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x
基础知识知识生根j1 .二班化碳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C(h是一种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叫0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C&的“三不”是.。CO?能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工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 .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等。4 .CO二的用途:、和等。基础知识知识发芽L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2.将干冰放到空气中其周围产生大量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A、干冰升华出大量的水蒸气B、干冰升华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大量白色气体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学习目标,1、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3、了解温室效应及防止温室效应所采取的措施、知道和倡导低碳生活。基础知识知识丽L二氧化碳有哪些典型的物理性质?2.二氧化碳哪些典型的化学性质?庭础知识知画落网一、二氧化碳的重要物理性质及相关知识: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三、温室效应和低碳生活:四、二氧化碳的常见重要、用途:描述产生的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3)王丽同学轻轻捏丙中胶头滴管(图丙),看到的现象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O7.兴趣小组同学将点燃的镁条插入盛满C02的集气瓶内,镁条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并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同学们对镁与C02反应的产物继续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I:产物是MgO和C:猜想:产物是Mg0、MgC2和C。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0【查阅资料】MgO+H2O=Mg(OH)2.Mg(OH)2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增大;MgC2+2H2O=Mg(OH)2+C2H2个。碱性物质能使酚酣变红。【实验分析】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放入试管,加入足量热水,无气体放出,说明猜想不正确;为了验证另一种猜想中白色固体成分,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实验操作:取反应后固体与热水反应所得上层清液加入酚SL实验现象:变红。则该猜想正确。Mg与CCh反应的方程式o【实验反思】通过本实验,对“C02不助燃“,你有什么新的认识:3.如图所示实验中,、为用紫色石芨溶液润湿的棉球,、为用石芨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变红,不变红B.变红,不变红C.、变红,、不变红D.比先变红,、不变红4 .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硬壳状薄膜:向澄清石灰水中,通过吸管不断吹入由人体呼出然殷通入CO:的气体后,石灰水变浑浊为了使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个炭火盆,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在建筑工地,建筑工人总是用一层细沙盖在剩余的石灰浆上,用以隔绝空气。新鲜鸡蛋用石灰水浸泡过后,就可较长时间保鲜A、®®®B、®C、D、0®®®®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5 .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一干水吸收C.用干水吸收CO?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D.干水吸收C0?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C0,气体性质的实验:(1)王亮同学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缓缓倒人烧杯中(图甲),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碳:,O(2)李峰同学将收集满C0?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里(图乙),并轻轻振荡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