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第十篇第四章绿色交通道路建设管理标准.docx

    • 资源ID:370718       资源大小:29.0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篇第四章绿色交通道路建设管理标准.docx

    第十篇第四章绿色交通道路建设管理标准第一节总则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厦门市域范围内新建、改扩建的各级道路设计、施工、管养、服务。2.目标在道路的全寿命周期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控制资源占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建设品质提升与运行效率提高,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美观的行车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第二节编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D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O4)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JTGBo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lO)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Il)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I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办公路201693号)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实施绿色公路建设和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闽交建2016144号)福建省公路管理局关于印发福建省普通干线绿色公路建设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闽路总20179号)第三节建设管理标准L总体标准1.1制定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高度重视道路、环境、社会各方面、各要素的关系,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发挥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2)统筹协调原则。统筹道路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全过程,强调均衡协调,突出建、管、养、运并重,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3)创新驱动原则。大力推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创新的驱动与支撑作用,为道路建设注入强大动力。(4)因地制宜原则。准确把握区域环境和工程特点,明确项目定位,确定突破方向,开展有特色、有亮点、有品位的工程设计,因地制宜建设绿色道路。1.2基本要求道路建设项目应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窠编制、节能评估、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与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评估等节能环保管理工作,贯彻落实环保景观专项设计、施工环境保护监理、施工期环境监测与水土保持监测及施工期节能监测等要求,鼓励开展环保管家服务、环境影响后评价及节能后评估工作。绿色道路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主要指标2.1. 绿色道路设计2.2. 绿色道路施工2.3. 绿色道路运营与养护管理2.4. 绿色道路服务第四节精细化建设管理要求1 .责任分工业主(代建)单位是推进绿色道路工程建设的主体,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做好组织、协调、落实工作,牵头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及咨询专家,共同研究落实绿色道路实施方案,推动道路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发展。设计单位要把绿色发展具体要求落实到项目选线,方案比选等各方面,做好动态跟踪和方案优化,不断完善和优化设计;施工单位要严格落实绿色道路和施工标准化的有关要求;监理单位要协调项目法人和施工单位,共同优化绿色道路实施方案,并将有关要求纳入监理工作要点;养护运营单位要提前跟进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就工程交工验收后的绿色养护、绿色运营、绿色出行服务等需求提出合理建议,并筹划运营阶段的落实措施,共同打造贯穿道路建、管、养、运全过程的绿色发展之路。2 .绿色道路设计2.1 总体要求提出道路建设项目立项研究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及设计阶段的需求、用地标准及机制要求。2.2 设计新理念2.2.1 道路规划阶段,应深入调查、分析、科学、合理地进行道路规划,路网布局符合厦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城市定位。2.2.2 道路建设项目立项研究阶段,应根据经济的发展需要、现有路网状况和交通发展需求,综合考虑环境、土地、资金等条件,科学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建设规模,提高决策的科学性。223道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科学论证比选线位和主要控制点,合理确定技术标准和建设规模,尽量采用避绕特殊保护的地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及社会关注区的建设方案;因工程条件和自然因素限制,确需穿越的敏感区域,应当事先征得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并征询市民代表意见。2.2.4 道路设计应依靠科技进步,创新理念,积极推广应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保护、环境污染控制、节能降碳、安全智慧及提升服务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1.1.1 高快速路、国省道应联系市区主要地区,主要以长距离交通服务和对外功能为主。主干路应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应以交通功能为主。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应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支路宜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应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1.1.2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高效”原则,统筹利用运输通道资源,包括:(1)鼓励道路与铁路、城际轨道、地铁和中运量公共交通等共用线位。