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精英培训“试题库—普速接触网维规 - 答案.docx

    • 资源ID:281995       资源大小:63.29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英培训“试题库—普速接触网维规 - 答案.docx

    普速安规:一、填空题1 .接触网运行维修应坚持“预防为主、重检慎修”的方针,按照“定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原则,遵循专业化、机械化、集约化维修方式,依靠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等手段,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行“运行、检测、维修”分开和集中修组织模式,确保接触网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2 .本规则技术标准作为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和质量维修依据。3 .本规则适用于工频、单项、交流25KV、列车运行速度200kmh以下铁路(仅运行动车组的线路除外)接触网设备的运行维修。4 .接触网运行维修是通过对设备定期检测、分析诊断、质量评价和鉴定,并依据结果实施修理,恢复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的循环管理过程。主要包括运行、检测、维位等管理工作。5 .普速接触网维修分为一级修(临时修)、二级修(综合修)两级修程。6 .接触网运行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管理组织的作用。7 .为保证接触网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应在接触网支柱的线路侧或站台侧墙、隧道一侧的边墙上标出轨面标准S_o8 .接触网运行维护应根据环境、气候特点,针对风、洪(雨)、雷、冰、污(雾)闪、异物、鸟害、异物、危树等影响供电安全的外部环境因素,建立有效机制,减少对接触网设备运行安全的影响。9 .接触网设备统计单位包括运营里程、正线公里、接触网延展公里、接触网换算公里。10 .接触网生产计划包括年度检测、维修计划和月度维修计划三部分。11 .接触网运行维修要落实记名制度。每次作业完成后应及时填写相应记录并签认。工长和车间主管人员要定期检查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并签认。12 .铁路局组织供电段定期对接触网动态运行质量进行评价,每年10月底前对设备整体技术状态进行质量鉴定。对季节变换、频繁发生故障等特殊情况可不定期组织质量评价。13 .接触网设备维修成本实行预算管理。对达到国施周虬的设备更换在预算内实行项目管理。14 .新产品试运行期一般不少于1年°遇有产品质量缺陷危及安全时必须立即拆除,同时做好记录并通知研制单位。15 .检测是指利用仪器、设备或人工等方式,对接触网进行检查测量,掌握设备质量及运行状态的过程。包含量测、静态与动态检测、检查、零部件检验四部分。检测后必须进行分析诊断,并以此作为编制维修计划的依据。16 .监测是对接触网外观、零部件状态、主导电回路、绝缘状况、外部环境和弓网配合等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测量的过程,分为移动视频检测和定点监测两种方式。17 .检查分为巡视检查、全面检查、单项设备检查和非常规检查。18 .巡视检查是对接触网外观、绝缘部件状态、外部环境及电力机车、动车组进行目视检查,分为步行巡视检查和登乘巡视检查°19 .步行巡视检查周期:对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不易到达的专用线、联络线、支线、车站侧线、远离线路的供电线等处所,巡视周期1个月;对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能够到达的线路,巡视周期3个月。20 .接触网整体设备寿命周期一般为20-25年年2L供电车间主任每半年对管内设备至少巡视检查次,供电段段长每年对管内关键设备至少巡视检查次。22、分析诊断分为即时分析诊断、定期分析诊断。静态检测是一利用运行检测车辆在接触网静止状态下进行非接触式测量,或人工使用仪器、工具测量接触网技术°23 .本细则是基于最大长度为-Wmm_的受电弓弓头制定。24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60kmh及以下区段,受电弓动态抬升量120mm,左右摆动量250mmo160kmh以上区段,受电弓动态抬升量120mm,左右摆动量直线25Omm,曲线30mm。25 .锚段长度不宜超过1600m,最大跨距不得超过65m,对山口、谷口、高路堤和桥梁等风口范围内的跨距,应按设计标准选用值缩小工且最大跨距不宜超过50mO26 .