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全套课件.pptx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二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编,目录,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秦汉美术第四章 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第五章 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 第六章 开宗立派的时代宋辽金元美术第七章 延续与变异明清美术 第八章 冲突中的融合与发展民国与新中国初期的美术,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返回主目录,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美术(约距今200万年前1万年前)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美术(距今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返回主目录,第一节 概述,整个史前时代是艺术的萌芽时代和审美意识发生的时代。由于当时人们以石器作为主要生产工具,所以在历史学上史前时代又叫石器时代。历史学家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在使用打制石器的漫长实践中,人类发明了磨制的石器,以此为标志,开始了新石器时代。,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美术(约距今200万年前1万年前),一、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国本土已经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迹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距今也有180万年,与之同属早期遗存的还有陕西蓝田猿人遗址(距今约8065万年)、北京猿人遗址(距今约57.8万年)等;中期比较重要的遗址是山西襄汾的丁村人、山西阳高的许家窑人及陕西大荔的大荔人,他们都距今约1020万年;晚期智人的代表是北京的山顶洞人(距今约21万年),在美术史上常提到的还有山西朔县的峙峪人,距今约32.7万年。,返回目录,返回节目录,旧石器时代石器的用途并不很明确,往往是一器多用,因此,今人根据用途不同而将工具命名为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等;也可以根据形状而命名,如尖状器、斧形器、刀形器、球状器。,二、打制石器的造型与发展,原始人在生产中对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爱好。早期砾石的使用较多,旧石器时代中期随着加工能力的提高,人们很快将目光投向其他更坚硬的材料。水晶石和玛瑙一类色彩美丽但难于加工的石料被越来越多地加工成小石片石器。显然这些坚韧工具的鲜艳色彩对原始人审美意识的形成具有特别的意义。在中华民族的童年时期,确实曾经有一个以使用器物为载体的精神产品与纯粹的实用器物相分离的过程。这种分化的趋势应该始于许家窑人所存在的古人时期或者更早。这种分离导致后来出现的人们对玉的特殊喜好。,三、打制石器的特点与原始饰品、刻画艺术品,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美术(距今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国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7000余处。其中黄河流域比较重要的新石器早期文化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及大地湾文化,中期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末期有龙山文化。长江流域较重要的文化有属于新石器早期文化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中期的大溪文化,以及属于晚期的良渚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长城以北较重要的是红山文化,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返回目录,返回节目录,二、磨制石器与玉器,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后,一些石器开始蜕变为礼器,这些非实用性的工具往往用玉质材料制成,完全没有使用过的痕迹,有的还有精美的花纹。与实用的工具相比,它们更能反映当时的美术发展状况。由于玉的材质比一般用于制作生产工具的石料美丽,所以玉器在这时又作为原始部落图腾的标志广泛用于礼仪祭祀,具有神秘的巫术色彩与浓厚的原始宗教意味。我们可以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中找到这种原始图腾崇拜的踪迹。,玉龙 红山文化,玉铲 大汶口文化,玉琮 良渚文化,三、彩陶与黑陶,我国境内的陶器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从器物的装饰来划分,可以分为素陶、印纹陶、彩陶、黑陶等品种。,红陶绳纹碗 大地湾文化,彩陶盆绘五鱼纹 仰韶文化,彩陶鱼纹盘 半坡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文化,花瓣纹彩陶盆 庙底沟类型,彩陶缸外壁绘“鹳鱼石斧图”庙底沟类型,彩陶漩涡纹尖底瓶 马家窑类型,舞蹈彩陶纹盆 马家窑类型,彩陶瓮 半山类型,彩陶蛙纹瓮 马厂类型,黑陶蛋壳杯 龙山文化,四、拟形陶器与原始雕塑,鸮形陶鼎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人头器口彩陶瓶 大地湾文化,陶象 龙山文化,彩塑女神头像 红山文化,陶裸体女像 红山文化,双凤朝阳牙雕 河姆渡文化,五、岩画与建筑,岩画 内蒙古阴山,岩画 江苏连云港将军崖,返回主目录,本章结束,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返回主目录,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青铜器艺术第三节 雕塑艺术第四节 壁画、帛画和漆画第五节 建筑与工艺美术,返回主目录,第一节 概述,鉴于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对社会生活的实际影响,文化史上常用“青铜时代”来指称这个时代。