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研究生.ppt
制 度 经济 学讲 义,授课大纲,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旧制度经济学的两大理论体系 第三章 过渡时期的制度经济学第四章 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第五章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六章 交易费用理论 第七章 产权理论第八章 制度变迁理论,制度经济学经典著作参考选目,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康芒斯:制度经济学艾尔斯:走向一个合理的社会阿道夫贝尔 没有财产权的权力加尔布雷思:丰裕社会,新工业国科斯: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威廉姆森公司控制和企业行为:组织形式对企业行为影响研究德姆塞茨:产权理论诺思、托马斯等: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第一章 导 论,制度经济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一、制度,1、词源:institutio institution system 节制人们行为的尺度周易-节:“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商君书:“凡将立国者,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时,则国 俗可化而民从制”。诗经:“天生蒸民,有物有则”。2、定义:多种理解:法令、礼俗、礼仪、习惯、行为规则、契约、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意识形态 3、东西方制度观礼仪规范、契约,二、经济,1、何谓经济?多义词:学科、部门、领域、节省等。外来词汇 日本神田孝平首译 economics2、东西方经济观比较 易经:“君子以经伦,道济天下”。晋书:“识局经济”。嘲鲁儒:“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色诺芬:经济论家计管理 亚里士多德谋生术、货殖,三、经济学,1、六种理解 财富之说重商学派、斯密 效率之说边际学派、萨缪尔逊 规律之说马克思 心理之说边沁、理性预期学派、卡西曼前景理论 伦理之说韦伯 工具之说穆勒、萨伊、弗里德曼2、三个阶段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学3、两大范式经济科学、经济哲学,四、制度经济学,(一)制度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二)历史渊源(三)历史分期,重大历史转折的世纪之交 第二次技术革命、垄断时代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德国历史学派 马克思的制度分析旧制度经济学过渡时期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德国历史学派先驱-李斯特,李斯特(List,F.1789-1846)生于南德符腾堡州一个鞋匠家庭。曾任蒂宾根大学行政学教授,因提出改革方案被判处10个月监禁。1825年赴美,入美籍,曾任美驻来比锡、汉堡领事。1841年出版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6年赴英,鼓吹保护贸易。因病返德,生活潦倒。1846年11月30日雪夜开枪自杀,年57岁。,德国历史学派创始人-罗雪尔,威廉罗雪尔(18171894),生于汉诺威的一个高级法官家庭,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专攻历史学和政治学。自1848年在莱比锡大学任政治经济学讲座教授,达四十六年之久。1843年出版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后陆续出版五卷本的国民经济学体系巨著。罗雪尔死后,他的儿子于1895年出版一个经济学家的精神世界,(四)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出发点以批判新古典经济学开始理论生涯 研究对象 制度的产生、作用及其变迁研究方法 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五)制度经济学的主要流派,旧制度经济学的三大流派 社会心理学派-凡勃伦 社会法律学派-康芒斯 经验统计学派-米契尔(1874-1948,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新制度经济学的五大流派 neoinstitutional economics;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科斯为主要代表的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 库兹涅茨为代表的统计结构分析学派 缪尔达尔为代表的批评社会现实和新古典方法的流派 西蒙为代表的批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基本假定的流派 布坎南为代表的对“制度”本身做完全标准新古典分析的流派总的评价-新、细、广、杂,西蒙库兹列茨,Kuznets(1901-1985),生于俄国乌克兰,犹太人。1922年移居美国。192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霍普金斯大学、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在经济周期、国民收入核算和经济增长三个领域有突出的贡献。197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冈纳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1898-1987),生于瑞典卡尔卡利亚省,1927年获斯德哥尔摩大学经济学博士。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曾任瑞典商业部部长、联合国经济委员会秘书长。瑞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957年出版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1968年出版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我年轻时是一个最热心的理论经济学家。