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XX市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docx

    • 资源ID:338913       资源大小:40.29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市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docx

    XX市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2022)56号),深入推进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五大行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更加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进一步树立,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以创新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升。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基本形成,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学生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习惯明显强化。教育生态进一步优化,"五育并举"的培养体系、管理体系和科学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基本形成,为建成教育强市奠定坚实基础。到2035年,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更加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全面树立,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教育生态更加优良,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显著增强。二、重点任务(-)实施德育铸魂行动。1.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育实效。常态化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加强红色教育基地、爰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校外教育实践场所建设,充分用好XX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凄续红色血脉。2增强中小学德育实效。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改进德育方式方法,注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潜移默化,开展符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德育教育活动。开齐开足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组织开发覆盖中小学各年级的优质教学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加强基本礼仪、基本规则、基本要求等教育。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基本标准,鼓励学校建设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建设活动。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旗下的讲话"、入学入队入团仪式、主题班会等开展德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统筹校内外德育资源,发挥相关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鼓励广大“五老”人员参与和指导青少年德育活动。加强弱势困境儿童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提高关爱质量。积极探索建立学生校内外教育实践活动管理信息化、服务一体化机制。3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落实好"八个相统一"要求,继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打造10节"精彩一课"。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学科建设,持续推进"英模大师进课堂”活动。加强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推广应用教管服一体化智慧思政大数据平台,实现高校全覆盖。4 .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机制。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备课、教学、培训一体化机制建设。发挥XX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辐射作用,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建立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教科研机制,依托XX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大中小学德育发展研究中心。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活动。5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开足开好心理健康课程,推广应用全省大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成立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形成高质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体系,分批分期建设市、县区、学校三级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系统,建立并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库,加强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做细做实日常预警防控。强化医教协同、家校协同,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快速处理反应机制。6 .建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按规定配齐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合理设置招聘岗位,加大思政课教师补充力度,按规定配足配齐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加强思政课教师等德育骨干培训,提升专业化能力。常态化开展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思政理论课教学展示比赛。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建设专题学习、研讨和教学比赛活动。建立教育系统领导干部联系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制度。建立健全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与成长激励机制,将其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聘任、评奖评优、培养培训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并在绩效工资分配方面予以倾斜。建设一批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定期遴选一批市级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年度十佳班主任。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类职称评审制度,对兼职思政课教师思政学科成果予以认可。7 .培育德育特色品牌。积极培育推广具有XX文化特色的学校德育品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德育文化,广泛开展青少年德育活动。开展中小学德育品牌培育以及德育品牌学校、优秀德育案例、"绿色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等评选活动。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慧研学”活动,把“慧研学"纳入教育教学计划,精心设计研学方案。开展市级研学旅行基地、红色教育基地遴选活动。完善市级思政课名师库,组建高水平思政课名师团队。开展"金牌思政课教师""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评选,举行"金牌思政课"市级巡讲活动。(二)实施智育提质行动。1 .推进基础教育减负增效。认真落实XX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和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指导意见,精准分析学情,注重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指导,更加注重面向人人、因材施教。提升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落实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和"零起点"教学。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贯彻落实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举办各学段各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进一步推进课后服务工作,提高课后服务质效,提升课后服务信息化水平,开展优秀课后服务案例和课后服务示范校评选活动,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和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巩固治理成果。组建校外培训监督员队伍,实施“黑白名单”制度,充分发挥"双减"监测管理平台作用。严格规范培训机构服务行为,强化常态化运营监管。2 .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调整优化中职学校布局结构,每县区原则上集中精力办好1所多功能、现代化的中职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新兴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鼓励学校开设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支持XX幼儿师范学校提升办学层次。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引导XX中药科技学校、XX幼儿师范学校、XX建筑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和XX汽车工业学校等持续做好T+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认定职业技能等级,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对达到省颁A类标准的中职学校,支持设置高职专业学院。推动高校建设与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的现代产业学院。3 .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形成与全市创新发展格局、产业发展导向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开展硕士点申报建设工作。实施"双万"计划,建设一流本科。4 .完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落实各学段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和长三角地区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实施XX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MXX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暨综合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加快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成立各学科教学指导组。推进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加强学生选课指导。扎实推进“五大行动”实验区遴选。定期开展教学成果奖评选,加强国家级、省级、市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遴选一批市级"教坛新星"。配齐配强各学科教研员。5 .加快发展智慧教育。加快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完善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提高学校宽带接入水平。加强教室、功能室、图书馆和校园安防系统等信息化设施建设,实现教育"云网端"一体化,完成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丰富智慧教育应用场景,推动全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积极推广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和信息化智能终端等现代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协作和探究学习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教研资源共享,积极做好在线开放课程、微课程等优质数字资源开发建设。