;定期提供信息,提供频率固定、规律;受统一的会计规范的约束;有一套科学、统一、定型的处理程序和方法。,中级财务会计,17,管理会计,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分析并产生一系列信息,满足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在编制计划、作出决策、控制经济活动等方面的需要,同时参与控制、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一套信息处理系统。不定期、预测将来、无规范统一的方法、对内。,中级财务会计,18,纳税会计,以国家现行税收法规为准绳,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财务会计为基础,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税务活动所引起的资金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门专业会计。法定性、广泛性、统一性、协调性、筹划性,中级财务会计,19,会计相关法规,会计法:会计工作的最基本法规,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依据。85.1.21公布,85.5实施;93.12修订;99年再次修订,2000.7.1施行;基本会计准则:以会计法为依据。92.11发布,93.7.1实施;06.2.15修订后发布,07.1.1起执行;具体会计准则:以基本会计准则为指导,97.7.1开始发布,截至05年底已经颁布实施的准则16个;06.2.15发布38项,07.1.1年起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04.4发布,05.1.1起执行,中级财务会计,110,新准则体系的简要介绍,基本准则(1项):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确认条件、计量属性、报告框架具体准则(38项):一般业务准则(18项)特殊业务准则(9项)财务报告调整及披露(10项)衔接准则(1项,第38号)准则主要特点,找资料,熟悉一下准则的名称。,中级财务会计,111,一般业务准则,包括第1号至第18号准则:1-8号是规范资产的处理;9-13号规范负债的处理;14-16规范收入的处理;17-18规范费用的处理。,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债务重组、或有事项,收入、建造合同、政府补助,借款费用、所得税,中级财务会计,112,特殊业务准则,具体包括第19-27项准则:外币业务、企业合并、租赁、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石油天然气开采等。,中级财务会计,113,财务报告调整及披露,具体包括第28至37号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合并财务报表、每股收益、分部报告、关联方披露、金融工具列报等。,中级财务会计,114,新准则主要特点,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替代了原会计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制度(注意:小企业会计制度仍然有效)、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法规体系,会计准则体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新的准则体系以基本会计准则为指导,以一般业务为主线,兼顾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涵盖了企业绝大部分业务的会计处理和报表披露,形成了能独立实施和执行、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级财务会计,115,财务会计基本理论,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级财务会计,116,财务会计的目标,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受托责任论和决策有用论并重。信息使用者包括: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所有者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职工与工会、企业顾客内部的信息使用者:企业管理者,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这两个概念,中级财务会计,117,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为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为实现会计目标,对所面临的变化不定、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作出的合乎情理的判断(是合乎逻辑的、以会计实践作依据的判断)。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中级财务会计,118,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又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作用:规范了会计工作的范围;明确了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的立场;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主体。,发票上为啥要写客户名称?,一笔贷款形成负债还是资产?,中级财务会计,119,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作用:是现行会计处理方法的基础,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等。,中级财务会计,120,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分割为一定的期间,分期反映经营活动和总结经营成果。通过划分期间,分期结算账目、编表,以及时提供信息。其结果导致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以及权责发生制,从而出现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等。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年度的会计期间,如月、季、半年等。,中级财务会计,121,货币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币值稳定)货币是主要计量单位,但不是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一般应当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财务报告的编报货币必须是人民币。,中级财务会计,122,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核心: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与收付实现制对比。这是否是一个会计假设?IASC将其作为一个会计假设,但我国没有这样明确提过,过去一直作为核算原则之一。也有人将其和借贷记账法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中级财务会计,12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可靠性2.相关性3.明晰性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6.重要性7.谨慎性8.及时性,中级财务会计,124,可靠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也就是真实性、客观性。思考: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到客观、真实?,中级财务会计,125,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和预测。”亦即有用性,新准则更加强调企业提供信息的有用性。相关性取决于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思考:相关性与客观性的关系。,中级财务会计,126,相关性,能帮助决策者对过去、现在及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进行预测,预测价值,能有助于决策者验证或修正过去的决策和实施方案,反馈价值,同时并存,相互影响,中级财务会计,127,明晰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中级财务会计,128,可比性,企业提供的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一贯性,亦即纵向可比)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狭义的可比性,亦即横向可比),中级财务会计,129,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以交易和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例如:融资租赁、售后回购等。,中级财务会计,130,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重要性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重要性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判断:从性质方面讲,只要该会计事项发生就可能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从数量方面讲,当某一会计事项的发生达到总额的一定比例(如5%)时,一般认为其具有重要性,中级财务会计,131,谨慎性,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又叫稳健性原则或保守主义,但注意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有几个要点:首先是面对不确定事项,其次谨慎要适度。