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骨干专业项目建设总结报告.docx
电子商务骨干专业项目建设总结报告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一)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成效电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举措为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多元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与农特产馆、生鲜定制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升专业整体发展水平。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编制开发工学结合特色鲜明、与岗位链契合度高、对应行业标准的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与国内知名企业开展订单班、企业定向班,实施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接现有合作企业和扩展一些新的合作企业,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意向中计划与每日优鲜,等大型多地运营的企业长时间保持订单培养关系。同时利用淘宝大学和商学院的现有课程和成型行业标准,形成面向电子商务“互联网+”岗位的课程体系;借鉴各种教育资源,校企合作共建项目化课程,打造基于网络平台的立体化、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引进行业内精英,实施教师成长工程,打造一批在行业有影响力的“教练型”专业带头人和技能名师,建成一支专兼结合、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校企共建生产平台和技术培养中心,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成引领行业发展、国内一流的集“教、学、研、仓四位一体的技术技能积累载体;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积极推进师生技能化顶岗训练,积极参加国家技能大赛,服务及省区域经济。把电子商务专业群打造成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专业群。校企双方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形成双导师制,学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发挥“双主体”育人功能,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过程管理,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增约2家电子商务合作企业,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订单班、企业定向班培养,积极实施多元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高度契合。表1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建设任务标志性成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学徒制试点农特产馆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方案“生鲜定制”项目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方案开发优质课程3门开发教材2本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新人才培养方案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毕业生跟踪调研报告各1个开展毕业生培训每年不低于70人专业建设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重点实训室建设基地(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成效电商专业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举措为对接行业标准,优化面向职场的课程体系,开发建设工学结合课程。通过调研及周边地区的人才需求,进一步加强课程的操作性,分析专业群各专业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构建由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组成的面向职场电子商务专业群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通识课程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职业素质,创新创业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通过思政理论课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加清晰课程学习规划以及职业发展规划。以职业岗位为导向,课程标准,制定面向职场的专业群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将课程标准引入到课程教学和考核评价体系中来,打造基于网络平台的立体化、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突出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项目导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为实施力量,丰富和强化第二课堂,促进学生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编制专业课程体系1套,开发专业课程标准4-5门,出版教材2本,开发教学做一体化实训教程1本,建成省级在线精品资源课程1门、院级重点课程2门,建成网络学习平台1个。电子商务专业群通识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和学生职场发展为目标,借鉴行业内的做法,强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通识必修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科学设计、丰富活化通识必修课程教学内容,将社会热点融入抽象理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优化完善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三模块的课程体系,并将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渗透融合到专业教学内容中,构建“面向职场、注重创新、全面成长”、与行业标准接轨的课程体系。引进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打造共享型网络教学资源库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资源、岗位导向课程资源。将企业典型案例引入到课程项目中,分期分批完成全部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改造和课程资源开发,打造基于网络平台的立体化、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创新性学习需求。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积极推进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丰富和强化第二课堂,学生通过参与、选拔及竞赛,锻炼职业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力争国赛获奖有新突破、省赛领先依旧;科技项目根据任课教师不同科研方向设置,学生通过组建兴趣小组参与教师科学研究、企业技术服务等,锻炼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社团活动主要由辩论类、竞技类、文娱类等活动组成,学生通过参与社团的系列活动,提高社会活动参与度,训练和培养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第二课堂,具有社会实践、校外学习的学生比例达到一定比例,学生的职业素质、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素质明显提升,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H)向社会提供的社会服务1、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功能电子商务专业社会服务成效显著,主动承担了大量扶贫工作。同时作为一所级院校,我们立足于深度融合于区域经济,积极投身于的精准扶贫。工作中近年来以我校电子商务为带头专业参与的社会服务和扶贫工作如下:表2近年电子商务专业群社会服务和扶贫工作序号社会服务和扶贫工作时间12二、项目建设目标和建设进度完成情况(一)项目建设目标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重点培养面向中小企业从事网络信息编辑、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等电子商务活动或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现代商务人才,具体目标如下: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加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研究,形成有效机制,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进展、新要求,删减陈旧内容。