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当代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及其结构性特征分析 附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分析.docx

    • 资源ID:316846       资源大小:40.9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当代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及其结构性特征分析 附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分析.docx

    引言2020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了2020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根据榜单我们可以了解全球银行产业最新运行状况和竞争格局。本文首先按照传统研究范式,根据一级资本全球份额、资产规模全球份额、税前利润全球份额对当代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进行研判,得出中、美、欧三足鼎立的当代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新格局的结论。我们还将上榜银行按照资本实力切分成三个层级,进行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分层研究,得出了欧、美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存在结构性缺陷,而中国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均衡发展的结论。对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进行分层研究是对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理论分析模式的新探讨,比传统研究模式更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文献综述利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年度数据研究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或者说全球银行产业竞争结构,是学界的一种普遍做法。在新世纪之前,由于中国银行产业几乎缺席全球银行产业竞争,学者对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年度排行榜展开的述评或者分析。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中国银行产业的崛起,学者在研究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时已经将研究范畴扩展到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现状和竞争格局变迁等诸多问题。王晓雷(2006)利用全球银行IOOO排行榜前10强的数据,对1970-2005年度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分析。研究显示,在样本区间内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由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银行主导,但是由于竞争环境的变化,不同时期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银行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差异显著。王家强、彭继伟(2010)对19702010年度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变迁进行分析,通过不同板块上榜银行数量、上榜银行一级资本全球份额、上榜银行总资产全球份额、上榜银行税前利润全球份额的变化,描述了研究区间内欧洲、美国、日本主导的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过程。研究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后欧洲银行产业的竞争力受到较大冲击,美国银行产业通过并购重组保持了竞争力,而中国银行产业异军突起,全球竞争力显著上升。李石凯(2010)对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的数据进行了综合比较,认为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对美国、欧洲银行产业的经营业绩产生了巨大冲击,但对资本实力和资产规模没有形成显著的影响。因此美国、欧洲银行产业的竞争优势仍然存在,国际金融危机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欧洲银行产业主导的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路妍(2011)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新变化,认为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复苏有助于改善全球银行产业的经营业绩。发达国家银行产业扭亏为盈,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产业继续崛起,由美国、欧洲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已经由西向东转移,中国银行产业的地位得到不断提升。李欢丽、李石凯(2013)通过对全球银行IOOo排行榜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板块变迁。研究认为虽然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在时间序列上具有不稳定性,但是传统的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由欧洲、美国和日本三大板块主导。由于中国银行产业的崛起和2(X)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欧洲银行产业的冲击,欧洲、美国、中国和日本四大板块主导的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新格局已经形成。刘昊虹、李石凯(2015)基于2015年度全球银行IO(M)排行榜的数据对上榜银行排名顺序及其它竞争力因素的比较,认为全球银行产业已经进入“工行-建行时代通过对上榜银行国别聚类后的数据进行比较认为,全球银行产业已经由中国、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共同主导,说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仍在持续演变。