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2023版.docx
第一节小儿腹泻护理第二节肺炎患儿护理第三节过敏性紫瘢患儿护理第四节急性肾炎患儿护理第五节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第六节惊厥患儿护理第七节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第八节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护理第九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患儿护理第十节肠梗阻患儿护理第十一节川崎病患儿护理第十二节有创机械通气患儿护理第十三节无创机械通气患儿护理第十四节早产儿护理第十五节新生儿窒息护理第十六节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第十七节新生儿败血症护理第十八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第十九节新生儿低血糖护理第二十节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第二十一节新生儿硬肿症护理第二十二节新生儿肺炎护理第一节小儿腹泻护理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比通常的次数多,大便性状改变,呈稀糊样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等。一、主要护理问题1 .体液不足与呕吐,腹泻丢失体液过多有关。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腹泻、丢失营养过多摄入减少有关。3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腹泻刺激皮肤有关。4 .知识缺乏与患儿家长缺乏合理喂养知识,卫生知识以及腹泻患儿的护理知识有关。5 .潜在并发症酸中毒、低血钾。二、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凡疑似或确诊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或属伤寒杆菌感染者住单间房,做好床旁隔离,接触患儿前后严格做好手的消毒工作,对患儿的衣物、食具、尿布及便具应分类消毒处理。(二)活动、休息与体位保持患儿安静及舒适体位,将床头抬高防止呕吐和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三)饮食护理严格饮食管理,按医嘱禁食者,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禁食补液期闻如果患儿出现烦躁,哭闹,可遵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如冬H民二号,1佻水合氯醛等。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食多餐,由淡到浓,由稀到稠,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四)用药观察静脉补液时,要准确调节滴速,观察输液是否通畅,有无液体外渗以及有无输液反应。输液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同时应注意脱水、酸中毒的纠正情况;口服补液者按时完成口服液量。(五)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患儿生命体征,观察皮肤黏膜有无TzK,皮肤弹性及口渴情况,注意患儿面色、神志、瞳孔、末梢循环情况;观察患儿有无腹痛、呕吐、低钾低钙表现,及时与医师联系。2、详细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补液量及饮食量,观察并记录呕吐,粪便的次数、性质和水分的多少。发现粪便性状的改变,如腥臭、有粘液、脓血时,立即送粪便常规检查并做培养。(六)基础护理1、加强皮肤护理,维持皮肤完整性。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保持臀部清洁,干糙以预防臀部感染,尿布疹和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腹泻营养不良者,定时翻身,预防压疮。2、症状护理腹胀者给予腹部热敷,肛管排气等;发生呕吐时,将患儿抱起,脸朝外,头稍低,以手托住头部,以利于呕吐物流出。呕吐后做好口腔,皮肤清洁;对于高热给予头部冰敷等物理降温措施,擦干汗液,及时更衣,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七)健康教育1、健康指导加强卫生宣教,严格管理水源和食品卫生;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天断奶;注意合理喂养,逐步添加辅食;饭前便后洗手,做好食具奶具,便器的消毒;隔离感染性腹泻患儿,其粪便应消毒;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2、患儿出院时,告知家长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内外感染,并注意腹部勿受寒。第二节肺炎患儿护理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鼻翼扇动、呼吸困难、发绡等。一、主要护理问题1 .无效的呼吸形态与肺炎有关。2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疼痛、体位、疲乏和痰液黏稠有关。3 .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感染、呼吸道炎症导致的通气和换气障碍有关。4 .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5 .活动无耐力与肺炎引起的低氧血症、疲乏有关。6 .焦虑、恐惧与患儿住院和呼吸困难有关。7.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二、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1、避免交叉感染将急性期与恢复期、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的患儿分室居住,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儿要执行呼吸道隔离,住单间病房。