鼓励引进和使用国外优秀教材,大力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3、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建立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4、改革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二)项目建设进度完成情况表3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一览表建设项目原有基础预期目标及验收要点完成情况(含完成百分比)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三、项目建设经费到位和使用管理情况(一)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骨干专业项目总预算187万元,实际投入235.97万元,全部为学院自筹经费。(二)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该项目经费预算187万元。我们根据相关会计资料,确认职业技术学院截止2021年11月,项目经费实际投入235.97万元,全部为自筹资金。明细见下表:项目经费计划执行情况对比表单位:万元建设项目实际投入预算支出超支(或节约)拨款自筹拨款自筹拨款自筹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提升课程建设质量3、建设优质课堂4、建现代实习实训基地5、打造高水平双师团队6、建立质量保证体系7、提高人才培养质量8、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合计()使用管理情况1、完善机制,规范管理(1)学院成立骨干专业建设领导工作组,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组长:副组长:成员:(2)所有建设资金纳入财政管理,进行独立成本核算,专款专用,并进行公示。2、政策支持,政府重视多年来,委、政府始终坚持把职业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历经20多年的发展,职业技术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成功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自主办学、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办学之路。政府曾多次主持召开职教工作会议,把职业教育招生纳入高中、中职阶段招生计划,纳入经济发展和人才规划。作为目前学院专业实力最强的一个专业,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将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置于优先地位。3、加大力度,自筹资金骨干专业建设是一项重要工程,必须高标准、高质量进行建设。除省厅提供的项目资金和学院配套资金外,我院还将努力筹措资金约150余万作为该项目的补充资金,用于专业内涵建设、实训场地建设和完善项目配套设备。4、引企入校,资源共享学院在骨干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与省内多家电商企业沟通联系,力争引进多家企业落户我院。充分利用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互利互惠,资源共享,共同培养电商方面的专业人才。通过引进企业,一方面企业可为专业建设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从而可以减少学院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企业可通过本专业与学院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而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可利用学院实验实训设备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双方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校企共同发展。(四)保障措施电子商务专业是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专业。学院高度重视本专业的发展,为强化专业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保障措施:1、学院的政策支持(1)加大资金投入。利用骨干专业建设资金,设立骨干专业建设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及实验实训配套改革等内涵建设。(2)师资队伍建设给予优先保证。教师外出挂职、培训的差旅费报销优先考虑等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培、行业培训、课程建设、技术培训等。(3)教学条件上给予优先保证。在教室、实验实训室、教学设备的配置,实习实训场地建设、仪器设备、专业图书资料等教学基础设施基本教学条件方面,优先保证该专业建设,提供充足的实训场地等。(4)科研、课程建设上大力支持。学院在人力财力上大力扶持科研项目、精品课程等的申报、建设与督查,保证有关项目的顺利完成。(5)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聘请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进行指导,教务处负责监督、检查,并协调相关部门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技术支持。2、系部的制度支持(1)鼓励教师进行挂职锻炼、编写实训校本教材、撰写教研论文。(2)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室活动,探讨教学教法、修订课程标准等(3)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行业专家来系里进行讲座、指导等(4)鼓励教师走出去为行业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参与企业的技改项目,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争取得到行业企业的经费支持。(5)积极拓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培训合格人才。4、经费保障及管理措施项目资金由学院自筹的建设资金组成。学院己经制定了相应的资金使用办法,实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四、项目取得的标志性成果表4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一览表主要标志性成果完成情况序号类别成果名称成果负责人级别完成情况12(一)国家级成果2019年5月18日,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商务技能比赛获国赛二等奖。(二)省级成果2018年以来电子商务专业参与各项大赛比赛成绩优异,成果累累。表5电子商务专业竞赛成绩一览表序号参赛时间比赛名称获得奖项12()专业1、2018年电子商务专业被省教育厅评为骨干专业建设项目。2、2020年电子商务专业被省教育厅评为高水平重点专业。(四)积极申请、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工程系电子商务专业获教育厅批准通过“1+X证书制度试点”,完成了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网店运营网上考核计划申报并获通过。其中两名教师获得1+X职业技能等级高级证书,三名教师获得1+X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证书,四名教师获得1+X职业技能等级初级证书。(五)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目前建有农特产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020项目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工程系电子商务专业与众创空间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六)级电子商务名师工作室管理系获教育局审批建有“电子商务大师工作室”。(七)科研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主编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新实用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册,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管理工程系主任带领电子商务专业四名教师积极申报省社会科学院2021年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应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对策思考获得立项,课题编号:YWYB202125,在研阶段;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积极开展各类科研活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数篇。五、项目具体建设情况与成效(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对专业群中的专业进行了需求调研、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建立以电子商务为引领的现代商贸专业群课程体系,在电子商务专业中也植入了定向相关课程,以满足现代商贸业人才的需求。(二)提升课程建设质量通过电子商务专业省重点专业的建设,完善了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网络营销等两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资源的建设。力求打造移动电子商务为省级精品课程,努力建设商品信息采集与处理,网络营销两门课程为院级精品课程。(三)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推动“互联网+”课堂教学,加强信息化优质课堂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改造和建设,完成探究式学习、分组分层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于一体的新型智慧课堂建设。