加强名师网络工作室建设,大力推广教育资源研修共同体。加强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生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充分发挥智慧学校建设效益,规范管理,深入推进智慧学校常态化应用,打造一批智慧学校建设应用示范校。(三)实施体教融合行动。1 .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逐步增加课时,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不得挤占体育课,高等教育阶段学校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使青少年学生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推进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推进体育锻炼家校共育,鼓励家长引导孩子进行校外体育活动,保障中小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各1小时。2 .完善学校体育赛事体系。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完善校内比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市、县区、学校三级体育赛事体系。创建一批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等集体球类项目。整合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打通教育和体育系统赛事互认通道。组织优秀体育运动员进校园。每年开展全市校园五禽戏大赛。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创建一批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常态化开展学生体质监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档案;将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积极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抓好青少年肥胖、近视防控,降低学生肥胖发生率。严格管控学生使用电子设备时间,严格落实眼保健操制度,不得压缩或者占用眼保健操的时间。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体质检测优秀率达到10%以上。4 .加大学校体育保障力度。实施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配齐配强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开展体育教育示范学校评选。组织开展体育教师轮训和市级中小学骨干体育教师培训班。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积极破解城区学校体育场地“用地难”问题,提升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达标水平,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共享机制。健全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四)实施美育熏陶行动。1.深化美育教学改革。严格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刚性要求,逐步增加课时。明确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学前教育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义务教育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高中阶段开设多样化艺术课程。职业教育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课程。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推广面向全体学生的声乐、器乐、舞蹈、戏剧、书法、绘画等艺术教育。鼓励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合作开设美育课程。成立市级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打造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开发一批具有XX特色的美育课程。开展市级优秀艺术社团、美育精品示范课、优秀美育作品、书法美术教育示范校评选以及书法、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2 .丰富艺术实践活动。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展演机制,每三年举办一次市级综合性艺术展演,各县区、各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艺术展演或艺术专项展示,鼓励举办跨校、跨区域艺术展演交流活动。开展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偷佥学习等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每年组织学生现场参观艺术展馆、观看艺术展演。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等教育阶段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3 .提高学校美育保障水平。实施美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大中小学美育教师补充力度,未配齐的县区应每年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美育教师。鼓励优秀文艺工作者到学校兼任美育教师。加强乡村学校美育全科教师和兼职教师培养。建立美育薄弱学校帮扶机制,支持XX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推动实施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建好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加快配齐农村学校美育设施、器材,鼓励高校与政府共建共享艺术场馆。4 .推进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推动高雅艺术、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校园。举办市级中小学传承"非遗”成果展示,推动五禽戏、剪纸、二夹弦等地方"非遗”技艺进校园、进课堂,营造人人知晓"非遗",人人热爱"非遗",人人学习传承"非遗”的浓厚氛围。(五)实施劳动促进行动。1.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开齐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和挪用劳动课程教学和劳动实践时间。在其他学科课程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形成大中小学衔接贯通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劳动教育资源。制定XX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清单。学校要制定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注重课程教学实效,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体验。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纪实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5 .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鼓励孩子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把劳动教育纳入"家长学校"指导内容。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制定劳动公约、劳动清单,结合XX特色、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构建以家校为主的日常生活劳动,构筑以"家庭、学校、社区"多维一体的实践劳动。各校主动与全市各行业劳动教育基地和实训基地协同共建,实现资源共享,联合开发新的劳动教育资源。6 .培育劳动文化。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设为全市"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专题劳动实践,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组织劳模工匠进校园,通过讲好劳模(匠人)故事、弘扬劳动家风、探索研学旅行新模式等,挖掘劳动精神,传承劳动文化。开展劳动技能和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遴选劳动教育典型案例。7 .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建立以县区为主、政府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实现县级中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全覆盖。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成立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立劳动教育专题研究项目。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分类完善评价标准。在职称评定和岗位晋升工作中将劳动教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8 .培育劳动教育品牌。依托我市丰富的资源优势,培育推广具有XX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品牌。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食品、传统工艺品、中医药产品制作等实践活动,举办老庄文化、中医药文化等进校园活动,组织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吸收XX地方人文艺术特点,挖掘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设具有XX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不断丰富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把地方“非遗"文化以及中医药文化等纳入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展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劳动教育精品示范课评选活动,遴选认定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把劳动教育纳入家校共育内容,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三、落实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五大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统筹谋划、综合协调和调度指导"五大行动”实施。各县区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进一步细化方案,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工作汇报,抓好工作落实。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要深入细致抓好五大行动落实。(二)加强条件保障。各县区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纳入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切实保障五大行动任务落实。开展五大行动实验区遴选,用好省财政资金奖补。教育部门要牵头抓总,制定细化举措,加强案例指导。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为师资配备、职称评审等提供支持和保障。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数据资源部门要在规划、用地、项目建设、数字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卫生健康、文化旅游和体育、市场监管、妇联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共同抓好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五大行动”实施,重视发挥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的作用。(三)加强督导考核。每年制定工作量化目标和具体工作计划。将"五大行动”实施情况作为市政府教育督导重点任务,纳入对县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教育发展)、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内容,加强结果运用。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调度推进、督促督办。开展质量监测,强化反馈和指导。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和艺术素质测评合格率等重要指标持续下降的县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依法依规予以问责。(四)营造良好环境。