李石凯、刘心怡(2017)对2017年度全球银行IOoO排行榜的数据进行的研究显示,全球银行产业正在稳步复苏,主流银行运行基本稳定,但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发生了微妙变化。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演变的主要解释变量包括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对美、欧银行产业的冲击和中国银行产业的崛起。中国银行产业的崛起得益于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张、盈利水平的显著提高、风控能力的稳定可控和资产质量的稳步提升,由此判断欧洲、美国、中国和日本主导的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新格局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将维持稳定状态。王胜邦、邓鑫(2019)研究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银行产业的运行,认为全球银行产业告别了危机前以少量资本和过度期限错配支撑高速增长并博取高额利润的发展路径,目前已经进入高资本、低错配、低增长、低盈利的发展新阶段。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逐渐演变成中、美主导与日、欧协同的新态势。虽然现有研究成果中的模式具有借鉴意义,但是我们认为对研究模式进行创新更具科学价值。基于此,本文根据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的数据将当代全球银行产业切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包括全球资本实力排名前10的银行,对应的是一级资本全球份额四分之一分位段,是当代全球银行产业竞争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层级包括全球资本实力排名1150的银行,对应的是一级资本全球份额二分之一分位段,是当代全球银行产业竞争的次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层级包括全球资本实力排名51IoOO的银行,是当代全球银行产业竞争的基本组成部分。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整体观察按照英国银行家杂志的分类,当代全球银行产业可以分成欧元区、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和其他六个板块,其中前五个板块一般被描述成主流板块。由德国、法国主导的欧元区板块在相当长时期内占据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主导地位,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欧元区板块全球竞争力下降明显。美国板块一直也是全球银行Iooo排行榜的上榜大户,与欧元区板块上榜银行数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不同,美国板块维持了基本稳定。日本板块在20世纪8090年代上榜银行数量出现快速扩张,但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日本板块上榜银行数量却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英国板块全球竞争力最强的时候要追溯到英国银行家杂志编制全球银行300强和500强的时代,也就是20世纪的70、80年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板块实际上已经被边缘化。中国板块的崛起始于新世纪的头十年,在第二个十年中,中国板块上榜银行的增量虽有所减少但一直维持了上升的势头,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主流板块之一。2020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上榜银行的板块构成显示了当代全球银行产业总体竞争格局。2020年度全球银行IOOo排行榜上榜银行数量中,美国板块最多,达184家,说明美国板块在当代全球银行产业中仍然是最重要的竞争力量。欧元区板块上榜银行数量仅次于美国板块,为163家,在全球银行产业竞争中不容忽视。中国板块上榜银行数量在2011年度突破1()()家之后,一直维持上升势头,2020年度达到143家。日本板块上榜银行数量虽然在近几年下降速度减缓,但也只剩下87家。而英国板块上榜银行数量则一直在低位徘徊。因此从上榜银行数量考察,日本板块和英国板块己经退出第一方阵,目前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显示了美、欧、中三足鼎立的明显特征。不过从上榜银行一级资本全球份额、总资产全球份额、税前利润全球份额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得出的结论与从上榜银行数量考察得出的结论有所差异。2020年度一级资本全球份额中,中国板块为24820亿美元,占比28.2%。美国板块为14640亿美元,占比16.6%。欧元区板块为13990亿美元,占比15.9%。B本板块为6910亿美元,占比7.9%。英国板块为4040亿美元,占比4.6%。2020年度总资产全球份额中,中国板块为315730亿美元,占比24.6%。欧元区板块为260710亿美元,占比20.4%。美国板块为173630亿美元,占比13.6%。日本板块为140230亿美元,占比11.0%。英国板块为78680亿美元,占比6.1%。2020年度税前利润全球份额中,中国板块为3300亿美元,占比28.5%。美国板块为2530亿美元,占比21.8%。欧元区板块为1290亿美元,占比IL1%。日本板块为410亿美元,占比3.5%。英国板块为380亿美元,占比3.3%。很显然在这三个维度中,中国板块比较优势明显,美国板块次之,欧元区板块退居第三。与按上榜银行数量显示的美、欧、中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不同,从一级资本、总资产、税前利润三个维度考察当代全球银行产业显示出的是中、美、欧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新世纪尽管刚过去五分之一,但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却发生了巨大变化,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000年度的数据显示,从上榜银行的数量看,欧元区板块上榜的银行为230家,美国板块上榜的银行为199家,日本板块上榜的银行为116家,英国板块上榜的银行为86家,中国板块上榜的银行为9家。从一级资本看,欧元区板块全球份额为27.9%,日本板块全球份额为19.8%,美国板块全球份额为18.9%,英国板块全球份额为8.4%,中国板块全球份额为4.1%。从总资产看,欧元区板块全球份额为34.8%,日本板块全球份额为21.5%,美国板块全球份额为13.3%,英国板块全球份额为9.8%,中国板块全球份额为3.7%。