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安静、舒适、定时通风(注意避免对流风)。室温以1820。C为宜,相对温度保持在55%65%,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二)活动、休息与体位急性期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经常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急性期经常拍背,恢复期多抱起活动,促进分泌物排出,增加肺通气。(三)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喂奶时抬高婴幼儿头部或抱起哺喂,并让患儿间歇休息,无力吸吮者改用滴管喂奶或鼻饲。(四)用药护理肺炎患儿常需要从静脉补充热量和水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或由静脉输入抗生素治疗,注意静脉补液速度宜慢,根据不同年龄调节输液速度,防止肺水肿和心力衰竭。(五)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出现双吸气,点头样呼吸、呼吸暂停等,提示呼吸衰竭,立即通知医师。通过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备好呼吸兴奋剂,必要时按医嘱使用人工呼吸机。2、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肺泡通气量,及时清除鼻痂及鼻腔分泌物,痰液黏稠不宜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日24次,避兔肺泡内水肿,必要时给予吸痰。3、患儿出现嗜睡、惊厥或昏迷,提示可能发生中毒性脑病,及时通知医师,备好止惊剂及脱水药。4、患儿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喘憋加重、给氧及镇静剂不能改善,心率加快(婴幼儿每分钟160180次),肝脏短时间内急剧增大,提示心力衰竭,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置。用洋地黄制剂时要注意严格按要求时间给药,剂量一定要准确,服药前查脉搏,儿童每分钟低于60次,婴幼儿每分钟低于100次时通知医师停药。注意观察洋地黄的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心律不齐、嗜睡、乏力等。5、有缺氧表现时(呼吸促、口周发州),及时给予氧气吸入,根据患者情况用头罩或面罩给予温湿化氧,氧浓度不宜超过40%。患儿喘憋重、烦躁不安时,可肌内注射冬眠II号,使患儿休息,减少氧耗量,并能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呼吸困难。(六)基础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高热患儿注意多饮水,给予物理降温,定时测量体温。保持床单位整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以免着凉。(七)健康教育力啮体献,增强体质,合理喂养,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第三节过敏性紫飕患儿护理过敏性紫瘢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以皮肤紫瘢,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痛和血360尿、蛋白尿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一、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环境清洁,宽敞明亮,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二)活动、休息与体位应根据患儿不同的病情,安排治疗、护理、休息及娱乐活动。如患儿有腹痛、肠道出血,必须嘱患儿卧床休息,以防加重出血。有大关节肿痛的患儿,活动时疼痛加重,因此,一切生活必须由护士协助,在治疗护理操作中动作宜轻,待关节肿痛消失后,逐渐增加活动。肾脏受累的患儿病后23周出现血尿、蛋白尿,为减轻肾脏受累的程度,更应重视患儿卧床休息,严格作息时间,对比较淘气、爱活动的患儿,应讲明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并给他们组织故事会一类的活动。(三)饮食护理过敏性紫瘢是以毛细血管炎为主的过敏性疾病,很多患儿有消化道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便血等,为减轻肠道负担及出血,饮食护理应注意1、有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静脉补液。2、给患儿少渣或无渣的易消化的软食。易致敏因素可引起小肠炎,形成肠道水肿或出血,粗纤维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易损伤肠道粘膜,加重出血,可能引起肠套叠的严重后果。3、病初暂禁食动物蛋白,如牛奶、鸡蛋、鱼、虾等食物。引起过敏性紫搬的过敏原虽有多种,但由食物引起的比较常见。为了寻找食物过敏原,先禁食所有动物蛋白,在恢复期再逐渐式加动物蛋白食物,以利于鉴别有无食物过敏。4、当明确患1,寸某种食物过敏后,除有禁食的医嘱外,还应做好交接班工作。(四)病情观察1、对皮肤紫瘢的观察对皮肤紫瘢出现的数量、性状、分布情况,有无新出现的紫藏以及紫癫与饮食、药物有无关系等,可为医师的治疗和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找原因,并报告医生。如发现疱疹或血性粪便,应加强预防感染的措施,如有可疑的过敏食物或药物,应立即停用,并做详细记录。2、消化道症状的观察如发现患儿有腹痛,应注意观察腹痛的性质、部位、肠蠕动的情况及有无呕吐腹泻等。密切观察粪便性状、颜色、气味的变化。若粪便呈暗红色,则表明有消化道出血,若粪便为鲜红色,提示有肠道大量出血,应立即通知医师,并作好止血、输血及抢救的准备工作。3、尿量、尿色的观察过敏性紫瘢可引起肾脏损害,患儿可出现血尿、水肿、氮质血症和肾性高血压,严重者也可出现无尿或高血压脑病。