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件.pptx

    • 资源ID:354271       资源大小:3.99MB        全文页数:22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件.pptx

    自 然 辩 证 法 概 论,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 莱辛(德)敢问前人没有问过的问题,不要怕问错了,错了就改。可怕的倒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开第一步。李政道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教学内容与安排,1、教学学时:31854 学时2、教材:云南省教育厅组编 自然辩证法概论云南科 技出版社3、教学方式:专题讲授、讨论、案例4、教学要求:独立思考,拓展视野,锤炼哲学思维,提 高科学人文素养5、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考勤、发言):20(2)论文(第15周交,不少于3000 字):30(3)期末考试(全校统考):50,自然辩证法论文撰写参考题目,1.论科学精神的意蕴2.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3.当代科学技术的反思4.论科技创新精神5.也谈哲学超验思维的培养6.试论科学起始于问题7.对*学科前沿问题的哲学思考8.古代朴素自然观的透析9.浅析自然界辩证发展的图景10.自然观演变的轨迹追踪与启示11.试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必然性与局限性,12.试探地缘环境的文化发生机制13.析实践的对象化活动14.论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15.人与自然的分化与文明进程的演进16.试析“天人对立”与“天人合一”的互补性17.科学技术“双刃剑”的理性透视18.正确评价悲观派与乐观派19.合理吸取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20.人与自然怎样走向新的和谐21.科学划界浅析22.对“观察渗透理论”的再思考23.为什么说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形式24.论科学技术的精神功能,25.科技创新中逻辑思维方法与非逻辑思维方法的互补26.试析创造性思维的障碍27.“方法比理论更重要”28.简论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29.谈谈科学美学中的简单性原则30.浅谈科学理论的证实与证伪31.析科学理论社会确认的复杂性32.简评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33.试探科学发展的途径34.当前技术创新中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35.论技术体系的结构与功能36.试论技术创新体系的建构37.技术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一些浅见,38.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启示39.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探微40.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原因及其对策41.论知识社会化与社会知识化42.论科技兴国与国兴科技43.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与特点44.传统经济面对新经济的挑战45.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46.科技发展的文化背景分析47.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48.科学传统与科学革命49.科学发展的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追求50.弘扬科学精神 掌握科学方法51.浅谈科技人才应具备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52.科学是“思想的自由创造”53.“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重要”54.“无知精神”与“障碍在已知”的哲理透析55.知识、思想、精神的断想56.“不怀疑不能见真理”57.超越经验世界的理性世界转向58.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59.精神家园的建构与归宿60.论科学的功利价值与无功利价值61.科学越轨行为的校正与控制62.试论学术道德规范与道德底线63.学术腐败的防范与治理64.科研不端行为解析65.试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无论如何,自然科学现在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以致它再也不能逃避辩证的综合了。恩格斯 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第一讲 自然辩证法概述,学习思考题: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是什么关系?2.为什么说哲学是无用之大用?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精神?4.为什么要对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和科学技术 发展进行哲学反思?5.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回归自己的心灵”、“无知精神”有何教益?