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信息化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探索和思考.docx
-
资源ID:370801
资源大小:21.9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准化信息化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探索和思考.docx
精准化信息化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探索和思考精准服务是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的主要方向,也是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抓手。中组部老干局在2018年第19期全国老干部局长轮训班上提出要树立“精准服务理念,推进老干部工作精准化、信息化建设要求。现结合敦煌市老干部工作实际,就精准化信息化“两化并进,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实践和探索提出如下思考。一、基本情况1、精准化定位服务对象敦煌市现有离休干部4人,平均年龄90岁。退休干部324人。由此可见,老干部工作服务对象发生根本变化,出现新的趋势,对老干部精准服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一是老干部结构根本变化,“新老干占据主体部分。主要表现为离休干部人数继续加剧减少,退休干部人数显著增加。资料显示,2010年,我市离退休干部284人,其中离休干部21人。截至2019年元月,全市离休干部4人,同期退休干部324人,离休干部与退休干部结构比接近1:81o在现有工作格局下,退休干部已经成为老干部队伍的主体部分。二是离休干部人数持续锐减,“三高期”特征更加明显。2019年,我市离休干部平均年龄已由2011年的83岁、2014年的85岁增加到91.9岁,8年时间内,其平均年龄几乎每年增加1岁。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因素考察,离休干部从"双高期(高龄、高发病)步入“三高期(高龄、高发病、高重症)。三是退休干部人数逐步增加,"年轻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自然规律的作用下,2019年,我市退休干部人数由2010年的263人增加到324人,其数量规模将不断加大。同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比如生活条件改善后的自然年龄和心理年龄的相对"年轻化”。在现有工作格局下,老干部工作重点将受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快和个性化需求增多影响,适度进行重点转型和适时转移。四是政治首位要求更加重要,“正能量”引导愈需加强。如前所述,目前我市离退休干部党员318人,占老干部总数的98%。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党要管党”和"党员姓党"的要求不能降低,离退休干部党员必须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始终坚持在党组织领导下,体现正能量价值观,进一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信息化定位需求动态精准服务的关键在于精准了解老干部需求信息和现实状况,精准识别,因需施策。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双重影响下,老干部需求的掌握已经从“静态掌握”发展为“动态掌握”。超越传统的居住地点、身体状况、生活诉求的掌握外,老干部需求信息掌握,因城市面积扩大和流动性增加而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必须“精准靶向”,针对性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我市老干部需求动态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在居住去向多元影响下,居住地点不仅存在同城流动,而且较多出现跨地区流动,甚至是或长或短的在外流动,适时服务管理难度加大:二是在职后选择多元化影响下,老干部除“待遇养老”外,还具有“重新上岗”、社会兼职、志愿服务的多重选择;三是在精神生活多元化影响下,老干部除传统的“琴棋书画”外,还有兴趣升级、著书立说、科技创新等多重志向;四是在信息传播多元化影响下,从管理的角度看,还必须对其价值观、正能量作用进行适时的精准掌握;五是在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的情况下,“四就近”中的多元化就近服务显得更为迫切。因而,对老干部工作信息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二、主要做法及成效1、精准谋划,在感情上用心。熟练掌握服务对象的情况是谋划好老干部工作的前提,近年来,我市坚持精准把服务对象、老干部需求、老干部现状及存在问题、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政策落实情况、活动载体等情况做好梳理,及时将离退休干部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和需求信息进行分类归档,精准建立离退休干部服务数据库,做到档案全、底数清、动向明,全方位深入了解离退休干部家庭、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建立健全“双高期”老干部个人信息台帐、健康档案和走访登记卡制度,实行“台帐式动态管理,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期所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管理方式,做到走访到户、责任到人、办事到位,把管理工作做到位,服务工作做到家。2、精准施策,在服务上用心。不断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载体,满足“双高期”老同志的各种需求。在生活上,借助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文化养老服务中心在生活照顾方面给予更多的关爱,倡议社区、积极发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及时提供邻里互助、党员助老、精神慰藉等服务,进一步完善局机关干部结对联系服务老干部责任制度、社区工作人员与老干部结对联系制度、社区责任医生与老干部结对制度,切实加强与离休干部的交流沟通。