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采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2doc.docx

    • 资源ID:334470       资源大小:113.4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采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2doc.docx

    理2doc系列论文之四十五LuojiaYoungScholarSeminaronEconomicsandManagementWorkingPaperNo.45击隧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ECONOMICSANDMANAGEMENTSCHOOLOFWUHANUNIVERSITY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使用及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刘启亮(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30072)2009年9月作者联系方式:姓名:刘启亮邮编:430072地址: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0-13信箱移动电话:15072477009本文是教育部课题(项目批准号:08JC63006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也得到了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项目(学术类)的支持。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使用及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内容摘要:本文研究法律、IFRS的强制使用分别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利用我国独有的2003至2008年的制度环境,本文研究发现:首先,在法律责任加重以后,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空间得到了抑制,但伴随着的是费用方面真实盈余管理的增加。其次,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在我国强制实施以后,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增加了,与此同时,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减少了。这可能说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是公司的一套盈余管理组合方式(Zang,2007),当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成本增大以后,公司就会使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而减少应计盈余管理。反之,当应计盈余管理的成本降低以后,公司就会减少所需成本较高的真实盈余管理而增加应计盈余管理。关键词:公司法、新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关于国际财务报告的使用是否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抑制盈余操纵是一个争论猛烈的热点。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LeUZetal.,2008;HailetaI2009)认为,仅仅改变会计准则可能无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抑制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各国的制度环境如司法体系等也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方面(Leuzetal.,2003;Cohenetal.2008)oCohenetal.(2008)研究了在美国规则导向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法律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BarthetaL(2008)研究发现,在自愿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情况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自愿使用有助于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是,毕竟会计准则与司法体系分别在提高会计信息、抑制盈余操纵行为分别扮演了何种角色,特别是在强制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背景下,则尚需进一步研究,其中,关于强制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司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问题,目前还尚无有关的经验证据。同时,公司会使用多种方式进行盈余管理(Zang,2007),包含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每种盈余管理具体方式所需的成本也不相同。那么,在不一致的法律环境与会计准则下,公司会如何选择具体盈余管理方式的组合呢?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研究法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强制使用及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在法律与会计准则上的实施情况,则为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特殊环境。一方面,我国从2006年1月1日实施新的公司法,新公司法对虚假财务报告与审计失败规定了民事赔偿责任的条款,比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更为严厉。