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检察院大数据平台-三远一网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docx

    • 资源ID:350617       资源大小:56.76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检察院大数据平台-三远一网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docx

    百度文库搜索检察院大数据平台三远一网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智慧检务检察院信息化检察院“三远一网”方案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X月目录第1章项目概述(1)1.1项目背景(1)1.2系统需求分析(2)1.1.1 检察院信息化现状分析(2)1.1.2 庭审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展示(7)1.1.3 庭审文本信息的采集与音视频同步(8)1.1.4 庭审图片信息的采集与展示(8)1.1.5 庭审声音信息的采集与展示(9)1.1.6 庭审证据信息的采集与展示(10)127庭审音视频信息存储、直播与点播(IO)128庭审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12)129拓展功能需求分析(13)1.3 庭审信息资源管理的需求及分析(13)1.4 庭审图像监控中心需求分析(15)1.5 远程庭审功能分析(16)1.5.1 功能分析(16)1.5.2 远程传输网络要求(16)1.6 设计目标(17)第2章系统建设方案(19)2.1 设计依据(19)2.2 设计原则(20)2.3 设计目标(22)2.4 系统结构设计(24)2.4.1 系统结构图(24)2.4.2 系统组成部分(25)2.5 “三远一网”系统设计(29)2.5.1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29)2.5.2 选型原则(32)2.5.3 三远一网设计方案(34)2.6 高清数字审讯室布局(45)2.6.1 标准数字审讯室全局图(45)2.6.2 大审讯室方案设计(46)2.6.3 中审讯室方案设计(48)2.6.4 小审讯室方案设计(50)2.6.5 评审委员会会议室设计(52)2.7 指挥控制中心设计(53)2.7.1 指挥控制中心的组成(53)2.7.2 指挥控制中心的设计(54)2.8 电子云政务系统(57)2.8.1 内容框架(57)2.8.2 云中心设计方案(58)2.8.3 计算资源池建设(60)2.8.4 存储资源池建设(63)2.8.5 云管理平台建设(67)2.8.6 网络系统设计(71)2.8.7 局域网络设计(74)2.8.8 云安全管理建设(78)2.8.9 云备份系统建设(84)2.8.10 灾备中心设计(86)2.9 计算机网络系统(88)2.9.1 系统概述(88)2.9.2 需求描述(88)2.9.3 网络设计方案(92)294产品选型(I1.1.)2.10 网络安全及信息安全(138)第3章庭审资源综合管理系统介绍(142)3.1 系统管理功能(142)3.1.1 开庭管理(143)3.1.2 庭审观摩管理(146)3.1.3 统计分析管理(148)3.1.4 设备监控管理(151)3.1.5 权限管理(152)3.1.6 审判协助管理(157)3.1.7 系统管理(160)3.1.8 日志管理(163)3.2 系统基本功能(165)3.2.1 总计(165)3.2.2 系统高集成度(170)3.2.3 一键开庭/闭庭(170)3.2.4 语音激励与跟踪功能(171)3.2.5 庭审系统字幕叠加功能(171)3.2.6 集中控制功能(171)3.2.7 光盘刻录功能(172)3.2.8 直播和点播功能(172)3.2.9 4.2.9电源设备管理功能(173)3.2.10 即时通信功能(174)3.2.11 多画面浏览功能(174)3.2.12 笔录模板管理(175)3.2.13 物证展示功能(175)3.2.14 笔录同屏校对打点功能(175)3.3 系统扩展功能(176)3.3.1 和审判业务系统对接(176)3.3.2 外派审讯室的应用(176)3.3.3 支持远程审判功能(177)第4章高清数字庭审系统技术优势(178)4.1 构建法院多级化网络管理平台(178)4.2 法院资源(设备)的有效利用和整合(178)4.3 采用“云存储服务器”,多重数据存储和备份(179)4.4 支持设备延时关机及实时同步刻录(180)4.5 高安全性(180)4.6 案件信息同步叠加(180)4.7 性能的庭审直播和点播(181)4.8 支持远程提讯(181)4.9 强大的卷宗管理系统(182)第5章高清数字庭审产品介绍(183)5.1 远程提讯设备(183)5.1.1 高清庭审主机(183)5.1.2 音频管理设备(186)5.1.3 高清摄像机(189)5.1.4 集中控制设备(193)5.1.5 庭审服务器(194)5.1.6 庭审资源管理软件平台(197)5.1.7 用户浏览软件(207)5.2 智能数字庭审系统(209)5.3 数字庭审主机(简约型)(211)5.4 幻象供电智能混音器(212)5.5 强指向性鹅颈话筒(214)5.6 室内高清高速智能球机(215)5.7 室内模拟球机(216)5.8 室内高清网络摄像机(217)5.9 桌面液晶显示器(218)第6章施工组织设计(219)6.1 工程概况(219)6.2 劳动力计划、主要设备材料、构件的用量计划(225)6.3 施工进度计划及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227)6.