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场指挥混乱的主要表现和原因.docx
火场指挥混乱的主要表现和原因(一)越权指挥、指挥缺失、多头指挥并存1、越权指挥问题。在没有指挥授权的情况下进行指挥,比如非当日值班首长,特别是分管灭火的支(大)队领导、参谋长、司令部等相关人员,在未征得值班首长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干预指挥一线部队;上级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凭现场传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了解部分情况后即直接下达指挥命令;部分地方党委政府、公安机关领导,在没有指挥授权的情况下直接向一线作战的人员下达作战命令。越权指挥,容易造成灾情误判,导致官兵伤亡或其他后果。同时,经常性的越权指挥,尤其是支队一级司令部的越权指挥,也会令其他值班人员感觉自己形同虚设,久而久之形成灭火是司令部的事,其他人员值班只是走过场,不需要参与的错误观念。2、指挥缺失问题。因种种原因(认识误区、能力问题、经常受越权指挥影响等),大队、支队以上有指挥权应当承担指挥职责的指挥员反而无法有效下达指挥命令,在力量调度、对外协调、作战重点确定、力量分工、任务分配、战术组织等方面,现场指挥员无法发声、处于被动,导致一线多个部队和多名指挥员无所适从,忙的忙不过来,闲的无事可干,乱成一团。有的支队、大队指挥员对自己定位不准,忘记了自己是一名指挥员,把自己当成是一名中队长或战斗员,不在统筹和组织指挥上下功夫,而是把眼睛盯在水枪手、驾驶员、班长等号员身上,甚至把中队指挥员都撇在一边,亲自上去抓水枪、搬水炮、调整车位,过于在微观上用力,使指挥缺位,对全局的掌控缺失。3、多头指挥问题。由于没形成统一的指挥部,总指挥员缺位,指挥核心没有建立,总指挥身边无人参谋无人调度,到场的多个指挥员各自深入一线,你指挥你的,我指挥我的,看到什么就指挥什么,抓到谁就指挥谁;人人都是中队长,有时直接指挥到具体的车辆和号员,导致车辆和号员脱离原中队指挥员的视线和指挥;多人参与指挥导致指挥命令变化突然,有的甚至相互冲突,使官兵无所适从,不知听谁的好,形不成战斗合力。(二)指挥内容不全面、指挥程序不规范1、指挥内容不全面的问题。指挥员由于各种原因,在前期的指挥过程中,涉及到警力调派、情况信息报告、联动力量调度、作战信息收集等方面,大多只注重警力调派,其他内容则下达指挥命令较少或不作安排;初战和中期时,比较注重一线灭火作战的指挥,忽视了对安全管控、公众沟通、信息报告、联动和增援力量任务分工、作战重点、供水和其他战勤保障、火灾调查处理等方面的指挥,导致前后方失去平衡;在后期攻坚和灭火之后,则大多注重现场技术战术和力量调配,忽略了信息跟进发布、人员轮休调整、政治思想工作、对外界强力沟通和利我宣传等方面的安排。由于指挥内容的不全面性,导致在各个阶段均出现一些混乱和低效现象。2、指挥程序不规范的问题。由于前述的指挥内容不全面、不明确,导致指挥员在指挥时,随机性大,缺乏在不同阶段的指挥流程(指挥内容-指挥命令-指挥对象-指挥反馈-指挥信息共享),想起哪件事就指挥哪件事,没有优先级别和指挥顺序,并且大多不能通过指挥部进行统筹指挥,指挥员直接指挥到人。特别在前期时,由于时间紧张、任务繁多,难免疏漏和错失,等后期发现存在问题再去补充指挥时,已经失去先机、降低了作战效率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三)指挥模式落后、指挥手段单一1、指挥模式落后。大型火灾发生时,前期指挥任务十分繁重,并且事关作战目标、作战方向和作战布局,急迫性、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不少地方的指挥模式相对落后,完全依靠到场指挥,对信息化手段应用不够,缺失了接警之后前十五分钟左右黄金时间的支队大队一级指挥。初战展开之后,支队级以下第一出动的全勤指挥部(约34人,包括值班首长、火场助理、全勤指挥部指挥长、通讯员)一般才能到场,到场指挥员一般采取巡视现场,临时召集初战中队指挥员或对讲机、电话沟通的办法了解情况,作战命令下达迟缓,导致初战作战行动受到影响延滞,特别在建筑火灾时基本已经失去最佳内攻灭火时间。作战中后期,相当一些部队面对大型火灾作战仍然延用小火指挥模式,成立指挥部缓慢,指挥部内部缺乏功能分组,总指挥得不到决策信息,针对性全局性指挥困难。有时候指挥部临时成立后,指挥部组成人员不负责收集信息、研判分析、制定方案、辅助指挥,而是过于关注一线督导,导致指挥部空虚,总指挥身边无人(包括作战、通讯、信息沟通、战何等参谋人员)跟随,决策难以商讨,命令难以下达。各功能组各自为战,自发命令,导致信息不共享,对内作战时前后不协调,次一级指挥员和一线官兵弄不清是总指挥员的命令还是其他人员的命令,不清楚是应该执行还是不应该执行;对外发布信息时口径不一致,与公安部门和当地政府无协商,对外与联动力量的沟通和指挥无人过问,难以高效协同。2、指挥手段单一。消防部队当前的指挥手段过于依赖电话和对讲机,这两种手段全靠语音传达指挥命令,问题一是没有可保存性和共享性;二是浪费时间,特别是电话,是一对一传递信息,向多人传递时占用大量时间,比如初期指挥中心和初战中队指挥员,要应对大量各级领导和相关人员的电话询问,接听回复电话要花费大量时间,严重影响对作战的指挥;三是方言口语等因素会影响传递的正确性。仅依靠这种单一指挥手段,指挥命令下达时,会有误解的可能性,对没听到的人员或后续增援人员、作战以外其他功能小组,需要反复传达和再次沟通,浪费时间,并且难以快速掌握全局情况,导致作战指挥的效率低下。一些地方采用了视频指挥的手段,但相对来说视频的采集受位置和采集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具有一定片面性,有时候看起来火很大,但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危险,据此决策指挥有失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