同时,从2003年至2006年,我国的会计准则一直较为稳固。这就为我们检验法律对公司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从2007年1月1日,我国上市公司被要求强制使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这样,从2005年I至2008年我国公司面临的法律环境基本相同而实施的会计准则不一样,这就为我们研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强制使用对公司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提供了恰当的环境。因此,我们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8年的数据来研究上述问题。本研究发现:首先,在法律责任加重以后,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空间得到了抑制,但伴随而来的是费用方面真实盈余管理的增加。其次,原则导向的新会计准则强制实施以后,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增加了,与此同时,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减少了。这可能说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盈余的一套组合方式(Zang,2007),当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成本增1这里所说的年度是针对财务报告年度而言的。我国2005年的财务报告在2006年1月1日后通过审计后披露,因此会受到新公司法的影响。大以后,公司就会转向真实盈余管理。反之,当应计盈余管理的成本减少以后,公司就会减少所需成本较高的真实盈余管理转向应计盈余管理。本文的奉献在于:首次研究了在强制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前提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强制使用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其次,本文较好地分别研究了法律体系与会计准则对公司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避免了现有的研究无法有效区分会计准则与法律对真实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的情况(LeUZetaI.,2003;Cohenetal.2008)o此外,本文进一步丰富了BarthetaL(2008)的研究,并与LeUZetaL(2003)与CohenetaL(2008)的发现形成互补。本文后面的那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分析,第五部分是结论与总结。二、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2.1 文献综述尽管有一些文献(HUnt,MoyerandShevIinJ996;Beatty,ChamberlainandMagliolo,1995;GaverandPaterson,1999;Barton,2001;PincusandRajgopal,2002)研究公司使用多种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但是到现在,要紧的文献还是应计盈余管理研究为主(:Jones,1991;DefondandJiatnbalvo,1994;Dechowetal.,1995;Kotharieetal.,2005),只是近期有少数学者才开始同时关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ROyChOWdhUry(2006)认为,真实盈余管理是由于管理层试图误导一些股东,以使其相信公司通过正常经营活动达到了既定的财务目标,通过偏离正常经营情况的真实经营活动来操纵利润的行为。最初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Benetal.,2002,2003;DechowandSloan,1991;Baberetal.,1991;Bushee,1998;Zarowinetal.,2005;0smaandYoung,2009;Seybert,2009)要紧集中在通过减少研发费用来降低费用开支以增加利润。Wangetal.(2006)发现当会计灵活空间小(高)时,管理层更(不)可能削减研发支出。然而,关于研发费用之外的其他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则没有发现一致的证据(Andersonetal.,2003;Chapmanetal.,2005;Cohenetal.,2009)。GUnny(2005)发现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的业绩有负面影响,Roychowdhury(2006)发现为了避免年度报告亏损,公司利用真实盈余管理(包含经营活动现金流操纵、产品成本操纵与费用操纵)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Edelsteinetal.(2007)发现由于受股利支付的约束,公司会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来减少税收性的收入来满足股利支付的要求。Athanasakouetal.(2009)发现市场并不可能奖励通过盈余管理(含真实盈余管理)来满足分析师预测的公司。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同时注意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Zang(2007)发现公司在操纵利润的时候,会相互替代性地使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同时也发现诉讼风险加重以后,公司会从应计盈余管理转向真实盈余管理。Cheneta1.(2008)发现市场并不能辨别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LinetaI.(2006)发现公司会使用一套盈余管理的方式(包含真实盈余管理)来湎足分析师的盈利预测目标。Cohenetal.(2008a)发现在2002年萨班斯法案通过之前,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稳固地逐年增加,但是公布该法案之后,应计盈余管理则显著下降,而真实盈余管理则恰好与此相反,是先降后升。