从20世纪40年代起,我就成了制度经济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19162001)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代表作:管理行为(1947年)和管理决策的新科学(1960年)等。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詹姆斯布坎南,James Buchanan生于 1919年,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与领袖,代表作(1975),(1986)等。主张政治因素纳入经济分析中,提出俱乐部经济理论。198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Thanks谢谢,第二章 旧制度经济学的两大理论体系,一、凡勃伦的制度经济学 二、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一)悲剧英雄:凡勃伦的生平,Veblen Thorstein Bunde 18571929,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农民家庭,挪威移民。先后就学于卡尔顿学院、霍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博士毕业后失业7年,后执教康奈尔、芝加哥、斯坦福等大学,晚年失业。反传统、反潮流、反制度的怪人。天才预言家。经济学制度学派的智慧之父、从另一个世界来的观光者。,(二)凡勃伦的著作,代表作有:有闲阶级论制度的经济研究1899年,企业论1904年,德意志帝国与工业革命1915年,工程师和价格制度1921年,无主所有制与现代企业1923年,等。理论首创:凡勃伦效应 凡勃伦传统 凡勃伦陷阱 后发优势 休闲学 信息经济学、知识经济知识的增长是财富 的主要来源。,有闲阶级论,全书为史论,14章分两大部分:前七章为有闲阶级即金钱制度演进史论,包括有闲阶级制度形成的条件,有闲阶级与私有制同时产生,男女分工决定家庭制度;财富是博取荣誉的基础,财富就是权力,金钱社会的竞赛;服装是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等。从第8章开始制度理论分析。包括:制度的定义,制度的保守性,制度变革的动力(金钱压力),金钱制度与工业制度的关系,等。,企业论,全书10章,分析脉络:机械-企业-企业原则-信贷-资本-福利-法律政治-文化-自然衰落,从物质技术基础到企业运作,从经济关系到社会政治法律,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结构体系。主要观点: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是工业体系,工业家成为工业中的控制力量,企业利润动机发生变化。企业精神的基础是所有权制度,企业原则是所有权的必然结果,金钱原则充分发展在机器时代。无形财产,公司真正基础的非物质资产,企业家控制无形财产。现代政治是企业政治,金钱关系影响法律与政治。,艾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年生于英国克拉彭一个牧师世家,毕业于剑桥圣约翰学院数学专业。1877年与玛丽佩利结婚,1879年合著工业经济学。1885年任剑桥政治经济学教授。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1919年出版工业与贸易1923年出版货币、信用与商业。1924年与世长辞。,(三)凡勃伦的理论方法与思路,社会心理分析的理论原则 制度-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固定的思维习惯-本能;本能分为建设性本能和破坏性本能;建设性本能导向技术制度,破坏性本能导向金钱制度。由于本能是天赋的、不变的,因而由本能所决定的制度的本质也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制度的具体形态。“演进经济学”的方法论 进化论-制度演变-经济学是一门进化的科学“制度演进-权力结构”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 财产权力结构分析思路 改进技艺的本能-生产技术制度-企业主和技术人员 本能 技术人员委员会 追求利益的本能-私有财产制度-有闲阶级,(四)凡勃伦对资本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必将爆炸”对资本的动机和目的的揭露 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揭露 对资本主义大企业和金融寡头统治的揭露 将金钱制度视为社会进步的阻碍,(一)约翰R康芒斯生平,Commons(1862-1945)。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早年为乡下印刷工人。就学于霍普金斯大学,任教于威斯康星等大学。后长期从事工会及立法工作。代表作有:财富的分配(1893年)、美国劳工史3卷、制度经济学(1934年)等。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和美国金融协会会长。,(二)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全书中译本上下册共11章,分为四个部分:第1-2章,“观点”和“方法”为全书理论的概论。第3-7章,为理论史论,评述魁奈、休谟、斯密、边沁、马尔萨斯和马克思等人的理论观点。第8-10章,为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讨论制度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第11章,为比较制度研究,对苏联共产主义、德意法西斯主义和美国垄断资本主义比较。,(三)康芒斯的理论思路与特色,独特的制度定义“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制度经济学 是“一种关于集体行动在控制个人行动方面所起的作用的理论。”分析的基本思路 稀缺性-财产二重性-利益冲突-集体行动结论:制度建立秩序,合作克服稀缺。研究的特色 法律决定作用、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交易、理论史与法例结合,(四)康芒斯的理论贡献,基本范畴-交易范畴的一般化 交易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包括冲突、依存和秩序这三种成分。学科体系-完整的理论逻辑结构 所有权是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从所有权稀缺到制度稀缺展开分析,提出了一整套采取集体行动来建立秩序的制度体系。理论观点-创新性思想 产权交易、无形财产、“经济学是有关债务的创造、流通性、解除和稀少性的科学。”