通过本讲学习,掌握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怎样学习自然辩证法三个问题。激发学习的自觉性,锤炼哲学思维能力。,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一)产生的缘由 18731883年,恩格斯写下了自然辩证法一书,标志着自然辩证法的产生。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1、从思想和出发点来看:恩格斯(1820-1895)关注自然科学的进展并研究之相关的哲学问题。2、从理论成果来看:自然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3、从书中的预言及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启示来看:(关于自然界的报复问题,关于科学的高度专门化问题,以及考察科学思想的历史方法等)4、总而言之,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并完成了重要的奠基性的工作。,(二)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自然哲学与科技哲学)1、客观辩证法自然界辩证发展的图景(1)质 量(4)无机 有机(2)进化 退化(5)原因 结果(3)遗传 变异(6)现象 本质(7)偶然 必然(18)精确 模糊(8)运动 静止(19)线性 非线性(9)绝对 相对(20)平面 立体(10)突变 渐变(21)离散 聚合(11)个性 共性(22)收敛 发散(12)整体 部分(23)正向 逆向(13)层次性 系统性(24)可逆 不可逆(14)多样性 统一性(25)平衡 不平衡(15)简单性 复杂性(26)对称 非对称(16)清晰 混沌(27)组织 自组织(17)有序 无序(28)春夏秋冬变换,日月星辰运动。,2、主观辩证法科学技术的辩证法(1)旧学说新学说(例:地心说与日心说)(2)旧理论新理论(例:牛顿力学与量子力学、相对论)(3)旧观念新观念(例:燃素说与氧化说)(4)波普尔的试错法:P1TTEEP2 问题假说排除错误,建立新理论新问题 证实证伪(5)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6)科技与社会互动,(三)自然辩证法的定义、研究对象、性质、范围 与内容 1.定义:自然辩证法是研究科学技术的辩证法 并由此揭示自然界的辩证过程联系的科学。2.研究对象:以自然界和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揭示其辩证发展的过程。3.学科性质:哲学性质的学科,是对自然界和 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故又把自然辨证法称 为科技哲学,正酝酿改为科学技术学。,(1)、自然辩证法按照其学科 性质属于哲学的二级学科。(2)、就其地位或学科位置,属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一个独立层次,是哲学与具体科学技术的中介和桥梁。(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它与历史唯物主义相互并列。(4)、自然辩证法又具有交叉学科的特性:它在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进行交叉,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沟通,架设桥梁。,自然界的辩证法(1)自然界的进化过程(客观辩证法)(2)自然观的演变(自然哲学)(3)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1)科学技术观:科技的价值、功能、理论发展等(2)科技方法论:理性方法、经验方法、技术方法、非理 性方法(3)科技与社会:运行、体制、学派、经济、文化、教育、政治等,4.研究范围与内容,自 然 辩 证 法,科学技术的辩证 法,(主观辨证法),(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体系结构,5.自然辩证法与相邻学科的关系,(1)科技史(12)现代科技概论(2)科学思想史(13)科技伦理学(3)科学哲学(14)生命伦理学(4)技术哲学(15)科学社会学(5)科学美学(16)科技管理学(6)技术美学(17)科技政策学(7)科学思维学(18)系统科学(8)科学心理学(19)马克思主义哲学(9)发明创造学(20)西方哲学(10)科学方法论(21)中国哲学(11)技术方法论(22)科技文化学,相 邻 学 科,二、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一)科教兴国、科技立国的需要(二)培养复合型人才,锤炼理论思维能力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博物使 人深沉,弗朗西斯培根 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古人,精神助产术,(一)勤思、独思、慎思。“吾日三省而吾身”(1)“三思而行”:勤思、独思、慎思 王国维做学问必经三个境界:,三、怎样学习自然辩证法?,“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二)保持“五清”的精神状态,进入哲学的境界之学 清心:排除干扰 潜心独处 心明如镜 空灵淡定 清正:堂堂正正 一身正气 大义凛然 刚直不阿 清醒:坐怀不乱 宠辱不惊 审时度势 警钟长鸣 清廉:廉洁自律 洁身自好 守身如玉 一尘不染 清静: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 吾门如市 吾心如水,(三)关注哲学背景,人文与科学结合。(四)提升学习的自觉性,重在思想、理念、精神、方法的铸造。(五)理论联系实际,务实求真。,第二讲 从哲学的追问看科技人才的哲学素养,哲学是科学家的支柱、脚手架、先遣队薛定谔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过程。恩格斯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维的苇草。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考。