夏、商两朝尤其是商代,各种造型艺术风格大多神秘、奇诡。各种纹样和造型都被附上神性的权威。西周的青铜器,造型简洁,却又有韵律感,体现出一种严整而富于法度的理性精神。春秋以降,造型艺术不复有神性的观念和严格的规范。这种时代性的趋向到了战国时期更加明显,现实生活题材开始进入战国时期的各种品类样式的艺术品中。,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第二节 青铜器艺术,一、青铜器的起源、冶炼及铸造,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与红铜相比,青铜具有熔点低和硬度大等优点。周礼考工记记载了6种不同含锡量的青铜器物的合金配方,称为“六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青铜合金成分的文字记录。,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使用陶质块范铸造。青铜器上一些复杂的部件、立体的附饰和活动的提梁,并不能一次铸造成功,而必须采取二次铸造法或分铸法来完成。春秋中期,还出现了失蜡铸造法。用这种方法,可以铸造出极为细密精致的具有多层透雕装饰的青铜器物。,二、青铜器的品种与用途,商周时代青铜器的种类繁多,依照其用途可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车马器几类。青铜器中的精品,也就是说可以作为美术史考察对象的青铜器几乎都是礼器。用途主要在于祭祀和维护统治秩序两个方面。即一方面在祭祀中用做人神“沟通”的工具,另一方面在各种礼仪中象征奴隶主的权势和地位。自殷商以来,青铜器这种贵重器物被大量用来祭祀祖先和鬼神。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度。青铜礼器被用来维护和体现这种等级制度,这就是“藏礼于器”。春秋战国时期,“尊神重鬼”观念逐渐淡薄,青铜器中日常生活用器逐渐增多,礼器便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三、青铜器形制与纹饰的演变总的说来,夏、商经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形制与纹饰经历了一个由简朴到繁缛、由凝重到生动的发展演变过程。殷商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总体风格造型凝重雄浑,纹饰繁丽深沉。西周青铜器风格由奇诡转为典雅。春秋时代,一方面衰微的周王室不能再垄断青铜器铸造,另一方面各诸侯国铸器增多,手法不断翻新,形成不同的地域风格。战国青铜器追求色彩效果和材质对比,以圆雕、镂空透雕的动物形象作装饰,创造了又一个青铜器艺术高峰。,饕餮乳钉纹方鼎 河南郑州杜岭出土 商,偶方彝 河南安阳出土 商,司母戊大方鼎 河南安阳出土 商,利簋 陕西临潼出土 西周,毛公鼎 陕西扶风出土 西周,史墙盘 陕西扶风出土 西周,莲鹤方壶 河南新郑出土 春秋,王子午鼎 河南淅川下寺出土 春秋,狩猎纹壶 河北唐山出土 战国,蟠虺纹铜尊盘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大编钟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第三节 雕塑艺术,夏商周时代雕塑还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大部分雕塑作品是作为礼器和实用器物的装饰而出现,具有独立雕塑品质的遗存相当丰富。雕塑艺术的表现手段和创造能力比原始社会大为进步。这时不仅先前的泥塑和玉石雕刻得以延续,而且出现了青铜雕塑,另外还有不少具有某些特殊用途的木雕保存下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发展,雕塑表现的题材内容也随之丰富起来。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面向现实生活的作品日益增多,反映在其中的人观察生活、创造审美对象的能力也大为提高。,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一、玉石雕刻,玉器在中国原始文化中曾作为原始部落的图腾标志,具有神秘的巫术色彩和浓厚的原始宗教意味。到奴隶社会时期,青铜工具的出现使得玉石器的象征性功能进一步增强。具有美丽色泽和晶莹温润的质感,产量稀少而又难于加工的玉石成为象征性器物的最佳选材。玉器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有含义也正是在这时开始确立。,玉凤鸟 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商,双面玉人 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商,跽坐玉人 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商,镂空龙凤纹玉佩 安徽长丰出土 东周,玉挂饰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二、青铜雕塑,夏商周时代青铜雕塑的成就也是惊人的。青铜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前面提到过的拟形的青铜器上各种动物形的装饰附件;另一类是独立青铜塑像。,人虎相抱卣 湖南安化出土 商,象尊 湖南醴陵出土 商,四羊方尊 湖南宁乡出土 商,盠驹尊 陕西郿县出土 西周,编钟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青铜面具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鹿角立鹤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错银铜牛 安徽寿县出土 战国,三、漆木雕刻,战国时期楚国的漆器工艺发达,一些被看做是楚文化标志的漆器可说是极为精美的雕刻作品。