(四)共建现代实训基地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在现有校内实训条件基础上拟扩建新媒体实训室、新建移动电商实训室,拓展新的校外实训基地。不断尝试开发创新创业项目,不断推进师生共建项目。与“学做一体、赛训同步、研创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相适应,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再建一所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新增2家电子商务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利用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平台,加强实习过程管理。以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利用校内优质设备资源,开发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引入企业典型生产案例,开发实训实习项目和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综合实训项目;将国赛、省赛与专业群相对应的项目进行技术技能分解,融入到配套的实训教程;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项争取上个台阶,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5项以上。(五)打造高水平双师团队通过“内培外引”,实施“名师、大师”工程,积极探索高层次教师培养模式,强化专业教师境内外培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和信息化教学能力,造就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教练型”专业带头人和技能名师,建成一支专兼结合、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实施“名师、大师”工程,打造高水平双师教师团队。管理工程系“电子商务名师工作室”已通过教育局的实地检查验收。目前已通过第一阶段的验收,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名师工作室的建立意在充分发挥高校优秀教师资源的凝聚、辐射、指导、带动作用,通过老带新,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有效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社会服务的改革与提升。引进行业内资深专家,深化培训体系,实施教师成长工程,为每名教师量身制定成长培训计划,定期进企业顶岗锻炼;选用电子商务企业岗位技术能手20人左右担任兼职教师,并实施相应岗前培训与考核激励机制;选择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赴省内外,国外培训;继续开展社会服务与扶贫工作,开展培训、技术服务、项目研发,以此作为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与技术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将专业群师资队伍打造有行业影响力的“教练型”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国内外行业专家2人,培养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3人。(六)建立质量保证体系1、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2、严格规范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师生座谈会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3、完善细化和改革课程考核办法;4、建立完善的教学档案。5、强化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教学管理过程;6、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做好各类合作企业的法律审核、实践调查,规范合同管理。7、加强教师团队管理,通过听课检查制度、督导组及学生评教制度、教师座谈会制度等,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积极引进和聘请具有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不断改善和优化教学团队的结构;2、积极为专任教师创造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提高专业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进行社会兼职(每年1-2个月),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3、倡导和鼓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科研交流活动,争取承担国家及省、级研究课题;倡导教师承担行业、企业的项目攻关和技术服务;4、通过考核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使中青年教师能尽快取得“双师型”教师的资格。5、通过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方式,做好“传、帮、带”,指导年轻教师快速健康地成长;6、加强教师团队管理,通过听课检查制度、督导组及学生评教制度、教师座谈会制度等,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7、积极引进和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员、工程师充实兼职教师队伍,逐渐提高专业实践课程由兼职教师(企业技术员、工程师)担任主讲教师的比例。(八)提升社会服务能力1、社会服务成效显著,主动承担大量扶贫工作电子商务专业立足于深度融合区域经济,积极投身于精准扶贫工作,主动承担了大量的扶贫工作,社会服务成效显著。我们的社会服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为扶贫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凸显在扶贫和新农村建设中的贡献度;二是开展职业培训,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三是开展技术服务,深化校企合作。我们在进行社会服务的同时,也获得了企业的技术、管理经验,提高了师资水平,增强了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口碑,在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中实现了资源共享。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参与的社会服务和扶贫工作如下表所示:表6电子商务专业近年社会服务和扶贫工作一览表序号社会服务和扶贫工作时间12六、项目建设示范与辐射成效(一)项目建设示范电子商务培养质量高,整体专业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电子商务专业开办于2000年,是学校最早的专业之一。2013年被确立为省特色专业,2108年被评为骨干专业。专业对接及周边区电子商务及相关产业,助力实现文明开放富裕美丽新。服务及全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专业链与岗位链深度对接。立足、面向,培养互联网+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省转型改革为契机,把握电子商务互联网核心技术和岗位必备技能;电子商务专业重点培养电子面向企业从事网络信息编辑、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等电子商务活动或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现代商务人才。1、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不仅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引发了新的投资热潮,开辟了创就业增收新渠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空间,而且电子商务正加速与制造业融合,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业态,成为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新力量,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原动力。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场和创新经营模式的有效手段,是提升产业和资源的组织化程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满足和提升消费需求、改善民生和带动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愈加深远的影响。2、以“电商扶贫”、“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依托,推动社会服务以“电商扶贫”、“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依托,完善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构建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长效机制,形成完善的科研与社会服务管理制度体系,面向区域产业开展科研、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I,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制度、平台和团队建设,强化科技研发,提升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引领行业企业的技术革新与发展;利用院校资源广泛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和省全民技能提升培训I,提高对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贡献度。