帕斯卡,一、哲学是什么?(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哲学是关于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学问。(3)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本质与规律的科学(4)哲学是指导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艺术和智慧。(5)哲学是一条路,我们常在上面走,却未曾注意、也不知是一条什么路。(6)哲学只能是少数人懂的一门学问,多数人懂就不叫哲学。(8)哲学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9)哲学是无用之学,“哲学烤不出面包”。(10)哲学没有答案,是无解的。凡是有明确答案的都不是哲学,只能是科学。(11)哲学是玄学,玄之又玄,不可捉摸,虚无缥缈。(12)哲学是这个时代的弃妇和人们的梦中情人。(13)罗素:“哲学是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一片无人区”。,中国古代无哲学这个词: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元:理学明清:实学 哲:聪明、智慧、理智、贤达。学:学问、知识。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学问。哲学的原意:Philosophy:爱智慧 Philo:爱;Sophy:智慧。哲学是爱智慧、使人聪明的一门学问。哲学爱智慧:哲学讲真理 命题讲逻辑 真理讲证明 逻辑讲规则 证明讲命题 规则讲秩序,二、哲学的本性 1、爱智 即:概念、判断、抽象、推理、证明、反驳、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理性思维的过程。智 慧:曹冲称象。爱智慧: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理。命 题:“凡天鹅皆白”、“白马非马”。哲学是探索世界最本原、本质、一般、普遍东西的学问。苏格拉底的美诺篇,哲学爱智慧在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中有两大要素 一个是逻各斯(logos)精神,一个是努斯(nous)精神。逻各斯精神:言说、说话、言语,引伸为理性、逻辑、规则、规律,即理性精神。努斯精神:就是能动、超越、创新、自由的精神。,2、反思 黑格尔认为,反思就是思想对思想的思想。即思想的自觉或精神的自觉,自我检审,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自我超越。反思就是怀疑、批判、创新的精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做思想的主人:自主、自由、自尊。科学是“思想的自由创造”,思想是“爱的运动”。,苏格拉底:“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苏格拉底的“三大精神”:“认识你自己”的精神、“无知精神”、“牛虻精神”。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笛卡尔:“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我思故我在”;“精神呕吐法”。马克思:怀疑一切。,3、超验 超验就是超越经验,从具体的、感性的、经验的现象世界背后,找到最一般、最普遍、最本原、稳定的、不变的、确定的本质和规律。柏拉图的二分世界:可见世界:经验世界、物理世界、现象世界 可知世界:知识世界、本质世界、理念世界,超验也就是柏拉图的可知世界、理念世界。经验世界是可变的、不确定的、虚假的、事实真的世界。理念世界是不变的、确定的、稳定的、逻辑真的世界。超验就是探寻天下之公理,天下之公器。,超验就是形而上学地在,形而上学地思,形而上学地言。叔本华:人是形而上学的动物。哲学之所以是哲学,就在于它是形而上学。一部欧洲的哲学史就是形而上学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被称为世界第一人,是他开创了哲学形而上学的道路。,孔子:“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柏拉图会饮的精神恋:人的爱恋有两个方面:一是肉欲;一是情欲。要由肉欲之爱、身体之爱,上升到精神之爱,这就是爱情。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外在的、感性的,还是内在的、感悟的?为什么贾宝玉、释迦牟尼选择了出家?什么是自由?是内在还是外在?,哲学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形而上学的道路,这是一条悲剧的不归之路。在这条路上到处充塞着我们人类的 精神的痛苦 精神的不安 精神的挣扎 精神的磨难 精神的呼唤 精神的下沉 精神的裂变 精神的跳跃,但正是这种精神的苦旅,艰辛的跋涉,推动着人类思想的进化,精神的跃进,灵魂的飞升!,三、哲学的起源 康德:世上最让人敬畏的有两样东西:一个是我们头上满天的繁星;一个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产生于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惊讶、诧异、困惑、迷惘、疑虑、好奇。“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庄子 为了思想而思想,为了学问而学问,为了学术而学术。无功利的追求。,叔本华:“拘泥于功利,我们的人生注定要与痛苦和无聊结伴。功利不满足时会感到痛苦,得到满足时又会觉得无聊,并又陷入新的痛苦之中。只有无功利的追求,使人从事的事业才会有更持久的动力”。,四、哲学的追问 两大领域:其一是自然哲学:世界到底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存在方式是什么?其二是人本哲学:人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活着有什么意义?