,第三章 过渡时期的制度经济学,从凡勃伦去世到新制度学派形成之间的30年间,是从旧制度学派到新制度学派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两大理论主线:一是探讨公司权力结构和社会经济制度演变-变形理论;二是批判自由市场体制和反对新古典体系-一般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艾尔斯、贝尔和白恩汉、加尔布雷思。,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毕业于剑桥大学皇家学院 数学系。曾任马歇尔、庇古的助手,任经济学杂志编辑33年。曾任职英国财政部,参加巴黎和会。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著印度通货与财政货币改革论货币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文集。,一、艾尔斯关于技术与制度矛盾的一般理论,艾尔斯是在新旧制度学派之间起着承旧启新作用的主要人物。他深受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凡勃伦制度主义的影响。正是艾尔斯一直坚持着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并将其系统化,建立了一个明晰的理论体系,为后来新制度主义(neo-institutionalism)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艾尔斯的生平与著作,C.Ayres(1891-1972),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德克萨斯大学教授。代表作:1944年经济进步理论,1952年工业经济,1961年通向理性社会工业文明的价值。1966年,当选为1965年成立的新制度主义者的学术组织进化经济学会的首任主席。,(二)艾尔斯理论分析逻辑,继承凡勃伦传统,但换上实用主义哲学基础,将社会视为一个生命过程或文化过程,有两个主要的特征即制度特征和技术特征。“技术制度”二分法。以技术行为与制度行为的矛盾为主线。现实的经济体系是两种经济的混合,一种是“价格经济”,一种是“工业经济”。步骤:先分析技术行为,再分析制度行为,最后分析技术行为与制度行为的矛盾。,(三)艾尔斯的主要理论观点,技术决定论。技术进步基本上是一种自我发生的过程,技术发展的特性蕴含在工具的特性之中。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西方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制度保守论。制度是“以仪式特征为主导的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制度是过去经验的产物、静止的,制度处处限制和阻碍技术活动。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经济权力结构,是经济进步的障碍。西方经济的发展不能归功于市场制度。社会价值论。价值就是有利于生命和技术的连续性。技术进步的社会效应,对自由、平等、富裕和民主的影响。艾尔斯的悖论:重技术而轻制度。,二、贝尔的公司权力结构和社会变形理论,(一)贝尔的生平 A.Berle(1895-1971)生于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军事情报部工作,并以美国代表团员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罗斯福智囊团的成员。他一直是罗斯福的重要顾问,担任过助理国务卿。,(二)贝尔的著作,代表作:1932年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与米恩斯合著),1954年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革命,1959年没有财产权的权力。主要经济思想是在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一书中提出的。没有财产权的权力(power without property)全书五章:资本性质-财产权分裂-经济权力哲学-经济共和国-人民资本主义。,(三)公司权力结构制衡理论,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现代大公司 公司权力的转移 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公司权力制衡结构的形成 三权分立权力论:一种起控制或强制作用的支配力量;权力的三大来源;权力的可制约性。,(四)社会变形理论,经济的计划化 大公司的普遍发展导致经济的计划化,资本主义经济逐渐由竞争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人民资本主义 美国的资本主义发生了革命,已不再是私人资本义,而是集体资本主义或人民资本主义。经理革命论 贝尔和米恩斯 白恩汉的经理革命(1944年)经理主义模型(鲍莫尔、马里斯、威廉姆逊),三、加尔布雷思制度经济学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前,新制度经济学一般是指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neo-institutional economics)。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除加尔布雷思,还有美国的格鲁奇、贝尔、科姆、鲍尔丁、海尔布罗纳、沃德,英国的甘布尔法国的别鲁等人。,(一)加尔布雷思的生平、著作,J.K.Galbraith(1908-2006),生于加拿大,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哈佛大学教授。代表作:丰裕社会1958年,新工业国1967年,经济学和公共目标1973年。曾任美国国务院经济安全政策室主任,美国驻印度大使。,(二)加尔布雷思理论的特点,加尔布雷思严格地处于凡勃仑传统之中,又直接继承了贝尔的理论思路。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因此所要“探讨”或“解决”的任务也有所区别。加尔布雷思的理论显得比较“系统”一些,也更加“结合”当前现实问题。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方面要具体得多,广泛得多。主张国家采取干预经济和改革社会结构的各种做法。