从税前利润看,欧元区板块全球份额为30.2%,美国板块全球份额为22.3%,日本板块全球份额为15.6%,英国板块全球份额为8.0%,中国板块全球份额为0.8%o2010年度的数据显示,从上榜银行的数量看,美国板块上榜的银行为169家,欧元区板块上榜的银行为165家,日本板块上榜的银行为100家,英国板块上榜的银行为64家,中国板块上榜的银行为84家。从一级资本看,欧元区板块全球份额为30.8%,美国板块全球份额为19.8%,中国板块全球份额为8.9%,日本板块全球份额为8.2%,英国板块全球份额为8.1%。从总资产看,欧元区板块全球份额为38.9%,美国板块全球份额为13.3%,日本板块全球份额为10.3%,英国板块全球份额为9.2%,中国板块全球份额为9.0%。从税前利润看,中国板块全球份额为25.4%,欧元区板块全球份额为16.3%,美国板块全球份额为9.4%,英国板块全球份额为5.5%,日本板块全球份额为2.8%。很显然,直到二十世纪的头十年,全球银行产业欧、美、日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仍然成立。2009年度中国上榜银行的利润份额超过10%,2011年度中国上榜银行的数量、一级资本份额、总资产份额都超过10%,完成了对日本板块的替代,全球银行产业竞争的中、美、欧三足鼎立新格局正式构建完成。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分层结构以往的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研究基本上都将上榜银行数量作为判断主流板块全球竞争力的首要标准,并根据上榜银行的板块结构判断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但是,这种研究模式存在一定缺陷,最突出的问题是将所有上榜银行竞争力权重均等,但实际上上榜银行的竞争力权重相差悬殊。比如,2020年度排位第IOOO的上榜银行一级资本只有4.76亿美元,这仅是一级资本排名第一银行3801.89亿美元的0.1%,二者根本不在同一个档次,所以传统上榜银行竞争力权重均等的研究模式并不科学。2020年度全球银行IOOO排行榜数据显示,资本实力前10强的银行一级资本全球份额为25.5%,总资产全球份额为23.7%,税前利润全球份额为29.0%o资本实力前50强的银行一级资本全球份额为54.9%,总资产全球份额为57.3%,税前利润全球份额为55.1%。这说明当代全球银行产业竞争主要集中在资本实力前50强银行,尤其是资本实力前10强银行。即使资本实力排名在前50强之后,但是这些银行对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影响也不应该被忽视,历史的经验表明这些银行是参与全球银行产业竞争的孵化库,未来的前50强甚至前10强都有可能从他们中产生,所以也有必要对他们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第一层级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第一层级包括全球资本实力前10强银行,巧合的是按照一级资本全球份额、总资产全球份额和税前利润全球份额这一层级对应的是四分之一分位点。2020年度全球银行IOOO排行榜数据显示,年度资本实力前10强银行依次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富国银行、花旗集团、汇丰控股、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中国和美国各有4家银行进入全球银行资本实力前10强,中美两国旗鼓相当,并远远超过其他竞争板块,因此毫无疑问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第一层级由中国板块和美国板块共同主导。而英国板块和日本板块各有1家银行上榜,可以视为第一层级的第二方阵。将2020年度全球资本实力前10强银行的数据与2000年度和2010年度的数据进行比较,我们能够发现新世纪以来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第一层级的变化情况。2000年度资本实力前10强银行依次是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汇丰控股、东京三菱银行、摩根大通、第一劝业银行、农业信贷集团、樱花银行、富士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其中日本4家,美国3家,英国1家,欧元区1家,中国1家。2010年度资本实力前10强银行依次是美国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汇丰控股、富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巴黎国民银行、桑坦德银行、巴克莱银行,其中美国4家,英国3家,欧元区2家,中国1家。对比2000、2010和2020年度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第一层级中,中国板块的崛起、美国板块的稳定以及欧元区板块、日本板块和英国板块的沉沦。首先,2000年度和2010年度中国板块都只有中国工商银行进入全球资本实力前10强,到2020年度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上榜,而且分列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名,显示出近十年以来中国主流银行强劲崛起。其次,2000年度、2010年度、2020年度美国板块进入前10强的银行一直稳定在34家,虽然排名略有下降,但是美国四大银行基本稳居在前10强。第三,2000年度日本板块上榜银行占据10席中的4席,但2010年度这4家银行均退出前10强,虽然2020年度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挤入10强,但仅能排在第IOo第四,英国是传统的金融强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总能有几家英国银行出现在前10强,但在新世纪只有汇丰控股能够持续稳定在前10强,不过排名也在不断下降。第五,欧元区板块在2000年度、2010年度还能找到12家银行上榜,但2020年度欧元区板块的所有银行已经退出榜单前10强,欧元区板块的沉沦更加明显。2020年度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第一层级只能用中、美两强争霸来描述。但通过进一步的比较,我们能够发现中国板块的优势明显。首先,中、美两个板块虽然都各有四家银行进入前10强,但中国板块的银行分列1、2、3、4位,而美国板块的银行只能屈居5、6、7、8位。其次,按一级资本计算中国前四大银行为12324亿美元,比美国前四大银行的7177亿美元多71.7%。第三,中国四大银行总资产也占据全球前4位,美国只有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能够进入总资产前10强。中国前四大银行总资产为147631亿美元,比美国前四大银行的90003亿美元多64.0%。第四,在税前利润排名中,中国板块、美国板块各有4家银行上榜,中国板块在5强中占据了4席。中国前四大银行的税前利润为1935亿美元,比美国前四大银行的1254亿美元多41.0%。