这些漆木雕刻造型奇特,想象丰富,制作精工,体现了一种与楚辞文学一致的精神文化传统。,虎座凤架鼓(复原件)湖北江陵出土 战国,镇墓兽(复原件)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 战国,木雕小座屏 湖北江陵出土 战国,木俑 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 战国,持剑木俑 传出于湖南长沙近郊 战国,彩绘女俑 湖南长沙仰天湖出土 战国,第四节 壁画、帛画和漆画,对先秦壁画的研究是以相关文献和遗存为依据进行的谨慎推论,论证的范围也主要涉及壁画的内容,但是两幅著名的战国帛画人物驭龙图和人物龙凤图却能使我们获得关于当时绘画的更多信息。已知先秦时期的漆画作品全是漆器上的装饰图像,有的绘制在丧葬用具如漆棺上,有的绘制在各种日用器物上。湖北荆门包山大冢出土的一件战国漆奁上绘制的车马人物出行图,是迄今发现的最早风俗画作品。,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人物驭龙图 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 战国,人物龙凤图 湖南长沙陈家大山出土 战国,漆奁绘车马人物出行图 湖北荆门包山大冢出土 战国,第五节 建筑与工艺美术,一、建筑东周时期建筑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即瓦屋的日趋广泛和斗拱的流行。战国时的瓦当有半瓦当和圆瓦当,齐、燕流行前者,赵、秦流行后者,瓦当上的各种模印图案具有很高的美术价值。斗拱是这时建筑的另一特点。这种结构将建筑物上部的重量平均分配在木构架上,分散屋顶的剪应力,同时也能使屋顶的出檐较大,以保护台基。,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二、刻纹白陶和原始瓷器代表商代制陶工艺杰出成就的是刻纹白陶和青釉器皿。白陶用色白质细的瓷土或高岭土为原料烧制而成。烧制成功以后器表和胎质都成白色。白陶器皿刻纹细腻,陶质坚硬,质地精良,不易吸水,且叩之发音清越,所以在当时属于珍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白陶的出现多在商代,自西周以后便衰落了。商代中期还出现了挂有原始青釉的器皿。到了西周,青釉器的烧制有较大发展,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商与西周的青釉器皿,虽然烧制温度已达1 200 C,吸水性弱,矿物组成已经接近瓷器,器表有釉,但胎呈灰色,薄层不透光,所以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瓷器,因此又称原始瓷器或釉陶。,刻纹白陶豆 河南郑州出土 商,三、漆器和丝织刺绣,彩绘漆盒 湖北江陵两台山出土 战国,龙凤虎纹绣 湖北江陵马山出土 战国,返回主目录,本章结束,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秦汉美术,返回主目录,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绘画艺术第三节 雕塑艺术第四节 建筑艺术第五节 工艺美术,返回主目录,第一节 概述,秦王朝的统治时间虽然仅有短短的十几年,但由于国家的统一,人力物力的集中,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条件。秦始皇陵出土的大型兵马俑,以空前的规模、数量和惊人的写实风格,展示了秦代美术高超的艺术水平。两汉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巩固发展时期,促成了这一时期美术的繁荣,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各个门类都取得相当辉煌的成就,体现了劳动人民卓越的艺术创造力。,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第二节 绘画艺术,一、帛画,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帛画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西汉,二、墓室壁画,河南洛阳卜千秋夫妇墓壁画(摹本局部)西汉,辟车伍佰(左)、门下小吏(右)河北望都一号墓壁画(局部)东汉,乐舞百戏 内蒙古和林格尔墓壁画(局部)东汉,三、画像石和画像砖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汉代美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艺术手法多种多样,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武氏祠位于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西北,原是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上的4个石结构祠堂。武氏祠画像石的题材内容极其广泛丰富,概括来说,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三大类。武氏祠画像石是采用阴刻与阳刻、面与线相结合的技法,即形象外型作平面的凸起,形象轮廓的内部则以阴线刻,形象外凹下部分,用尖刀凿成密密的平行条纹,这种技法,称之为“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画像严谨规整,画面一般不大注意纵深空间感的表现,物象多取近景平列,具有剪影式的效果,形成严谨古朴、简洁传神的艺术风格。,荆轲刺秦王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画像石(拓片局部)东汉,闵子骞失棰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画像石(拓片局部)东汉,山东沂南画像石发现于沂南县城西的北寨村东汉晚期墓,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而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生活场面,如车马出行、乐舞百戏、宴饮、丰收、祭祀等。