这就说明,该法案通过之后,公司的盈余管理从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转向了真实盈余管理方式。COhenetaI.(2008b)则发现围绕季度股票发行(SEOs)公司使用了真实与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Kimetal.(2009)研究了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是否与如何受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发现公司的真实与应计盈余管理加剧了外部投资者所面临信息的不确定性,其中真实盈余管理带来的不确定比应计盈余管理更严重,因此,市场对真实盈余管理比对应计盈余管理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2.2 研究问题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是公司的两种要紧盈余管理方式(Zang,2007;Cohenetal.,2008;Roychovvdhury,2006)O两种盈余管理方式都会需要一定的成本(Wang,2006),至于公司采取何种盈余管理方式,取决于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所需的成本对比(Zang,2007;Cohenetal.,2008a)<,通常而言,应计盈余管理要紧是利用会计准则的灵活性进行账面上的调整,盈余管理的难度较小,所需成本较少,而真实盈余管理则可能涉及真实交易业务的操纵,需要其他公司与部门的配合,操纵的难度较大,所需的成本相对较高(CohenandZarowin,2008b)<.因此,假如准则的灵活度较大,就有利于应计盈余管理(Wangetal.2006),相反,假如会计准则的可操纵空间较小,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难度就较大,公司就只好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同时,良好的司法体系会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增大应计盈余管理的难度(LeUZeta1.,2003)。EwertandWagenhofer(2005)通过模型分析认为会计准则的严厉执行会增大应计盈余管理的难度继而降低应计盈余管理,但同时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真实盈余管理的增加。Zang(2007)与COhenelal.(2008a)为此进一步提供了证据,他们发现,对会计准则执行的严厉监管会导致公司更多地选择真实的盈余管理而减少操作难度小的应计盈余管理。因此,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会同时受到会计准则自身特征与司法体系的影响。如图1所示,我国在2006年1月1日实施了新的公司法,规定公司与审计师因虚假财务报告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加重了处罚的力度。同时,从2007年1月I日起我国强制实施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给予了公司更多的操纵灵活性。与此同时,我国从2003年至2006年,会计准则的变化比较小,这种环境有利于检验法律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从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我国关于公司方面的法律规定基本没有变化,这正好检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强制使用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鉴于此,本文要紧研究如下两个问题:一是新公司法的实施是否会影响公司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二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强制使用是否会影响公司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图1:样本期间图20032(X)4II20052006II2(X)72(X)8II旧公司法新公司法<>旧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三、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3.1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关于应计盈余管理,我们使用经典的Jones模型(JoneS,1991)来计算。首先,运用不一致行业不一致年份的数据对模型(1)进行OLS回归取得参数,2,a3,再将其代入模型(2)中计算得出不可操纵性应计数,最后将计算所得的不可操纵性应计数代入模型(3)估计出可操纵性应计数(DAJ。TAtAl.=a(lAl.)+a2(REV1/At.)+a3(PPEt/Am)÷l(1)NDA1=a(lAl.1)+a2(REVJAl-I)+a3(PPEjAu)(2)DAt=TAtAt.-NDAt(3)这里,TAl=NTrCFOt,其中NTt为第t期经营利润,CFot为第t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Am:第P期期末总资产;NDA1:通过1-1期期末总资产调整后的第I期的非操控性应计数;REVt:第I期与第M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差额;PPEt:第I期期末总的厂场、设备等固定资产原值。同时,我们也使用了KOtharieetal.(2005)的方式,以基本JoneS模型为基础分别加入当期与上期的业绩操纵变量来计算可操控性应计数,以增强结论的稳健性。关于真实盈余管理,我们仿照Roychowdhury(2006)与Cohenelal.(2(X)8a),用特殊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可操控性费用与特殊产品成本来计量。首先,我们计算出正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可操控性费用与正常产品成本,基于此,分别算出特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可操控性费用与特殊产品成本。