承力索位置:标准值:直线区段,半斜链型悬挂承力索位于线路中心的正上方,直链型悬挂承力索位于接触线正上方。曲线区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垂直于力L面连线,承力索不得偏向曲线外侧。标准状态:标准值上50mmO警示值:标准值±15Omm。限界值:标准值土20Omm。27 .一个锚段内,承力索接头和断股补强的总数量应符合以下规定(不包括分段、分相及下锚接头)。标准值:_0处°标准状态:0Q警示值:3处。限界值:4处0承力索的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包,同一跨距内不允许有两处接头。28 .接触线拉出值(含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标准值:设计值°标准状态:标准值_±30mm警示值:40Omm。限界值:450mmo接触线高度:标准值:设计值。标准状态:标准值±30mm。警示值:标准值上IOOmmo限界值:标准值±20Omm:上限650Omm,下限为任何情况不低于该区段允许的最低值。为保证电力机车(动车组)的良好取流,应尽量减少触线高度的变化。车站和区间的接触线高度当隧道间距不大于IOOOm时,隧道内、外的接触线3取同一高度。29 .接触线偏角(水平面内改变方向):标准值:设计值。标准状态:标准值±1°且4°。警示值:正线8°;WlOoo限界值:同警示值030 .接触网一般应采用全补偿链型悬挂。采用简单悬挂时应适当增加接触线的张力,同时明确允许通过的列车速度。采用刚性悬挂时,电力机车(动车组)的运行速度不宜超过120kmh。31 .正线承力索和接触线宜采用恒张力架设。接触线架设张力应根据线材材质、额定张力等因素选取,且不应小于线盘绕线张力,架设张力偏差不得大于国二。32 .承力索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时,若系局部损伤,可以加补强线或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接续,若系普遍损伤则应更换°33 .吊弦分环节吊弦和整体吊弦,优先采用整体吊弦。吊弦的长度要能适应在极限温度范围内接触线的伸缩和驰度的变化,否则应采用滑动吊弦34 .吊弦线夹在直线处应保持铅锤状态,曲线处应垂直于接触线工作面。曲线处接触线吊弦线夹螺栓应穿向曲线外侧。35 .中心柱处接触线等高点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工作支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O-IOmmO36 .转换柱处两接触线垂直距离标准值:设计值。标准状态:标准值±20mm。警示值:标准值_±30mm。限界值:标准值±50Inm。37 .中心锚结绳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连接。两端距相邻的吊弦或电连接距离不得小于500mm038 .由正线与侧线组成的交叉线岔,正线接触线位于侧线接触线的下方;由侧线和侧线组成的交叉线岔,距中心锚结较近的接触线位于工39 .交叉吊弦应安装在正线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线水平投影550-60Omm的范围内,两交叉吊弦间距一般为2m0交叉吊弦与其他吊弦间距(始触区反侧)不大于6-8m。40 .无交叉线岔正线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水平投影600105Omm范围为始触区。始触区不得安装任何线夹类金具41 .中心锚结线夹应安装牢固,在直线上保持包簸态_,在曲线上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高度与相邻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允许偏差0-20mm42 .中心锚结按其作用分为防断和防窜两种形式。设置位置满足其两边接触悬挂的补偿条件基本相等°43 .站线接触线、承力索的标称截面、材质、张力宜与谊线一致。44 .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O-Iomm,必要时加装吊弦。标准值:无损伤。标准状态:无损伤。警示值:磨损面积15%。限界值:磨损面积20%°45 .环节吊弦:至少应由两节组成,每节的长度以不超过60Omm为宜。吊弦回头应均匀迂El,长度为150-180mmo吊弦环直径应为其线径的5-10倍。吊弦磨耗的面积不得超过原面积的50%倍。整体吊弦:预制长度应与计算长度速隆,偏差应不大于±2mm,外观无断股、或其他不良状态。46 .吊弦间距:标准值:设计值。标准状态:标准值±IOOmmO警示值:12mo限界值:15mo47 .整体吊弦损伤:标准值:无损伤°标准状态:无损伤。警示值:断3根单丝。限界值:断7根单丝。48 .