人应该怎样活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哲学探索世界之“公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追求真理性的普遍知识,回答是什么;二是价值层面,体现深刻的人文关怀,回答应该是什么。,五、哲学的功用“哲学是无用之大用”哲学是无用之学:“哲学烤不出面包”,哲学是最没有实用价值的一门学科。哲学越是实用,哲学的含量就越少,就越不是哲学。亚里士多德:“非实用性正是哲学优于其他一切学术所在”。哲学之大用:冯友兰说,哲学的功用就在于使人成其为人,哲学就是人学或仁学。不懂得哲学,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人。,哲学引领我们去追问生命的终极目标和意义,寻找安身立命的处所,找到幸福的源头活水,真正过上人的生活。构建起我们灵魂栖息、安祥、徜徉、游弋、安顿、放飞的精神家园。哲学之所以使人成其为人,就在于使人有了思想,去善待、维护、浇灌、丰富、发展人的思想,是思想、精神使人变得伟大、神圣、尊严。,第三讲 自然观的演变及其人与自然 关系的演化,它们解释大自然的美妙方法使我不由得心醉神驰莱布尼兹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庄子大自然到底能否究浩?歌德,1、在古希腊人那里,哲学和科学起始于什么?有何启迪?2、古代对世界本原的探讨,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普遍,说明了哲学是什么?3、把握哲学的超验有何意义?4、为什么说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其“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是十分有害的?,思考题,5、人是什么?人的生活怎样才美好?6、怎样看待中西文化差异?7、怎样认识和谐社会?8、自然观的演变说明了什么?9、怎样确立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演变轨迹:原始宗教自然观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一、自然观的演变,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主要特征是图腾崇拜。原始宗教自然观就是一种自然崇拜,是人们对难以理解的自然界的一种寄托。合理性:向往美好,追求幸福。局限性:主观、唯心、虚构、唯意志论。,。,(一)原始宗教自然观,(二)古代朴素自然观(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5世纪)总特征:从本体论追问万物的始基。1、古希腊人第一次追问始基(苏格拉底、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拉斐尔:雅典学院、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阿基米德),(1)泰勒斯:认为万事万物的始基是“水”;(2)阿拉克西美尼:认为万事万物的始基是“气”;(3)赫拉克里特:认为万事万物的始基是“火”;“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流变哲学”a、“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b、“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打着灯笼找人”(狄欧若恩)“寻找你自已”(赫拉克里特)“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4)恩培多克勒:认为万事万物的始基是“四根”;(火气水土火)(5)亚里士多德:认为万事万物的始基是“四性质说”;(热干火;热湿气;湿冷水;冷干土;)(6)巴门尼德:认为万事万物的始基是“存在”;(7)德谟克利特:认为万事万物的始基是“原子”;(8)柏拉图:认为万事万物的始基是“理念”;(9)毕达哥拉斯:认为万事万物的始基是“数”,数生1,1生2,2生无数。数点线面体万物 1:神;4:正义;5:婚姻;9:爱情。忌讳:13.格言:“什么最智慧?数目”;“什么最美好?和谐”2、中国先哲对世界本原的探索(1)“五行说”:相生:金水木火土金 相克:金木土水火金,(2)“盖天说”:天圆地方,天高8万,地长85万。(3)“悬天说”。(4)“元气说”:认为气生出万事万物。(5)“阴阳说”:天为阳,地为阴,二者对流,生成万物。阳:阴:(6)“八卦说”。(7)老子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无名、无声、无边、无形。“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形而中谓之规则”。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无为而治”:“人皆自修而不治天下,则天下治”。“天不变,道亦不变”。,(8)庄子的“自由”世界的本质是自由,自由是生命的最高价值,是生命的最高赞歌。思想的自由、自主、自尊,是庄子哲学的主题和实质。“逍遥游”:游天、游地、游世、游心,云游四方,上天入地,出神入画,独往独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忘腰,带适之”。忘记了的自由,才是最好的自由。庄子:人生三境:有己无己无待。(无名、无功、无我、无求)黑格尔:人有三态:正人非人(反人)合人 弗洛伊德:人有三个我:本我自我超我。,古希腊自然观的主要特征1、朴素的自然观。2、主张对存在的自然界作本原性(即第一性)的探索3、强调自然界变化的形式动因(即“自然界内在的普遍性、统一性”)。4、与以前的神话和原始宗教自然观的差别:原始自然科学的成份。,古代中西自然观的差异,3、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1)坚持了本体论,物质性,整体性;(2)直观、思辩、猜测,(三)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公元5世纪到15世纪)基督教占统治地位,上帝创世说,经院哲学,大兴文字狱,禁锢人们思想。