而在乐舞百戏中的七盘舞、管弦乐人、绳技、鱼戏、马术等,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地方特色。人物动态生动活泼,雕刻技法也是减地平雕加阴线,而线条比武氏祠的更为奔放流利,减地也较粗犷,轮廓自由活泼。,山东沂南画像石(拓片局部)东汉,河南南阳画像石在东汉时期最为鼎盛。画像题材内容极为丰富,有神话传说中的奇禽异兽及神异形象,还有天文图象的日月星座等。描绘现实生活的画面,如乐舞百戏、角抵戏、车骑出行、骑射、宴饮等,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历史故事的画面,主题突出,布局疏朗,形象鲜明生动。在艺术表现上,工匠们善于在写实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艺术的想象和大胆的提炼与夸张,表现对象最具典型特征的姿态动作与强力动感的美,奔放有力。南阳画像石,主要是用减地浅浮雕加阴线刻的表现方法,形象外的底子铲成素面、或剔成直线或斜纹。在留有敲凿痕迹的形象上,再用苍劲有力的阴线刻出细部,是一种浮雕与阴线相结合的雕刻技法。形象的塑造,不以精雕细琢见长,而以泼辣洗练取胜,具有粗犷浑朴、奔放豪迈的艺术风格。,二桃杀三士 河南南阳画像石(拓片)东汉,虎拉车 河南南阳画像石(拓片)东汉,四川地区除发现刻在石阙、崖墓及石棺上的画像石之外,也发现少量的画像石墓。代表四川地区画像艺术水平、造诣最高的是成都一带出土的东汉后期画像砖,它在整个汉代画像艺术中具有独树一帜的地方特色和突出的艺术成就。四川画像砖是用黏土模印烧制而成的实心砖,印模上凹进的形体和阴线刻,印在砖面上便成了凸起的浅浮雕和阳线结合的效果。具有坚实劲利、细腻丰富的韵味。从题材内容看,最突出的特点是绝少描绘神话传说,几乎找不到描绘忠孝节义之类的历史故事,而绝大多数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场面。如庭院甲第、市井庄园、山林田泽、车马出行、宴饮观舞、采桑渔猎、煮盐收获,等等。内容丰富多采,形象生动活泼。,四骑士 四川成都画像砖(拓片)东汉,弋射收获 四川成都画像砖(拓片)东汉,陕西省以陕北绥德出土的画像石最多。在题材内容方面,少见圣贤节烈的历史故事,除部分神话传说之外,大多数是现实生活的场面。在布局结构上,花纹边饰在画面上占显著地位;在石块上采用分格的表现形式,即把画面分成大小不等的方格,然后在格内刻出各种内容的画像,这种形式在画像艺术中也是独树一帜的。雕刻技法也是以减地平雕为主,具剪影效果,也有在减地后凸起的形象轮廓内略加刻阴线或用墨线描绘细部。对形象的刻画概括、简练,取得质朴而简洁有力的效果。,牛耕图(左)禽、马、牛车(右)陕北绥德画像石(拓片)东汉,苏北徐州一带,画像题材内容广博丰富,有反映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的内容,还有祥瑞吉祥的图案。雕刻技法以减地浅浮雕加阴线刻为主,石面的粗糙不平与线刻细腻真切相结合,既有浑雄苍健的阳刚之美,又有流畅轻巧的阴柔之丽。徐州画像石中最具特色的,是描绘建筑物中有人物活动的画面较多,且场面较大,以剖立面式的手法来表现建筑物,既可看到建筑物的造型与结构,又可看到建筑物中的人物活动,使画面直观生动,质朴简洁,表现出石刻工匠高度的艺术创造才能。,纺织图 江苏徐州铜山画像石(拓片)东汉,建筑图 江苏徐州画像石(拓片)东汉,四、器物上的绘画器物上的绘画主要是指在漆棺、漆器、铜器、陶器、木器、竹器等的彩绘或绘画性的装饰。秦汉时期,施于器物上的绘画相当流行,在众多已出土的各类器物上的彩绘与装饰,进一步显现出秦汉时期的绘画面貌。,漆壶彩绘 湖北云梦县睡虎地44号秦墓出土,漆棺彩绘 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 西汉,孝子故事图 漆箧彩绘 朝鲜平壤南井里出土 东汉,车马人物图 铜镜彩绘(局部)陕西西安红庙坡出土 西汉,人身兽首图 陶壶彩绘 山西浑源华村出土 西汉,禽鱼人畜图 东陶盘彩绘 东汉,相扑图 木篦彩绘 湖北江陵凤凰山出土 秦,一吏一马图 木板画 甘肃省额济纳河肩水金关遗址出土 西汉,第三节 雕塑艺术,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生产力的发展,人力物力的高度集中,为雕塑艺术的繁荣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雕塑艺术在继承先秦雕塑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中国雕塑史上第一个高峰。秦汉王朝统治者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追求奢侈豪华的生活享受,利用国力大兴土木,大型的建筑豪奢空前,隆重的雕塑及装饰应运而生。随着厚葬之风的盛行,皇家贵族不惜耗费巨资,竞相营造坟墓,几乎想把在生前享受到的一切全部带到他们幻想死后的幽冥“世界”里,因此在坟墓里放置大量供死者“享用”或“劳役”的随葬物品以及俑和动物模型等明器。在坟墓外,也设置有显示死者功绩或威严的石人、石兽等,于是这一时期的明器雕塑和陵墓表饰雕塑也极为兴盛。,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一、仪卫性、纪念性雕塑 仪卫性、纪念性雕塑,包括陵墓表饰雕塑和设置在建筑物前的雕塑,都带有仪卫或纪念的性质。由于都是设置在露天的地面上,为使垂远长久,所以大多数是用石或金属做材料。,野猪 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石雕 西汉,马踏匈奴 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石雕 西汉,石兽 陕西咸阳出土 东汉,辟邪 四川雅安姚桥高颐墓前石雕 东汉,二、明器雕塑 明器也称冥器,一作“盟器”。是用于随葬的物品,包括专为随葬而制作的代替实物的模型。明器雕塑包括俑、动物造型、建筑模型等,一般采用陶、木、石、金属等材料制成。俑是作为随葬用的人物形象模型的通称。秦汉时期明器雕塑艺术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俑和动物形象的塑造上。