中心柱处接触线等高点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工作支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O-IOmm0五跨锚段关节中间跨为过渡跨,接触线等高点(屋脊处)宜在过渡跨跨中,高度比相邻定位点工作支接触线抬高(MOmm。49 .转换柱处绝缘子串距悬挂点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一±50mm。承力索、接触线两绝缘子串上下应闻些,允许偏差.土房Omm。任何情况下,两接触悬挂及定位支撑装置带电体各部分应满足一空气绝缘间隙要求。锚段关节内的定位支撑、吊弦载流环、斜拉线等不得减小空气绝缘间隙。50 .中心柱处两接触线水平距离同转换柱处;中心柱处两接触线距轨面等高,允许偏差±20mm。两接触悬挂接触线工作支过渡处接触线调整符合运行要求。锚支接触线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交叉处,应高于工作支接触线以上,并持续抬升至下锚处。下锚角钢安装高度应符合线索延仰下锚抬升的需要。51 .线岔两工作支中,任一工作支的垂直投影距另一股道线路中心600-105OInm的范围内,不得安装任何线夹。52 .在锚段关节、线岔、链形悬挂与简单悬挂的衔接处、加强线(载流承力索)的终端、车站电力机车(动车组)经常起动处的股道之间等处所,应装设电连接°电连接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允许偏差上500mmo交叉跨越线索间距不足*1L的处所应加装等位线。等位线及其连接线夹应与被连接线索材质匹配,截面积不小于IOmm2。53 .承力索、接触线两下锚绝缘子串应对齐,允许偏差为±10Omm。54 .同一锚段两端,补偿装置型号应保持一致。55 .下部固定绳距工作支接触线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50mm56 .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的电分段绝缘子串应在同一垂面内。位于站台沿上方绝缘子带电裙边应尽量与站台对齐,股道间横向电分段绝缘子应位于马腹道史57 .支柱上角钢底座应迷各杵头杆螺纹外露长度应为20-8Omm,调整螺栓的螺杆外露长度应为50mm至螺纹全长的1/2。58 .软横跨应垂直于E线各部螺栓、垫片、弹簧垫圈应齐全,螺栓紧固。59 .悬吊滑轮与承力索材质相匹配,满足一线索随温度变化伸缩要求。60 .腕臂、拉杆、压管底座应与支柱密贴,呈水平状态,两端高差不大于Iomm。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50mmo61 .多线路腕臂底座及连接件安装高度应满足渥蹬L面至横梁下缘的设计高度,允许偏差±50mm。62 .双腕臂底座间距应满足要求,极限温度时,两支悬挂及零部件间距不得小于60mm,腕臂底座端头应上拽。63 .腕臂不得明显弯曲且无永久性变形,端部非受力部分长度为IOO-20Omm,管口封堵良好。64 .腕臂各部件组装正确,应与腕臂在同一垂直面内,校接处要转动灵活,各部件间距离符合设计要求。65 .双线路腕臂应保持水平状态,其允许仰高不超过一IOOmm,无一永久性变形。定位立柱应保持铅锤状态。66 .棒式绝缘子排水孔朝下。承力索座内的承力索置于受力方向指向轴心的槽内。67 .拉杆(压管)的安装位置要满足承力索的悬挂需要,安装偏差与腕臂相同。68 .拉杆(压管)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悬挂点侧仰高不超过Ioomm。69 .拉杆(压管)须处于受拉(受压)状态。70 .定位装置结构及安装状态应保证接触线工作面平行于轨面,定位点处接触线的弹性符合规定。当电力机车(动车组)受电弓通过和温度变化时,接触线能一上下、左右自由移动。71 .定位器限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上ImmO且应满足受电弓最大动态抬升量的限位要求,在一9倍最大动态抬升量时限位间隙为0。非限位定位器根部与接触线高差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一±10mm。72 .转换支柱处两定位器能分别随温度变化自由转动,不得卡滞;非工作支和工作支定位器、管之间的间隙不小于50mm。73 .正、反定位管状态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与腕臂在同一垂面内。74 .定位管端部余长为50-15Omm,定位管管口理增良好。75 .定位管吊线应顺直受力,与弹性吊索间隙大于_50mmO采用“V”型吊线时,两侧吊线的长度张力应也E固定吊线的定位环、支撑管卡子、吊线固定钩距定位器定位环应保持Ioo-150mm的距离。吊线固定钩开口方向符合规定。76 .定位管支撑及两端支撑管卡子与腕臂在二垂面内内,定位管支撑与定位管之间夹角为30。-60°°77 .防风拉线固定环面向下锚侧安装,距定位器端头水平距离为60Omm,允许误差一+50/-10Omm。防风拉线长环在定位管端,短环在定位器端。