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2019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资源ID:336367       资源大小:90.16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2019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2019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一九年八月天津职业大学2019级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代码:590202o二、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面向生物医药制造业等企业、行业从事药品生产(药物制剂、生物发酵、生物提取、化学合成、疫苗生产、中药生产等)、质量控制与保证(QC、QA)、药品营销等岗位的一线操作、销售与管理工作。序号专业所属大类(代码)面向行业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社会认可度高的行业企业标准和证书I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59)医药制造业(27)药物制剂工(6-12-03-00)疫苗制造工(6-12-05-04)生化药品制造工(6-12-05-01)发酵工程制药工(6-12-05-02)基因工程药品生产工(&12-O5-O5)化学合成制药工(6-11-02-15)药物检验员(4-08-05-04)医药商品购销员(4-01-05-02)药物制剂生物发酵生物提取化学合成疫苗生产药物检验药品营销药物制剂工化学检验员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木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药品制造类专业群,能够从事药物制剂、生物发酵、生物提取、化学合成、疫苗生产、药品检验和药品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 .素质要求(1)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公民责任感和参与意识。(2)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作为制药人,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诚实守信、崇德向善、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树立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品质量意识一药品质量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具有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3)身心素质树立自觉锻炼、终身锻炼意识,具有良好的运动保健素养,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积极的情感、意志、性格,良好的体验感觉,平和、理智、坚韧的待人处事生活态度,能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能进行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从事直接接触药品工作岗位的人员要进行岗前及年度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4)文化素质具有高等职业技术人员必备的人文科学技术知识;具有确切的汉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听说与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良好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修养等素质。(5)劳动素养和个性特长素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2 .知识要求(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公共英语和本专业职业英语知识;(3)熟悉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及查阅文献和撰写科技报告的基本知识;(4) 了解化学基本理论,熟悉常见化合物结构及理化性质;(5)掌握必备的生物化学知识;熟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性质;(6)熟悉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使用方法;了解医学基础知识,了解药品营销知识。(7)掌握生物发醉、提取、疫苗生产、中药生产和药物合成技术;(8)掌握药物制剂技术;熟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9)掌握药物分析及药典基本知识;(10)熟悉制药设备构造、工作原理,掌握操作规程;(Il)熟悉生物药品生产中的安全知识和环境保护知识。(12)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了解本专业所面向行业发展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方法。3.能力要求(I)具有熟练运用文字和语言规范撰写应用文的写作能力;(2)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及交流能力;(3)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4)具有制药常用设备使用与维护的能力;(5)具有生物发酵、药物分离纯化、中药提取和药物合成操作能力;(6)具有药物制剂操作能力;(7)具有制药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8)具有常见事故防范、评价、救助和处理等安全生产能力;(9)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具有一定的药品销售服务能力(Il)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协作、沟通、组织能力:(12)具有探究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经过上述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能够完成设备操作、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分析检验和产品营销等工作任务。六、课程设置及要求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坚持育人为本,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培训证书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教学活动,采取“素质类课程培养、操作过程渗透、学生社团活动、专业讲座、岗前培训”等综合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公共基础课程1 .思想道谯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考试课。(2)课程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国观、道德观、价值观、法治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才智和力量。(3)课程内容:本课程依据国家统编教材,将教材内容整合为5个专题10个单元,即专题一“人生观”、专题二“爱国观”、专题三“道德观”、专题四“法治观”、专题五“价值观”。(4)教学要求:本门课程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体验式、展演式、信息化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情境教学、课题研究、知识竞赛、模拟授课、参观考察等教学项目组织教学。本门课程为考试课,教学考核分为平时考核(60%)和期末考核(40%)o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考试课。(2)课程目标: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更加切实的帮助,从而更加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课程内容:本课程依据国家统编教材,将教材内容整合为3个专题、14个单元,即专题一“毛泽东思想”、专题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专题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教学要求:本门课程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运用互动式、体验式、展演式、信息化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情境教学、课题研究、知识竞赛、模拟授课、参观考察等教学项目组织教学。