首先,根据DeChoWeIal.(1995),正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与销售额存在如式(4)的线性关系,通过回归可计算出正常现金流。再用实际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减去正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就是特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CFOJAl=%(1A-1)+A(A-i)+A(5A-i)÷产品成本就是销售产品成本加上当年存货的变动额。销售产品成本与当期销售存在如式(5)的线性关系。CoGSJAi=(lA-)+mA-1)+(5)存货变化额与当期及上期销售变动额存在如式(6)的线性关系。XNVJk=a0(lA,.1)+lSSJ*)+(Sz-1/,.1)+Q(6)根据式(5)与(6),我们用式(7)来估计正常的产品成本。公司实际的产品成本减去正常的产品成本就是特殊的产品成本。ProdjA.=0(lAT)+Bl(SJAT)÷A(5tzA-i)+A(5z-1/Az.1)+(7)同时,我们使用式(8)来估计不可操控性费用。公司实际的费用减去不可操控性费用,就是可操控性费用。DlSEXPJAm=&+卬(1/AT)+电/A-)+J(8)在上述公式中,CFO是当年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Eamings是当年的经营利润,Prod是当年的产品成本,由当年的销售产品成本与存货变化额构成。力祝&p2是当年的可操控性费用,包含当年的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特殊现金流量、特殊产品成本与特殊费用均是实际数与正常数之间的差额。我们使用这三个指标来代表真实盈余管理。同时,公司有可能同时从几个方面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因此,为捕获到这一点,我们也将这三个指标之与作为真实盈余管理的总体计量指标。当然,三个真实盈余管理的个体指标也有其特殊的信息含量,因此,本文会同时使用三个个体指标与一个总体指标来计量真实的盈余管理水平。3.2 回归模型仿照BarIhetaL(2008)与COhenetaI.(2008a),关于应计盈余管理,本文使用下式(9)来回归。DEPj=又+iLaw-(OrlFRSj)+1RM_Proxyj+firowthj+4Levj+5Turn+hDissuej+1Roaj+8Sizej+9Loss.+i0Eissuej+nCFOj÷nBig-+j(9)2这个指标包含研发费用、广告费用与销售与管理费用。但在我国,公司没有专门披露公司当年转入费用的研发费用与广告费用,而是把它们包含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里面了。因此,在本文中,该指标只包含了销售费用勺管理费用两个项目。上述回归模型中各变量的定义如下:DEPj=各类应计盈余管理变量,包含应计盈余管理绝对值、正向盈余管理与负向盈余管理。Law=哑变量,假如年度报告受新公司法的影响,取值为1,否则为0。IFRS=哑变量,假如年度报告根据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编制,取值为1,否则为0。RM-Proxy=真实盈余管理的综合指标。Growth=主营业务收入变化的百分比。LEV=年末负债总额除以年末总资产。Turn=主营业务收入除以年末总资产。Dissue=负债总额变化的百分比。Roa=净利润除以年末总资产。Size=年末总资产去自然对数。Loss=哑变量,假如公司年末亏损,取值为1,否则为0。Eissue=发行的股票数变化的百分比;CFO=经营活动现金流除以年末总资产。Big4=哑变量,假如审计年度报告的事务所属于国际四大,取值为1,否则为0。同样,仿照Cohenetal.(2008a),关于真实盈余管理,本文使用式(10)来进行回归。DEP.=LaWj(OHFRSj)+2Abs_DAj+yGrowthi+4Levi+5Turn+hDissuei+1Roai+Sizej+gLossj+i0Eissuej+iiBig4j+j(10)这里,QE号代表四个真实盈余管理的指标。IDAI代表应计盈余管理的绝对值。其余变量的含义同式(9)。3.3样本选择与描述性统计由于我国2003年至2006年实施的会计准则基本一样,2005年3至2008年实施的公司法一样,其间,2006年1月1日实施了新公司法,2007年1月1日实施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具体关系见图1)。因此,本文选择从2003年至2008年的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其中,关于新公司法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使用2003至2006年的样本,关于新会计准则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我们使用2005年至2008年的样本。在样本具体选择时,本文剔出了金融行业的公司、计算应计盈余管理数据不完整的样本观察值。由于同时发行B或者H股的公司可能直接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我们也剔出了同时发行B或者H股的公司。这样,共得到6981个观察值,其中2003年1021个,2004年1083个,2005年1133个,2006年1225个,2007年1228个,2008年1291个。从2003年至2008年应计盈余管理绝对值的折线图(图2)来看,2005与2006年比2003与2004年有所降低,2007与2008年比2005与2006年有明显上升。从图3来看,正向应计盈余管理的分布趋势与应计盈余管理绝对值的分布一致,负向盈余管理的分布趋势与应计盈余管理绝对值的分布刚好相反。说明2005与2006年的应计盈余管理比2003与2004年有3因2005年的会计年报在2006年1月1日以后提供,会受新公司法的约束。因此,公司2005年至2008年的年报都基本处在相同的法律制度背景下。所降低,2007与2008年比2005与2006年明显上升。从图4来看,总的真实盈余管理的分布是2005年与2006年比2003年与2004年有明显上升,2007年与2008年比2005年与2006年有明显下降。其分布趋势与应计盈余管理绝对值的分布趋势刚好相反。图3.2003-2008年正向、负向应计盈余管理变化趋势0.150.10.05S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Year-+d-DA从表1来看,2005-2006年Abs_DA的均值为0.068,中位数为0.045,2003-2004年4bD4的均值为0.073,中位数为0.044,4b04的均值在2005-2006年明显降低,同时,负向DA空间的均值缩小。