,(四)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7世纪至18世纪)1、文艺复兴:1)“十字军东征”欧洲人发现古希腊2)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3)学术空气活跃,破除“信条”,恢复人类理性的权威,培植自由研究精神 恩格斯说:这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1)16世纪,马丁路德(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 核心:“信仰可以获救”、“廉价教会”2)加尔文教:人实现上帝使命,提倡私有财产,发家致富光荣3)宗教改革与科学革命的关系:同路关系: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传统神学势不两立:和旧教一样迫害科学家,塞尔维特韦伯:清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兴起,2、宗教改革运动:,3、近代自然科学的突破(1)天文学:哥白尼的“日心说”;布鲁诺以身殉职;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大规律”。(2)生物学:哈维提出“血液循环理论”心血运动,1628.,(3)化学:波义耳建立了“化学元素概念”;拉瓦锡提出了“氧化说”。(4)数学: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耐普尔建立了对数;费尔玛大定理;牛顿、莱布尼茨发明了微积分;莱布尼茨开创了数理逻辑的先河。(5)力学:由伽利略开创、牛顿完成了经典力学体系的构建。,哥白尼的日心说、布鲁诺、开普勒、伽利略、培根、笛卡儿、牛顿的综合 1、形成的原因(1)牛顿力学的思维定势。,(2)巨人的推波助澜 哈维:心脏是一个水泵,血液循环是机械运动。笛卡尔:动物就是机器。拉美特利:人是机器。霍布斯:物体的唯一运动形式是机械运动,即位移。伏尔泰:自然界犹如一架巨大的机器并受神的推动。2、基本特征:孤立、静止、僵化、凝固、不变、片面、外在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五)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18世纪下半叶开始至今)十九世纪科学的发展(1)天文学方面: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2)地质学方面:赖尔的地质渐变理论、魏格拉的大陆漂移假说(3)物理学:能量守恒定律、电磁学理论创立,(4)化学:原子论、元素周期表、有机化学、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5)生物学: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遗传学说。恩格斯总结三大发现:能量守恒、细胞学说和进化论。“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和不变的,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着和消失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显著特征:1、普遍联系的观点 2、发展变化的观点,(1)Niles Bohr: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郁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Max v Laue:物理学史,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3)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李佩珊、许良英主编:20世纪科学技术简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Ervin Laszle:用系统的观点看世界,闵家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参考文献:,二、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参考文献:(1)Rachel Carson: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2)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3)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1年(4)余谋昌:生态学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地球纵观:自然之友:http:/,(一)原始自然和谐 人依赖自然,被动地适应自然,处于“自在之 物”状态。(二)人与自然的分化 1、人是什么?2、人与自然的分化,文化发生的地缘机制。,文化发生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千差万别的地域、地理、地缘,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都会烙上挥之不去、驱之不散的民族印痕,演绎出千般民性、万种风情、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大异其趣,交相辉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文化之树根植于江河湖泊所滋润的大陆 西方文化之舟诞生于波涛汹涌的尉蓝色大海 中国文化又叫作内陆文化、内生文化、农耕文化 西方文化又叫作海洋文化、蓝色文化、商业文化 1、中国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 一面临海、三面内陆的东亚大陆结构 以黄河为起源、中原为轴心、儒家文化为核心华夏文化,属伦理型文化。,“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化特征:和合 和:平稳、协调、统一、一致之意。有和谐、和睦、和善、和气、和平、和蔼、和风、祥和、柔和、温和、平和,合:靠拢、聚集、协同、共生之意。