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234)6.5 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及技术措施(246)6.6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310)6.7 项目管理班子配备(323)6.8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331)6.9 施工配合及施工界面的划分(351)第1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检察技术与信息化工作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技术部门是检察机关开展业务的技术保障部门,检察技术业务的好坏也影响其他检察业务工作的开展。如今,随着“互联网+”和云技术的发展推广,科技强检和电子检务工程将信息化应用到检察工作的方方面面。现在的检察技术部门和传统的检察技术部门已有很大的区别,但在人员管理、运行机制上却没有质的变化,基层院受人员和设施限制也难以照搬上级院的模式。以下我结合本院技术工作实际情况,就司法改革背景下信息化工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略陈管见。按照各级领导要求,我市今年将“三远一网”在全市公诉工作中推开。以远程庭审为先导,及时总结经验,并探索远程提讯、远程送达和检察工作网建设运转,适时制定“三远一网”程序操作规程。随着我国各项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改变传统庭审模式,实现公正与效率已经成为国内各级检察院的工作主题,更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实现公正裁判提高检察院社会公信度,是审判管理改革的突破,是检察院审判工作监督制约机制的一个创新,通过实施数字化三远一网系统使庭审过程与科技手段紧密结合,体现了“阳光审判”公开、透明的原则,实现对庭审过程中对原被告、证人、法官、公诉人、犯罪嫌疑人、电子证据画面进行实时采编录像和网络直播,满足庭审音像资料存档、远程观摩和领导在线监督的需求。我公司“三远一网系统”通过加强计算机技术、图像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采用先进的语音激励画面自动切换、专业的H.264数字音视频编码并能够实时DVD光盘直录、音像资料库硬盘备份、网络点播、动态片头字幕叠加、嵌入式操作软件、音视频参数调整、“双码流”网络传输直播技术及远程提讯需求。实现检察院系统对审判的标准化建设,利用现有的网络对审判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贯彻三远一网应用理念,提高了审判过程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公平性,加强了检察院在办案、办公管理的信息化程度。1.2 系统需求分析数字审讯室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集中控制技术,对庭审过程中的证据展示、庭审笔录、庭审直播,实现对审讯室内部对声、光、电等各种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的一种审讯室模式,并通过软件平台界面统一管理。在检察院的信息化建设中,全部庭审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在一个完善的数字审讯室系统中,都能无遗漏的采集并记录下来,因此,数字审讯室是一个案件信息中最核心的数据采集部分。数字审讯室能够通过现代多媒体音视频技术,以更清晰的显示、向更为广泛的受众展示庭审中的各种信息,其覆盖不仅限于当庭,还可通过不同方式,提供庭外旁听、司法监督、庭审观摩等功能。1.2.1 检察院信息化现状分析一、技术信息化工作现状目前的检察技术信息化运行机制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司法鉴定职能,主要由法医、司法会计、电子数据、文件检验等检验鉴定类的传统技术领域组成。二是信息化保障职能,主要由信息技术和现代侦查技术等现代技术组成。(一)传统技术门类缺乏,工作开展困难在传统检察技术方面,随着基层检察院检察鉴定权的上收,大多数基层检察院目前处于鉴定人员缺岗或另岗状态。就本院来说,在2012年本院有技术人员5名,其中网络信息化人员1人,两录1人,法医1人,司法会计1人,兼职文件检验1人,是全市技术种类最全的基层院;而现在在司法改革、人员分类管理后只有1名信息技术人员安排在技术岗位,肩负网络信息化和两录工作,1名公诉科员额制检察官兼职文证审查工作。司法会计、文件检验、法医鉴定等工作都要委托上级院或相关机构开展,传统的检察技术工作只剩下了文证审查工作,偶尔做一下电子数据恢复工作。