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
攀枝花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全力推动我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攀枝花发展“两区三地一粮仓一门户”的新定位新要求,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两轮驱动”,坚持存量增量“双提升”和内培外引“双发力”,加快构建以“3+1”为基础的服务业新体系,加快实现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建设川西南滇西北服务业发展高地,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提供有力支撑。(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3+1”服务业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服务业供给质量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攀枝花在全省重要节点的支撑功能不断强化。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超过*亿元,年均增速*%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至50%左右,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服务业新增城镇就业占全社会新增城镇就业达*%以上。服务业税收收入超过*亿元。全市限额及规模以上服务业市场主体总量超过*户。二、基本原则.(一)问题导向,清单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制定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督查清单,强化落实推进,集中力量弥补“3+1”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的薄弱环节,补齐生活性服务业设施短板,破解生产性服务业要素制约,充分发挥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二)规划引领,体系支撑。坚持规划先行,优化提升已有规划,制定完善新的规划,建立健全规划体系。进一步整合资源,围绕“3+1”服务业发展体系,构建“时尚东区”“物流西区”“烟火仁和”“康养米易”“滋味盐边”协同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旅游目的地、特色产业、配套服务等发展体系,系统推进实施。(三)市级统筹,县(区)落实。建立健全“市级统筹、县(区)落实、部门推进”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3+1”四大专班工作机制作用,全面落实“管行业必须管企业发展、管行业必须管产业培育、管行业必须管统计质量”要求,逐年细化工作目标任务,压紧压实责任链条,调度推进服务业提升工作。(四)政府引导,企业发力。鼓励国资国企进军商贸流通、文旅康养、现代物流等领域,充分发挥国有平台领头羊作用和资源整合能力,参与建设和运营管理。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鼓励企业抱团发展,增强“小企业”链接“大市场”能力。二、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助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一)大力发展康养旅游度假,打造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推动文旅体康深度融合发展,注重三线建设红色研学文化旅游、阳光康养旅游、乡村度假游、自驾游、户外体育运动旅游等新模式,激发市场活力,到2025年,全市文旅产业产值、接待游客人次实现“两个翻番”,分别达到500亿元、5000万人次。瞄准“三个圈层”目标人群,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提升文旅品牌,通过景点、景区、园区、度假区、保护区的打造,形成攀枝花全域旅游格局。进一步完善旅游线路,对外联通对内联网,努力做到景区和景区间互联互通,打造中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到2025年,争创1个5A级景区,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A级景区总量达到6个,A级旅游景区总量达到40个以上,文化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使文化旅游产业形成基础设施配套、人才体系健全、管理服务优质、安全保障有力的文化旅游服务体系。(二)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建好区域时尚消费中心。扩大提升传统消费,繁荣汽车、家居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市场,扩大“攀菜”美誉度,开展“乐购花城”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持续办好花节、啤酒美食节、厨艺大赛、新能源车展等特色活动。培育发展新型消费,打造智慧商圈、直播电商、社交电商、跨境电商等数字消费新场景,发展“夜花城”“首店经济”“假日经济”等新业态。推动消费载体升级,推进“复兴炳草岗计划”及“大梯道”特色商业街改造提升,创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创新消费引领县、省级示范步行街,打造“一带一路”区域商品集散中心、省级大型区域商品分拨中心试点,推进商贸流通绿色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园区(基地)建设。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0亿元,网络交易额达到160亿元,建成*个特色消费新场景。(三)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夯实四川南向门户基础。按照,一枢纽一基地二组团六中心”物流设施布局,整合全域物流资源,大力推进攀枝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建设,初步建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坚持以存量物流设施整合提升为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开放的现代物流网络。推动建设攀西地区现代物流节点圈、滇西北地区区域联动的现代物流共享圈,打造连接东南亚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区域物流转运枢纽。推动物流业与现代工业深度融合,形成覆盖有关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等环节的供应链服务能力。以“攀果”、早春蔬菜、矿石等商品为重点,探索前端市场、中端深加工、后端战略储备的商品集散模式。积极申报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发展跨境物流、冷链物流、智慧物流。抓住成昆铁路复线全线通车及第三亚欧大陆桥建设等重大机遇,立足中老、面向东盟、链接欧亚,深化同南亚、东南亚有关国家的商贸往来,以大通道带大物流、大物流促进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枢纽经济”延伸。培育引进大宗进出口商品贸易企业、外综服企业,支持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到2025年,物流业增加值力争达到40亿元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80亿元。(四)培育发展人力资源服务,建强“攀西工匠城”。以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为重点,深化人力资源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市场化就业和人才服务力量,加快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新动能,促进劳动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到2025年全市人力资源市场主体增至*家,人力资源服务业产值增速达*%,重点培育形成*家经济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服务网络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龙头企业。强化服务发展作用,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开展求职招聘、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劳动者提供贯穿职业生涯全过程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务,创造更多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依法依规有序承接政府人才服务项目。完善攀西锐钛特色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功能布局,加强与“中圈”“外圈”城市联系,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区域协同和开放合作。