有结合、联合、组合、汇合、交合、融合、整合、磨合、弥合、配合。和合:团结、合作、协作、抱团、聚拢、向心 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精诚团结、励精图治“家和,万事兴;人和,天下兴”。以自然和谐为真,人际和谐为善,天人合一为美 强调整体效应,有很强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协同力,文化传承来自先辈教诲,内心体验和感悟,有着:“今人难见古时月的神秘”;“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内涵”;“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生机”这种文化不张扬,不狂躁,不虚妄。平平的、轻轻的、细细的、软软的、柔柔的、缓缓的、静静的、淡淡的、悠悠的。,亚文化:以成都为中心的巴蜀文化和天府之国美称;以西安为中心的长安文化和关中经济昌盛;以沪杭为中心的吴越文化和江南鱼米之乡;以温州为中心的瓯越文化和商贸经济繁荣;以济南为中心的齐鲁文化和胶东半岛兴隆;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文化和珠江文明崛起。,2、西方文化缘起的地理环境 西方文化源流:圣经;古希腊文化 古希腊处于欧洲南部,一面内陆,三面临海,东接亚洲大陆,西、南、北环海,地中海、爱琴海。大多由海岸、半岛、岛屿组成,海岸线蜿延绵长,港湾林立,依山傍海。小国寡民,移民迁徙频繁,切断血缘关系,形成城邦制国家。希腊半岛土地贫瘠,山丘起伏,山峦重叠,没有广袤的草原,也没有千里沃野,可耕地很少,不适合农业生产,面对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古希腊人要生存,就必须征服大海,打开海上贸易的通航,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古希腊人主要发展加工业,手工业,金银器皿,皮革,武器等,通过海上贸易换取农产品。商品交换就得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这就确立了古希腊人平等、自由、独立、个体的意识。大海也给了古希腊人宽广、包容、开放、自由、冒险、抗争的文化秉性和民族性格。西方文化的三大特征:理性主义、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二、中 西 方 文 化 比 较中 国 西 方 1、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2、家族本位 个人本位 3、官本位 能力本位 4、熟人社会 生人社会 5、情理法 法理情 6、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 7、重道义,轻功利 重功利,轻道义 8、重伦理,轻规则 重规则,轻伦理(伦理即知识)(知识即伦理),中 国 西 方 9、追求共性:求同排异 追求个性:求同存异 10、耻感文化 罪感文化 11、天人合一、主客相依 天人对立、主客相分 12、以治家的方式治国 以治国的方式治家 13、利他 利己 14、求和 竞争 15、人性善:德治 人性恶:法治 16、讲私德,少公德 讲私德,少公德 17、稳定、自谦、忍耐 流动、自信、坦率、含蓄、冒险,中 国 西 方18、尚中庸 崇创新 19、内心体验、感悟 外在求索、传承20、对社会人生的探讨 对自然本体的追求21、道德规范原则的叠加 知识体系的建构22、直观性思维的构想 理论性思维的突破23、农耕主义 重商主义24、在此岸 在彼岸(现实、经验、可见世界)(理念、知识 可知世界),一、被现代化抛弃的人们;二、大量的环境问题、人口、O3、土地、酸雨。近代以后,人类取得了征服自然的巨大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马克思、恩格斯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在对大自然的征服。“,(三)人与自然的对立,1、经济增长经济发展。2、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3、既要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又要反对自然中心主义。4、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一致。,(四)人与自然和谐走向可持续发展,5、依靠科技进步,节能减排,推行减量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6、文化觉醒,提倡生态道德与生态良知,吸取天人合一的合理内核,高扬人文主义关怀的旗帜。7、加大执法力度,坚持制度创新,扼制生态环境恶化。,第三讲 科学技术的理性认识,参考文献:1.何祚庥主编:伪科学曝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2.陈健:科学划界,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3.Karl Popper:科学知识进化论,纪树立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4.Matin Curd eds.:Philosophy of ScienceThe Central Issues,W.W.Norton&Company,19985.E.D.Klemke eds.:Introductory Readings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3rd ed.,New York:Prometheus,1998,6.Robert K.Merton:The Sociology of Science:Theoretical&Empirical Investigation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7.J.D.Bernal: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8.Bernard Barber:科学与社会秩序,顾昕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9.