加尔布雷思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建议还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三)加尔布雷思主要理论观点,权力转移论-专家组合-技术精英阶层公司新目标论-稳定与增长生产者主权论-垄断定价二元体系论-计划体系与市场体系的对立-抗衡力量结构改革论-权力均等化-新社会主义理论 信念解放论-幸福的价值观,第四章 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科斯,科斯的生平与著作 企业的性质 社会成本问题“科斯定理”科斯理论特色与方法 New lnstitutional Economics,(一)科斯的生平与著作,Ronald H.Coase 1910年生于英国威尔斯登,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芝加哥大学教授。1951年以论文申请伦敦大学的理学博士学位,同年移居美国。代表作:1937年企业的性质、1960年社会成本问题、1975年经济学中的灯塔。199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对科斯有重要影响的学者,罗宾斯 富兰克H奈特(1898-1984)(18851972)1929年任伦敦经济学院 康奈尔博士,芝大教授 经济系主任 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1912 年生于纽约一个俄罗斯犹太移民家庭,路特吉斯大学学士,芝加哥大学博士,教授。代表作消费函数理论美国货币史自由选择。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二)企业的性质,逻辑思路 生产-买要素-订合同-信息-交易费用-取代市场-企业产生 两大原创性的理论贡献 一是奠定了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二是交易费用概念的一般化奠定了制度分析的基础。不足之处,(三)社会成本问题,思路与结构 巧妙地运用了交易费用理论的分析方法,批判庇古解决外在性问题的错误,提出了最优的新思路。该文共10节分为四大部分,引言和1-2节针对庇古提出问题;3-4节讨论养牛谷物损失案例,提出科斯定理;5-9节讨论四个案例,批判庇古传统;10节理论推论,制度的重要性及制度成本。理论贡献 一是提出了科斯定理,二是奠定了产权理论的基础。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告指出,把交易费用的分析引入了产权分析的框架,是研究方法上的重大突破,“他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法律科学、经济史、组织管理理论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四)科斯定理,科斯定理的不同表述 最初由斯蒂格勒1966年在价格理论一书中提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将会相等”。从三个层次来理解科斯定理 层次,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二层次在正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三层次,在不同的经济、法律环境下。对科斯定理的批评帕累托最优 科斯定理的实质:交易费用-产权-效率,(五)科斯理论的特色与方法,科斯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 科斯理论与以前制度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 科斯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科斯理论的特点在于,它所提出的问题或许比它所回答的问题更有价值。它给人们带来的灵感和想象力要多于它给人们带来的结论。,科斯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相同点:1)自由主义经济哲学;2)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框架;3)逻辑实证主义方法,案例分析效率分析均衡分析。不同点:1)研究对象不同:制度分析,强调制度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2)基本假定不同:经济人假定不完全理性和利他性,有摩擦经济运行交易费用。3)理论领域不同:制度、契约、产权、国家等。,科斯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制度分析实质上是人的行为分析、利益矛盾分析、人与人关系(生产关系)分析的总称。制度分析实质上是马克思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方法之一。诺思认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潜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不同主要表现在:马克思的制度分析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是建立在新古典理论的要素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的制度分析强调了不同阶级利益的予盾以及制度变迁的革命道路,而新制度经济学家的分析则以人类(个人和集体)选择的合理性这一基本假设为出发点并强调了制度变迁的渐进性。,第五章 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科斯本人并没有创立一个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甚至没有提出明确的基本理论范畴,但他奠定了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理论基石,后人在他思想基础上,往两个方向推进:一是进行体系化,二是专题化研究。制度的起源和引入 制度的内涵与构成 制度的功能 制度供求分析 制度与经济发展,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生于苏格兰菲弗郡,遗腹子;就学于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毕业,任教于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1759年出版道德情操论。1764年作为巴克勒公爵出国旅行的家庭教师,进行了为期近3年的欧洲大陆之行。1767年5月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写作,1776年出版国富论。1778年后任苏格兰海关专员及盐税专员。提出“经济人”、“一只看不见的手”。,(一)制度的起源和引入,在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制度作为既定的前提,是不进入经济学分析的。