所以通过观察尿色及尿液的变化,能预知肾功能的受损程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五)基础护理皮肤紫瘢为本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多见于四肢,下肢及臀部尤多,由于皮疹常有血浆渗出,可使紫瘢呈疱疹状。在关节附近的皮疹处,有时呈血性大疱,为防止皮肤感染,要倒波肤清洁,避免皮肤紫瘢受磨损,局部勿受压,床铺要洁净、平整、干糙,定期更换被单等。注射部位要避开皮肤紫瘢处,己破损的疱疹可涂现的甲紫,防止感染。(六)健康教育确定过敏原,避免食入、接触引起过敏的物质,平时少吃辛、辣、硬、冷等刺激。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小便。第四节急性肾炎患儿护理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趋感染,血尿、水肿、蛋白尿和高血压。一、主要护理问题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水肿、血压升高有关。3、潜在并发症高血压脑病、严重循环充血、急性肾衰竭。4、知识缺乏与患儿及家长缺乏本病的护理知识有关。二、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环境清洁宽敞,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与感染性疾病分病室居住。(二)体位、休息与活动休息向患儿及家长强调休息的重要性,以取得合作。一般起病两周内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12个月活动量宜加限制,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尿内红细胞减少、血沉正常可上学,但须避免体育活动;艾迪氏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生活。(三)饮食管理尿少水肿时期,限制钠盐摄入,严重病例钠盐限制于60120mgkg,有氮质血ffi时应限制蛋白质的入量,每口0.5gkg;供给高糖饮食以满足小儿热量的需要。(四)用药护理利尿降压为了减轻体内水钠潴留和循环充血,遵医嘱给予利尿剂、降压药,应用利尿剂前后应注意观察体重、尿量、水肿变化并做好记录。(五)病情观察1、观察尿量、尿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应用利尿剂时每日测体重,每周留尿标本送尿常规检查两次。2、观察血压变化,若出现血压突然升高、剧烈头痛、呕吐、眼花等,提示高血压脑病,除降压外需镇静,脑水肿时给脱水剂。3、密切观察心率、脉搏、呼吸等变化,警惕严重循环充血的发生。如发生循环充血将患儿安置于半卧位、吸氧,遵医嘱给药。(六)健康教育向患儿及家属宣传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强调限制患儿活动是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措施,尤以前两周最为关键,同时说明本病的预后良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是本病预防的关键。第五节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若病变主要累及脑实质则称为病毒性脑炎,若病变主要累及脑膜则称为病毒性脑膜炎。一、主要护理问题1 .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有关。2 .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有关。3 .急性意识障碍与脑实质炎症有关。4 .躯体活动障碍与昏迷、瘫痪有关。5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二、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环境清洁宽敞,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二)活动、休息与体位急性期卧床休息,颅内高压时头抬高30oo(三)饮食护理清淡宜消化,软食或流质食物。(四)用药护理滴注甘露醇注意观察输液速度,观察注射部位是否肿胀,滴注完甘露醇后不要立即改变体位,以免低压引起晕倒。(五)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观察瞳孔及呼吸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如发现呼节律不规则,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多提示有脑疝及呼吸衰竭的发生,应立即抢救。(2)观察意识变化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应警惕是否出现脑水肿。及时给予降温处理,保持舒适体位,监测患儿体温、热型及伴随症状。评估患儿有无脱水症状,保证摄入足够的液体量。(六)基础护理1、昏迷的护理保持昏迷患儿侧卧位,防止窒息;定时翻身,清洁皮肤,防止发生压疮;轻拍患儿背部,促进其排出痰液,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2、注意患儿安全需专人守护,惊厥发作时立即用压舌板或舌垫置于上齿与下齿之间,取侧卧位,适当应用约束带。3、积极促进机体功能恢复(1)恢复脑功能去除影响患儿情绪不良因素,创造良好的环境,针对患儿存在的幻觉、定向力错误的现象采取适当措施,提供保护性照顾。(2)恢复肢体功能保持肢体功能位,病情稳定后及早帮助患儿逐渐进行肢体的被动或主动锻炼,注意循序渐进,采取保护措施。(七)健康教育主动向患儿及家属介绍病情,用药指导及护理方法,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指导并鼓励家长坚持智力训练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第六节惊厥患儿护理惊厥(ConVU1.SionS)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以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为主要表现,常伴意识障碍。一、主要护理问题1 .急性意识障碍与惊厥发作有关。2 .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发作、咳嗽、呕吐反射减弱、呼吸道堵塞有关。3 .有受伤的危险与抽搐、意识障碍有关。4 .体温过高与感染或惊厥持续状态有关。