本门课程为考试课,教学考核分为平时考核(60%)和期末考核(40%)。3 .形势与政策(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考查课。(2)课程目标:通过木门课的学习,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国内外形势,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3)课程内容:本课程依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组织教学。开设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与政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港澳台工作形势与政策、国际形势与政策等四个专题,并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要求和学生特点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4)教学要求:本课程以教学专题为单元,主要运用集中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研讨法等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本课程为考查课,主要通过平时成绩累加评定学生最终学习成绩。4 .军事理论(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考试课。(2)课程目标:通过军事理论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3)课程内容: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二章:国家安全,第三章:军事思想,第四章:现代战争,第五章:信息化装备。(4)教学要求:坚持课堂教学和教师面授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创新和优化军事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化课程改革,突破传统的僵化式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智慧树”网络平台,构建学生、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的沟通桥梁,将教、学、研、考融为一体。课程考核学期总评成绩由平时总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5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考查课。(2)课程目标:知识层面,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明确心理健康意义,了解大学生心理特征。能力层面: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调适能力,面对问题自助和求助能力。素质层面: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3)课程内容:共十个项目:把握人生,适应生活;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学会学习,成就未来;情绪管理,从我做起;解构爱情,追求真爱;成功交往,快乐生活;优化人格,和谐一生;化解压力,接受挑战;调整心理,准备择业:跨越障碍,活出精彩。(4)教学要求:通过案例导入、知识链接、技能导入等方式,将知识讲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积极开展课堂互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考核成绩包括平时成绩(30%)和以给定范围撰写成长报告方式确定的期末成绩(70%)。6.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考试课。(2)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促使大学生理性规划自身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有效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与自主创业。(3)课程内容:包括走进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提升、就业环境把握、求职过程指导、职场适应发展与自主创业探索等。(4)教学要求:线上自主学习+线下教学,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合理设计课程内容,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7,创业基础(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考查课。(2)课程目标: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为总目标,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锻炼创新创业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满足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3)课程内容:包括创业与人生、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及其识别与评价、创业风险及识别与管理、商业模式及其设计与创新、创业资源及其管理、创业计划、新企业的创办与管理等。(4)教学要求:线上学习,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合理设计课程内容,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8.实用英语(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考试课。(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水平。(3)课程内容:包括企业结构、商务会餐、产品介绍、交易、运输、服务、职业趋势、职场时尚、商务会议、商务旅行、商品品牌、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创新创业等职场领域主要活动场景以及相关语言能力训练。(4)教学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网络教学平台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法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并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评价。9.体育(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考试课。(2)课程目标:通过课程使学生深化“健康第一”指导理念。了解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与练习方法,掌握运动损伤的简单预防与处理。对1-2个运动项目形成兴趣爱好,为践行“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团队合作和勇于拼搏等精神,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3)课程内容:分三个学期进行选项教学,开设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瑜伽、体育舞蹈项目。(4)教学要求:依据学生运动兴趣,针对专业类型、职业特点指导学生进行选项并完成项目教学,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教学考核包括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体育专项考试和体育理论考试。10.高等数学(二)(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考试课。(2)课程目标:使学生获得专业学习所需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3)课程内容: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学,常微分方程,空间解析几何和多元函数的微分学。