长环端回头25Omm,短环端回头IoOmm,防风拉线固定环应位于长环中间位置。78 .定位环应垂直线路方向安装。定位管上定位环的安装位置距定位管根部不小于3hl°79 .定位装置各部件之间应连接可靠,定位钩与这位环的较接状态良好。80 .定位线夹或锚支定位卡子逐力符合要求,有环夹板远离定位钩和定位支座侧,U形销向上弯折60。81 .软定位器的定位拉线调整端在定位器侧,固定端在腕臂侧。82 .支柱侧面限界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一+100/-6Omm,但最小不得小于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的建筑限界值。跨距允许偏差+lm-2m。接触网整体更新改造时,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根据需要预留加蛙和调车作业条件。83 .每组软横跨两支柱中心连线应垂直于偏角不大于3;每组硬横跨两支柱中心连线应垂直于筐线,偏角不大于2。84 .支柱应尽量设在侧沟限界以外。若客观条件限制必须设在侧沟中,应留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与排水沟应统一设计,避免对路基防排水系统的影响。支柱根部应用卫浆砌石加固。85 .支柱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上IOOmmO86 .横腹杆式钢筋混凝土支柱表面应光洁、平整。横腹板破损应及时修补,翼缘破损和露筋不超过两根且长度不超过40Omm应及时修补:露筋达两根以上但不超过且长度不超过400皿可以修补后降级使用;露筋超过一4根或者露筋长度超过一400mm应及时更换。87 .支柱翼缘不得有横向、斜向和纵向裂纹。支柱翼缘与横腹板结合处裂纹及横腹板裂纹宽度不超过_O3mm时,要及时修补,大于0.3mm时应更换。混凝土支柱破损不露筋者,可以用水泥砂浆修补后使用。88 .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支柱表面应光洁平整。合缝处不得漏浆,不应有混凝土剥落、露筋等缺陷。支柱弯曲度不大于2%。,杆顶封堵良好。支柱应具有防止安装设备扭转及滑动措施。横向裂纹宽度不超过02mm且长度不超过圆周长的支柱要及时修补,否则应更换;纵向裂纹宽度大于02mm但不超过ImIn的支柱要及时/豺I,纵向裂纹宽度大于-L的支柱应更换。修补支柱破损部位的混凝土等级比支柱本身混凝土高一级。89 .金属支柱及硬横梁支柱本体不得弯曲、扭转、变吟,各焊接部分不得有裂纹、开焊,主角钢不应有位出现象,弯曲不得超过副角钢弯曲不得超过旦根;表面防腐层剥落面积不得超过10%。90 .整正支柱使用的垫片不得超过卫块。每块垫片的面积不小于50mmxl00mm,厚度不大于Iomm。91 .支柱在顺线路方向应保持铅垂状态,其倾斜率不超过”5%。锚柱应向拉线_方向倾斜,其倾斜率不超过一1O92 .支柱在垂直线路方向均应直立,允许向受力的反向倾斜,腕臂柱、隔离开关支柱、硬横跨支柱倾斜率不超过0.5%;软横跨支柱高度13m的倾斜率为0.5%-l%,高度15m及以上的倾斜率为l%-2%。93 .接触网各种支柱,均不得向受力方向倾斜。向线路侧倾斜时,任何情况下不得侵入基本建筑限界。94 .道口两侧、经常有机动车辆运行的场所以及装卸货物站台上等易被碰撞的支柱,均应设置强度较高的防护桩。防护高度原则上不小于L5m,道口两侧支柱防护桩的高度为2m。95 .防护桩内壁与支柱保持鱼包的距离,且不得侵入铁路建筑限界。96 .防护桩外表面应有黄黑相间的警示标识。97 .填方地段的支柱外缘距路基边坡的距离不小于一500mm,否则应培土或砌护,其坡度应与原路基相同。高填方地段培土困难、流失严重或土质强度不够者,应采用国浆砌石护坡加固,片石应挤压紧密、堆砌整齐,砂浆应饱满、标号符合规定。98 .支柱护坡应延伸至地面,并做深度不小于0.6m护坡基础。上部宽度为支柱中心两侧各不小于匚,下部宽度为支柱中心两侧各不小于红,厚度不小于30Omm。距边坡坡底Inl处应设置OommXIOomm的泄水孔。99 .路堑地段的基础外侧与水沟外侧的间距不小于300mmo100 .支柱容量满足受力要求,需要更新时宜采用热浸镀锌钢支柱,更新的混凝土支柱容量不应&kNm。101 .吊柱型号、规格、防腐措施符合设计要求,锈蚀面积不超过20%。当采用圆吊柱时,腕臂底座处应采取电工扭转及滑动措施。102 .吊柱法兰盘与隧道壁应逮虬。吊柱固定螺栓应采用双螺母,拧紧螺帽后螺栓外露长度不得小于争!皿;吊柱调整使用的镀锌闭环垫片不超过N片,垫片的面积不小于50mmxl00mm,厚度不大于Ielmm。103 .吊柱不得扭曲,宜向受力反方向倾斜不大于_Q限界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0-2Omm,但不得侵入邻线基本限界。104 .金属支柱基础面应高出地面(或站台面)_IC)O-20Omm。基础夕卜露40Omm以上者应培土,每边培土宽度为50Omm,培土边坡与水平面呈450°金属支柱有基础帽时,基础帽应完整无破损、无裂纹105 .支柱根部周围5m范围内不得取±,Im范围内应保持清洁,不得有积水和杂物。