二、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疏散密集的人群,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刺激,病室应安静,避免噪音、强光等刺激。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二)体位、休息与活动惊厥发作时就地抢救,立即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松开衣领,防止分泌物吸入,保持患儿安静,并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工作。(三)饮食护理患儿未清醒前,予禁食,以免造成窒息。(四)用药护理按医嘱给予止惊药物,如地西泮、苯巴比妥钠等,观察并记录患儿用药后的反应,高热时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若出现脑水肿早期症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按医嘱给予脱水剂。(五)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及瞳孔的变化,详细记录惊厥次数、发作时的状态、惊厥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及伴随症状。(六)症状护理预防并发症1、预防窒息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呕吐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将舌轻轻向外拉,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不畅;备好急救用品,如开口器、吸痰器、气管插管用具等。2、预防脑水肿在紧急情况下可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止惊,按医嘱给止惊药,惊厥较重或时间较长者给予吸氧。3、预防外伤对己出牙的患儿上下臼齿之间垫牙垫,以防舌咬伤;牙关紧闭时,不要用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勿强行按压或牵拉患儿肢体,以免骨折或脱臼;放置床栏,防止坠床。(七)心理护理向家长详细交待患儿的病情,解释惊厥的病因及诱因,经常和患儿及家长交流,解除其焦虑和自卑心理,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O(八)健康指导指导家长掌握预防惊厥的措施。对热性惊厥患儿,应告诉家长及时控制体温是预防惊厥的关键,教给家长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方法,演示惊厥发作时急救的方法(如按压人中、合谷穴),保持镇静。癫痫患儿应按时服药,不能随意停药。第七节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支气管哮端(bronchia1.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M、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一、主要护理问题1 .低效性呼吸形态与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力增加有关。2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粘稠、患儿体弱无力排痰有关。3 .焦虑与哮喘反复发作有关。4 .知识缺乏缺乏有关哮喘的防护知识。二、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避免有害气味及强光的刺激。给患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利于休息,护理操作应尽可能集中进行。(二)体位、休息与活动嘱患儿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使患儿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利呼吸。(三)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食入鱼、虾等易致过敏的蛋白质。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降低分泌物的粘稠度,防止痰栓形成。(四)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观察其效果和副作用;给予雾化吸入,以促进分泌物的排出;有感染者,遵医嘱给予抗生素。(五)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呼吸困难的表现及病情变化;若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及时给予机械通气;若患儿出现紫纳、大汗淋漓、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呼吸音减弱等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六)症状护理遵医嘱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定时进行血气分析,及时调整氧流量,保持Pa02在7090mmHg;对痰多而无力咳出者,及时吸痰;教会并鼓励患儿作深而慢的呼吸运动。(七)心理护理哮喘发作时.,守护并安抚患儿,鼓励患儿将不适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尽量满足患儿合理要求。允许患儿及家长表达感情,向家长解释哮喘的诱因、治疗过程及预后,指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患儿,并发挥患儿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措施缓解患儿的恐惧心理。(八)健康指导指导呼吸运动,以加强呼吸肌的功能;指导家长给患儿增加醉多进行户外活动,多哂太阳,增强体质,W吸道感染;指导患儿及家长确认哮喘发作的诱因,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去除各种诱发因素(如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食入鱼、虾等易致过敏的蛋白质等);教会患儿及家长选用长期预防与快速缓解的药物,正确、安全用药。