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2022餐饮油烟整治专项实施方案.docx
XX县2022年餐饮油烟整治专项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统一安排部署,强化精准治污、依法治污、科学治污,聚焦餐饮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全面提升环境管理水平,通过有效治理餐饮油烟污染,全力推进我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切实保障公众健康,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精准治污、依法治污、科学治污,聚焦餐饮行业大气排放污染和影响人民群众健康问题,突出重点,分类管控,大力开展餐饮行业大气污染专项治理,排查建立治理台账,严格餐饮服务单位新、改、扩项目准入,清理、规范和提升现有餐饮服务单位,促进油烟废气达标排放,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餐饮行业绿色发展,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突出环境问题。二、工作目标按照“分类管控、全面整治、规范提升”的原则,对餐饮行业大气污染排放单位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切实减少餐饮行业大气污染,全面推进餐饮企业和机关、院校、企业食堂餐饮油烟同步治理,聚合求效,实现“三个百分百”,即餐饮服务单位百分百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油烟净化设备百分百定期保养,大气污染物排放百分百达标,消除违规露天直排和废气超标排放行为。三、管控范围整治区域为城市建成区重点管控区域。餐饮服务单位包括餐饮企业、个体餐饮及食品加工门店、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等,优先整治重点业态(经营烧烤、煎炒等污染强度较高的单位)、重点规模(大型及以上单位)、重点区域(人口密集区、餐饮服务单位聚集区)及重点单位(被投诉举报餐饮服务单位、行政企事业单位食堂等)(以下简称“四类重点餐饮单位”)。不产生油烟的或不设炒炉及无煎、炒、炸、烤等产生油烟、异味、废气制作工序的餐饮服务单位,如面馆、馒头铺、包子铺、蛋糕房、冷食店、砂锅等形式的门店等,以及居民家庭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不纳入管控范围。四、重点任务1.排查建立工作台账。建立城市管理、生态环境、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等部门餐饮行业信息共享机制,市场监管会同行政审批部门提供辖区餐饮服务单位清单名录及相关信息,城市管理部门会同生态环境部门排查餐饮油烟污染治理设施安装运行情况,生态环境部门对清单名录内的餐饮服务单位油烟达标排放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建立完善辖区餐饮服务行业油烟治理工作台账及四类重点餐饮单位清单。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责任部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行政审批局2 .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建立餐饮行业油烟治理工作台账动态更新机制,市场监管会同行政审批部门每半年提供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名录,城市管理部门会同生态环境部门及时更新监管台账,将新、改、扩建餐饮服务单位纳入台账管理,对注销企业进行台账动态清理。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责任部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行政审批局3 .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要求。严格落实XX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等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等场所,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落实治理主体责任,依法依规安装油烟污染防治设施。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责任部门: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4 .清理一批违法违规餐饮服务单位。对“无证无照”“露天烧烤”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坚决制止违法建设项目和违法排污行为,集中清理整治一批违法违规餐饮服务单位。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责任部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5 .规范一批守法经营餐饮服务单位。督促合法合规运营的餐饮服务单位,按照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相关要求,实施废气净化设备自查和整改,确保达标排放。重点检查大气污染物净化装置是否置于油烟排风机之前,油烟排风量以及设备配套空间与其规模是否相适应;厨房的炉灶、蒸箱、烤炉(箱)等加工设施上方是否合规设置集气罩,油烟集气罩罩口投影面是否大于灶台面,罩口面风速是否大于O.6m/s。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责任部门: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6 .提升一批典型示范餐饮服务单位。对规模以上、餐饮单位集聚区、商业楼宇等重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提升工程,确保废气稳定达标排放,并进行典型示范,鼓励在一级油烟净化设施后采用二级油烟净化设施,对污染物进一步进行净化处理。稳步推进餐饮服务单位在线监控设施建设。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责任部门: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7 .突出重点治理区域。以县城建成区为重点,开展油烟和非甲烷总烧控制,鼓励油烟和非甲烷总烧按照1.mg?和1Omg?开展治理,加强餐饮油烟管控,推进大中型餐饮企业(3个灶头及以上)纳入重点排污单位管理,推进在线监测设备安装联网,确保稳定达标运行。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责任部门: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8 .突出重点餐饮单位。要以“四类重点餐饮单位”为优先,推进净化设备升级改造工程,以楼宇、商场为主体,推进餐饮废气集中净化处理,以连锁品牌、餐饮集团为突破,条块结合开展废气治理。确保新建或更换净化设备的去除效率和经烟道排放后达准排放,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定期清洗、维护净化设备和集排油烟管道,做好台账记录。进一步完善周巡查制度,保障治理设施正常使用。基本实现餐饮服务单位高效油烟净化设施百分百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百分百定期保养,油烟废气百分百排放达标。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责任部门: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9 .鼓励开展第三方治理。落实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国办发(2014)69号)及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环规财函(2017)172号)等文件精神,以餐饮业废气治理“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针对餐饮服务单位废气净化设备安装设计不合理、清洗维护不到位、废气排放不稳定达标等突出问题,鼓励、倡导餐饮服务单位采用第三方治理的模式,对油烟净化相关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和定期清洗维护,提升餐饮行业污染治理整体水平。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责任部门: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10,规范第三方治理行为。积极引导餐饮服务单位,选取具备相关从业经验、信誉良好的第三方治理单位提供技术服务。第三方治理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标准要求,完善委托单位的高效油烟净化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运维,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强对第三方治理单位的监督管理,对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群众投诉举报问题突出的第三方治理项目及承担单位,严肃查处并要求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进行通报并公开曝光。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责任部门: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推动。各乡镇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要全面落实餐饮服务业大气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有序推进;要建立餐饮油烟治理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分解任务、分工明确、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确保每一户餐饮服务单位净化设备升级改造任务按时完成;对开设在居民住宅楼等排放废气、居民反复投诉的餐饮服务单位,采取措施督促转型经营或依法取缔;对应安装而未安装净化设备、不正常使用净化设备的,督促整改,限期达标排放。要完善沟通协调、信息反馈机制,统筹协调推进净化设备升级改造工程,定期反馈工程进展情况。(二)加强部门协同。生态环境、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要依法履职,协调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要推进餐饮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纳入餐饮业单位量化评级管理体系。县政府确定的监管部门对超标准排放油烟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三)加强政策支持。加大餐饮油烟治理政策支持力度,结合实际,鼓励对餐饮单位治理设施提升改造示范工程、餐饮油烟废气监测能力建设、在线监测设施安装及运行状态监控平台建设、第三方治理方面等给予政策支持。(四)加强宣传动员。借助多种媒体,广泛宣传餐饮油烟危害和做好排放治理的重要意义,营造舆论氛围;加大餐饮服务单位环境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力度,督促引导餐饮服务单位规范经营,履行环保责任。要以“通知、公告、一封信”等形式,加大相关法规、标准、政策、治理技术等的宣传力度,促进餐饮服务业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自主减排意识。要加强培训、技术指导,为规范治理、达标排放等提供支撑。要畅通群众投诉举报监督渠道,完善投诉热线,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