(二)第二层级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第二层级包括全球资本实力排名11-50的银行,巧合的是按照一级资本全球份额、总资产全球份额和税前利润全球份额这一层级对应的是二分之一分位点。2020年度全球银行IOOO排行榜数据显示,欧元区板块有12家银行上榜,分别是法国农业信贷集团、法国巴黎国民银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法国BPCE集团、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法国国民互助信贷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德国德意志银行、西班牙BBVA银行、荷兰国际集团、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荷兰合作银行。中国板块有9家银行上榜,分别是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平安银行。美国板块有5家银行上榜,分别是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第一资本金融公司、合众银行、TrUiSt银行。英国板块有4家银行上榜,分别是巴克莱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劳埃德银行、标准渣打银行。日本板块有3家银行上榜,分别是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农林中央金库。其他板块有7家银行上榜,分别是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瑞士瑞银集团、加拿大皇家银行、瑞士信贷集团、加拿大多伦多道明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第二层级显然与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第一层级不同,在第一层级中欧元区板块上榜银行数量为0,在第二层级中欧元区板块上榜银行数量超过了中国板块和美国板块,显然占据了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欧元区板块这些银行中有相当一部分在10年或者20年前还位居第一层级,而原来处于第二层级的欧元区上榜银行则有一部分已退居到第三层级。从近期发展趋势看,未来欧元区板块第二层级的上榜银行极有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即便如此第二层级中欧元区板块上榜银行数量仍然会占据多数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主导地位。在第二层级中中国板块的上榜银行数量虽然少于欧元区板块,但有两点值得特别关注:其一,第二层级中排名第一的交通银行,与上一层级排名最后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虽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进入第一层级。其二,中国板块中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一个重要团队,也就是说支撑中国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的不仅仅是国有商业银行,还包括更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第二层级中美国板块虽然有5家银行上榜,但实际上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的主业是投资银行,只是因为2009年改组成银行控股公司之后,才被纳入全球银行IO(X)排行榜榜单。如果剔除这两家银行,则美国板块只剩下3家,已经少于英国板块,与日本板块和加拿大板块相同,所以美国板块在第二层级中并没有显示太强的竞争力。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英国板块和日本板块在第二层级中的全球竞争力也强于第一层级中的全球竞争力。属于其他板块的加拿大在第一层级中虽然没有银行上榜,但在第二层级中却显示出一定的全球竞争力。如果仅仅只考虑第二层级,第一层级得出的中、美两强争霸和整体考察得出的中、美、欧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并不成立。我们也可以通过2020年度一级资本全球份额、总资产全球份额、税前利润全球份额分析判断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第二层级。从一级资本看,欧元区板块全球份额为35.5%,中国板块全球份额为26.1%,美国板块全球份额为11.0%,日本板块全球份额为9.9%,英国板块全球份额为7.8%,其他板块全球份额为9.6%o从总资产看,欧元区板块全球份额为31.1%,中国板块全球份额为21.2%,美国板块全球份额为16.6%,日本板块全球份额为11.6%,英国板块全球份额为9.9%,其他板块全球份额为9.6%o从税前利润看,欧元区板块全球份额为30.7%,中国板块全球份额为23.6%,美国板块全球份额为13.8%,英国板块全球份额为11.3%,日本板块全球份额为7.5%,其他板块全球份额为13.1%。从这三个维度考察,第二层级欧元区板块的竞争力遥遥领先,中国板块次之,而美国板块、日本板块和英国板块的数据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考虑到欧元区板块和中国板块在第二层级中比较优势明显,所以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第二层级是由欧元区板块、中国板块主导,美国板块、日本板块和英国板块在这一层级中属于第二方阵。2011年金融稳定委员会开始评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规模大且能够提供难以被替代关键服务的银行成为候选对象(周凡,2019)o逻辑上讲,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应该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因而也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银行,也就是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至少应该进入全球银行排行榜第二层级。2018年金融稳定委员会发布的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榜单中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汇丰控股、美国银行、中国银行、巴克莱银行、法国巴黎国民银行、高盛集团、中国工商银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富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纽约梅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瑞士信贷集团、法国人民储蓄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ING集团、瑞穗金融集团、摩根士丹利、加拿大皇家银行、桑坦德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标准渣打银行、道富银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瑞银集团、裕信银行。