斯密的“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著名假定,市场可以自动地调节供求和最优配置资源,制度只是一个外生变量,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不发生直接作用。把制度因素引入到经济学分析体系,有四种思路:从交易费用解释制度起源-科斯从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来解释制度起源-纳什 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矛盾解释制度起源奥尔森 从交换形式变化来解释制度起源-诺思,约翰福布斯纳什,1928年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21岁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留校,25岁教授。发现“纳什均衡”、“纳什谈判解”、“纳什程序”、“德乔治纳什结果”、“纳什嵌入”和“纳什破裂”等。1958年进了精神病医院,80年代末从疯癫中苏醒。199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疯癫与清醒之间的孤独天才。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心灵的原型。,(二)制度的内涵与构成,制度的内涵 行为规则-公共品-稀缺性资源-资产专用性 制度的类型 宪法秩序-制度安排-规范性行为准则 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 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实施机制 制度稀缺性的根源 需求压力-非专利特征-资产专用性-制度创新的环境,(三)制度六大功能,降低交易成本最基本的功能 提供经济便利具有经济价值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 合作的保证提供激励机制 有利于赏罚分明 减少机会主义和搭便车 责权利相结合 有利于外部利益内部化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和技术创新,(四)制度供求分析,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用新古典的方法,进行供求分析。与一般商品的供求不同,制度供求分析更强调利益机制和力量对比。制度需求-不均衡和外在利润的存在,就会产生制度的需求。制度供应-取决于政治秩序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制度均衡-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帕累托 Vilfredo Pareto,1848-1923,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在收入分配和个人选择的分析中,提出了帕累托最优、帕累托分布和无差异曲线。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的最优条件 RCSX=RCSY 生产的最优条件 RTSX=RTSY 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RPTXY=RCSXY,帕累托,(五)制度与经济增长,诺思的分析-什么制度创新能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制度建立,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差异,激励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性活动,最终导致经济增长。刘易斯的分析-在长期经济增长中制度至关重要“制度最重要的特征也许是它所允许的行动自由的程度。”制度对增长的促进取决于制度把努力与报酬联系起来的程度,取决于制度为专业化和贸易所提供的范围,以及制度允许寻求并抓住经济机会的自由。,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1915-1991)出生在原英属西印度群岛,伦敦经济学院博士,留校任教。1948年,刘易斯到曼彻斯特大学任讲座教授,发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1963年,刘易斯应邀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97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第六章 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s),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一切制度分析都以交易费用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将交易费用概念应用于广泛的领域,如:代理关系、寻租活动、企业内部考核、外部性问题、经济史甚至政治制度等等。交易费用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制度分析。,本专题介绍两个基本理论问题,一、交易费用范畴 交易费用范畴的形成过程什么是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 交易费用的测度 交易费用范畴的理论意义 二、威廉姆逊交易费用理论分析框架,(一)交易费用范畴的形成过程,前人的思想萌芽阶段。有三条线索:一是从亚里士多德到康芒斯对交易概念的研究;二是马克思关于“纯粹流通费用”的理论,如买卖时间、簿记、货币的耗费;三是奈特和哈耶克等人对信息费用的研究。科斯明确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后继者完善、推广阶段。如:威廉姆逊把重点放在“交易费用”这一关键性概念上,进行多方面的解释和定义化;阿罗则使交易费用概念更具有一般性。,卡尔马克思,1818年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1883年逝世于伦敦。共产国际创始人。主要著作: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等。,弗里德立希冯哈耶克,哈耶克(1899 1992),在维也那大学获两个博士学位(1921-23年)。研究从纯粹经济学到理论心理学,从政治哲学到法律人类学,从科学哲学到思想史。曾执教伦敦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弗莱堡大学等。主要著作:货币理论和工商业循环价格与生产通向奴役之路科学的反革命等。