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10.David Bloor: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The Univ.of Chicago,1991,1、古希腊形成了什么科学传统?2、你是怎样看待“李约瑟之谜”?3、科技革命与哲学革命是什么关系?4、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特点说明了什么?5、科学的价值是什么?6、怎样评价科学发展的模式?7、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怎样走向融通?8、技术有哪些价值?9、技术创新有哪些类型?其动力机制是什么?,思考题,我相信在科学上并没有平坦的大道,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荆棘丛生,只有经历了不断试探,一再失败,才能寻找出合适的方法,在我们身后开辟出我们赖以前进的道路。玻恩 每一科学原理的真理的界限都是相对的,它随着知识的增加时而扩张,时而缩小。列宁 在各门学科的接触点上可期望得到最大的结果。恩格斯 化学家们正处于不断脱毛的状态。不适于飞翔的旧羽毛从翅膀上脱落下来,而代之以新生的羽毛,这样飞起来就更有力,更轻快。李比西 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王安石,一、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一)古代科学技术(二)中世纪科学技术(三)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 1、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2、“李约瑟之谜”3、四次科学革命 4、五次科学中心转移 5、三次技术革命和三次产业革命,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401920)美国(1920)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英国德国美国(二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结论:三种中心的转移存在着正相关性。这说明:科技、教育和经济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换言之,可能用NIS理论来剖析这种中心的转移。(如果这样,还要有更广泛的考察。),(1)物理学三大发现 1895年,伦琴(1845-1923)研究阴极射线时意外发现X射线;获得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第一个获奖人。通过X射线促进了或激励了一连串发现。1896年,贝克勒耳(1852-1908)意外发现放射线;1897年,汤姆逊证实了电子的存在;居里夫妇发现放射线元素(钍、钋和镭);证实元素的嬗变;促使元素嬗变理论建立(卢瑟福,1902年);动摇了几千年原子和元素观念认为原子不可分、是物质组成最小单元;认为元素不变。,世纪之交 物理学革命,(2)物理学两朵乌云,(一)科研规模和组织形式日益扩大 1、科研组织形式日益扩大 2、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长 3、科技人员显著增加(二)科技发展的速度日益加快 1、科技知识量加速增长 2、知识陈旧周期显著缩短,知 识折旧率加快 3、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应用 周期缩短,二、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特点,1,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日益增大,2,科学技术全面向生产力要素渗透,3,高科技工业园迅速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4,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三)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1、各门学科仍在向纵深发展,深化、细化、专业化促使分支学科不断产生。2、边缘学科、横向学科、综合学科大量涌现,交叉科学的时代正在来临。3、科学与人文融合,走向大科学时代。,(四)现代科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出现了整体化发展趋势,1、人类经济活动方式的三次转移 2、知识经济兴起面临的挑战:知识创新、非稀缺性、高价值性、高增长性、边际收益递增。,(五)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三、科学的划界、特性、功能和价值,“所谓科学,就是通过国家出钱来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一)科学是什么?,达尔文,英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布莱凯特,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直接职能是不断探求和系统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科学”这个概念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即知识体系;科学这种知识体系还可以物化为社会生产力。简言之,科学是知识体系和由知识所转化的生产实践活动的统一。,科学的定义:,科学 技术目的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形态 知识形态 有一定的物质形态选题 自由探索 目标比较明确完成期限不太明确 有明确的规定经济效益不确定,或长远确定或直接社会监督弱 强发表形式公开 保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传统模式),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在时间上具有超前性。