,兵马俑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坑出土 秦,兵马俑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坑出土 秦,骑兵俑 陶塑 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 西汉,乐舞杂技陶俑群 山东济南市北郊无影山出土 西汉,陶舞女俑 陕西西安白家口出土 西汉,陶说唱俑 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 东汉,陶母羊 河南辉县出土 东汉,铜铸马踏飞燕 甘肃武威雷台出土 东汉,陶马 四川成都天回镇出土 东汉,第四节 建筑艺术,秦汉时期的建筑,在继承前代发展的基础上已臻于成熟,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石阙 四川雅安高颐墓前 东汉,夔纹瓦当(拓片)陕西秦始皇陵出土 秦,四神纹瓦当 汉,第五节 工艺美术,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随着经济的繁荣,科学的进步,手工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陶瓷、玉器、漆器、织绣、青铜等各个工艺美术门类,都有新的创造和发展,无论在制作技术方面,还是在装饰艺术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青瓷双系壶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东汉,长信宫灯 河北满城窦绾墓出土 西汉,二豹噬猪铜饰牌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汉,双人盘舞铜饰牌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汉,“杀人祭祀饰盖”贮贝器 云南晋宁出土 汉,羽人飞马玉雕 陕西咸阳出土 汉,三彩绣(左)、乘云绣(右)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 汉,返回主目录,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秦汉美术,返回主目录,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绘画艺术第三节 雕塑艺术第四节 建筑艺术第五节 工艺美术,返回主目录,第一节 概述,秦王朝的统治时间虽然仅有短短的十几年,但由于国家的统一,人力物力的集中,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条件。秦始皇陵出土的大型兵马俑,以空前的规模、数量和惊人的写实风格,展示了秦代美术高超的艺术水平。两汉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巩固发展时期,促成了这一时期美术的繁荣,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各个门类都取得相当辉煌的成就,体现了劳动人民卓越的艺术创造力。,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第二节 绘画艺术,一、帛画,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帛画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西汉,二、墓室壁画,河南洛阳卜千秋夫妇墓壁画(摹本局部)西汉,辟车伍佰(左)、门下小吏(右)河北望都一号墓壁画(局部)东汉,乐舞百戏 内蒙古和林格尔墓壁画(局部)东汉,三、画像石和画像砖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汉代美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艺术手法多种多样,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武氏祠位于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西北,原是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上的4个石结构祠堂。武氏祠画像石的题材内容极其广泛丰富,概括来说,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三大类。武氏祠画像石是采用阴刻与阳刻、面与线相结合的技法,即形象外型作平面的凸起,形象轮廓的内部则以阴线刻,形象外凹下部分,用尖刀凿成密密的平行条纹,这种技法,称之为“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画像严谨规整,画面一般不大注意纵深空间感的表现,物象多取近景平列,具有剪影式的效果,形成严谨古朴、简洁传神的艺术风格。,荆轲刺秦王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画像石(拓片局部)东汉,闵子骞失棰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画像石(拓片局部)东汉,山东沂南画像石发现于沂南县城西的北寨村东汉晚期墓,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而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生活场面,如车马出行、乐舞百戏、宴饮、丰收、祭祀等。而在乐舞百戏中的七盘舞、管弦乐人、绳技、鱼戏、马术等,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地方特色。人物动态生动活泼,雕刻技法也是减地平雕加阴线,而线条比武氏祠的更为奔放流利,减地也较粗犷,轮廓自由活泼。,山东沂南画像石(拓片局部)东汉,河南南阳画像石在东汉时期最为鼎盛。画像题材内容极为丰富,有神话传说中的奇禽异兽及神异形象,还有天文图象的日月星座等。描绘现实生活的画面,如乐舞百戏、角抵戏、车骑出行、骑射、宴饮等,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历史故事的画面,主题突出,布局疏朗,形象鲜明生动。