(二)信息化建设未被充分理解,技术人员成保姆信息技术方面的工作目前完全是由技术部门的干警负责,一般要负责本院计算机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管理、维护和技术支持;对检察专网、计算机局域网进行管理和维护;管理和维护网络机房,保障网络机房设备正常运行;检察专网信息发布平台与外网门户网站的管理、维护与更新;内网邮箱维护工作;承担电脑和电脑外设的维护;分级保护常规工作、普通密码管理工作;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技术支持;视频会议的保障工作;协助自侦部门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等等工作。基本上涵盖了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等内容,也开展了个别案件的电子数据恢复工作。其中大量的工作为检察工作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推动检察技术信息化发展、为科技强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有部分工作属于科技含量低、无总结提升价值的工作,例如组装电脑、布局网线、协助同步录音录像、更改网络IP地址等等。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有些看似复杂的技术活已经仅限于动动鼠标、按按开关的工作了,而有的业务部门连这些简单的安装视频播放软件、安装驱动也要依赖技术部门,使专业技术人员变成了“修理工”,难以发挥自身技术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和攻关研究,其中同步录音录像、视频会议工作不但要技术人员全程参与,还让技术人员变成了“开关”师傅O()信息化建设不断升级,技术人员身兼数任技术人员除承担技术工作和信息化工作外,可能还承担其他部分科室工作,如办案部门的法条案例索引、视频图片编辑处理、机要通道升级维护、案件管理律师微信查询平台、控申科电子政务外网、民行科两法衔接平台、政工宣传会务等等,只要与电脑、软件沾上边,最后落实都在技术部门。一方面技术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另一方面会造成干事越多越不讨好,甚至干得越多越得罪人的局面。举一个简单例子,对于统一业务系统后台更改案件名称,最高检有相关规定并附有专门的审批表。但当承办人向技术科提出要求时,原本是案管中心应提供审批表和审批意见,变成了技术科要求多,程序复杂,要承办人多跑腿。(四)技术人员难分类,队伍难稳定与业务部门不同,技术人员除了技术协助案件、两录案件、文证审查案件外,没有具体的办案数量作为考核依据。日常性的维护工作,有的可能消耗了技术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没有具体指标能作为工作度量依据。在我院,技术人员与法警作为司法辅助人员管理,具有检察员资格的还可以转为员额检察官,转隶后的技术人员承担办案任务,但技术职责跟人走,其身份也转换为业务部门办案人员。由于技术工作的专业性,技术工作与书记员、司法警察从事的工作也有所区别,不是所有的其他人员都能胜任技术岗位,因此技术岗位要么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要么流动性不足,技术人员的上下进出成为问题。随着科技强检进程的加快,基层院检察技术人才短缺的现象会越来越突出,技术工作任务繁重、琐碎,难以出成绩,难以得到同事们的理解,转岗或参加遴选成为很多技术人员的选择。二、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思想认识不足、开展空间有限实施科技强检,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当前检察机关部分干警对技术工作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认为技术工作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对于新技术新技能不想学或懒得学,都习惯一个电话交给技术科解决。而基层院技术人员,每天大量的时间精力都消耗在日常维护工作,对于发达地区新技术新应用的学习接触机会较少,人员有限无法开展团队分工交流作战,信息化创新创举开展空间有限。(二)技术机构定位难,专职技术人员短缺目前对技术部门的属性定位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技术部门属于法律监督部门,另一种是技术部门属于后勤保障部门。虽然它的性质、地位、职能等在高检院的有关会议文件和领导讲话中有所阐述,缺乏一定的法律强制力,因此在执行和理解时就有很大的“弹性”,表现在机构定位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专职技术人员更是缺乏,由于各类工作繁重、琐碎,技术人员身兼数职,使他们难以对技术信息化工作作出很好的规划,整天工作疲于应付。(三)技术工作难出彩,人员队伍不稳定由于技术部门专业性强,人员流动性小,不容易出成绩,没有职称评定机制,不容易解决职级待遇问题。出现了很多技术人员跳槽到其他部门的现象。从而出现了断档、临时人员顶岗等问题。