费用方面的真实盈余管理(RQSX)在2005-2006年的均值为0.015,中位数为0.006,在2003-2004年的均值0.011,中位数为0.002,均有显著提高。在2005-2006年,公司亏损(LoSS)、公司现金流(CFo)、资产周转率(Tum)、公司规模(SjZe)、使用国际四大审计的公司(BigG不管从均值还是中位数来看,均显著增加。公司成长性(GroW协)、负债水平(LeV)、债务变化(DiSSUe)、股权发行(日SSUe)只在中位数检验方面有明显变化。从表2来看,Abs_DA的均值与中位数在2007-2008年分别为0.092与0.055,在2005-2006年分别为0.068与0.045,2007-2008年均比2005-2006年有显著增加。关于正向盈余管理与负向盈余管理,不管是均值还是中位数,2007-2008年均比2005-2006年在应计盈余管理幅度上均显著增加。真实盈余管理则没有明显变化。在操纵变量方面,除了现金流量(CFo)以外,其余变量基本同表1一致。表1:描述性统计(20032006年)变量2003-2004年2005-2006年差异检验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均值检验中位数检验DA0.0000.0050.1290.0020.0020.1040.4490.907Positive_£>A0.0690.0450.0970.0690.0490.0760.9830.203NegativjZM-0.078-0.0440.115-0.068-0.0440.0820.0140.211Abs_DA0.0730.0440.1060.0680.0450.0790.0770.989R-CFO0.0070.0080.1080.0060.0080.0930.7730.826R-PROD0.004-0.0060.1290.003-0.0050.2050.7780.937R-DISX0.0110.0020.0810.0150.0060.0760.0370.0002RM-Proxy0.0220.0120.1840.0250.0150.2370.6780.265Roa-0.0180.0230.498-0.9200.02244.1970.3210.429Loss0.15003540.1700.3760.0270.028CFO0.0530.0480.1200.0620.0550.1260.0110.002Growth0.6450.1879.8931.8670.11977.9250.450<.0001Lev0.5680.5100.8670.9810.54418.0650.267<.0001Turn0.6050.4720.5040.6920.5470.910<0.001<.0001Dissue0.0680.0210.6550.4130.01518.0570.3530.033Size21.17321.1190.96621.25721.2161.0890.0060.006Big40.2600.4370.2900.4540.0130.013Eissue0.08400.2310.09500.3320.2200.033说明:均值检验报告的是T检验的P值,中位数检验报告的是WilCOXOn检验的P值(双尾)。表2:描述性统计(20052008年)变量2005-2006年2007-2008年差异检验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均值检验中位数检验DA0.0020.0020.1040.0005-0.00020.1670.58100.0510Positive_DA0.0690.0490.0760.0920.0530.132<0.00010.0013NegatiVe_OA-0.068-0.0440.082-0.091-0.0580.147<0.0001<0.0001Abs_DA0.0680.0450.0790.0920.0550.140<0.0001<0.0001R-CFO0.0060.0080.0930.0080.0100.1420.64920.7415R-PROD0.003-0.0050.205-0.003-0.0070.5910.64490.2392R-DlSX0.0150.0060.0760.0120.0060.0730.44910.7531RM-Proxy0.0250.0150.2370.0180.0180.6570.67690.8106Roa-0.0140.0220.3450.0490.0311.6740.2598<.0001Loss0.1700.3760.1400.3430.00090.0009CFO0.0620.0550.1260.1160.0543.0250.3670.3114Growth1.8670.11977.9251.7790.14648.7500.96250.0003Lev0.9810.54418.0650.7450.5324.1850.53540.1566Turn0.6920.5470.9100.7380.5990.6370.0450<0.0001Dissue0.4130.01518.057-0.2740.00316.4730.1655<0.0001Size21.25721.2161.08921.45921.4121.266<0.0001<0.0001Big40.2900.4540.3300.4690.00570.0057Eissue0.09500.3320.1600.476<0.0001<0.0001说明:均值检验报告的是T检验的P值,中位数检验报告的是Wilcoxon检验的P值(双尾)。四、回归结果分析使用2003年至2006年的样本,木文来分析新公司法实施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关于应计盈余管理,如表3所示,当因变量为A加M时,LaW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新公司法的实施对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空间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当因变量是正向应计盈余管理时,其系数显著为正,因变量为负向盈余管理时,其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新公司法的实施对负向盈余管理均具有抑制作用,对正向盈余管理则没有抑制作用。从另外的分析4来看,法律的实施对2005年的正向应计盈余管理仍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表4来看,当因变量为SX时,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随着新公司法的实施,通过公司费用进行的真实盈余管理显著增加,至于其余三个衡量真实盈余管理的变量,Law的系数均不显著。