在艺术表现上,工匠们善于在写实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艺术的想象和大胆的提炼与夸张,表现对象最具典型特征的姿态动作与强力动感的美,奔放有力。南阳画像石,主要是用减地浅浮雕加阴线刻的表现方法,形象外的底子铲成素面、或剔成直线或斜纹。在留有敲凿痕迹的形象上,再用苍劲有力的阴线刻出细部,是一种浮雕与阴线相结合的雕刻技法。形象的塑造,不以精雕细琢见长,而以泼辣洗练取胜,具有粗犷浑朴、奔放豪迈的艺术风格。,二桃杀三士 河南南阳画像石(拓片)东汉,虎拉车 河南南阳画像石(拓片)东汉,四川地区除发现刻在石阙、崖墓及石棺上的画像石之外,也发现少量的画像石墓。代表四川地区画像艺术水平、造诣最高的是成都一带出土的东汉后期画像砖,它在整个汉代画像艺术中具有独树一帜的地方特色和突出的艺术成就。四川画像砖是用黏土模印烧制而成的实心砖,印模上凹进的形体和阴线刻,印在砖面上便成了凸起的浅浮雕和阳线结合的效果。具有坚实劲利、细腻丰富的韵味。从题材内容看,最突出的特点是绝少描绘神话传说,几乎找不到描绘忠孝节义之类的历史故事,而绝大多数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场面。如庭院甲第、市井庄园、山林田泽、车马出行、宴饮观舞、采桑渔猎、煮盐收获,等等。内容丰富多采,形象生动活泼。,四骑士 四川成都画像砖(拓片)东汉,弋射收获 四川成都画像砖(拓片)东汉,陕西省以陕北绥德出土的画像石最多。在题材内容方面,少见圣贤节烈的历史故事,除部分神话传说之外,大多数是现实生活的场面。在布局结构上,花纹边饰在画面上占显著地位;在石块上采用分格的表现形式,即把画面分成大小不等的方格,然后在格内刻出各种内容的画像,这种形式在画像艺术中也是独树一帜的。雕刻技法也是以减地平雕为主,具剪影效果,也有在减地后凸起的形象轮廓内略加刻阴线或用墨线描绘细部。对形象的刻画概括、简练,取得质朴而简洁有力的效果。,牛耕图(左)禽、马、牛车(右)陕北绥德画像石(拓片)东汉,苏北徐州一带,画像题材内容广博丰富,有反映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的内容,还有祥瑞吉祥的图案。雕刻技法以减地浅浮雕加阴线刻为主,石面的粗糙不平与线刻细腻真切相结合,既有浑雄苍健的阳刚之美,又有流畅轻巧的阴柔之丽。徐州画像石中最具特色的,是描绘建筑物中有人物活动的画面较多,且场面较大,以剖立面式的手法来表现建筑物,既可看到建筑物的造型与结构,又可看到建筑物中的人物活动,使画面直观生动,质朴简洁,表现出石刻工匠高度的艺术创造才能。,纺织图 江苏徐州铜山画像石(拓片)东汉,建筑图 江苏徐州画像石(拓片)东汉,四、器物上的绘画器物上的绘画主要是指在漆棺、漆器、铜器、陶器、木器、竹器等的彩绘或绘画性的装饰。秦汉时期,施于器物上的绘画相当流行,在众多已出土的各类器物上的彩绘与装饰,进一步显现出秦汉时期的绘画面貌。,漆壶彩绘 湖北云梦县睡虎地44号秦墓出土,漆棺彩绘 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 西汉,孝子故事图 漆箧彩绘 朝鲜平壤南井里出土 东汉,车马人物图 铜镜彩绘(局部)陕西西安红庙坡出土 西汉,人身兽首图 陶壶彩绘 山西浑源华村出土 西汉,禽鱼人畜图 东陶盘彩绘 东汉,相扑图 木篦彩绘 湖北江陵凤凰山出土 秦,一吏一马图 木板画 甘肃省额济纳河肩水金关遗址出土 西汉,第三节 雕塑艺术,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生产力的发展,人力物力的高度集中,为雕塑艺术的繁荣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雕塑艺术在继承先秦雕塑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中国雕塑史上第一个高峰。秦汉王朝统治者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追求奢侈豪华的生活享受,利用国力大兴土木,大型的建筑豪奢空前,隆重的雕塑及装饰应运而生。随着厚葬之风的盛行,皇家贵族不惜耗费巨资,竞相营造坟墓,几乎想把在生前享受到的一切全部带到他们幻想死后的幽冥“世界”里,因此在坟墓里放置大量供死者“享用”或“劳役”的随葬物品以及俑和动物模型等明器。在坟墓外,也设置有显示死者功绩或威严的石人、石兽等,于是这一时期的明器雕塑和陵墓表饰雕塑也极为兴盛。,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一、仪卫性、纪念性雕塑 仪卫性、纪念性雕塑,包括陵墓表饰雕塑和设置在建筑物前的雕塑,都带有仪卫或纪念的性质。由于都是设置在露天的地面上,为使垂远长久,所以大多数是用石或金属做材料。,野猪 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石雕 西汉,马踏匈奴 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石雕 西汉,石兽 陕西咸阳出土 东汉,辟邪 四川雅安姚桥高颐墓前石雕 东汉,二、明器雕塑 明器也称冥器,一作“盟器”。是用于随葬的物品,包括专为随葬而制作的代替实物的模型。明器雕塑包括俑、动物造型、建筑模型等,一般采用陶、木、石、金属等材料制成。俑是作为随葬用的人物形象模型的通称。秦汉时期明器雕塑艺术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俑和动物形象的塑造上。,兵马俑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坑出土 秦,兵马俑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坑出土 秦,骑兵俑 陶塑 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 西汉,乐舞杂技陶俑群 山东济南市北郊无影山出土 西汉,陶舞女俑 陕西西安白家口出土 西汉,陶说唱俑 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 东汉,陶母羊 河南辉县出土 东汉,铜铸马踏飞燕 甘肃武威雷台出土 东汉,陶马 四川成都天回镇出土 东汉,第四节 建筑艺术,秦汉时期的建筑,在继承前代发展的基础上已臻于成熟,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石阙 四川雅安高颐墓前 东汉,夔纹瓦当(拓片)陕西秦始皇陵出土 秦,四神纹瓦当 汉,第五节 