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上人类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人类对环境问题解决得好坏,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早已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本工程占地多,影响范围广,而且建成后对周围环境要求高。必须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使周围环境能够长期协调发展。第一节本工程的环保目标应达到重庆市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第二节环保责任体系为实现环保目标,在施工前,将环境保护列为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建立岗位责任到岗、到人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责任体系。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一、设专人对所有出场车辆进行检查,有泥土污染的车轮必须清洗干净,方能出场。二、从场内排入城市下水管网的水,必须是经过处理的清洁水。三、进入现场的施工材料,施工机具必须及时转入场内,不得在人行道及马路上堆放。四、每天安排施工人员清扫现场外围有关的道路。五、在交通高峰时间尽量避免大型车辆进出现场以免影响交通。六、建筑垃圾及时外运处理。七、现场道路及堆放场地等用碎进行硬化,对现场堆放的散装材料采用彩色编制袋覆盖,以防止风吹起尘。八、我公司将本工程列为重点工程,因此,现场治安管理极为重要,针对本工程,特成立现场治安管理经济民警分队,由集团总公司挑选优秀的经济民警组成,驻扎在现场,为现场的生产及生活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九、现场所有工作人员进出施工现场均佩带“胸卡”或“现场出入证”。十、制定现场治安管理制度,并通告全体现场工作人员。十一、该工程全部采用全封闭施工,外用双排脚手架,绿色密目网封闭,临街围墙不低于L8米,以免建筑工程及现场的灰尘被风刮起,影响环境。十二、对噪音较大施工机具如电锯等,安排在室内作业,在现场建有木工房,内挂泡沫板,吸音、隔音,减少噪音。十三、对施工现场内的施工道路全部采用C20碎80厚硬化,对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随清随运,做到施工现场干净清洁。十四、对施工现场内的空地设置绿化带,美化环境。十五、对现场内场地,根据自然地坪设置明沟排水,对施工污水,直接排到城市污水管网。十六、设置环境保护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亲自挂帅,制定各项责任制确保环境卫生。第四节环境污染防治施工期间应遵守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规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对施工噪声、粉尘(扬尘)、废气、废水、振动等的控制,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及危害。一、施工期间噪声的防治措施现场施工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为了能有效地降低施工噪声,应从以下几点着手:1、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使施工噪声符合国家环保局颁发的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要求。土石方施工阶段的噪声限值为:白天75dB,夜间55dBo2、在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案中尽可能选用噪音小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3、将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布置在远离施工红线的位置,减少对施工红线外噪音的影响。4、对噪音较大的机械,在中午(12时至于14时)及夜间(20时至次日7时)休息时间内停机,以免影响附近居民休息。二、施工期间粉尘(扬尘)的污染防治措施土石方施工和施工车辆行驶会引起尘土飞扬,使附近的总悬浮颗粒物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了注重环保工作:1、配备足够数量的洒水车以保证将施工区内汽车行走施工道路的粉尘(扬尘)控制在最低限度。2、定时派人清扫施工便道路面,减少尘土量。3、对可能扬尘的施工场地定时洒水,并为在场的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专用劳保用品。对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散料应予遮盖或适当洒水,运输时亦应予遮盖。4、汽车进入施工场地应减速行驶,避免扬尘。三、施工期间振动污染的防治措施1、在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案中尽量选用振动小的施工艺及施工机械。2、将振动较大的机械设备布置在运离施工红线的位置,减少对施工红线外振动的影响。3、对振动较大的施工机械,在中午(12时一14时)及夜间(20时一次日7时)休息时间内停机,以免影响附近居民休息。四、施工期间水污染(废水)的防治措施1、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不许堆放或倾倒任何含有害物质的材料或废弃物;不许取土,弃土,破坏土壤植被。2、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防止机械使用的油类渗漏进入地下水中或市政下水道。3、在生产和生活区分别设置沉淀地、污水处理池,生产和生活废水及污水在排入市政排水系统前必须经过有效处理。4、施工人员集中居住点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特别是粪便要集中处理防治污染水源,厕所需设化粪池。5、冲洗集料或含有沉淀物的操作用水,应采取过滤沉淀池处理或其他措施,使沉淀物不超过施工前河流、湖泊的随水排入的沉淀物量。五、施工期间固体废物的防治措施1、注意环境卫生,施工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应在各自围墙内设置堆放点,由施工单位各自倾倒至指定地点,不得在围墙外堆放或随意倾倒,最后交环保部门集中处理。2、对施工期间的固体废弃物应分类定点堆放,分类处理。3、施工期间产生的废钢材、木材,塑料等固体废料应予回收利用。4、严禁将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料。