特别是信息技术工作问题更突出,一旦变动,有关局域网的网络设置、网站更新、涉密、相关登录密码管理等等一系列相关问题难以解决,在没有新人接替的情况下,对机关正常工作将带来重要影响。三、强化技术信息化工作的对策与建议目前基层的检察技术工作重点应放在技术信息化在检察业务的运用上,充分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加强检察业务工作,突出检察技术工作服务与保障的功能。首先在传统的检察技术工作上,建议大刀阔斧地将传统技术工作切割出去,在市级以上单位设立司法鉴定中心,将改革后主要由法医、电子数据、司法会计、文件检验等传统检察技术领域组成的司法鉴定中心单独编列,回归其法律监督职能功能,让司法鉴定监督和侦查监督、公诉等形成有效的法律监督合力。同时借鉴侦查一体化模式,将全市技术力量进行整合,既可互通互惠,又可形成合力。其次,整合检察技术部门,分离出来的信息化部门从检察技术监督领域脱离,变成检察机关的科技信息服务部门,其主要工作就是做好信息化应用和人员培训工作。信息化应用是检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光有信息化设备绝不等于信息化应用。所以,改革后的检察信息化部门的两项主要工作就是搞好信息化应用和人员培训工作,这不同于检察机关的其他业务培训,而是针对各个应用岗位的实战性培训。第三,充分挖掘和发挥信息技术对提升检察业务能力的作用,强化技术部门和技术人员的科技攻关能力与创新能力,转化业务部门凡技术应用都依赖技术部门的思想和做法。一是对一些普通的电脑、网络维护工作,在确保信息安全、保密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委托社会上的公司来去完成。二是通过内部人员调节或招聘适当层次的新的技术人员,根据责任及专业层次不同进行分工,让具有创新、攻关能力的技术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脱离出来,从而能够集中精力主攻信息资源的规划和管理、科技项目的开发和应用、重大疑难案件的技术协助,把科技强检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第四,继续加大技术投入和人员培训工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新时期的检察工作面临着高科技犯罪的冲击和考验,作为打击犯罪的重要职能部门,更需要充分利用高科技这一“利器”来加强检察业务能力,因此,建议市院加大对基层检察院的技术投入和人员培训,形成统一作战机制体制,将是提升检察业务的“倍增器”。1.2.2 庭审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展示庭审视频信息,即庭审过程的全面音视频记录,是通过布设在数字审讯室内的摄影机摄取画面,并经过选择切换、画面合成等手段,显示在审讯室内的大屏幕显示设备上,或通过传送音视频信号在审讯室外进行显示,而这种传送又分为模拟信号传送和数字编解码传送两种方式。在多画面合成或多画面同时展示的情况下,往往需要有主次之分,即某个画面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这就需要有一个选择切换的机制。通常在审讯室中,是以发言者的画面为主画面,数字审讯室需要具备自动切换能力以减少书记员的工作内容,因此一个有效的发言检测方式也是很必要的,这需要采用语音激励信号检测设备,实现发言与视频追踪联动记录。庭审视频信息采集与展示,所需要的设备如下:庭审高清摄像机审讯室大屏幕显示设备(等离子显示屏、投影机)令音视频切换控制设备画面合成设备语音激励检测装置阳送音视频信号的模拟信号放大器,或数字信号编码器庭审记录数字编码器,带视频输入输出接口和VGA输出接口1.2.3 庭审文本信息的采集与音视频同步庭审中的文本信息以庭审笔录为主,庭审笔录是由审讯室书记员负责速录的。常规审讯室,庭审笔录实时进行,在休庭后的笔录校对中,可参考的现场资料有限。因此,数字审讯室需要实现的功能之一,就是将庭审音视频的录制信息能够与庭审笔录过程进行时间同步,任何一段笔录的文字都能快速的对应找到音视频信息。一方面,这为笔录的校对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充分保证了笔录的准确性,提高了庭审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在日后的检索调阅中,提供调阅者快速找寻需要分析研究的庭审过程。需要设备:与书记员速录机联动集成的庭审主机,能够在音视频文件中加入时间点标志。令需要时能控制笔录当庭显示功能的庭审音视频控制设备1.2.4 庭审图片信息的采集与展示图片信息的采集,包括了纸质证据文件的扫描件、实物证据的图片、拍摄的图片证据、刑事科学示意图等。这类信息在庭审前已由扫描设备、数码相机设备、实物投影或显微设备制作为了图片文件,直接在庭审中切换播放到高清晰的显示设备上,成为庭审音像记录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在庭审前要求统一集中证据等图片信息的审讯室,集中地图片将保留在审讯室一台计算机中,由书记员负责切换。对于在庭审中允许原/被告(控/辩双方)使用自带电脑提供证据图片或发言幻灯片的情况,则需要在审讯室各席位配置VGA输入接口,以方便参诉人员接入电脑图像。由于接入的图片信息来源数量多,因此需要相应的控制切换设备。