(4)教学要求:基于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采用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课程考核采取实践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IL现代信息技术(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考查课。(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有所了解,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等信息处理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并初步建立基本信息技术素养;通过基本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具有应用计算机等信息处理工具解决常见办公问题的职业能力;通过相关技术发展史的介绍,使学生建立创新、创业、科技强国的思想理念。(3)课程内容:按照人工智能及应用、大数据及应用、云计算及应用、物联网及应用、信息安全与防护、常用办公软件应用五个项目教学。(4)教学要求:本课程40学时,为考查课,课程标准由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研室制定,全部课程在计算机机房教学。前五项内容以讲座的方式进行,并辅以“学习强国”中相关慕课完成,教师预先提出问题作为学生学习导向,学生提交学习进程截图及问题答案文档作为考核依据;第六项内容在机房以项目作业教学,考核方式可以依据学生作品或者“新思路”软件进行。全部教学效果采用过程考核。(二)专业(技能)课程1 .生物发酵技术(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核心课、考试课。(2)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微生物发酵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理解现代发酵的工艺与方法,具备较高的发酵生产操作能力,发酵条件控制与优化的能力,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能力;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3)课程内容: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繁殖、培养特征等;无菌操作、镜检、接种、分离、培养;发酵设备、发酵条件控制及优化。(4)教学要求:本课程72学时,依据典型发酵药物的生产过程创建学习项目,以“感、练、思”为主线组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通过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移动终端、半实物仿真等手段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形成过程性和终结性多元化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评价。2 .生物提取技术(课程代码)1 1)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核心课、考试课。2 2)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提取分离原理和方法,熟悉提取设备的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使学生具有生产准备技能、提取操作技能、设备保养与维护技能;初步具备安全防护和清洁生产的能力;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同合作、严谨求学的学习态度。3 3)课程内容:分离纯化技术的基本原理、生物材料的预处理、固体分离技术、可溶性组分的分离、目标产物的纯化和产品的精制等及其在药品工业中的应用。(4)教学要求:本课程72学时,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授课,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移动终端、半实物仿真等手段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形成过程性和终结性多元化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评价。4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核心课、考试课。(2)课程目标:掌握GMP规范、制剂生产工艺,熟悉岗位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使学生具有制剂岗位操作工、设备维修工、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员(QC、QA)等岗位能力。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同合作、严谨求学的学习态度。(3)课程内容:引入药物制剂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内容,包括药物制剂生产必须执行的GMP规范;制剂单元操作(称量、粉碎、筛分、混合、干躁、灭菌),制剂用水制备;固体制剂制备技术、液体制剂制备技术、无菌制剂制备技术、软膏剂、栓剂、气雾剂、膜剂、制剂新技术和新剂型。(4)教学要求:本课程72学时,依据药物制剂工标准的工作内容创建学习项目,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做一体教学方式,虚拟仿真实训与药物制剂实操相结合,借助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虚拟仿真软件等手段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形成过程性和终结性多元化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评价。5 .药物分析检测技术(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核心课、考试课。(2)课程目标:掌握常见药物理化分析与检验的基本知识,熟悉药典规定和检验基本程序;能够对药品中的一般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与检测;能够对分析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正确填写检验报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3)课程内容:药品样品的采集、处理和保存;药品物理特性检验;药品中一般成分和含量的检验;药品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的测定;药品辅料的测定。(4)教学要求:本课程72学时,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授课,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技术;形成过程性和终结性多元化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评价。6 .实用药物学(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核心课、考试课。(2)课程目标: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常用术语及各类代表药物的作用和用途、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熟悉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及药物的相互作用;具有药理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能正确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会书写符合规范的实验报告和开写处方;具有一定的合理用药和常用制剂质量外观检查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高尚的医疗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3)课程内容:主要内容包含总论、传出神经、作用于内脏器官、作用于心血管、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理及用药、激素类药理及用药和药物知识综合应用。