,开 发,生产经营,应用研究,(科学是知识体系、社会建制、是生产力、方法、文化、一种活动),科学的社会建制17世纪的英国的皇家学会和法国国家科学院的建立。19世纪的德国,其典型的表现是: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大学的出现;2.科学学会的建立;3.实验室制度的建立。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美国,其主要内容包括:1.大学中系级组织的建立和研究生院设置;2.工业实验室的建立;3.国家机构中科学实验室的建立。,马克思、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具有“一般社会生产力”即知识形态上的生产力的性质。技术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属于直接生产力的范畴。直接生产力: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生产力;一般生产力:尚未进入生产过程的生产力。科学在未与生产结合之前,表现为生产的精神潜力,亦即以知识形态存在的一般生产力。一旦科学并入生产过程,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就会转化为现实。,邓小平1975年听汇报时肯定:“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观点;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1988年9月接见捷克斯洛代克总统胡萨克时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涵义生产力=(生产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管理)科学技术 1.劳动者素质提高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知识教育。2.生产工具的更新改造需要科学技术。3.劳动对象范围的拓宽只有依靠科学技术。4.科学的管理促使其他要素发挥最大作用。高科技的生产力生产力=(生产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管理)科学技术,江泽民1995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指出,“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科教兴国,即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aul R.Thagard(萨戈德):科学划界的三要素一、理论(Theory)二、共同体(community)、(1)是否成员达成共识,采取同样办法来解决问题;(2)对其他理论的成功是否关注;(3)积极尝试证实或否证自己的理论。三、历史情境(historical context)(1)长期受到反常的挑战;(2)其他理论的挑战。科学划界标准的变迁:逻辑标准(可证实标准、可否证标准)消解标准(没有划界标准)多元标准(理论、历史、社会多种要素),(二)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划界,(三)科学的特性:系统性、精确性、可变性、非功利性、批判性(四)科学的功能:解释、预见、说明、生产力、思维方式转变。(五)科学的价值: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科学哲学的发展(按时间顺序),逻辑原子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后现代思潮,科技哲学的发展,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四、科学发展的模式,(一)渐进积累的线性发展模式(二)波普尔的不断革命的发展模式(论伪主义或猜测与反驳模式),波普:批判理性主义观察渗透着理论。科学的方法是“假说否证法”。TO,O,得到T。,前科学 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 危机 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常规科学科学家通常是在常规科学中从事解题的工作。,(三)库恩的范式革命论模式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前范式阶段(百家争鸣)范式建立 常规科学 反常 危机 科学革命(新范式再重新开始),(四)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精致否证主义科学研究纲领没有判决性实验,只有理论才能否证理论。(五)劳丹的研究传统模式,参考文献:(1)洪谦编译:逻辑经验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洪谦:论逻辑经验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H.Reichenbach: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A.J.Ayer:语言、真理与逻辑,尹大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4)K.Popper:科学知识进化论,纪树立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5)T.Kuhn: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Univ.of Chicageo,1962(6)I.Lakatos: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7)P.Feyerabend:反对方法,

    注意事项

    本文(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