(2)改扩建道路要充分发挥原通道资源作用,安全利用原有设施。1.1.3 结合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以及沿线主要城镇发展规划、路网布局等进行布线,充分应用安全选线、生态选线、地形选线、地质选线、人文选线等技术,综合考虑占地、拆迁、施工、运营安全及养护费用等因素,不遗漏任何有价值的方案,推荐综合最优方案。2.4 路基设计2.4.1 细化路基填挖设计,保护土地资源:(1)路基挖方应认真勘察、精细计算、合理调配、力求自身利用平衡,减少设置取、弃土场。(2)道路筑路材料宜尽量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利用地方材料,在技术、经济可行的条件下,可考虑利用符合技术要求的工业废渣、建筑垃圾及其他建筑工程(如河道整治、水库开挖、鱼塘建设等)的废弃土石方。2.4.2 道路防护排水系统设计应将隔离栅-边坡-边(排水)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通过地形恢复整治、原生态设计,打造融入自然的道路防排水系统。在满足道路交通安全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道路位于城镇规划区的路段应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充分利用道路自身及周边绿地空间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建设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渗管/渠等低影响开发设施,通过渗透、调蓄、净化方式实现道路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2.5 路面设计2.5.1 在技术经济论证可行的前提下,道路路面设计宜加大能够提高长期使用性能、节约材料的新型路面材料及技术的应用,如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轻质混凝土、温拌沥青混合料、大空隙低噪音排水沥青、废旧橡胶粉沥青等路面技术。252改扩建工程应积极推行废旧沥青路面、钢材、水泥等材料再生和循环利用,实现旧路面的全利用。2.6 桥涵设计2.6.1 应将桥梁运营和维护纳入工程设计与建设一并考虑,突出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强调系统性,强化结构设计与养护设施的统一。2.6.2 发挥钢结构桥梁在全寿命周期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推进钢结构桥梁的应用;积极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保证结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道路运营养护成本。2.6.3 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新技术,拓展BIM技术在高精度项目空间场景、模拟设计选线和结构物选型、精细化管理远程实时监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视化分析控制工程进度,以及管理信息公开透明等方面的应用,实现桥梁建设的智能化。重点工程推广开发应用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lM)技术的建设项目管理系统,构建面向设计、施工及养护全过程、一体化管理系统。2.7 交通安全与机电设施设计2.7.1 开展监控、通信、供配电、照明等机电系统的节能设计,重点针对大型可变信息标志与显示屏、外场监控设施、监控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隧道通风与照明系统等重点用能机电设施,推广应用节能高效的机电设备和智能化节能控制系统,实现机电设施的绿色建造目标。272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及机电设施用能宜尽量采用风电、光电、风光互补供电等绿色能源。2.8 服务与管理设施设计道路服务设施选址、服务功能及布局要求、智慧服务区设计等,资源再生利用的设计理念和服务及管理节水、排污、垃圾处理等设施设置要求。细化道路养护工区、场站等用地要求。3.绿色道路施工3.1 基本要求3.1.1 道路施工应全面贯彻落实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各相关规定。3.1.2 在道路建设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3.1.3 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组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3.1.4 按规定选定专业机构开展施工期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绿色施工方案;组织编制施工期环境保护监理实施方案,并将施工期环境保护监理纳入主体工程监理一并考虑,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大环境敏感区、并可能存在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可按规定选定环保专业机构协助开展施工期环境保护监理工作。3.1.5 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3.1.6 定期对建设单位、设计、施工及监理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参建人员的绿色施工意识。32环境污染控制3.2.1 施工扬尘污染控制(1)各类施工场地宜实施硬化措施,四周建设围挡设施,配备喷淋抑尘除尘设备。(2)施工便道原则上应铺设高级路面或砾石。(3)非施工作业面的裸露地面、长期存放或超过三天以上的临时存放的土堆采用防尘网进行覆盖,或采取绿化、固化措施。(4)水泥、粉煤灰、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进行覆盖,使用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5)建筑垃圾土方砂石运输车辆应采取加装蓬盖等措施防止车辆运输遗撒。(6)对于土方工程,开挖完毕的裸露地面应及时固化或覆盖。(7)鼓励隧道衬砌应用湿喷工法、全断面装配式衬砌施工,推广隧道水压爆破施工与雾化设备除尘、降温技术。3.2.2 施工噪声防护(1)优先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采用控制爆破技术进行爆破施工,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从源头上降低噪声源强。(2)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段,在居民集中区150m以内的施工场地,宜避免夜间(22:00-06:00)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3)采取建筑围挡、移动式或临时声屏障等防噪措施对受噪声影响大的声环境敏感点实施防护,必要时在有条件的路段可结合运营期噪声预测超标情况建设永久性声屏障。