六、其他环保措施1、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小组,由项目副经理主管,成员由专业骨干组成,做好日常环境管理,并建立环保管理资料。2、建立健全环境工作管理条例,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相应环保内容。3、施工中如发现文物应及时停工,采取有效封闭保护措施,并及时报请业主处理,任何人不得隐瞒或私自占有。4、建立公众投诉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5、施工期间应防止水土流失,做好废料石的处理,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置、综合治理、化害为利。第五节噪音控制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与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密切联系合作,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环保设施和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环保知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施工污染、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我司将严格控制施工产生的噪音,尽量做到不扰民,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应控制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满足国家和市有关法规要求。必须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I2523-90)、城市区域环境震动标准(GB10070-88)和市有关部门对夜间施工的规定。在选择施工设施、设备及施工方法时,充分考虑由此产生的噪声对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影响,选用低噪音设备,采取消音措施,同时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以防噪音扰民。具体措施如下:制定减少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措施。保证施工作业所产生的振动不影响周围建筑物的安全、不破坏有关精密仪器设备的正常精度、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按市有关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高考、中考、节假日及城市有关部门重大活动等期间,夜间施工对周围居民、企事业等单位造成影响。施工区域采用隔离板实施封闭性施工,修建临时隔音屏障,以减少施工噪声对附近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加强工程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大型机械设备应采取一定的消音措施,以降低机械噪声污染。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尽量降低夜间机械施工及运输车辆出入的频率。严格控制各种施工机具的噪音,对不符合噪音标准的汽车、机械严禁使用。噪音源设备设置在远离居民生活区的位置,在使用过程中,严格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并将噪音源用隔音板单独的围闭隔离。严格执行市夜间施工的规定,尽量较少夜间施工,若为加快施工进度或其他原因必须安排夜间施工的,须先到城监大队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后施工。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噪音,禁止夜间使用高噪音、高振动设备,减轻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施工中可以在场外预制的材料、模板、钢筋尽量在远离居民区的场地预制后再运至现场,尽量不在现场制作,以减少对施工现场的居民生活及产生的噪音污染。尽量较少现场中的产生噪音污染的固定施工机械,现场尽量用或不用柴油发电机组,而尽可能从周围的用电单位接驳,减少柴油发电机组长时间发电所造成的噪音及空气污染。机动车辆的排气消声器和喇叭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并保持技术性能良好。整车行驶噪音不得超过机动车辆噪音排放标准。必须将机动车辆噪音污染纳入检测内容,对不符合机动车辆噪音排放标准的应按有关规定期限进行检修直至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施工中,在市区范围内行驶的机动车辆一律禁鸣喇叭。第六节空气污染控制及防尘措施经分析,造成空气污染主要来自自燃动力机械(包括汽车、起重机、挖土机、发电机排出废气)及施工中因施工场地或周边道路路面粘附有泥土而被扬起的泥土飘尘,因此控制空气污染主要是减少废气排放量及空气中的飘尘。项目经理部下设文明施工维护小组,小组指定专人专职负责施工四周及周边路面的打扫,随时随地清扫地面粘结的泥土及其他杂物,同时,每天对施工场地及周边路面进行四次洒水除尘,以免泥土被汽车或机械扬起造成瓢尘。施工现场尽量减少散体物料的堆放面积,材料尽量作集中堆放,水泥及散体物料临时存放地应设置离居民区或厂区较远的地方,并加盖顶棚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尽量较少工地的尘土。采取措施减少燃油动力机械的应用,对于可用电动工具代替的机械则尽量用电动工具代替,减少内燃机械的使用。施工内燃动力机械遵照国家要求进行年审,废气检测及格后才可以投入使用。不允许使用超标车辆投入使用,最大限度较少废气排放。合理调配施工机械,避免集中使用大量施工机械造成局部环境污染。每天有专人负责给施工通道及现场的机动车道淋水,以减少工地的尘土。施工场地运输道路要经常进行洒水养护,以防止粉尘对大气及生活环境造成污染。工程材料运输过程中要用蓬布进行遮盖,且装料适中,不得超限,对车辆外表应及时进行清洗。储存粉末状材料及其它特殊易挥发的材料要进行封闭性遮盖。及时对生活及工业垃圾进行清理,积极搞好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物和会产生有害有毒气体、烟尘、臭气的物品。施工中若产生有害气体,则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治理,尽量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在,施工现场附近的居民敏感区内,取消钢梁喷漆作业,避免散发有害气体,危害作业区周围人群健康。