获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二)什么是交易费用,科斯认为市场交易成本包括发现和通知交易者的费用、谈判费用、签订合同以及保证合同条件的履行而进行必要的检查的费用等。交易费用指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即提供交易条件)的费用。阿罗:“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张五常定义:“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交易成本包括所有那些不可能存在没有产权、没有交易、没有任何一种经济组织的鲁宾逊克鲁索经济中的成本”。,张五常科斯的好朋友,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芝加哥大学博后,华盛顿大学和香港大学教授 代表作:佃农理论 经济解释,(三)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科斯的企业理论中已经包含了交易活动的稀缺性是产生交易费用的原因。威廉姆逊: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市场的客体方面主要包括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交易对手的数量、交易的技术结构、交易的频率和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等。市场的主体方面主要包括人的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行为。尼汉斯认为:交易费用起因于所有权的转移,是分散的所有权、私人财产和交易的产物。因为交易就是权利的转移。,(四)交易费用的测度,wallis和North(1988)试图直接从国民帐户的数据中分离出交易成本。他们把交易成本定义为美国经济中的交易部门发生的成本。Demsetz(1968)通过分析卖出价和买入价间的差额及经纪人的收费对使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的成本进行了直接测算和估计。张五常教授估计交易费用占香港国民生产总值的80,这似乎包括了全部第三产业以及第一、二产业的量度和监管费用。,(五)交易费用范畴的理论意义,对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重大补充和修正 威廉姆森形象地将交易费用比喻为物理学中的摩擦力。有人比之为物理学的牛顿时代和爱因斯坦时代的区别。方法论上的重大意义 交易费用分析已经成为一种基本分析工具,如同成本-收益分析,可以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例如,布坎南把交易费用应用于政治决策分析。,威廉姆逊,Oliver E.Williamson 1932年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卡内基一梅隆大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代表作自由支配行为经济学:厂商理论中的管理目标1964年、公司控制和企业行为:组织形式对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1970年、市场和等级:分析和反托拉斯的意义1975年,资本主义经济制度1985。,威廉姆逊交易费用理论分析框架,出发点和基本思路:经济组织-节约交易费用-治理结构 基本行为假定:有限理性、机会主义、非财富动机 三个基本维度(分析路径):资产专有性、不确定性、交易次数 与交易关系密切的过程特征:“根本转换”、“私人秩序”对经济组织的研究:包括对垂直一体化、非标准合同订立、工人组织、管制和现代公司的讨论。,第七章 产权理论,“产权”范畴的产生 产权范畴的内涵 交易费用与产权的关系产权的界定和效率 企业产权结构 产权制度的演进,阿门阿尔钦,Armen A.Alchian1914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博士,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代表作大学经济学(1964年)、起作用的经济力量(1978年)等。任过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主席。产权理论先驱。,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 1930年生于芝加哥,西北大学哲学博士,芝加哥大学、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代表作:1967年产权理论、1972年生产、信息成本与经济组织、1973年产业结构、市场竞争和公共政策。,(一)“产权”范畴的产生,词:产权property rights 所有制ownership 所有权property,马克思德文用Eigentun。理论渊源:自然法私有财产理论、乌托邦公有制理论、劳动财产权理论。形成过程:循着科斯的思路,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等创立和发展了产权经济学。,(二)产权范畴的内涵,产权的定义:权利行为关系制度安排 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使用的权利.一切制度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一种产权安排。相关概念辨析:产权与所有制、所有权 产权实质:私有制 产权具有法权性、排他性、可让渡性、可分解组合性等特征。与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区别 出发点功能方法性质四个方面,(三)交易费用与产权的关系,从交换入手分析产权 商品交换实际上是产权的交换。把“产权”引入生产与交换活动分析中。理解产权范畴的关键是交易费用 产权问题是由交易费用问题引起的,“产权”与“交易费用”这两个概念是“等价”的。“产权”只是当界定权利的费用与权利带来的好处在边际上达到相等时才有定义。外部性内在化 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内在化的激励。,(四)产权的界定和效率,产权界定 私人物品私有产权 俱乐部物品社团产权 公共物品公共产权 产权的效率 一种产权结构是否有效率:主要看它能否为在它支配下的人们提供比外部性较大的内在刺激。,(五)企业产权结构,协作群生产 企业是节约交易费用的非市场制度的组织,但在企业内部有两大问题:一是计量各生产要素投入的生产力;二是计算其报酬,并使报酬等于其边际生产力。