工艺美术,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随着经济的繁荣,科学的进步,手工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陶瓷、玉器、漆器、织绣、青铜等各个工艺美术门类,都有新的创造和发展,无论在制作技术方面,还是在装饰艺术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青瓷双系壶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东汉,长信宫灯 河北满城窦绾墓出土 西汉,二豹噬猪铜饰牌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汉,双人盘舞铜饰牌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汉,“杀人祭祀饰盖”贮贝器 云南晋宁出土 汉,羽人飞马玉雕 陕西咸阳出土 汉,三彩绣(左)、乘云绣(右)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 汉,返回主目录,本章结束,第四章 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返回主目录,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佛教美术第三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第四节 山水画的兴起第五节 南朝陵墓雕塑第六节 工艺美术,返回主目录,第一节 概述,汉末以来剧烈的社会动荡与变革,引起了社会思想的深刻变化。独尊儒术的局面终被打破,各家思想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佛教在这特定的历史时期极度兴盛;长期被冷落的老庄思想也被士族文人视为新的精神支柱。佛教的发展和魏晋玄学的兴起,对这个时代的美学思想和文学艺术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佛教造像和绘画迅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佛教艺术石窟和一些画佛像的名家。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绘画题材扩大,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登上画坛。更多的文人士大夫参与绘画活动,画家论画的风气渐盛。工艺美术和雕塑在民族传统式样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艺术形式,呈现出一种承上启下具有融合性特征的新气象。,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第二节 佛教美术,一、佛教美术的兴起一般认为西北丝绸之路是佛教文化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传播通道。我国著名的石窟,如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山西的云冈,洛阳龙门等石窟,都是沿古丝绸之路由西向东分布的。应该说这个时期佛教美术的重头戏是在中国北部展开的。,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二、早期的石窟壁画,新疆(古称西域)是古代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地方,也是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内地的桥梁。最能昭示当年佛教美术辉煌的是占新疆石窟总数3/5的龟兹地区的石窟艺术。龟兹石窟主要分布在库车、拜城、新和境内,最具代表性的有库木吐刺、森木赛姆、克孜尔尕哈、克孜尔、托克拉克埃肯等石窟。,舍身饲虎图(局部)克孜尔石窟第38窟 4世纪,敦煌是汉唐河西走廊交通要道的咽喉,东西文化艺术交汇之地。莫高窟开凿于敦煌东南约20公里的断崖上。前秦建元二年直至元代,历代均有建造。在早期壁画中,故事画占据了很大比重。故事画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宣传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故事;二是宣扬与佛有关的度化事迹的因缘故事;三是讲述释迦牟尼成佛前从善积德的本生故事。莫高窟早期壁画中最富人间气息和艺术魅力的作品多为本生故事画。这些故事画通过生离死别、水淹火烧、狼吃虎啖、自刎投岩等悲剧性场面的描绘,将所谓“忍辱牺牲”、“施舍”等大慈大悲的主题思想形象地表现出来。,萨埵那太子本生图 莫高窟254窟壁画 北魏,尸毗王本生图 莫高窟254窟壁画 北魏,鹿王本生图 莫高窟第257窟 北魏,三、石窟造像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造像中最重要、最能体现佛教艺术兴盛景象的,无疑是石窟造像。,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石窟造像,就其风格发展演变而言,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十六国时期为第1阶段;北魏孝文帝迁都以前为第2阶段;北魏迁都至正光末年(524)为第3阶段;东西魏至隋统一中国之前为第4阶段。第1阶段以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诸窟中的造像为代表。第2阶段(即北魏前期)以云冈石窟造像为代表。第3阶段(即北魏后期)以洛阳龙门宾阳洞造像为代表。第4阶段以河北响堂山、山西天龙山等处石窟的北齐造像为代表。