106 .附加导线系指接触悬挂以外的架空导线。包括供电线、加强线、回流线、保护线、正馈线、架空地线、架空避雷线等。107 .附加导线的材质和截面应满足通过的最大电流和附件6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108 .附加导线不得散股,损伤断股标准如下。标准值:无损伤。标准状态:无损伤。警示值:无断股。限界值:断股。109 .铝绞线和钢芯铝绞线的铝线断股、损伤3股及以下时,可用预绞丝接续条或铝绑线绑扎补强,缠绕方向与被接续导线外层绞向一致,绑扎长度超出缺陷部分3050mm;当断股、损伤3股以上、7股以卜.,应采用同材质导线进行补强;当断股、损伤7股以上时,应重新制作接头或更换。钢芯铝绞线的钢芯断股或损伤时应重新制作接头或更换。钢芯铝绞线与绝缘子或金具的固定处缠绕铝包带时,应密贴缠绕,不得重叠,绕向与导线绕向一致,绑扎长度为20Omm。110 .附加导线在接头、下锚和补强处所采用理纹丝金线条时,预绞丝护线条的星、蚀缸应与附加导线材质相匹配,缠绕方向与附加导线绞向一致。接续时,其缠绕长度、机械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接续点处导电性能不低于被接续导线°111 .附加导线不得跨越屋顶为易燃材料的建筑物;对耐火屋顶的建筑物也要尽量避免跨越,若必须跨越时,其距建筑物的距离要符合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五)项的规定,且跨越的跨距内不得有接头、断股和补强。112 .附加导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时,供电线、加强线、正馈线带电部分与支柱边沿的距离应不小于Im。附加导线与接触网分杆架设时,应符合电力部门架空输电线路有关规定。113 .在站台及未封闭线路的接触网支柱上距轨面且H高的处所,以及安全挡板、细孔网栅和跨线桥防护网栅均应设置一白底、黑字、红色闪电符号的“高压危险”警示标识。114 .上跨构筑物(桥、隧道、明洞、站房等)下方的承力索、供电线、正馈线、加强线,应在防断点处至少5m采取防护措施。隧道、桥梁内漏水点距离接触网带电线索小于a处所,下方承力索、供电线、正馈线、加强线等在漏水点垂直投影向两侧延伸至少L采取防护措施。重点处所上跨电线路下方的承力索、供电线、正馈线、加强线,可在上跨电线路垂直投影两侧延伸至少且采取防护措施。115 .在机动车辆通过的平交道口处铁路两侧的公路上,应设置限界门。限界门应设在沿公路中心线距最近铁路线路中心不小于12米的地方。限界门的不得小于平交道口处公路路面的宽度,限界门的下缘距地面的高度为4L,限界门框柱涂以警示色标。在限界门处应按电气化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的规定悬挂揭示牌。116 .接触网支柱上、隧道每个定位点下方述I道边墙上,均要涂刷红色轨面标准线"。轨面标准线标画依据为正线股道靠近隧道边墙、站台、或支柱侧钢轨顶面的设计高程。117 .每根接触网支柱上均应安装反光号码牌。每个区间、车站、隧道均应分别单独编号,上行双号、下行单号,编号方向与线路公里标方向一致。118 .绝缘锚段关节作为接触网电分段处宜装设二J机车禁停标”,必要时还应根据,洋需要设置。119 .在接触网分相处应装设“禁止双弓”、“断(T断”'、“合”、等标志。并根据反向行车需要设置断电标、合电标。在有动车组上线的线路,还应装设“动车合”标志。120 .在接触网终端应设置接触网重点标,“接触网终点”标应装设于接触网锚支距受电弓中心线不大于出皿处接触线的上方或线路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地面上。上述标识均为白底黑框,黑字黑体。标志装设位貉及规格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等有关规定。121 .供电段的抢修列车、接触网运行工区均应备有临时“准备降弓”、“降(T降)、“升”弓标。当突然发现接触网故障或故障抢修先行送电开通时,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规定在故障地点两端设置临时升、降弓标。临时“降(T降)"、“升”弓标的规格可比照“断、“合”电标,“准备降弓”的规格可比照“禁止双弓”标。122 .各种标识和揭示牌应完整无损、安装牢固、字迹清晰、便于瞭望,不得侵入限界,与行车有关的标识一般应设于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123 .各级维护机构的设备分界应以文件或协议明确,一般不在接触网设备上悬挂分界标识。124 .接触网零件包括附加导线的金具,下同应符合国家及总公司有关标准。附加导线金具还应符合电力部门架空线路金具相应标准。接触网零部件应优先采用耐腐蚀、强度高的零部件,悬挂零件轻型化。主要的受力件(如接头、下锚件等)不得使用可锻铸铁。对早期建设的接触网设备,凡不符合标准的零件应分轻重缓急,结合维修和更新改造尽快达标。125 .