稳健性原则的运用:资产减值的计提等(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总结),中级财务会计,132,及时性,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所谓及时性是指信息在对用户失效之前就提供给用户。,及时收集,及时处理,及时传递,中级财务会计,133,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要素:为实现目标,以基本前提为基础,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也就是资金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表要素、静态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利润表要素、动态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中级财务会计,134,资 产,是由于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特征:现实已存在的;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资产确认的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思考:1.用会计的观念分析家用轿车是不是资产?2.如何判断一项资源是不是资产?,中级财务会计,135,负 债,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特征:现时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确认的条件: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思考:已经发生的住房贷款和孩子将来上学需要的费用有何差别?,中级财务会计,136,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从来源上来说,所有者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取决于资产与负债的计量。,中级财务会计,137,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权益投入资本或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的经济利益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注意:利得、损失不一定都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级财务会计,138,利得、损失不一定都计入所有者权益,利得和损失,所有者权益,利润,如: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中级财务会计,139,收 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收入确认的条件: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相关知识:全面收益观、综合收益观(自己查找资料),中级财务会计,140,费 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确认条件: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相关概念:成本、期间费用,中级财务会计,141,成 本,“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能够归属于产品或劳务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计入当期损益。”成本是一种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且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费用。在确认和计量成本时,采用因果配比的方法。,中级财务会计,142,期间费用,“是指在发生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或者虽能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费用。”在确认和计量时采用期间配比的原则。“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中级财务会计,143,利 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注意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比较:是否计入当期损益,影响当期利润。,中级财务会计,144,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中级财务会计,145,会计确认,会计确认的概念会计确认的分类初次确认再确认会计确认的标准会计确认的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中级财务会计,146,会计确认的概念,会计确认是指对一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后,作为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并列入财务报告的过程。会计确认是对经济活动的定性描述。会计确认对经济业务的分析和认定包括:影响哪个会计要素,具体应计入哪个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应该在何时加以确认。,中级财务会计,147,初次确认,是将某项经济业务认定并记录为某项会计要素或项目。初始确人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辨别哪些业务需要和可以确认,哪些经济业务产生的数据应在账簿中登记;二是在何时计入哪些会计科目(账户)。从会计程序上看,初次确认实际上就是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和登记账簿的过程。例:企业购买一台设备,款项尚未支付。,中级财务会计,148,再确认,从会计账簿的会计信息到财务报告信息,再确认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账簿信息分散凌乱,不能直接为信息使用者直接使用,需要进行汇总和加工,即是对账簿信息的筛选、分类、汇总和浓缩的过程。从会计程序上看,再确认实际上就是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如:应收账款账户的金额在报表上如何列示。,中级财务会计,149,会计确认的标准,可定义性: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特征。可计量性:不能计量的经济业务不能确认。相关性可靠性,中级财务会计,150,会计计量,会计计量的概念会计计量属性会计计量的一般原则,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中级财务会计,151,会计计量的概念,会计计量是对经济活动的数量表示或定量描述。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核算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最终对外反映以货币表示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一种信息系统。会计计量是会计的重要手段,无法计量的经济事项在会计上自然无法确认。,中级财务会计,152,会计计量属性,“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示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归纳,中级财务会计,153,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中级财务会计,154,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类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中级财务会计,155,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除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中级财务会计,156,现 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中级财务会计,157,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领计量。,中级财务会计,158,中级财务会计,159,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历史成本: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过去的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一般来说,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在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中级财务会计,160,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