第八节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护理病量生心肌炎(ViraInIyOCarditiS)是捆H毒侵犯心肌,引起C?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症。除心肌炎外,部分病例可伴有心包炎和心内膜炎。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预后大多良好,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一、主要护理问题1 .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收缩力下降,组织供氧不足有关。2 .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二、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病室定时通风换气(应避免对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二)体位、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卧床休息,至体温稳定后34周,基本恢复正常时逐渐增加活动量。恢复期继续限制活动量,一般总休息时间不少于6370个月;有心力衰竭时置患儿于半卧位,尽量保持其安静,减轻心脏负担。(三)饮食护理鼓励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四)用药护理静脉给药应注意点滴速度不要过快,以免加重心脏负担;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观察有无心率过慢、心律失常和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避免洋地黄中毒;心源性休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扩张血管药时,要准确控制滴速,最好使用输液泵。(五)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和记录患儿精神状态、面色、体温、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的变化,有明确心律紊乱者应进行连续心电监护。(六)症状护理胸闷、气促、心悸时应休息,必要时可给予吸氧。烦躁不安者根据医嘱给予镇静剂。(七)心理护理对患儿及家长介绍本病的治疗过程及预后,减少患儿和家长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八)健康指导对患儿及家长强调休息对心肌炎恢复的重要性,使其能自觉配合治疗;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嘱咐患儿出院后定期到门诊复查。第九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飕患儿护理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或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指无371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异常增多,出血时间延长,血管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ITP的发病与免疫机制有关,因此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一、主要护理问题1 .潜在并发症出血。2 .皮肤粘膜受损与血小板减少、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有关。3 .有感染的危险与服用激素药有关。二、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刺激,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二)活动与休息保持患儿安静,保证充足及良好的睡眠,防止躁动不安,避免碰撞。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出血严重时绝对卧床休息。(三)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刺激,无渣食物。有消化道大出血时,应禁食;出血停止后,先给冷流质,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及软食,少量多餐。(四)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并观察药物疗效;观察血小板计数,当血小板过低时,遵医嘱输新鲜血小板。(五)病情观察1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神志、精神状态,防止颅内出血。2 .观察皮肤紫瘢、瘀点瘀斑状况有无好转或发展。3 .观察大小便颜色及性状,保持大便通畅,以免因便秘致腹压增加而出血。(六)症状护理1 .避免患儿烦躁、哭闹、挣扎及情绪紧张等因素加重出血。2 .为患J1.进行各种穿刺后,压迫局部时间要长,直至不再出血,如穿刺针眼较大,应以无菌纱布敷盖,以防局部感染。3 .做好皮肤、口腔护理。(七)心理护理做好患儿和家属的安慰工作,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激动情绪及精神过度紧张。(八)健康教育1 .指导家属严格遵照医嘱逐渐减量停药,不要自行停止服用。2 .向患儿及家长做好卫生宣教;嘱家长不带患儿去公共场所,以免感染呼吸道疾病;避免受凉感冒。3 .勿进行剧烈活动,避免外伤。4 .出院后24周定期门诊复查,有出血现象及时就诊。第十节肠梗阻患儿护理部分或全部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流动并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多发于一岁以内的婴儿,尤其以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一、主要护理问题1 .疼痛与梗阻的肠内容物不能运行或通过障碍、肠蠕动增强有关。2 .体液不足与禁食、频繁呕吐、胃肠减压有关。