,一佛二菩萨像(局部)炳灵寺第169窟 西秦,云冈第20窟大佛 北魏,龙门宾阳中洞主佛 北魏,响堂山佛像 北魏,四、佛教建筑,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第三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一、承上启下的人物画发展,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牵牛 甘肃嘉峪关6号墓壁画 西晋,二、南朝的人物画,女史箴图(摹本局部)顾恺之东晋,洛神赋图卷(摹本局部)顾恺之东晋,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拓片局部)南京西善桥砖印壁画 晋末,职贡图(宋摹本局部)梁元帝萧绎,三、北朝的人物画,校书图(宋摹本局部)可能为杨子华首创 北齐,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局部)北魏,山西太原娄睿墓壁画(局部)北齐,洛阳宁懋石室线刻画(局部)北魏,第四节 山水画的兴起,一、山水画溯源多数学者认为山水画作为一种独立画种出现于魏晋时期。以顾恺之为代表的这个时期的画家们,为山水画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二、山水画论宗炳的画山水序是重要的早期山水画文献。文中除了论述山水画艺术与自然景物的关系外,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山水画艺术“畅神”的功能观。宗炳的画山水序是当时山水画实践和表现技法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理论总结。王微的叙画也是有关早期山水画的重要文献。文中阐明了山水画写生的方法,主张不照抄自然和追求形貌的真实,要经过提炼、概括,表现景物的内在精神,特别是景与情的联系:“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第五节 南朝陵墓雕塑,当佛教造像之风席卷南北时,其他门类的雕塑也并未沉寂。陵墓雕刻,特别是南朝的陵墓雕刻也以精湛的技艺,恢宏的气度,展示出特有的魅力。陵墓雕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明器雕塑,即用雕塑手法制作的人俑、家畜和鸟兽以及建筑和车马等陪葬的模型。一类是陵墓表饰雕塑,即陵墓周围设立的石兽、石人等仪卫性雕塑,具有一定纪念夸示功能。,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对书俑 湖南长沙出土 西晋,石麒麟 梁武帝陵前 南朝,第六节 工艺美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文化、东西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这个时期的工艺匠师们在长期实践提高制作技术的基础上,一方面继承秦汉以来工艺美术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吸收各民族和外来的艺术形式,使工艺美术的各个门类都有了新的发展。,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青瓷仰覆莲花尊 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 北朝,返回主目录,本章结束,第五章 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返回主目录,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人物画第三节 山水画第四节 花鸟杂画第五节 绘画理论的深化第六节 石窟陵墓壁画第七节 雕塑艺术 第八节 建筑艺术第九节 工艺美术,返回主目录,第一节 概述,隋代由于政治经济的统一,南北文化交流的加强,绘画、雕刻一方面是对前代艺术传统的继承,一方面是南北不同风格的互相吸收与融合,呈现出承先启后的过渡性特色。由于唐代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唐代美术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又容纳了一些外来的艺术形式,丰富和发展了民族艺术传统,赋予作品一种丰富、健康、生气勃勃的时代精神。,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第二节 人物画,一、初唐画坛唐代初年,人物画坛上,一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扩大了表现题材,创造了一些表现当时人物和生活的作品,风格也更趋于雄健;一是在与西域美术交流的基础上,丰富了表现技巧,为盛唐美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代表画家是阎立本和尉迟乙僧。,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唐代人物画和道释绘画在表现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所提高,出现了一批杰出画家。山水画法进一步丰富,花鸟画以独立姿态登上画坛。佛教绘画创造出清新鲜明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风格,洋溢着浓郁的世俗气息。画论、画史著作显示了唐代美学理论的深度。雕塑艺术在唐代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标志着这个时期的佛教艺术已走完外来艺术民族化、宗教艺术世俗化的过程。道教雕塑、陵墓雕刻和其他雕塑也都有长足的发展。隋唐城市建筑由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得到发展,长安、洛阳等都市建筑规模严整,气势宏伟。宫殿建筑由于政权的稳固因而更加富丽堂皇、气势磅礴。佛教建筑也由于文化上的开放而更具规模,同时还出现了伊斯兰建筑。唐代的工艺美术随着手工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频繁,也获得了生机,有了大的发展。纺织、陶器、漆器、金银器以及雕刻等工艺门类,同绘画一样融合中外艺术精华,奇艺骈罗,具有健康、明朗、活泼的美学风范。,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以后审美趣味和美术风貌有所变异。人物画方面仕女画进一步发展,以贵族宴饮游乐及文人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较为流行。水墨山水逐渐兴盛,花鸟画有大的发展。宗教美术规模有所缩小,且世俗化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