第七节水质污染控制施工场地周围布置完善的临时排水系统,对生活及生产废水进行集中,防止污水在地面漫流。项目经理部的文明施工小组组织专人负责施工场地周围排水设施的完善及日常疏通,确保生活废水及生产废水不在地面四处漫流。雨季施工时,做好周围市政排水系统及施工场地内的临时设施的疏通工作,确保雨水能及时排走,同时对施工范围内未来得及运走的余土或散体物料用防水雨蓬进行覆盖,并在周围砌筑矮墙进行围蔽隔音,以免雨水冲走土方及散体物料,对周围水质及路面造成污染。施工现场有毒有害的材料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并应贮存于仓库中,有可靠的密封性装置,不得露天堆放,以免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对水质造成污染。对工程排除的废水应事先经过沉淀池和处理后方可排走,工地的废水经排水沟集中至沉淀池沉淀及处理后再就近排入市政排污系统。对于需用水进行生产的场地的地面进行砂硬化,并在场地周围设置截水沟,确保地表水能迅速排到截水沟,防止污水渗入地下,工地洗车槽四周应设置截水沟,并经沉淀后排放到市政排污系统中。工程施工污水、废水必须采取有效净化措施加以处理,严禁直接排放。施工机械加强保养,防止漏油,机械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水或维修机械的油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生活污水必须经过严格净化处理,并经检验符合环保标准后方可排放。所有的施工垃圾按批准的方法运往批准的地点按规定进行处理,生活垃圾按照城市规定,每天集中,纳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第八节路况及路面卫生施工现场的余泥及时清运,余泥外运将由散体物料运输单位运输,不雇用无余泥排放证的车辆运送余泥,不乱倒余泥。流质塑土必须经过晾干后才能装运,不能水土混装。汽车装土必须低于车箱高度,防止土方掉漏。在工地出入口设置洗车槽,配置高压枪,严格要求车辆驶出工地前要进行冲洗,避免将砂泥夹带出马路。专人负责路况维护工作,对因施工造成的路面破损、凹陷等及时进行修补,确保路况完好。安排专人清扫施工现场及附近的道路,并结合现场的机动车道淋水。第九节保持工地良好工作环境生产生活设施布置合理、整齐,机械设备、车辆停放有序。定期清理收集生产生活区的废弃物料,分类运输到指定的存放点进行处理。合理设计生活区污水处理系统的布置、容量。定期检查维护排水设施、化粪池等外部环境设施,定期收集和处理固体垃圾,定期消毒。生产中各种机械设备产生的废弃油料,将建一个废油坑集中处理。树立施工公告牌,标明工程地点、名称、规模、进度等。在加油站和炸药、雷管库附近树立警示牌,标明严禁烟火、禁止吸烟等注意事项。提醒来往行人。定时洒水降低施工区路面粉尘浓度。保护已建立的水准基点或永久测量标志不受破坏。工程施工期间,发现文物古籍等贵重物品时,要对现场进行保护,及时通知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处理。工程竣工后,拆除临时设施时,不得破坏周围的建筑物和树木等其它设施。施工中各种临时设施和场地,如堆料场、机械停放处等,尽量远离居民区,而且设于居民区主要风向的下风处。当无法满足时,采取适当的防尘及消声等环保措施。粉状材料采用袋装或其他密封方法运输,不散装散卸。施工运输道路,采取防止尘土飞扬的措施。在推行机械化施工的进程中,尽量减小噪声、废水、废气及尘埃等的污染,以保障人民的健康。施工期间的噪音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建筑物材料运输,车辆马达的轰鸣及喇叭的喧闹声。把噪音大的施工机械的施工以及材料运输尽量安排在白天,并尽量减少喇叭声。在夜间一般停止材料运输,并尽量采用低噪音机械,以免影响周围居民休息。会同甲方及当地有关部门,为本工程的土合理制定外运路线及土堆放地点,土方车在运输过程中应遵守交通规则,在装运过程中不得超载,装土车沿途不洒落。车辆驶出工地前应将轮子泥土清洗干净,防止沿途土洒落,影响环境整洁。同时派专人对工地门前及弃土地点实行道路保洁制度,一旦有土洒落及时清扫。生态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保护城市绿地,保证市政设施及其使用功能,按照市城市市容管理规定保护城市市容。同时注意保护城市资源和文化遗产,使施工各阶段的环保工作均能符合国家与地方的各项相关要求。第十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措施一、与当地各级管理部门的协调措施我公司进场后,主动及时地与各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质监、安监、公安、市政、环保、道路、水、热力、供电、煤气等)办妥有关手续,并明确与之对口人员,定期召开协调会,加强沟通,为今后施工期间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打下扎实的基础。以认真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形象。二、与周边居民的协调措施在施工期间,将不可避免因施工原因,会对周围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我公司进场后立即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安全、文明施工负责人等为组员的居民协调小组,制定详细的技术组织措施,尽量减少扰民。并设置居民投诉信箱,针对居民投拆的问题,在三天内(含到实地勘察)给予答复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耐心地做好解释和善后工作以取得居民的谅解。第十一节防止民扰和扰民管理措施一、成立防止民扰和扰民协调领导小组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在现场周边主要居民住宅区,为了防止民扰和扰民,给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给工程的顺利施工创造条件,为此项目部特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防止民扰和扰民协调领导小组,专门负责防止民扰和扰民的协调及管理C二、管理措施1、本工程为减少噪声,减少扰民,超标准设备要搭棚封闭,险浇筑施工,要求使用新型低噪音振动棒。工作时间早6:OO至晚22:00,不能间断的工序先采取降低噪声的措施,再进行施工。2、合理安排施工内容,电锯、碎浇筑等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尽量避免晚上施工,当某些工序必须在晚上进行施工时,应采取响应的措施,尽量降低噪音,如搭棚隔音封闭等。3、当浇筑碎等必须连续施工时,应提前到当地环保部门办理好夜间施工许可手续,取得环保部门的批准和同意,同时应提前做好周边居民的安抚工作,施工时应将环保部门出示的夜间施工告示张贴在周边和居民区的醒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