3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禁食、呕吐有关。4 .潜在并发症肠坏死、腹膜炎。二、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刺激,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二)活动、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抬高床头,呕吐时应坐起或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三)饮食护理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待梗阻缓解后方可进少量流质。(四)病情观察1 .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2 .观察患儿有无面色改变、腹痛、呕吐、腹胀,注意排气排便情况,以及时发现绞窄性肠梗阻的体征。3 .观察水、电解质失衡纠正情况。4 .观察记录呕吐物的颜色、性状和量。(五)症状护理1 .给予胃肠减压,以减轻腹痛、腹胀,做好减压期间相关护理。2 .腹胀时给予人工扩肛。3 .保证输液通畅,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4 .呕吐时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呕吐后给予漱口,保持口腔清洁。374(六)心理护理由于患J阵龄小,语言沟通障碍,常哭闹不止,烦臊不配合,护士应分析啼哭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必要时给予奶嘴安慰;对家属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取得家长配合,提高整体疗效。(七)健康教育1 .注意饮食卫生,不进不洁食物,不暴饮暴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进食后不做剧烈运动。2 .保持大便通畅。3 .有腹痛腹胀等不适,及时来医院就诊。第十一节川崎病患儿护理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清的自限性血管炎性综合征,以发热、皮疹、皮肤黏膜病损、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征,常导致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脏损害。一、主要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与机体对多种抗原剌激引起的反应有关。4 .皮肤、黏膜改变与潜在的皮肤黏膜感染,局部抵抗力下降有关。5 .恐惧、焦虑与疾病不适、环境改变、治疗有关。6 .潜在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二、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保持病室安静,光线稍暗,减少刺激。(二)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发热患J1.S绝对卧床休息,解氐机体耗氧量,保护心脏。(三)饮食护理给予清淡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生、硬、过热、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多喂水,给予充足的水分。(四)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阿司匹林及静脉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观察有无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大便的色量及性质;观察有无变态反应及中毒反应,如哮喘、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五)病情观察1 .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变化。2 .密切观察皮肤粘膜病变情况,保持皮肤粘膜清洁。3 .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心血管损害症状,如面色苍白、心悸、胸闷、精神萎靡、脉搏加快等。(六)症状护理高热时予温水擦浴、冰枕、冰敷或遵医嘱药物降温。对出汗较多者及时更换内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口唇干燥时可涂护唇油,鼓励患儿多饮水。(七)心理护理向家长详细交待患儿的病情及预后,积极与患儿沟通,鼓励患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减少患儿的焦虑恐惧心理,增强患儿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八)健康教育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方法、服药注意第十二节有创机械通气患儿护理有创机械通气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气道(经鼻或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进行的机械通气的方法。一、主要护理问题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气道开放有关。2 .呼吸形态的改变与呼吸机辅助通气有关。3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原发疾病及气管插管、使用镇静药有关。4 .潜在并发症腹胀。二、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环境清洁,宽敞明亮,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二)活动、休息与体位保患儿安静及舒适体位,头部制动,将床头抬高15°30°,防止呕吐和误吸,但头、颈要在同一平面上,头稍向后仰,保持气道通畅。(三)饮食护理根据医嘱予以禁食或给予鼻饲饮食。