欧元区板块、英国板块、日本板块入选两份榜单的上榜银行基本一致,但美国板块和中国板块在两份榜单中却存在巨大差异。美国板块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显著超过美国板块第一层级和第二层级上榜银行数量,而中国板块正好相反,说明金融稳定委员会显然高估了美国板块的全球竞争力,同时也低估了中国板块的全球竞争力。比如美国的纽约梅隆银行和道富银行连第二层级的标准都没有达到,却被金融稳定委员会列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国的9家银行进入全球银行第二层级,但是却全部落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当然金融稳定委员会也在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动态调整,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板块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数量会增加,美国板块入选的数量则会减少。(三)第三层级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第三层级包括全球资本实力排名51IoOo的银行。由于上榜银行的一级资本呈典型的金字塔结构,所以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第三层级集中了绝大多数上榜银行。2020年度全球银行IOOo排行榜数据显示,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第三层级中,美国板块有175家银行上榜,欧元区板块有151家银行上榜,中国板块有130家银行上榜,日本板块有83家银行上榜,英国板块有51家银行上榜,其他板块有360家银行上榜。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第三层级既不同于第一层级也不同于第二层级,最典型的特征是五大主流板块之外的其他板块上榜银行数量接近40%,也就是说五大主流板块对这一层级不具备主导地位。在五大主流板块中,第三层级美国上榜银行最多,欧元区板块排第二,中国板块排第三,只有这三个板块的上榜银行超过100家。如果仅仅只考虑五大主流板块,则第三层级的全球银行产业竞争结构大致可以描述成美、欧、中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理由有二:其一,这三大板块在这一层级中上榜银行的数量差距并不十分显著;其二,这三大板块的上榜银行数量均已经远远甩开日本板块和英国板块。我们也可以通过2020年度一级资本全球份额、总资产全球份额、税前利润全球份额分析判断全球银行竞争格局第三层级。由于五大主流板块之外的其他板块在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第三层级中的上榜银行数量最多,因此在这一板块的一级资本、总资产、税前利润全球份额也最多,分另IJ达至J53.1%、49.5%、59.8%o五大主流板块中,从一级资本考察,中国板块全球份额为14.5%,欧元区板块全球份额为12.1%,美国板块全球份额为11.6%,日本板块全球份额为7.3%,英国板块全球份额为L3%。从总资产考察,欧元区板块全球份额为14.7%,中国板块全球份额为14.0%,日本板块全球份额为10.9%,美国板块全球份额为9.3%,英国板块全球份额为1.6%。从税前利润考察,美国板块全球份额为16.5%,中国板块全球份额为12.5%,欧元区板块全球份额为6.9%,日本板块全球份额为3.5%,英国板块全球份额为0.7%。在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第三层级中,如果抛开其他板块不算,只比较五大主流板块,则显示出欧、美、中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第三层级日本板块的全球竞争力略高于第一层级和第二层级的全球竞争力,而英国板块的全球竞争力则低于第一层级和第二层级的全球竞争力。结论以2020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研究显示,当代全球银行产业呈现典型的中、美、欧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这是全球银行产业竞争的新格局,成功完成了对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全球银行产业竞争美、欧、日三足鼎立旧格局的替代。对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进行分层研究,我们发现了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结构性特征。具体而言,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第一层级是中、美两强争霸,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第二层级是欧、中两大板块主导,而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第三层级是欧、美、中三足鼎立。分层研究显示,欧元区板块和美国板块全球竞争力都存在显著的结构性缺陷,而中国板块全球竞争力在不同层级都得到了均衡发展。解构原有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变量是中国板块全球竞争力的崛起。考虑到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还未稳态运行,因此当前中、美、欧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在未来也可能会发生结构性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中、美、欧共同主导的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不会发生质变。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全球银行产业竞争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旧格局在新世纪短短二十年内已经演化成中、美、欧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我们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战略机遇,促进中国银行产业全球竞争力的进一步崛起。参考文献:Ul李欢丽,李石凯.当代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板块变迁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4):111-129.