(4)教学要求:本课程64学时,采用多媒体理论讲授与实验教学结合的方式授课,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和网络教学平台,注重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形成过程性和终结性多元化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评价。7 .生物工程设备及操作技术(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核心课、考试课。(2)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工程设备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生物工程设备的分类、构造、原理、应用等相关知识;熟悉制造生物工程设备材料、设备性能参数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具有生物工程设备开停车操作、工艺参数调节、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管理、设备选用、常见异常现象及故障处理的能力;具备良好的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精神,具备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精神。(3)课程内容:生物制药过程常用设备的认知与操作,学习流体输送管道和设备、通风发酵设备、厌氧发酵设备、固态发酵反应器、酶反应器、细胞破碎设备、过滤设备和离心分离设备设备构造、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训练生物工程设备选型、配套、管理,操作等技能。(4)教学要求:本课程56学时,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授课,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网络教学平台,注重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形成过程性和终结性多元化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评价。7,制图基础(课程代码)1 1)课程性质:必修课、考试课。2 2)课程目标:使学生具有制图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绘图技能、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意识和执行国家标准的初步能力,使学生具有手工绘图的基本能力。3 3)课程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理论,识图、绘图基本方法与应用,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规定,识读简单零件图和装配图。4 4)教学要求:本课程32学时,坚持融合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在教学实施中,坚持理论教授与识图、画图练习相结合,注重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部分在教室利用多媒体技术采取课堂教学方式,技能部分在绘图教室进行现场教学,教学过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技术;形成过程性和终结性多元化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评价。8 .无机化学(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考试课。(2)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理解其对元素性质的影响;了解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认识配位化合物;掌握无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熟悉电解质溶液解离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掌握基本的无机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方法。(3)课程内容:主要内容包括物质及其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与解离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4)教学要求:本课程48学时,理论部分在教室利用多媒体技术采取课堂教学方式,实验技能部分在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教学过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技术;形成过程性和终结性多元化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评价。9 .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考试课。(2)课程目标:使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特点,掌握其命名法,了解常见有机反应机理;形成较强的有机化学知识体系以及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3)课程内容:主要讲述基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用途;药学常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用途。(4)教学要求:本课程64学时,理论部分在教室利用多媒体技术采取课堂教学方式,实验技能部分在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教学方法包括任务驱动、类比分析、分组讨论、演示与分组实验等。教学环境:包括PPT、3D动画及分子模型、视频、微课、ChemdraW软件、国家级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天津市有机合成工培训包、云平台、有机化学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等资源环境,形成过程性和终结性多元化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评价。10 .分析化学(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考试课。(2)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掌握物质的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分析原理、方法;使学生学会化学常见仪器的操作和各种实验方法;能正确填写检验报告和进行实验数据处理,能够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能及时发现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3)课程内容:主要内容为有定量分析的误差和数据处理;滴定分析方法概述;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与重量分析法等。(4)教学要求:本课程48学时,基础理论部分在教室利用多媒体技术采取课堂教学方式,实验技能部分在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教学过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技术;形成过程性和终结性多元化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评价。IL生物化学(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考试课。(2)课程目标:掌握生物体的基本化学组成,理解其主要组成物质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特点、性质和功能以及这些物质在体内的合成、降解和相互转化等的代谢规律;具备生化知识的应用能力,生化技术的操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乐于通过亲历实践来检验理论和技术。(3)课程内容: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成、结构特点、性质和功能;糖代谢、脂代谢、核酸代谢与蛋白质代谢及相关之间的关系。(4)教学要求:本课程64学时,理论部分在教室利用多媒体技术采取课堂教学方式,实验技能部分在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教学方法采取问题导入式、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技术;形成过程性和终结性多元化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评价。