(四)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镇静及其他用药,保持患儿安静,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五)病情观察1 .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出入水量、血氧饱和度变化及皮肤黏膜紫绢情况;注意观察胸部起伏、两侧呼吸是否对称、自主呼吸强弱,与呼吸机是否同步。2 .观察患者有无腹胀。3 .密切观察呼吸机正常运转和各项指标变化,注意呼吸机的报警并及时处理。(六)机械通气护理1、使用呼吸机前仔细检查管路连接是否正确、是否紧密,有无漏气,连接模肺,按要求调试呼吸参数。2、气管插管时备好插管用物,医护密切配合,固定好气管插管,摆好舒适的体位,连接呼吸机;保持气管插管固定良好,以防气管插管的牵拉、脱位,约束患儿四肢,测量气管导管外露长度,严格交接班,防止脱管;保持气道温化、湿化,注意观察湿化器的存水量,及时添加无菌蒸储水;及时清理集水杯里的冷凝水和管道内的积水;严格执行无菌技术。4 、进行正确、有效的吸痰排痰。(七)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根据病情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八)心理护理做好患儿和家属的安慰工作,保持心情平静,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细心观察分析病人的眼神、表情及手势所表达的信息。(九)健康教育向家属及患儿说明疾病的特点及使用呼吸机的必要性;协助并指导患儿有规律的放松呼吸;及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第十三节无创机械通气患儿护理无创机械通气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等)的机械通气方法。可以避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感,保留气道的防御功能,保留患者说话和吞咽功能,且具有不干扰自主呼吸的特点。一、主要护理问题1 .潜在并发症腹胀、皮肤受损。2 .有误吸的危险与呼吸机使用有关。二、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刺激,温湿度适宜,定时通风。(二)活动、休息与体位保持患儿安静及舒适体位,可将床头抬高15°30°,防止呕吐和误吸,但要头、颈在同一平面上,头微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三)饮食护理足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或遵医嘱给予鼻饲饮食,多饮温开水,以利于痰液的排出。(四)用药护理遵医嘱给药,并观察药物疗效。(五)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患儿神志、生命体征、出入量及血氧饱和度及皮肤黏膜紫组情况,根据医嘱,及时检测血气变化。2注意自主呼吸频率、幅度、节律及呼吸机压力指针波动情况。3 .观察患儿有无腹胀。4 .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细心观察分析病人的眼神、表情及手势所表达的信息。(六)机械通气护理1 .检查呼吸机管道的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扭曲及漏气。2 .选择与患儿鼻腔大小合适的鼻塞,固定时松紧适宜,两侧垫上棉球,防止皮肤受损。3 .及时添加湿化用水,管道内及储水杯内液体及时倾倒。4 .密切观察呼吸机的正常运转和各项指标,注意呼吸机的报警。5 .定时予以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并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七)心理护理做好患儿和家属的安慰工作,使患儿保持心情平静。(八)健康教育1 .向家属及患儿说明疾病的特点及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必要性。2 .协助并指导患儿有规律的放松呼吸。第十四节早产儿护理早产J提指胎龄小于37周,出身体重小于2500g的活产新生儿O一、主要护理问题1 .体温调节无效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少散热多等有关。2 .喂养困难与吸吮、吞咽、消化、吸收功能差有关。3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呼吸中枢、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有关。4 .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二、护理措施(一)环境与隔离消毒要求1、保持环境安静,各项护理操作应轻柔、集中完成,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及移动。早产儿室保持室温在2426。C,相对湿度55%65%或更高。2、低于2.Okg的早产儿应置暖箱中,暖箱内温度应根据出生体重、胎龄和出生后天数进行调节。、,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各项无菌技术操作,患儿用物均应消毒灭菌处理。强化洗手意识,每日更换暖箱水槽中的水,每周更换暖箱12次。(二)卧位、休息与活动1、安置早产儿体位时.,可做一个“鸟巢”,尽量取侧卧头偏向一侧;合理使用肩垫,取仰卧位时颈部轻度仰伸,避免头部扭曲,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每24小时更换体位1次O2、减少不必要的声、光、疼痛刺激,给予发育支持护理,如新生儿抚触、非营养性吸吮等。(三)饮食护理尽量母乳喂养,取半卧位喂奶。口饲或鼻饲的早产儿在每次喂养前均应观察是否腹胀,并常规抽吸胃内容物,如吸出前一次喂养量的20%或异常胃内容物应暂停喂养并报告医生。(四)用药护理配置液体时,剂量要绝对精确,输液时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定时巡视,防止高血糖、低血糖及液体渗漏的发生。(五)病情观察早产儿病情变化快,常出现呼吸暂停等生命体征的改变,除应用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外,还应注意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等情况。(六)健康指导出院时做好早产儿养育知识的健康宣教。