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节日送祝福”活动;在健康疗养方面,顺应医养融合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利用和发挥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定期开展免费健康体检、举办保健知识讲座等,为老同志身体状况进行摸底,建立健康档案、签订家庭医生服务签约书,配备家庭医生,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及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和上门服务,提供专门的医疗保健方案和饮食建议等,有效促进医疗资源与居家养老的积极对接。3、精准落实,在责任上用心。以务实求实狠抓落实的作风和措施,多谋落实之策,多做务实之事,出台了敦办123号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力推动了老干部工作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时时处处从老同志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回应他们的关切,把服务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双高期老同志期盼交流、渴望倾听,我们把帮扶重点由物质帮助逐步转向精神慰藉,通过建立联系走访制度,与离退休干部党员结对子,制作“连心卡”,经常给他们打电话,甚至经常抽空上门走访,陪伴坐坐,通过心连心的交流、面对面的沟通,让他们有“久旱逢甘霖”的感动和“天涯遇知己”的释然,远离孤独、闭塞、失落、困惑等不良感受,满足了“双高期”老同志需求,有效推进了精准服务老干部工作。4、精准发力,在养老上用心。以“阵地为平台,精准搭建服务载体,以“学乐”为基础,精准打造文化健康养老,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我市不断拓展老干部活动中心阵地,不断发展壮大老年大学队伍,现已开设7个教学班,组建合唱队、舞蹈队4个,把学习娱乐与政治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声乐班坚持为学员讲授基本乐理,教唱红色歌曲,每年都要举办“庆七一红歌大家唱演唱会、“老人节音乐演唱会;书画班多次举办书画研讨交流活动,老年大学成立以来共举办书画展30多次,先后为企事业单位义写作品IoOo多件,配合有关单位文化下乡捐赠作品500多件,义务写春联8000多幅,许多学员的作品在省、市的书画作品展中荣获优秀奖,极大地激发了老干部们的书画创作热情。舞蹈班聘请年轻教师,为教学活动注入新的生机活力,先后举办了中老年扇子舞、柔力球、太极剑、佳木斯健身舞蹈等基础健身培训,参加健身活动的学员近300名,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65岁。近年来,老年大学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优势,按照老干部的特长、爱好和身体情况,成立书画、棋牌、门球、合唱队等兴趣小组,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聚集的人才资源优势,邀请爱好文艺、活动积极性高的“五老”队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组建了知音乐团、枫叶合唱团、“五老”宣传队、自乐班等文艺团体,在老年大学或社区活动中心定期排练,还购置了演出服装、乐队器材等,开办“红歌大家唱、老年健身操、健身秧歌”以及“我为名城添光彩、流动舞台进楼院”等活动项目,把畅谈十八大、点赞十九大等活动与快板、敦煌曲子戏等传统文艺形式结合起来,编排了曲子戏欢庆十九大、快板改革开放四十年等一系列群众性文化节目,在活动中心、社区广场和楼院小院演出,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为离退休干部打造了展示才艺的主体平台,充分展现了老干部风采,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老干部文化养老,传递正能量,凝聚爱国心,为助推“中国梦”起到积极作用。三、存在困难和问题1、思想认识存在差距。部分老干部原管单位领导干部履职尽责不到位,投入精力少,对精准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意识不强,重待遇落实轻服务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精准服务缺乏有效措施,对新时代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的一些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的工作思维模式里。2、工作方式有待创新。目前,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主要由老同志供养单位负责,服务管理工作方式单一。老干部养老管理服务多局限于家庭养老的单一模式,社区、单位、家庭“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尚未健全。3、个性化服务有待创新。离休干部年龄逐年增大,自理能力逐年减弱,对个性化信息化精准服务的需要逐年增加,就近看病的需求增多,精神服务需求增强。在实际具体服务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大众化、单一化、抽象化服务管理方式,缺少个性化优质服务。4、自身建设有待加强。一是老干部工作部门人员编制普遍较少,与日益繁重的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任务不匹配:二是部分老干部工作者能力素质有待提高,离上级要求与广大的离退休干部期待不够;三是工作创新意识不够强。5、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信息化精准化服务不够。主要表现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不全,不能满足广大离退休干部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四、对策与思考1、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提升精准服务离退休干部的合力。