全面、完整、准确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及时总结推广新经验好做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广“五大行动”的典型经验,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支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良好氛围。附件:1.重点任务分工2.XX市推进"五大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件1重点任务分工序号重点工作责任单位时限要求1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市教育局(以下工作均需各县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长期坚持。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市教育局,市文化旅游体育局(逗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2022年底前完成,并长期坚持。3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打造10节"精彩一课”。XX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底前完成。4持续推进"英模大师进课堂”活动。市教育局,XX学院、XX职业2022年底前完成。技术学院5推广应用教管服一体化智慧思政大数据平台,实现高校全覆盖。XX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底前完成。6发挥XX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辐射作用,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市教育局,XX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底前完成。7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活动。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2023年底前完成,并长期坚持。8开足开好心理健康课程,推广应用全省大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妇联2023年底前完成。9分批分期建设市、县区、学校三级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系统加强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做细做实日常预警防控。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2025年底前完成。10按规定配齐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XX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底前完成。11建立健全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与成长激励机制,将其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聘任、评奖评优、培养培训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并在绩效工资分配方面予以倾斜。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23年底前,出台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方案,启动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计划;2025年前完成。12建设一批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定期遴选一批市级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年度十佳班主任。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23年底前建设一批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并定期遴选一批市级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年度十佳班主任。13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类职称评审制度,对兼职思政课教师思政学科成果予以认可。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长期坚持。14贯彻落实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市教育局长期坚持。15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市教育局长期坚持。16进一步推进课后服务工作,提高课后服务质效,提升课后服务信息化水平,开展优秀课后服务案例和课后服务示范校评选活动,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和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23年底前完成优秀课后服务案例和课后服务示范校评选活动。17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巩固治理成果。组建校外培训监督员队伍,实施“黑白名单制度,充分发挥双减监测管理平台作用。严格规范培训机构服务行为,强化常态化运营监管。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2022年6月底前完成。18调整优化中职学校布局结构,每县区原则上集中精力办好1所多功能、现代化的中职学校。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25年底前完成。19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新兴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鼓励学校开设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长期坚持。20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形成与全市创新发展格局、产业发展导向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XX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长期坚持。21推进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市教育局2021年开始,序时推进。22完善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提高学校宽带接入水平。加强教室、功能室、图书馆和校园安防系统等信息化设施建设,实现教育"云网端一体化,完成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丰富智慧教育应用场景,推动全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数据资源局2023年底前完成。23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积极推广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和信息化智能终端等现代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协作和探究学习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教研资源共享,积极做好在线开放课程、微课程等优质数字资源开发建设。加强名师网络工作室建设,大力推广教育资源研修共同体。市教育局,市数据资源局2023年完成义务教育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各学科必修内容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工作。24加强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生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充分发挥智慧学校建设效益,规范管理,深入推进智慧市教育局,市数据资源局长期坚持。学校常态化应用,打造一批智慧学校建设应用示范校。25推进体育锻炼家校共育,鼓励家长引导孩子进行校外体育活动,保障中小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各1小时。市教育局,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妇联2025年底前完成,并长期坚持。26抓好青少年肥胖、近视防控,降低学生肥胖发生率。严格管控学生使用电子设备时间,严格落实眼保健操制度,不得压缩或者占用眼保健操的时间。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市教育局、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2023年底前完成。27实施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化旅游体育局2025年底前完成。28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积极破解城区学校体育场地用地难”问题提升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达标水平,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共享机制。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文化旅游体育局2025年底前完成。29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展演机制,每三年举办一次市级综合性艺术展演,各县区、各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艺术展演或艺术专项展示,鼓励举办跨校、跨区域艺术展演交流活动。市教育局,市文化旅游体育局2023年底前,推进全市大中小学生艺术年度专项展示展演和中学生合唱专项展示展演活动。长期坚持。30实施美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24年底前完成。31建好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加快配齐农村学校美育设施、器材,鼓励高校与政府共建共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2025年底前完成。享艺术场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32丰富劳动教育资源。制定XX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清单。市教育局2022年底前,制定XX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清单。33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鼓励孩子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把劳动教育纳入家长学校指导内容。市教育局,市妇联2023年底前完成。34各校主动与全市各行业劳动教育基地和实训基地协同共建,实现政策协同和资源共享,联合开发新的劳动教育资源。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底前,遴选一批市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长期坚持。35建立以县区为主、政府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实现县级中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全覆盖。市教育局2022年底前完成。36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市教育局,市财政局按照有关要求,序时推进。2025年底前完成。37开展五大行动实验区遴选,用好省资金奖补。市教育局、市财政局2023年底前完成。附件2XX市推进“五大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XXX市政府副市长副组长:XXX市政府副秘书长XXX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成员:XXX市委组织部副部长XXX市委宣传部副部长XXX市委编办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珊艮务中心主XXX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XXX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XXX市科技局副局长XXX市民政局副局长XXX市财政局副局长XXX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XX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XXX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XXX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XXX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XXX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XXX市退役军人局副局长XXX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XXX市医保局二级调研员XXX市数据资源局局长XXX市总工会副主席XXX团市委副书记XXX市妇联副主席XXX市文联副主席XXX市关工委副主任XXXXX学院副院长XXXXX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学生处处长

    注意事项

    本文(XX市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