需要设备:令扫描仪数码摄影台实物投影仪令VGA信号切换设备令庭内播放图片文件的专用计算机各参诉席位的VGA接口令高清庭审主机,带HD-SDI、HDMKVGA接口1.2.5 庭审声音信息的采集与展示包括提交的声音证据,在由庭审音频设备播放示证的同时被庭审录像系统录制。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证人、嫌疑人等的发言、陈述、辩论等声音信息也被庭审记录设备记录下来成为案件档案的声音信息。由于庭审中音频源的数量不止一个,因此也需要切换设备。需要设备:放音卡座OCD机(或DVD机)庭内播放音频文件的专用计算机令音频控制切换设备高清庭审主机,带音频端口话筒1.2.6 庭审证据信息的采集与展示这部分内容包含提交的图像证据,庭审过程中原被告双方(或控辩双方)、证人、刑案被告等的发言、陈述、辩论等信息。提交的图像证据在庭审中出示并被显示到审讯室显示设备上,同时被庭审音像记录设备录制。庭审过程中的图像信息采集,除了原被告双方(或控辩双方)、刑案被告等的发言、陈述、辩论等实况信息外,在中大型审讯室中,还会引入庭审辩论的图文手写讨论系统所提供图像内容的采集。需要设备:放像机/录像机ODVD机令庭内播放视频文件的专用计算机各参诉席位的VGA接口视频/VGA控制切换设备高清庭审主机,带高清视频输入端口1.2.7 庭审音视频信息存储、直播与点播数字审讯室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将采集到的所有图像及声音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为记录文件,放置在存储系统中,能够随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调阅、播放。画面存储格式要求:标清:720*576;高清:1280*720P1920*1080P为了保证庭审音像信息播放的同步,多路图像信息还需要进行多画面合成,使多路图像与声音制作在一个音像存储文件中。最终保存的音像文件应能够根据不同检察院的要求,存放多画面合成及各路采集的视频信息。同时,存放的音视频文件应插入时间标记与庭审笔录对应,便于快速找到相应的庭审片断。每个数字审讯室的庭审实况,是需要能够同步进行直播的,这对于司法监督、庭审观摩、庭外旁听都具有现实意义。直播的过程中,不但要求有合成多画面播放以把握全庭状况,还能够根据不同观看者的要求,对某一路画面进行全屏显示,因此庭审的直播设备和系统的直播画面设计,都关系着这一功能的实现。庭审直播并不仅仅限于在本检察院内观看,应能通过广域网络系统同步传送到上级检察院或其他检察院,这也要求直播设备能够对至少一路画面,具备同时输出两个以上不同速率码流的能力,以适应本院高清晰和远程连续性播放的双重要求。存储的音像文件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点播播放,为司法监督、二审/终审参考、司法研究等提供资料。一个良好功能的数字审讯室系统,需要在庭审结束后,随即可通过点播系统播放,存储的音像文件直接进入案卷,无须再进行二次转储。这一方面能够简化后台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安全可靠性的要求。统一的存储可以提供海量而高可靠性的保障,临时存储的中间设备从可靠性和安全性上都有相当大的漏洞和缺陷。综合上述说明,对音视频信息的存储、直播和点播可以归纳为:多路视频同期存储,并与音频同步。音像信息要包含时间点标记,与庭审笔录对应。具备直播能力,本院直播能够随意在合成多画面和每路采集图像之间交互选择,全屏显示。令能够对院外通过广域网、因特网直播,要求直播设备至少对一路音像具备双码流输出能力。令庭审结束即可点播,音像文件的存储一次到位,无须二次转存,以充分保障庭审音视频信息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相关推荐 智慧检察院三远一网信息化大数据平台整体设计方案 信息化设计方案、智慧检察院三远一网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检务:市县检察院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图文) 检察院信息化解决方案 检察院信息化系统方案猜你想看 检察院信息系统安全建设解决方案 智慧检察院智能化系统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整体解决方案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建设方案 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管网大数据信息化云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相关好店飞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Zipacna互联网吾爱网络项目互联网文库小飞鱼互联网弘利遴选互联网工具收藏领福利下载文档分享领福利举报取消分享复制链接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可通过复制链接分享到微信等收藏成功,可至个人中心查看立即查看

    注意事项

    本文(检察院大数据平台-三远一网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