电商专业下一步要做的社会服务的项目有:表7专业下一步社会服务工作及预期成果序号下一步工作预期取得成效1233、通过名师工作室推动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2019年,经教育局批准在我专业成立了电子商务名师工作室。工作室充分发挥高校优秀教师资源的凝聚、辐射、指导、带动作用,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有效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社会服务的改革与提升。通过典型引路、高端带动、增强效能,把名师工作室建设成为新技术、新标准研发推广、创新创业、高技能人才技能展示交流提高的重要平台,并以此为窗口推动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4、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增约10家合作企业,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订单班、企业定向班培养,积极实施多元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高度契合。调整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和大型现代电子商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最终形成校内外实训基地合理体系,专兼职教师合理体系。5、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进一步加强师生互访交流活动,服务国家“电商扶贫”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与国内一流院校和国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教师互访、师资培训的方式来学习标杆院校的先进的办学经验,引进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专业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和其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品牌的影响力。(二)提升专业服务的辐射能力1、利用现有的电子商务培训考试平台为社会提供服务2、通过电子商务协会向社会相关企业和个人提供培训3、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不少于5项4、为企业举办专题讲座50次5、召开高职院校专业交流会,增进高职院校间的交流合作6、接受外来教师来我院进修、学习。七、改进措施及有关建议(一)改进措施1、专业发展措施(1)时刻做好社会需求调查工作(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补充新生力量;(3)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程体系,突出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建设;(4)加强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根据社会和场的需求和发展情况,适当调整委员会人员组成,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对本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调整;(5)狠抓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6)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2、教学团队建设措施(1)积极引进和聘请具有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不断改善和优化教学团队的结构;(2)积极为专任教师创造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提高专业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进行社会兼职(每年1-2个月),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3)倡导和鼓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科研交流活动,争取承担国家及省、级研究课题;倡导教师承担行业、企业的项目攻关和技术服务;(4)通过考核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使中青年教师能尽快取得“双师型”教师的资格。(5)通过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方式,做好“传、帮、带”,指导年轻教师快速健康地成长;(6)加强教师团队管理,通过听课检查制度、督导组及学生评教制度、教师座谈会制度等,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7)积极引进和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员、工程师充实兼职教师队伍,逐渐提高专业实践课程由兼职教师(企业技术员、工程师)担任主讲教师的比例。3、课程建设措施(1)在课程体系结构设计上,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2)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块,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网络技术行业实际工程项目,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3)依据电子商务职业资格标准及岗位的任职要求,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专家、行业一线管理人员,认真研究,将岗位所需知识融入课程体系,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4)积极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加快完成与企业合作的能够反映本专业特色的教材编写;(5)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直接嵌入课程体系之中,课程完成后即可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证;(6)对各门课程提出具体建设要求,特别是做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电子教案、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的建设;(7)改革考试(考核)方法。4、实践教学环节的措施(D在制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在50%以上;(2)加强对校内课程教学的实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建立严格、完备的实训室管理规范,学生需要按照实训指导教师要求,完成实训报告,取得相应的学分;(3)逐步完善现有实训室的实验设备,升级现有的硬件及教学软件,实现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以适应教学需要;(4)利用新建的实训大楼,新建1个高规格实训室;(5)加大力度开展校企合作,在现有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础上开辟新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尝试开放式的办学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鼓励青年教师到软件行业顶岗锻炼;(6)加强对校内实践教学的指导和监督。聘请校外专家及行业、企业项目经理及技术能手现场传授实际开发技巧和经验,并要求校内实训指导教师在模拟教学中采用启发性、应用性和灵活性的指导,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5、加强制度建设的措施(1)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2)严格规范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师生座谈会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3)完善细化和改革课程考核办法;(4)建立完善的教学档案。(5)强化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教学管理过程;(6)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做好各类合作企业的法律审核、实践调查,规范合同管理。(7)加强教师团队管理,通过听课检查制度、督导组及学生评教制度、教师座谈会制度等,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二)有关建议1、加强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紧跟行业新技术、新政策、新需求,拓宽视野,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看齐。2、要保障对新专业师资的培训和新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3、要高度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鼓励教师,建立起各专业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获取课程标准、课件、教案、题库、视频等多种数字化图文资料,以成为宝贵的骨干项目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