接触网零件表面应光洁、无裂纹、疤痕和剥离以及其他质量缺陷,其材质、制造质量及公差、机械性能等均应满足技术标准要求,并按规定采用镀锌、防腐漆及其他技术进行防腐处理。承载负荷的不锈钢螺栓等零部件,一旦锈蚀应立即更换。126 .接触网和附加导线中用于电气连接的座上,其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被连接的导线。线索接续处两测点之间电阻应不大于同等长度被连接线索的电阻。各种材质的电连接线夹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不得超过以下规定:铜质为95。C,铝青铜合金为125,铜银硅合金为150。C,铝质为80。C,铝镁硅合金为125"C、其余铝合金为90,钢质为125C。被测零部件与相连接导体间的温度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标准值:标准状态:10o警示值:20C。限界值:25。C°127 .接触网零件要安装牢固,紧固件在螺栓、螺母、螺纹连接或其他型式连接时应有邛地措施一零件上的各个螺栓均应受力均匀,其紧固力矩符合规定。各种调整螺栓的丝扣外露部分一般不得小于50mm。第一百六十八条接触网零件应按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所有接触网零件均应有明确的、永久性生产厂家标识,否则视为不合格零件严禁使用。128 .当用楔形线夹连接或固定各种线索时,线索回头长度应为300-500mm,并用与线索材质相匹配的绑线扎紧。一处绑扎时绑扎长度为80T20mm,两处绑扎时每处绑扎长度不得小于20mmO当用钢线卡子连接钢绞线时,不得少于4个卡子,其间距为IoOT50mm,每边最外方钢线卡子距绞线端头IOOmm,并用绑线扎紧。129 .零部件连接销钉与开口销穿向正确正确,双向夹角不小于120。,开口销不得二次使用。B型开口销的圆弧要锁在销钉的缝度面上。130 .接触线、承力索、供电线、加强线、正馈线等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体间隙30Omm。131 .接触网带电部分至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间隙35Ommo132 .接触线、承力索、供电线、加强线、正馈线等带电部分至跨线建筑物间隙50Omln。133 .受电弓振动至极限位置和导线被抬高的最高位置距接地体的瞬间间隙200mmo134 .25kV带电绝缘子接地侧裙边距接地体间隙IOOmmo135 .43.3kV绝缘间隙(关节式分相)400mmo136 .50kV绝缘间隙(AT区段正馈线与接触网间)54Omm。137 .回流线、保护线、架空地线、架空避雷线距固定接地体或桥梁及隧道壁的正常情况下最小距离L°138 .27.5kV电缆、开关、避雷器、架空地线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零散的接触网支柱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30Q。二、简答题(新增题型)1 .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包括:答:(一)弓网综合检测装置(IC)(二)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20(三)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3C)(四)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40(五)主要包括受电弓滑板监测装置(50(六)接触网及供电设备地面监测装置(6C)2 .供电车间、检测车间和维修车间主要职责:答:(一)供电车间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组织接触网一级修(临时修),跟踪验收维修质量。(二)检测车间负责供电段6C系统综合数据处理中心工作,以及供电段6C系统检测装置的维护、运用、管理和检测数据分析。普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装置配置标准见附件Io(三)维修车间负责接触网二级修(综合修)工作,采用集中修方式组织实施。3 .接触网运行工区、检测工区、维修工区主要职责:答:运行工区:负责接触网设备日常运行管理,主要是一级修(临时修)、巡视检查、单项检查、非常规检查、施工配合和应急处置等,对二级修(综合修)结果进行质量验收。检测工区:负责6C装置的运用、维护,并对6C系统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为设备维修提供依据。维修工区:按照月度维修计划,负责接触网设备全面检查、二级修(综合修)和专项整治。4 .位于轨道侧的回流装置维修分工如下:答:吸上线与扼流变压器连接时,连接银(端子)由电务段负责,连接银(端子)上的螺栓和吸上线由供电段负责。吸上线与钢轨相连接时,吸上线及其与钢轨连接的附件由供电段负责。