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要强化沟通、协调和配合,统筹协调整合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2、要进一步夯实离退休干部基本信息动态化管理,分层分类提供精准化服务。一是实现离退休干部基本信息动态化管理。不断采集完善离休干部的居住情况、婚姻情况、家属情况、子女信息、身体状况、特长爱好等信息,全面、准确地掌握离休干部信息,做到离休干部晚年生活情况明、底子清,为精准化服务提供基础支撑。二是分层分类为离退休干部提供服务。在普遍性为离退休干部提供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慰藉服务基础上,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个性需求,靶向定位,有针对性提供服务。对于身体较好的离退休干部,更多地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好平台,提供学习、文体活动等服务;对于不能参加会议活动离退休干部,更多地是做好上门开展生活照顾;对丧偶、长期卧床以及独居的离休干部,要送学送温暖送关怀上门,重点提供精神慰藉、医疗保健和人文关怀、亲情服务。要注重调查研究和沟通交流,制定信息化精准化服务菜单,尽量满足老干部需求,把人文关怀、亲情服务和临终关怀落在实处,逐步实现日常服务到位,重点服务到家,特殊服务到人。3、要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注重理论武装。要丰富和创新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的各项制度,围绕党政所需,老干部所盼,认真组织老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筑牢理论信念,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提升老干部的精气神,不断激发老干部的政治热情,持续增添正能量,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积极作用。扎实抓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落实组织上有归属感。要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八个标准化建设和五项管理制度为抓手,以提升组织为重点,进一步规范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设置和活动开展,要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规范“三会一课”、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生活、报告工作、党费收缴、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创新工作方式,结合各党支部的特点,有针对的开展指导,不断增强老党员的政治信仰,丰富他们精神文化生活。要健全完善党内关爱机制,对参加不能组织生活和有特殊困难的老党员要给予关心、照顾。4、要进一步利用社会资源,提升信息化精准化服务质量。建立起以社区为依托,社会服务和社区志愿者服务为补充的离退休干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整合社会各类服务资源,构建信息化离退休干部“大服务体系。推行送餐、爱心超市、邻里互助等以公益性为主的服务,引进社区附近商家为离退休干部提供送货上门、送餐上门等服务。联合艺术协会、文化演出团体等机构,组织离退休干部喜欢的戏曲、电影、文艺演出等文化娱乐进社区活动,进一步丰富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5、要进一步注重调查研究,提高落实政策的精准力。要以问题为导向,对标对表对政策,通过认真学习,准确把握政策的精神实质,把党和政府对老干部的关心爱护落到实处。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和走访看望老干部的力度,把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掌握具体情况有机结合,创新工作方式,精准做好服务管理。要加强老年大学工作,助推文化养老;要强化请示汇报,注重沟通协调,不断加强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建设;要突出老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搭建好老干部学习、活动、发挥作用的平台载体,引导老干部发挥政治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助力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6、要进一步加强老干部部门自身建设,提升老干部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新时代要有新作为,老干部工作者直接服务于老干部,这是职责所在,没有能力素质和过硬本领,不可能做好老干部工作。因此,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者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建设,持续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政策业务能力建设,把素质提升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既注重学习提高,也注重实践锻炼。既要会做本职工作,又要能沟通协调,既能与老干部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又要善于引导老干部提高思想认识。要强化担当,履职尽责,用心用力用情把服务老干部的工作做细做实。要加强业务培训I,不断提高老干部工作者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组织引导广大老同志学习使用信息化终端,搭上信息化“快车”,紧跟新时代步伐。尽快实现信息技术与精准化服务老干部工作的深度融合,优化形态、提质增效,助力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