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音乐》课程标准.docx
小学教育音乐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音乐课程标准课程编码O承担单位(师范学院)制定O制定日期O审核O审核日期O批准O批准日期O(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小学音乐教师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小学音乐教师岗位的音乐能力,要求学生掌握音乐方面的基本技能。(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乐理视唱练耳,后续课程有声乐。2 .学习目标一、总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二、学段目标(一)12年级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二)36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份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3 .课程设计(一)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在2001年以前,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唱歌(小学低年级加有“唱游”)、欣赏、器乐和识谱四项。随著时代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为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强调音乐课程的人文属性和对学生创造性潜能开发的课程价值,本标准将原有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两个教学领域,并将原来隐含在教学中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分散的音乐编创活动,加以集中并拓展为“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两个领域。上述四个教学领域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新的教学领域的划分,既体现了本学科21世纪的发展趋向及本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又在不增加课程实施难度的前提下,与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平稳对接。(二)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是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的。为此,音乐课程对包含音乐聆听、音乐表请和音乐创作这三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学领域,提出了相对明确而具体的课程内容,并从音乐学习的特点出发,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音乐能力。(三)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音乐的音响材料、创作过程和表演形式具有特殊性,这些艺术特征决定了音乐聆听、表擅和创作教学,必然会有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音乐课程的设计,应正视这一客观的掌科规定性,正确处理课程中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关系。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所应达到的标准,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四)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义务教育阶段,是儿童和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快速发展期,也是人生接受音乐教育、增进音乐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使音乐课程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相适应,音乐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9学年分成3个学段,即小学低年段(12年段),小学中、高年段(36年段)和初中各年级(79年段)。在剖析不同学段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差异和音乐学习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在课程总目标统领下,明确各学段目标,以此作为不同学段、不同教学领域课程内容设计的基本依据。3个学段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呈现前后衔接、逐段递进、完整序的内在联系。(五)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培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留有创造和堆择运用的空间我国广大城乡不同区域经济、文化环境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客观上影响着学校音乐教育的实施状况和教学水平。基于这一现实,为使音乐课程具有广泛适应性和普遍实施的可能性,对课程内容和标准的设计,注意既要有朗确的规定性,叉要有适度的弹性和一定的可磕捍性,使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音乐课程,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和水平要求上得以普遍实施,推动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均衡发展。4 .教学设计表现【标准】:12年级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聆听歌声时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声。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36年级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演唱【标准】:12年级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36年级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演奏【标准】12年级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36年级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演奏进行简单评论。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综合性艺术表演【标准】12年级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36年级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识读乐谱【标准】12年级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36年级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5 .课程考核一、评价内容:1、形成性评价(20%)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可采用观察、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评价内容:(1)上课认真,带齐音乐学习用品;检查书籍爱护程度。(态度)(2)能认真演唱歌曲。(唱)(3)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练习)(4)能与组员一起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合作能力)2、终结性评价(80%)评价内容:基础知识30%、唱歌50%、考试形式:随堂考试。考试范围:(1)基础知识一一以提问形式进行考试,全年级全册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包括乐理知识、音乐常识等。(2)歌曲演唱一一以抽签的方式进行考试按学号顺序,将学生分为5人一组,随机抽取课本中所学的任意歌曲进行清唱。二、评定标准:内容优秀良好一般不及格基础知识20%正确率达90%以上。正确率达70%以上,90%以下。正确率达50%以上70%以下。正确率达50%以下。歌曲演唱60%能够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诠释本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音色优美,气息流畅圆润。能够完整地演唱歌曲,但在歌曲情感处理上欠佳。歌曲演唱没有激情,毫无表现力,只是在机械地在唱。歌曲演唱没有激情,毫无表现力,没法完整地唱。三、总评三项成绩加在一起超过80分则期末考核为A,在70分到80分之间为B,60分至J70分之间为C,60以下为D。6 .课程资源L校内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而对教学场所与教学环境的充分利用则体现了教师的睿智。2 .校外资源的开发利用笔者认为,对于校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当结合课外练习及课外辅导,而这正是小学音乐教师所需关注的重要课题。当前有许多小学音乐教师的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教师希望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认为教育的范围仅限于校园,至于生活中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则是家长的责任,学生将来的失败是受学生家庭教育的影响,学生成材则功劳有教师的一半,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教师的责任即是负责教育学生,教育的范围包括校内教育及校外教育两项主要内容。对于小学音乐教师而言,开发与利用校外资源的责任甚至大过于开发校内资源,这体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以及对学生生活环境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通过校内学习音乐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到社会环境之中,让学生感受课堂之外的知识,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加强学生的音乐素质2。3 .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如今,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课堂上的重要辅助工具。多媒体以多重功效结合教学教材开拓了课堂教学的新局面,对激发学生想象与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仅是小学音乐课程资源中的一个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揭开教育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校内音乐文献,同时运用实用软件如cooledit,格式工厂等使其帮助我们更好地改造音乐,帮助学生练习音乐。而最新的音乐作品如年度音乐大事、音乐大赛等资料都能从网络中获取,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事实上,小学音乐的课程资源远远不仅于此,运用方法更能多种多样,如校内的读书声、校外的车水马龙声,等等。能够信手拈来体现了教师的素质,能够将其有效运用,以加强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才是真正的睿智。小学音乐课程资源是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宝贵财富,是小学音乐教师思想与教学素质完美结合的综合体现,开发和利用小学音乐课程资源是21世纪音乐文化和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音乐课程资源,才能不断充实、完善和调整现有小学音乐课程,使之符合我国先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7.编写依据该课程标准是依据小学教育专业调研报告和18年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