3.2.3 施工现场和驻地的污水垃圾收集处理(1)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必须集中收集、分类存放、科学处理,不得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2)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材料要充分加以利用,不能利用的要集中堆放、统一处理,不得与生活垃圾混合存放和乱扔乱弃。(3)施工驻地视施工人员数量分别合理设置旱厕、化粪池或小型生化污水处理设施,旱厕和化粪池定期清掏用作农肥,小型生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污水应达到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要求。(4)隧道施工排水、混凝土搅拌站排水及桥梁基础施工中的泥浆水宜设置沉淀池进行处理。3.2.4 涉水桥梁桩基环保施工(1)跨越敏感水体桥梁水中基础宜因地制宜采用沉入桩、灌注桩、沉井等桩基形式,以减少对河床或湖底的扰动影响。(2)涉水桥墩桩基施工平台尽量采取钢栈桥全平台施工方案,优先应用清水钻或环保泥浆施工工法,施工泥浆循环使用,钻渣采用泥浆船驳运至岸上指定地点处置。(3)涉水桥墩桩基施工周围宜设置围油栏,防范施工机械跑冒滴漏所形成的油污染。4.绿色道路运营与养护管理4.1 总体要求4.1.1 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优势,基于路网层面推广道路环保设施等第三方运维管理,推行养护及环境管理的市场服务机制。4.1.2 鼓励隧道照明实施合同能源管理。4.2 运营管理4.2.1 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节材等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管理制度。4.2.2 利用短信平台、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构建公益服务与个性化定制服务相结合的道路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引导公众高效、便捷、舒适地出行,缩短出行人员在途距离和时间,最大限度降低能耗和排放水平。4.3.1 道路养护宜采用节能环保型养护装备。4.3.2 路面日常养护宜采取微表处、稀浆封层、雾封层等预防性养护方案;路面大中修宜推广应用节能、利于材料循环利用的材料及施工工艺工法,如温拌沥青混合料工艺、沥青路面再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等。433养护维修作业的安全设施应始终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在未完成养护维修作业之前,任何人不得随意撤除或改变安全设施的位置、扩大或缩小作业区范围,以保证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安全控制的有效性。434减少工程施工对市民生活工作的影响。与市政管网、电力、燃气、排水、通信、公安监控等单位统筹协调,与管道、管线或设备井等设备的维护形成合理的方案,避免反复施工。5.绿色道路服务5.1 基本要求绿色道路服务应以“人民满意”为基本出发点,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能够于站、场、运等主要设施及服务功能达到优良服务水平,能根据相关规范的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5.2 公共交通服务绿色道路适宜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公交优先的发展理念;坚持方便群众、综合衔接、因地制宜、服务为先的发展原则。以乘客为本,综合考虑绿色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等方式,优先公共交通路权,为人民群众提供多种出行方式,全面提升公交行业服务的品质和效率。5.3 干线交通服务综合考虑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情况、交通流分布情况,明确道路功能,服务出行整体。综合考虑过境交通管控方案,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交通及环境的影响,条件具备情况下设置专用通道、以承担过境交通为主的交通通道,合理提高过境通道的等级,强化控制降低对交通的通行能力影响。5.4 交通组织路段上应合理设置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通行空间。道路交叉口设计要综合考虑各类交通流的通行权、通行空间和路线,保障行人、非机动车的交通需求。5.5 景观与绿道5.5.1 绿色道路景观道路景观宜体现以人为本,从道路使用者心理及体验角度为设计基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充分融入人文环境要素,体现厦门区域特点。道路景观应尽量保留区域开放空间,让城市内部有旷地或者绿地,合理进行布局,形成景观效应,把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更加紧凑,市中心、活动区、娱乐区、自然景观带要合理进行分割。5.5.2 绿道与慢行发展绿色交通,鼓励绿色出行。加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优化绿色道的连续性,提高绿色出行比例。合理建设绿色道路沿线的慢行系统,打造安全、便捷、优美、绿色慢行交通系统。5.6 噪声控制在重要交通干道旁不规划建设不符合声环境功能区的建设项目,环保部门应加大对环评审批、环保验收对噪声的监管,最大程度避免距离交通干道过近带来的噪声问题。道路工程施工场地应制定并实施堆场扬尘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各种料堆须实现封闭储存或建设防风抑尘墙。加强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制定并实施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强化道路保洁,进一步提高作业质量水平,降低道路积尘负荷。各行业主管部门将施工扬尘违法行为纳入工程企业信用考评管理体系。第五节考核与评价1 .评价目的绿色道路评价是测度道路绿色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工具,结合绿色道路属性与内涵的系统解析,针对建设高颜值厦门对绿色道路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趋势、发展特征、管理模式构建评价要素,并以道路作为“生态产品”最终运营效果为导向开展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有利于绿色道路的标准化和定量化。2 .考核方式市交通运输局、市市政园林局按照行业管理职责分工负责我市绿色道路的行业指导和评价考核工作,各区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市直管道路以外的绿色道路项目评价考核工作。考核实行百分制,按照每一项的实际水平,逐项评分,并应核查项的材料信息。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90分(含90分)以上为优秀;8590分(含85分)为良好;8085分(含80分)为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篇第四章绿色交通道路建设管理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