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技术指南编制说明.docx

    • 资源ID:330322       资源大小:17.2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技术指南编制说明.docx

    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技术操作指南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市牛羊业的不断发展,牛羊的数量不断增加,交易和调运日益频繁,疫病也不断复杂化,为加强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为推进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开展,进一步规范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确保全市牛羊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以及从事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基层兽医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2019年1月,由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要起草单位,负责该地方标准的编写。二、目的和意义鉴于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侵害机体淋巴系统和生殖系统,牛羊患病后可导致不育和不孕以及流产等为特征;人感染后可出现波浪热和关节疼等为特征。该病不但威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还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市采取监测、检疫、免疫、消毒、扑杀等综合防治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最有效措施。布鲁氏菌病免疫接种操作不规范不但可以造成免疫失败,甚至还会导致相关人员的感染。布鲁氏菌疫苗为弱毒活疫苗,具有致病性,相关从业者具有很高的感染几率。在疫苗的接种过程中,基层防疫员缺乏对该病的防护,致使有感染现象。因此,为保护从业安全和公共安全,及时制定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技术指南具有必要性。通过制定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技术指南,将进一步提升全市牛羊布鲁氏菌病从事人员的免疫操作水平,减少感染布鲁氏菌病以及其它人畜共患病的机会。当前我市尚无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技术相关规范,为了加强我市基层兽医人员、防疫员以及相关机构对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工作的管理,确保从事牛羊饲养等人员的健康和全市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标准。三、编制过程,包括编制原则、工作分工、征求意见、各阶段工作过程等(一)编制原则1、政策性原则:本标准制定的每项内容都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2、经济性原则:本标准编制过程从调查研究、资料收集到标准的起草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经费开支。3、适用性原则:本标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都是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出来的,便于被基层技术人员和养殖者使用,并且能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操作。4、规范性原则: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二)工作分工参加人员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永彬、雷志刚、张宏伟、冯富有、王伟杰、孟培培、李四喜、贾趁、尼金荣、刘芳、彭赞、李万里、麻丽雅、王红秋、刘嘉鹏、李娜、刘红波、邓赵亮、张飞、廉万里、冯书真、武秋菊、刘娜、许保光、王贤。项目组长,负责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技术相关标准等关键技术资料的收集,编制方案,负责标准起草编写工作;项目副组长参加方案确定,承担标准的编写,关键技术的调查研究、组织召开研讨会;其他人员负责标准修订、组织和协调、方案确定、关键技术的调查研究。全体人员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方式,征集、整理、归纳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行业内征求意见和标准送审等。(三)各阶段工作过程1、标准任务下达后,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制定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技术操作指南进行了认真研究,确立了总体工作方案,并于2019年1月组建了由主要承担单位和合作单位组成的标准起草小组,由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起草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2、起草工作组首先查阅相关国家、省级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技术相关标准资料,在参照国家和省级相关先进规范的基础上,广泛调研驻马店辖区内牛羊场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牛羊场布鲁氏病免疫技术操作情况,初步确立了牛羊布鲁氏病免疫技术操作指南的相关条款,形成了标准草案。之后,工作组组织了各县区疫控中心、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辖区内相关牛羊场及相关单位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多次研讨,同时各起草单位对标准中的各个条款进行了可行性论证。经过认真研究分析,最终完成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征求意见稿。3、起草工作组依据研讨会以及其它形式所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对该标准草案进行研讨并修改文本,于2020年8月上旬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四、主要技术内容的说明,包括技术参数和指标的确定理由、依据等(一)术语和定义主要内容是对牛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免疫程序、口服免疫、注射免疫进行了定义。主要依据:参照牛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农医发200712号;DB43/T629动物免疫操作技术规范;DBl1/T901动物防疫员操作技术规范。(二)疫苗选择及适用畜群主要介绍了布鲁氏菌疫苗的种类和适用的畜群。主要依据:参照布鲁氏菌免疫接种技术规范豫牧医201712号。(三)免疫程序主要介绍了肉羊、肉牛和奶牛免疫动物的年龄以及免疫程序。主要依据:参照布鲁氏菌免疫接种技术规范豫牧医201712号。(四)免疫前的准备主要介绍了防护用品、免疫动物、免疫器械和消毒器具、免疫时间、消毒药品、防护用品及穿戴防护用品、场地压尘消毒、疫苗稀释、操作人员等准备工作。主要依据:DB43/T629动物免疫操作技术规范;布鲁氏菌免疫接种技术规范豫牧医201712号;DB65/T4123家畜养殖场所布鲁氏病消毒技术规范。(五)免疫原则主要介绍了先检查后免疫、局部消毒、生物安全防护以及免疫人员要求等。主要依据:DB65/T4123家畜养殖场所布鲁氏病消毒技术规范;DB43/T629动物免疫操作技术规范。(六)免疫接种主要介绍了操作人员、动物保定、免疫操作方法以及免疫注意事项、免疫结束后场地、设施消毒及人员消毒,防护用品脱卸及消毒等。主要依据:DB11/T901动物防疫员操作技术规范;NY/T1952动物免疫接种技术规范;布鲁氏菌免疫接种技术规范豫牧医201712号。(七)应急处理主要介绍了免疫应激反应的处置、疫苗泄漏的处置、免疫档案及记录等。主要依据:DB43/T629动物免疫操作技术规范;布鲁氏菌免疫接种技术规范豫牧医201712号。

    注意事项

    本文(牛羊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技术指南编制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