培育发展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建强“攀西工匠城”。(五)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建设,推进农业、帆钛、康养等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建设交通运输企业物流服务信息平台,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强化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投资市场监管,扩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薪酬分配自主权,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打造市域和跨区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不断完善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构筑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动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实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构建居家和社区养老“15分钟服务圈”。健全多方参与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扩大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三、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四大行动”(一)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L加大项目招引。坚持招大引强、精准招引,瞄准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总部层级高的项目进行招商攻坚,力争引进一批服务业企业,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到2025年,全市新招引投资1亿元及以上服务业项目累计*个以上,总部经济项目累计*个以上。2 .加快建设进度。紧盯项目建设,建立服务业重大项目精准服务与协调推进机制,创新绿色通道,优化项目用地、规划、环评等审批手续。实行“日暗访”“周曝光”“月评比”“季拉练”项目督办机制,全市每年筛选不少于*个市级服务业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推进、重点服务与重点保障。充分发挥“红黑榜''和目标考核指挥棒作用,确保按期落地、建成并投运。到2025年,完成累计重点服务业项目投资*亿元以上。3 .加大对上争取。用好政策资源,主动对接中央、省财政资金与政策投向,加大对服务业试点示范、基地平台等重大项目的争取力度。重点围绕文化旅游、商业贸易、现代物流、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强服务业项目谋划储备,力争更多重大项目纳入国省“大盘子”。到2025年,全市累计纳入省级专项资金支持的服务业项目*个,创建全省服务业强县(区)*个以上。(二)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L实施重点培育。鼓励服务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市场拓展、资源整合、金融上市等方式,做大总部连锁、供应链等头部企业规模。在金融、财税、就业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强化要素保障,培育一批细分行业“单项冠军”,打造一批具有先进技术和经营模式、具有资本和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大型服务业企业。到2025年,全市年营业收入超亿元限额及规模以上服务业市场主体*家以上。2.加强升规入统。每年精准筛选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营业收入高的服务业市场主体,分行业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实施入库培育管理。落实政策激励,分类指导开展服务业市场主体升规入统工作,进一步加强规模以上科学技术研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培育。到2025年,全市累计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服务业市场主体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家以上,其中新增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家以上,新增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户以上。(三)实施发展要素保障行动。L强化用地保障。在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服务业建设项目用地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重点服务业项目用地要做到应保尽保。2.强化资金保障。市级财政和各县(区)、锐钛高新区每年安排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统筹用于转企升规、增量贡献、品牌打造、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3.强化政策保障。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财政、金融、税收、社保、稳岗扩岗、房租减免及水电气费用缓缴等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四)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L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相关规定普遍落实,简化企业注册手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容缺受理”,提升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对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2,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和宣传教育,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加快推动市场数据跨部门共享,规范商业机构数据公开使用与发布。3.充分发挥行(商)业协会的作用,搭建企业与政府沟通的平台,掌握行业发展状况,解决企业诉求。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指挥部+清单制”闭环管理机制,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指挥部,下设工作专班,制定“三张清单”,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统筹和督促检查,夯实举措,逗硬考核,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各县(区)人民政府、帆钛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制定本辖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产业实际,研究制定本行业专项工作方案。(二)强化政策引导。贯彻落实国省关于稳经济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助企纾困资金兑现力度,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服务业专项资金,市级层面要分行业研究产业政策,出台“1+n”系列政策,县(区)要套配激励政策,全面加强激励帮扶,形成市县(区)联动。(三)加强要素保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切实增加“服保贷”等信贷服务供给。将服务业重大项目发展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切实保障用地需求。加强服务业重点项目用地、水电等要素保障。加强服务业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实用型人才培养,推动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四)加强考核运用。加大服务业工作考评激励力度,增加考核分数权重。将服务业发展工作与指标数据有效衔接,实行周研究推动、月分析调度、季考核督导。每季度对服务业相关行业指标运行和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对工作落实不到位,有关目标任务推进滞后的按规定进行通报、提醒,强化年度考评结果运用,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督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结果运用,鲜明工作激励导向,对服务业发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