供电部门作业,必要时工务、电务部门派人配合。5 .质量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答:(一)检测、维修计划完成情况。(二)检测、维修及设备运行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四)接触网质量状态的变化规律和趋势。6 .新产品试运行申请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答:(一)产品生产及管理条件。(二)产品研制报告。(三)产品技术条件及型式试验报告。(四)安装维修及使用说明。(五)拟安装地点、试运行期限,以及试运行中需检测内容。7 .静态检测的周期及项目?答:(一)周期:6个月。项目:L线岔;2.自动过分相地面磁感应器。(二)周期:12个月项目:1.接触线几何参数(接触线拉出值、跨中偏移值、接触线高度、接触线坡度);2 .绝缘锚段关节、关节式分相;3 .轨面标准线。(三)周期:36个月。项目:L非绝缘锚段关节;2.补偿装置。(四)周期:60个月。项目:接地电阻。(五)不定期检测项目:对动态检测超限处所进行静态复核、确认。上述未明确的设备和项目,纳入检查内容。8.弓网综合检测装置(IC)检测周期及项目?答:(一)弓网综合检测装置(IC)周期:3个月。项目:L接触线动态拉出值、高度;2 .硬点、一跨内接触线高差;3 .弓网接触力、燃弧、接触线抬升量;4 .接触网电压。9 .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30检测周期及项目?答:想周期:实时或定期。项目:1.接触线动态拉出值、高度、接触线的相互位置;燃弧次数、燃弧时间、燃弧率;接触网温度。10 .单项设备检查周期和项目:答:(一)6个月检查1次的项目:1 .分段绝缘器;2 .分相绝缘器;3 .远动隔离开关及其操作机构。(二)12个月检查1次的项目:L避雷装置(雷雨季节前,含接地电阻测量);2 .非远动隔离开关;3 .高压电缆及附件。11、非常规检查的定义?答:非常规检查是指在特殊情况下进行的状态检查。一般用于在接触网发生跳闸、故障或出现极端天气气候条件和灾害后,对相应接触网设备状态变化、损伤、损坏情况进行检查。非常规检查的范围和手段根据检查目的确定。12 .一级修的定义?答:一级修(临时修)是为了使设备状态保持在限界值以内,对导致接触网功能障碍的缺陷、故障立即投入、无事先计划的临时性维修。主要包括一级缺陷的临时性修理、危及接触网供电周边环境因素处理、导致接触网功能障碍的故障修复(必要时采取降弓、限速、封锁等处置措施)。13 .二级修的定义?答:二级修(综合修)是为了使设备状态保持在警示值以内,对定期检测发现缺陷有组织、有计划的维修,以及设备全面维护保养。主要包括二级缺陷集中修理和设备全面维护保养(必要的防腐和注油等)。二级修(综合修)可结合全面检查进行,或根据缺陷情况有计划地安排。14 .绝缘部件清扫周期?答:(一)I、H级污秽等级区段:3年。(二)III级及以上污秽等级区段:1年。(三)分段、分相绝缘器:6个月。特殊处所应缩短周期,适时安排清扫。潮湿隧道的绝缘部件参照III级及以上污秽等级管理。15 .步行巡视的周期及主要内容?答:周期:对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不易到达的专用线、联络线、支线、车站侧线、远离线路的供电线等处所,巡视周期1个月;对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能够到达的线路,巡视周期3个月。主要内容:(-)有无侵入限界、妨碍列车运行的障碍。(二)各种线索(包括供电线、正馈线、加强线、回流线、保护线、架空地线、吸上线和软横跨线索等)、零部件、各种供电附属设施等有无烧损、松脱、偏移等情况。(三)补偿装置有无损坏,动作是否灵活。(四)绝缘部件(包括避雷器、电缆终端)有无破损和闪络。(五)吸上线及各部地线的连接是否良好。(六)支柱、拉线与基础有无破损、下陷、变形等异常。(七)限界门、安全挡板或网栅、各种标识是否齐全、完整。(八)自动过分相地面磁感应器有无缺损、破裂或丢失。(九)有无因塌方、落石、山洪水害、施工作业及其他周边环境等危及接触网供电和行车安全的现象。16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含义是什么?答: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是指运行中的受电弓在最大抬升及摆动时可能达到的最大轮廓线。接触网任何设备不得侵入动态包络线范围内。17 .接触线坡度标准?答:标准值:设计值。标准状态:同标准值。警示值:160kmh区段3.3%o;120kmh区段4%限界值:160kmh区段4%。;120kmh区段5%。在变坡区段的始末跨,接触线坡度变化不宜大于变坡区段最大坡度之半。接触线偏角(水平面内改变方向)18 .接触线扭面角度标准?答:标准值:OoO标准状态:5oo警示值:15°。限界值:20oc19 .吊弦偏移如何规定?答:标准值:在无偏移温度时处于铅垂状态。当温度变化且承力索、接触线采用不同材质时,吊弦顺线路方向偏移符合安装曲线要求。标准状态:同标准值。