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英文名称:InternationaIHumanResourcesManagement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等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管理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互联网已然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发展,已经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也进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这些因素都给国际企业管理,尤其是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课程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第一,世界各国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发。第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基础。第三,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论基础。第四,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Abstract:TheInternethasdevelopedinfullswingonaglobalscaleandhasaffectedtheworkandlifestyleoftheentiresociety.Atthesametime,China'sdevelopmenthasalsoenteredtheeconomic,'newnormal"of"shiftingfromhigh-speedgrowthtomedium-high-speedgrowth","continuousoptimizationandupgradingofeconomicstructure",andshiftingfromfactor-drivenandinvestment-driventoinnovation-driven".Thesefactorshavebroughtnewproblemsandchallengestothemanagementofinternationalenterprises,especiallythehumanresourcemanagementofinternationalenterprises,andalsoprovidedthemwithnewdevelopmentopportunities.Thiscoursefocusesonthefollowingaspectsofresearchanddiscussion:First,themanagementanddevelopmentofhumanresourcesincountriesaroundtheworld.Second,theorganizationalfoundationofinternationalhumanresourcemanagement.Third,themethodologicalbasisofinternationalhumanresourcemanagement.Fourth,theissue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in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是专业必修课。通过介绍本学科学术前沿的理论和文献,激发学生利用管理学分析方法和技术,关注并积极研究企业国际化的规律与中国企业国际化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组织变革、跨文化管理、国际招聘、国际培训、国际薪酬、绩效管理、国际劳动关系等问题。结合国际化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以及我们身边的企业发展问题,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习和研究兴趣,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理论基础以及国际企业的缘起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为后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内容(思政元素:一带一路战略)1.1 本书的范畴1.2 国际企业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1.3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差异1.4 影响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差异的变量1.5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员配备1.6 国际人力资源的角色和内容(三)思考与实践国际企业和国内企业的定义与界定的联系和区别(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第2章世界各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对世界各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为后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内容(思政元素:人类命运共同体)2.1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2.2 欧洲人力资源管理2.3 日本人力资源管理2.4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2.5 日本与美国:东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比较(三)思考与实践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和区别(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第3章国际人力资源发展与经济发展(一)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来学习和研究。(二)教学内容(思政元素: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战略)3.1 人力资本理论3.2 美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3.3 欧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3.4 日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3.5 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人力资源发展(三)思考与实践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异同(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第4章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与组织发展(一)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对人力资源系统管理和组织发展等概念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认识国际化背景下国际企业的组织发展与组织变革。(二)教学内容4.1 人力资源的系统管理4.2 组织发展的目的和方法4.3 组织发展变革的压力与阻力4.4 跨国企业的组织发展(三)思考与实践国际企业发展过程中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第5章国际企业组织学习(一)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对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为企业国际化奠定基础。(二)教学内容5.1 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5.2 组织学习理论5.3 国际企业跨文化组织学习(三)思考与实践学习型组织如何适应全球化发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第6章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一)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对经济全球化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企业发展带来的挑战。(二)教学内容6.1 全球经济一体化给现代组织带来的变化6.2 国际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6.3 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态势6.4 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其策略6.5 国际企业的外派人员管理6.6 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与人力资源管理(三)思考与实践典型企业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浪潮。(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第7章国际人员招聘与选拔(一)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对企业国际人员的特征与问题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为人才国家化发展奠定基础。(二)教学内容7.1 国际企业人员招聘7.2 国际企业人员选拔7.3 归国和职业问题(三)思考与实践国内人员招聘和国际人员招聘的区别及其人才要求(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第8章国际企业的培训与开发(一)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对国际企业人员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为企业国际化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二)教学内容8.1 国际企业培训的理论基础8.2 培训的对象8.3 培训的方法8.4 国际企业的领导力开发(三)思考与实践国内人员培训和国际人员培训的联系和区别(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第9章国际企业绩效评估(一)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对国际企业绩效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为国际企业人员考评奠定基础。(二)教学内容9.1 绩效评估的含义和特征9.2 绩效评估的目的和作用9.3 国际企业绩效评估的基础9.4 国际企业绩效评估的方法9.5 国际企业绩效评估的反馈9.6 人力资源指数问卷调查表9.7 组织与个人成就方式表(三)思考与实践国内企业考评和国际企业考评的联系和区别(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9.8 章国际企业薪酬管理(一)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对国际企业薪酬的组成和计算方法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国际企业薪酬管理实践奠定基础。(二)教学内容10.1 国际企业薪酬管理的目的及战略弹性模式10.2 国际企业薪酬的基本组成部分10.3 福利和奖励10.4 国际薪酬的计算方法10.5 税收和外派人员回国后的薪酬管理10.6 国际薪酬管理制度比较(三)思考与实践国际企业薪酬的特殊性(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第11章国际劳动关系管理(一)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对国际企业劳动关系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企业国际化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内容11.1 国际劳动关系管理11.2 各国工会组织的运作特点11.3 国际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机制(三)思考与实践代表性国家劳动关系管理的异同(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积极性。第12章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复杂性、未来的挑战和选择(一)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为后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内容11.4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11.5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挑战11.6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选择(三)思考与实践全球化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趋势(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及自学指导法相结合,教学媒体应用。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也思想和学习积极性。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环丁二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实习其他教学环节小计第1章绪论22第2章世界各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22第3章国际人力资源发展与经济发展22第4章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213组织发展第5章国际企业组织学习213第6章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22第7章国际企业人员招聘与选拔22第8章国际企业的培训与开发22第9章国际企业绩效评估22第10章国际企业薪酬管理22第11章国际劳动关系管理22第12章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22讨论22复习与考试44合计264232“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中,“其它教学环节”主要指习题课、课堂讨论、课程设计、观看视频、现场参观等教学环节。六、课程考核(-)考核方式考查(二)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比:40%期末考试占比:60%(H)成绩考核标准课程论文: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政策工具对现实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1、赵曙民: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082、英托尼爱德华兹,英克里斯里斯.国际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21-01-013、林新奇.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05-01;八、其他说明大纲修订人:尹来盛修订日期:2021-10-24审定日期:2021-12-22大纲审定人:尹来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