李石凯.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0(2):14-20,87.3李石凯,刘心怡.全季银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2017年度全球银行IOOO排行榜”评析J,新金融,2017(11):12-17.4刘昊虹,李石凯.全球银行业竞争结构演变与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调整基于2015年度“全球银行IOoO排行榜”的分析J.新金融,2015(9):24-29.5路妍.危机后的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新变化及对中国的启示J.宏观经济研究,2011(4):67-73.6王家强,彭继伟.全球银行业版图的历史变迁、决定因素及启示兼评2010年全球IoOO家大银行排行榜J.国际金融研究,2010(10):53-63.王胜邦,邓鑫.后危机时期全球银行业变革趋势与竞争格局J.国际金融研究,2019(8):66-75.网王晓雷.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演变J.国际金融研究,2006(12):18-26.9周凡.竞争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9(1):121-137.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分析M刈。»12»1nAI4AIS刈,201,导AMI151214»IWIJIJI2C012121201IinIMI12«215«IWMSIIMIMAIWIM21274UOt1240IMI1440I44MI331315129512«I27SI2S411»1142127315171473m1341IX*I2t212»12»mI14B1292THHI为”的也0桁分实ai,tf“占I9<S>U0&I9tfI92fH夕IIHlttIO10000HHkMnoXM>>W<k>00IM0>W240014091HHMoM>HHl>5S40>H>日本公正交91R日*的产会«!=(XiX)2=Si=lil商业银行在一国金融乃至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既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传递者,又是现代社会经济运转的枢纽之一。本文在利用SCP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送入和退出壁垒这三个市场结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全面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商业银行市场结构SCP理论绪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化进程虽然缓慢但具有持续性,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与此同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形式不断发展壮大,商业银行原有的市场格局不断地改变。但仍然存在结构不理想、运行效率较低、经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金融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因此坚持市场结构改革,调整市场行为,有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与绩效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理论基础SCP理论是哈佛大学学者创立的产业组织分析的理论。作为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手段,按结构、行为、绩效对产业进行分析,构架了系统化的市场结构(StnICtUre)-市场行为(COnCl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在SCP框架中着重突出市场结构的作用,认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因素。因此,改善市场绩效的方式就是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市场结构。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的衡量指标及分析(1)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的指标,它与市场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产业组织理论把它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而衡量市场集中度主要使用行业集中度CRn和赫芬达尔指数HHl两个指标,由于它们都存在优势与不足,因此结合选用这两个指标分析研究。1 .行业集中度CRn行业集中度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可以是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计算公式为:式中:CRn表示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的行业集中度;Xi表示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和资产总额等数值;n表示产业内的企业数;N表示产业内的企业总数。贝恩对某一特定行业中不同的生产集中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依据产业内前四位和前八位的行业集中度指标,对不同垄断、竞争结合程度的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分类,如表3.1所示。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状况是以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其他中小型商业银行,例如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国银行为辅。本文在数据的选取方面,选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08年至2017年的部分数据做研究样本。选择n=4时的CRn值来测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存款、贷款等主要方面拥有的市场份额,并根据结果来判断我国商业银行的集中程度。在通常情况来看,行业垄断程度CRn值大小成正比关系,如果测算的CR4指数值越接近。时,表明银行竞争程度越高,如果越接近于1时则表示银行垄断程度越高。