1 示值:不大于吊弦长度的1/4。2 界值:不大于吊弦长度的1/3。20 .相邻吊弦高差如何规定?答:标准值:Oo标准状态:10mm。警示值:30mm。限界值:50mmo21 .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处两悬挂垂直距离、水平距离答:标准值:设计值。标准状态:标准值土20mmo警示值:标准值土30io限界值:标准值土50mmo22 .线岔交叉点位置如何规定答:标准值:横向距两线路任一线路中心不大于350mm,纵向距道岔定位大于2.5m。标准状态:交叉点位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距735-105Omin范围的横向中间位置。允许偏差土50mm。警示值:同标准状态。限界值:交叉点位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距6301085mm范围的横向中间位置。允许偏差土50mm。23 .线岔两接触线高差如何规定?答:标准值:当两支接触线均为工作支时,两线相距500mm>800mm处,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20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等高;当一支为非工作支时,距线路中心800mm处,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80mn,并向下锚方向均匀抬升。标准状态:当两支接触线均为工作支时,两线相距500mm>80Omin处,正线线岔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1525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高差不大于20mm;当一支为非工作支时,其距线路中心800mm处,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6090mm,并向下锚方向均匀抬升。警示值:同标准状态。限界值:当两支接触线均为工作支时,两线相距500mm、80Omm处,正线线岔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1030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高差不大于30mm;当一支为非工作支时,其距线路中心80Onun处,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50100mm,并向下锚方向均匀抬升。24 .电连接线技术标准是什么?答:L承力索、接触线间距VIOOOlnm时采用“C”型连接方式;间距IOOOmm时采用“S”型连接。其裕度满足接触线、承力索因温度变化伸缩的要求。2 .电连接线均要用多股软铜线做成,其额定载流量不小于被连接的接触悬挂、供电线的额定载流量,且不得有接头。3 .对于压接式电连接,电连接线不应有压伤和断股现象;对于并接式电连接,电连接线端头外露1020mmo25 .电连接线夹技术标准是什么?答:1 .电连接线夹的材质和规格须与被连接线索相适应,宜采用压接型式。2 .电连接线夹与接触线、承力索、供电线之间连接牢固,线夹内无杂物。3 .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在直线处应处于铅垂状态,在曲线处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4 .工作支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处接触线高度与最近相邻吊弦点高度相等,允许偏差OSlOmln05 .压接式接触线电连接线夹与线槽契合的U形螺纹卡子应平行压接于线槽内,不得跳出接触线线槽。U形螺纹卡子应保证卡子插入后,另一端露头C3mm。26 .a值、b值技术标准?答:标准值:设计值。标准状态:标准值土IOOmmo警示值:标准值土200mmo限界值:任何情况下不小于200mm。27 .坠坨及坠坨限制架技术标准?答:1 .坠驼宜采用铁质或高密度复合坠驼。2 .坠花块应完整,自上而下编号且叠码整齐,其缺口相互错开180。坠驼串的重量(包括坠驼杆的重量)符合规定,整串重量偏差小于2%。3 .限制架的安装位置应满足坠驼升降变化要求。山谷口、高路堤(一般指高出自然地面5m)、高架桥等“风口”地段,宜采用防风型坠驼限制架。28 .补偿绳技术要求有哪些?答:L补偿绳不得有散股、断股、接头现象,且不得扭绞、与其他部件、线索相摩擦。2 .棘轮装置大、小轮缠绕补偿绳符合要求。3 .优先采用柔韧性好、抗疲劳强的补偿绳。29 .滑轮补偿装置技术要求有哪些?答:L滑轮补偿装置安装正确,本体无裂纹、变形,转动灵活无卡滞(人力用手托动坠

    注意事项

    本文(”精英培训“试题库—普速接触网维规 - 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