结合表3与表4来看,新公司法的实施,使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降低了,但同时,公司通过费用项目进行的真实盈余管理则增加了。这可能是新公司法增大了应计盈余管理的成本,因此,公司降低了应计盈余管理,同时,增加了费用方面真实盈余管理的水平。这与COhen等(2008)的发现一致。4为了增进对正向盈余应计盈余管理的懂得,我们设定一个年度变量Year,从2003至2006年分别取值为1、2、3、4,同时也设定Year的平方项,用这两个变量替代LaW变量按表3回归,发现Yeal平方项的系数是0.003,p值是0.014,Year的系数是-0.011,p值是0.098,说明正向应计盈余管理成U型分布。进一步,我们将该组观察值按2003-2005年与2006年分为两组,对2003-2005年组用Year变量代替Law变量回归,发现在2003-2005年组子样本,Year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从2003至2005年,正向盈余管理逐年降低,从2006年才开始转增。限于篇幅,我们没有列表全面报告这些回归结果。从操纵变量来看(表3与表4),公司业绩(Ko)、避免亏损(Loss)、资产周转率(Turn)与债务变量(了)与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的绝对值显著正向有关,是公司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要紧动机。现金流(。尸。)、公司规模(SiZe)、债务变化(DiSSUe)与应计盈余管理绝对值显著负有关。RM-Proxy与Abs_DA显著正有关,与POSitiveM、Negatie_DA显著负有关,没有一致性关系。Abs_DA与RjCFO显著负有关,与R_PR0D、IU)ISX与8MVo*y显著正有关,也没有一致性关系。表3:新公司法与应计盈余管理(20032006年)5因变量Abs)APositive_DANegative_DAConstant0.269*0.100*-0.252*w(0.000)(0.001)(0.000)Law-0.00640.009a*0.014*(0.018)(0.000)(0.000)Roa0.002*0.081*-0.017*(0.087)(0.000)(0.000)Loss0.015*-0.040*-0.045(0.000)(0.000)(0.000)CFO-0.139*-0.595*0239(0.000)(0.000)(0.000)RM-Proxy0.105*-0.032*-0.296*(0.000)(0.000)(0.000)Growth9.606E-65.225E-6-0.003*(0.674)(0.746)(0.011)Lev.027*.000-.019*w(.000)(.761)(.000)Turn.010*.006*-.020*(.000)(016)(.000)Dissue-.022*.033*-.022*(.000)(.000)(.000)Size-.010*-.002.012*(.000)(265)(.000)Big4.003.009*.007*(235)(.003)(.032)Eissue015*.023*.014*(.001)(.000)(.031)Observations446223342128AdjustedR20.1250.5040.599F-value53.841198.466265.901(Pr>F)0.0000.0000.000表4:新公司法与真实盈余管理(20032006年)S使用KolharieeIaL(2005)方式,以基本JOneS模型为基础,分别加入当期与上期业绩操纵变量来分别计算可操控性应计数,按本表进行回归,发现回归结果基本不受影响。因变量R_CFOR_PRODRJyISXRM_PROXYConstant-0.158*-0.417*-0.186-0.76*(0.000)(0.000)(0.000)(0.000)Law-0.001-0.0010.0060.004(0.733)(0.812)(0.009)(0.553)Roa-0.004*0.007*0.005*0.008*(0.002)(0.001)(0.000)(0.003)Loss-0.038*0.0660.048*w*0.076(0.000)(0.000)(0.000)(0.000)Abs-DA-0.165*0.429*0.174*0.438*(0.000)(0.000)(0.000)(0.000)Growth-1.931E-5-1.186E-6-2.145E-5-4.195E-5(.450)(978)(.266)(.432)Lev0.015w*0.004-0.009*0.009(.000)(456)(.000)(146)Turn-0.024*-0.02*-0.014-0.059(0.000)(0.000)(0.000)(0.000)Dissue-0.024w*0.016*0.023*0.015*(0.000)(0.029)(0.000)(0.088)Size0.009*0.0180.009*0.036(0.000)(0.000)(0.000)(0.000)Big4-.003.004.000-2.905E-5(0.370)(0.485)(0.691)(0.997)Eissue0.0010.011-0.0030.009(0.888)(0.191)(0.379)(0.416)Observations4462446244624462AdjustedR20.0720.0920.1300.099F-value32.21242.16361.78545.544(Pr>F)0.0000.0000.0000.000使用2005年至2008年的数据,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从表5来看,当因变量是A加M时,IFRS的系数显著为正,因变量为正向应计盈余管理时,IFRS的系数显著为正,因变量为负向应计盈余管理时,IFRS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空间显著增加了,包含正向与负向盈余管理。同时,从表6来看,当因变量是与Xy时,IFRS的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以后,公司显著增加了通过产品成本进行的真实盈余管理,显著增加了整体的真实盈余管理管理水平。这样,结合表5与表6来看,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司增加了应计盈余管理的幅度,降低了真实盈余管理的水平。这可能是由于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是原则导向准则,具有更多的灵活性,给了公司更多的应计盈余管理的空间,且应计盈余管理的成本

    注意事项

    本文(新公司法IFRS的强制采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2doc.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