第十五节新生儿窒息护理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是新生儿期导致伤残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护理问题1 .气体交换受损与无力清除气道内分泌物有关。2 .潜在并发症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3 .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4 .焦虑(家长)与病情危重、预后不良有关。二、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患儿置暖箱或远红外辐射台,使皮肤温度保持在36.5°C,维持体温稳定。(二)卧位要求颈部轻度仰伸保持呼吸道通畅。(三)饮食护理重度窒息者适当延迟喂养,待病情稳定后遵医嘱开始肠内喂养。(四)病情观察观察皮肤颜色及周围循环情况,监测心率、呼吸、血压、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有围生期窒息并经历复苏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症状,应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如肌张力、瞳孔反应、抽搐情况等,同时还应监测血糖、电解质。(五)症状护理呼吸建立并有规律后,根据医嘱间歇或持续给氧,给氧浓度根据血气调整。如果呼吸不规则或无自主呼吸用呼吸机辅助治疗,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六)健康指导定期复查头颅CT,加强早期教育,开发智力,按时接种各种疫苗。第十六节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系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一、护理问题1 .气体交换受损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关。2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内及口腔内痰液增多有关。3 .潜在感染与抵抗力低下有关。二、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根据患儿情况置辐射台或暖箱内保温,维持肤温在36.5oC0(二)症状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拍背、翻身,必要时给与雾化吸入,及时吸痰,做好口腔护理。(三)用药护理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总输入量,所有液体均以输液泵匀速输入。配合医生正确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用前在室温下放置15分钟左右再使用。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后6小时禁止吸痰,观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用后临床效果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四)病情观察1、根据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选择给氧方式,维持血氧饱和度在85%90%之间。2、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性质的变化及有无三凹征、发绡、呻吟、气促、进行性呼吸困难及肺出血的现象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做好详细记录。(五)症状护理1、使用头罩给氧时,氧流量不少于41.min,防止二氧化碳积聚头罩。2、行鼻塞CPAP治疗时的患儿,要防止固定过紧压迫局部引起鼻粘膜、鼻中隔组织坏死。3、气管插管的患儿,要随时检查导管插入深度,防止插入过深或导管滑出。(六)健康指导向家长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做好家长心理护理,嘱出院时随诊。第十七节新生儿败血症护理新生儿败血症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和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一、护理问题1 .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2 .体温过低与细菌及毒素感染有关。3 .黏膜完整性受损与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鹅口疮、肠道菌群紊乱造成腹泻,继而引起臀红有关。4 .潜在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二、护理措施(一)环境要求维持体温稳定,体温不升者给予置暖箱保温,发热者可散开包被,多喂开水或调节室温。(二)饮食护理供给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强患儿机体抵抗力。(三)病情观察1 .密切观察巩膜、皮肤黄染情况及大小便颜色。2 .密切观察呼吸变化,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加重、烦躁、发绢或呼吸暂停现象。3 .观察有无面色青灰、体温升高、喷射性呕吐、前囱饱满、阵发性尖叫、烦躁不安、眼神凝视、肌张力增高等情况。4 .观察有无中毒性肠麻痹症状,如腹胀、肠鸣音减低等。(四)症状护理1 .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遵医嘱立即抽取血培养、及早明确病原菌。2 .注意皮肤及口腔黏膜卫生,病情允许时每日洗澡,更换柔软宽松的衣服,注意皮肤皱褶部位及臀部皮肤的清洁保护。第十八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为一种获得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小肠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伴随腹胀、呕吐、腹泻、便血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