下表3.2就是用CR4指数值进行计算体现出的本国银行业中前四位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2008-2017年间相应的三个指标的市场集中度。对照表3.1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存款、贷款三方面整体处于寡占型,特殊的是存款方面在2010年由寡占型转变为寡占m型,其竞争程度有所提升。整个数据可看出,存款市场的CRn值最高,均值在70.56%,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及中国银行在存款市场上的垄断程度较其他两个市场程度更高,其吸收存款的能力更强,市场势力更加雄厚。从指标值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到,资产的CR4值由2008年的74.62下降至I2017年的60.28,下降了19.22%,存款的CR4值由2008年的77.00下降到2017年的67.18,下降了12.75%,贷款的CR4值由2008年的72.29下降到2017年的64.54,下降T10.72%o这些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到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成效,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竞争得到重视,商业银行垄断程度的削弱给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另一出路。2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是指某特定行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用公式表示为:式中:X表示产业市场的总规模;Xi表示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规模;Si表示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n表示产业内的企业数。HHl指数值得大小与市场集中度同样呈正相关关系,HHl值越大,表明市场集中度越高,当市场处于完全垄断时,HHI=L当市场上有许多企业且规模都相同时,HHI=ln,n趋向无穷大,HHl就趋向0。1980年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公布的分类方法就是以HHI为依据进行市场结构分类的,见表3.3。有关中国商业银行市场2008-2017年上述三个方面的HHI指数结果如表3.4所示。对照表3.3以HHl值为基准的市场结构分类,我国商棠银行的市场结构在2010年由低寡占I型向低寡占II型转变。从表3.4分析可知,从2008年到2017年,无论是资产方面,还是存款、贷款方面,HHl指数值都呈现逐年下降的特征,资产的HHl指数值由2008年的1512下降到2017年的1061,下降幅度是29.82个百分点,存款的HHI指数值由2008年的1599下降至2017年的1240,下降幅度是22.45个百分点,贷款的HHI指数值由2008年的1440下降到2017年的1148,下降幅度是20.28个百分点。综合以上两个指标,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垄断程度虽有下降,但竞争作用的发挥仍然不充分。(2)产品差异化由于中国经济前期体制的特殊性,中国商业银行产品差异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业务可基本分为表内负债业务、表内资产业务和表外业务。表内负债业务包括储蓄、对公、活期和定期的存款业务,国际商业贷款、出口信贷、亚行贷款等。表内资产业务包括工业生产贷款、商业流通贷款、代理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买方信贷、个人消费贷款、股票质押贷款等。表外业务包括人民币结算业务、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信息咨询业务、外汇中间业务等。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推广时,都集中侧重于品牌形象与知名度宣传,并且策略相似,业务提供的难以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3)进入和退出壁垒在我国,商业银行业的进入和退出都存在严格的审批制度,其进入和退出壁垒都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政策法律壁垒和资本量壁垒限制。进入方面,商业银行成立需要一定的注册资本,作为其经营所必需的财产基础与对外承担民事责任的财产保障,其设立应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需要符合规定的最低资本实缴资本额。高昂的必要资金量要求限制了新进入者的进入。退出方面,银行发生亏损时,无系统的法律法规对退出方式、方法、标准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如上金融当局的干预介入,其市场退出就更为艰难。&息结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市场集中度较高、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以及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其市场结构表现为一定的垄断状态,但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市场行为,既在短期内避免行业的恶性竞争,也在长期内形成有效的市场结构。商业银行在本质上作为企业活跃在市场经济中,需要经营的最重要关系就是客户,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建立和运用客户资料库,制定细分市场策略,形成差异化的目标客户市场、银行形象和服务。一方面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程度,形成更为活跃的市场结构,另一方面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助力金融业提速,促进经济发展。1叶菲.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2彭文龙.银行业市场结构对商业银行行为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1.3应东兵.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4郝以雪,杨小娟.我国商业银行并购行为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5(04):58-625苏东水.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注意事项

    本文(当代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及其结构性特征分析 附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