12 .绿色生产技术(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选修课、考查课。(2)课程目标:掌握绿色生产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初步具备绿色生产管理能力,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和环境保护意识。(3)课程内容:包括认识环境、环境污染与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保护制度、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环境质量管理、ISOI4000体系,绿色能源、绿色工艺、绿色产品。(4)教学要求:本课程32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大数据和网络教学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密切结合,教学方法采取问题导入式、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教学环境要求能上网的多媒体教室。形成过程性和终结性多元化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评价。13 .安全生产与健康防护(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选修课、考查课。(2)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安全生产管理必备的知识和方法,熟悉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及相关标准,掌握职业病及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了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3)课程内容:事故及相关概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职业病及职业防护、安全管理概述、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及相关标准、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体系及标准、安全生产责任制、其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内容。(4)教学要求:本课程32学时,在多媒体教室完成,充分利用音像资料与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专题片、模拟动画)、网络教学平台、应急管理部门官方网站、图书资源等服务教学。形成过程性和终结性多元化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评价。()实践性教学环节顶岗实习(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综合实践课、考查课。(2)课程目标:提高职业素养,强化学生运用药品生产技术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和营销管理等岗位能力,强化安全与责任意识。(3)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顶岗实习单位概况;顶岗实习岗位职责;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及营销等岗位实践;提出岗位实践优化建议;顶岗实习感悟或收获。(4)教学要求: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在校外顶岗实习单位完成。第五学期安排一周顶岗实习教育,由学校老师和企业人员共同进行。顶岗实习期间,每位学生由企业指导老师和学校指导老师共同负责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每位学生的实习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进行综合评定;企业给出过程性考核成绩,学生提交实习报告,由学校老师结合实习表现给出终结性考核成绩,学生最终成绩为“过程性考核X60%+终结性考核X40%"O(四)毕业环节(课程代码)(1)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综合实践课、考查课。(2)课程目标:提高职业素养,强化学生运用药品生产技术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和营销管理等岗位能力,完成毕业实践报告。(3)课程内容:毕业环节主要包括毕业实习、毕业答辩(毕业考核)和毕业教育。(4)教学要求:毕业环节是由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共同负责完成。学生毕业实践报告审定合格后,需按学校统一要求参加学院各专业组织的毕业答辩。实施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依据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的表现、阶段任务完成情况、毕业实践报告质量以及毕业答辩情况确定本课程成绩。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教学计划进程表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分类序号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考试把衣学时分配合计理论教学验训实实中践学集实教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12345615/1518/1818/1818/1810/180/17公共基础课I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83216314*10+2*4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44420424*163形势与政策40402.51-5888884军事理论3636223*1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636213*126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38382.51-42*52*57创业基础支3232218实用英语(一)72724.516*129实用英语(二)6464424*1610实用英语(三)56563.534*1411体育(1-3)1021026.51-32*152*182*1812高等数学(二一)565243.514*1413高等数学(二,二)565243.524*10+2*814现代信息技术40402.514*6+2*81限定选修课社会人文类(包含垃圾分类)(选1)16161/I2自然科学类(包含人工智能)(选1)16161/3艺术修养类(选1)16161/i4劳动素质类(选1)16161/小计80461818650专业<技於课1必修课制图基础32320212*162无机化学483216322*16+4*43有机化学644816424*12+4*44分析化学482424332*12+4*65生物化学643232432*16+4*86生物工程设备及操作技术"5632243.542*16+4*67生物发酵技术*7232404.532*16+4*108生物提取技术*7232404.542*16+-1*109药物制剂技术*7232404.542*16+4*1010药物分析检测技术"7232404.542*16+4*1011实用药物学*64568434*14+4*212药物及中间*体合成技术603228432*16+4*713生物制品技术4024162.542*12+4*414药事管理法规32248242*12+4*215药物制剂综合实训3232254*816化学制药生产技能综合实训3232254*8合计86046439654I限定选修课绿色生产技术3232242*162安全生产与健康保护3232254*83现代生物制药技术4024162.552*12+4*44GMP实务240241.554*65GSP实务240241.542*126药品营销实240241.512*12务7医学基础48480324*128专业英语及文献检索32032254*8小计25613612016实习环节1必修课顶岗实习60000600205-68周12周小计60060020毕业环节1毕业环节650065565周小计65655总课时2585121870266514523.724.423.624.121.60说明:1 .本计划不包括复习、考试、军训、入学教育、实习前教育、毕业教育等教育环节。2 .学生毕业学分为145学分。3 .“*”为专业核心课程,“'、为网络课程,为专题讲座(二)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学年

    注意事项

    本文(药品生产技术专业2019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