1972年艾尔奇安和德姆塞茨提出了协作群生产的假说,从企业产权结构上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产权约束-赋于监工剩余索取权委托代理问题,(六)产权制度的演进,建立排他性的产权制度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三个阶段:一是建立排他性的产权制度,二是建立可转让性的产权制度,三是与各种组织形式创新联系在起的产权制度。影响产权变革的主要因素:技术、人口、资源稀缺性、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第八章 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是以诺思为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的理论。注重运用经济理论来分析历史变迁和描述历史过程,同时在历史研究中也注重理论创新,创立了一种独特的“经济史论”。制度变迁理论的形成 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观点 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与轨迹依赖 诺思的制度变迁一般理论模型 国家理论,(一)制度变迁理论的形成,制度创新理论 创新概念在20世纪初期提出。创新是指企业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和制度变革。创新学派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大分支。制度变迁理论的创建 制度变迁理论创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兰斯、戴维斯、罗伯特托玛斯。诺斯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家,第一次真正运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经济发展史,实现了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统一,其分析的基本工具乃是交易成本理论。,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学博士。1932年迁居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结识门格尔及其两大弟子庞巴维克和维塞尔,瓦尔拉的学生帕累托,后结交马歇尔、费雪和凯恩斯等,还与伯恩斯坦和希法亭长期交往。代表作经济分析史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理论。,道格拉斯塞西尔诺斯,Douglass Cecil North1920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华盛顿大学教授。代表作:制度变革与美国经济增长(1971年)、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1973年)、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化(1981年)等。曾任美国经济史学会会长。199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二)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观点,对制度变迁的三重理解:制度的替代过程、生产过程、交易过程。核心观点:有效制度是经济增长决定性因素。制度变迁起因现存制度下出现潜在获利机会。制度变迁是一种多个利益集团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制度变迁的收益与成本之比,对于促进或推迟制度变迁起着关键作用。,(三)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与轨迹依赖,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有效组织是制度变迁的关键。相对价格和偏好的变化是制度变迁的源泉。技术的变化也是影响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制度变迁内在机制的另一构成要素是适应效率。制度变迁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实现。制度变迁的轨迹与路径依赖技术演进中的轨迹依赖。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四)诺思的制度变迁一般理论模型,诺思模型的基本假定:经济人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制度变迁分析的基本概念: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初级行为团体、次级行动团体 外部利润的来源:规模经济、内部化、克服对风险的厌恶、交易费用的转移与降低制度变迁的前提条件和制度安排的层次 制度变迁的五个阶段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比较 制度变迁中的时滞,(五)诺思的国家理论,国家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理解制度结构的两个主要基石是国家理论和产权理论。”国家属性与国家模型:国家带有“契约”和“掠夺”双重属性。国家本质上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面临三组约束函数。诺思悖论:是保护个人权利的最有效的工具,又是个人权利最大和最危险的侵害者;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又是经济衰退的根源。,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 1932-1998,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代表作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年)国家的兴衰(1982年)权力与繁荣(2000年)。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奠基者。,(六)奥尔森的国家理论,国家起源。从“流窜的匪徒”到“常驻的匪徒”。一个缺乏和平和秩序的社会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稳固的独裁者提供和平秩序有利发展生产。非社会契约论。集体行动。小组织与大组织的区别。大组织不能以自发的集体行动达成共同目标。独裁与民主。独裁者的收入最大化。民主的大多数利益的低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