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教育学》本科教学大纲2018版.docx
-
资源ID:371783
资源大小:62.5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贵州师范学院《教育学》本科教学大纲2018版.docx
贵州师范学院教育学本科教学大纲(2018版)教育科学学院2019年编制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教育学课程编码:A030750开课单位:教育科学学院开设学期:四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总学/学分:32/2考核方式:平时成绩40%+闭卷考试60%适用专业:全校师范专业编写时间:2019年6月4日参考资源:(1)白秀杰,杜剑华主编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o(主要教材)(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o(3)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o(4)邵宗杰主编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o(5)叶澜主编教育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其他资源:期刊:中国教育学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学刊)电子书:民本主义与教育参考网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在线:大纲执笔人:王智大纲审核人:刘红二、课程简介教育学是面向全校师范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教育学是阐述教育知识,研究教育现象,探讨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教育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习和理解教育类课程的基础,也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教育教学质量的理论依据。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从事教育类专业必需的教育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教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晓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基础知识和前沿动态。学生理解教师的职业要求,明晰权利与义务以及专业化成长过程,明确教师的职责和学习教育学的必要性,为学生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奠定基础。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愿意为教育事业积极地贡献才智。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立志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人民教师。【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2、理解教师职业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专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立志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3、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有关理论,包括对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教育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的理解与应用: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岗位要求,理解初中及高中阶段的国家课程标准并用以指导教学。【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4、初步具备开展基础学科教学的能力,即能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运用所学学科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开展课堂教学设计,运用各种课堂教学能方法与手段模拟课堂教学过程,编制试卷等。【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5、具备反思和批判意识,能够从多维角度反思分析教育教学问题。掌握教育研究的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6、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掌握沟通合作技能,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师德规范(H)1.1能够识记并复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能够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1.2能够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认识问题,能够辩证的看待教育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1.3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从教意愿,立志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爱岗敬业。目标1教育情怀(L)2.1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从教信念、职业理想、敬业精神,立志成为优秀的“专家型”教师。2.2 具有积极正确的价值观,有责任心,关爱学生并尊重其独立人格,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3 具备人文底蕴与科学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完成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成长。目标2学科素养(M)3.1 能够识记学校教育制度的具体内容;掌握情境教学,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多种教学策略。3.2 能够理解中小学阶段的课程标准,提出一些我国中小学课程目标设置的改进建议。3.3 3能够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认识问题,具备文献查阅的能力;能够以学生为中心,系统开展教学。目标3教学能力4.1能够通过课程学习,运用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目标4(H)4.2 能够辩证的看待教师教学方法和问题,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4.3 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教学材料,学生情况,能够运用教学理论完成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运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学习指导,尝试进行多元化的学习评价。学会反思(M)7.1 能够在课堂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掌握教学反思的方法,具备反思和批判创新意识。7.2 掌握教育研究方法,尝试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学术表达能力。7.3 能够树立认真研读中小学教科书的态度,灵活运用教科书的意识,能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改进。目标5沟通合作(L)8.1 能够识记和理解合作的意义,具备合作学习与合作研究的意识。8.2 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完成承担的任务;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分享自己的学习与研究收获,与他人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8.3 能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进而优化教学效果。目标6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其中L表示低相关,M表示中等相关,H表示高度相关)印a*t情怀学科素恭能力学会及恩的通合作语ALH标要求1HLMM课程日标要求2MHMLLM谋近日标要求3MHM课程H标妄求4MLHHL语14标要求5LMHM错Q标要求6MMMH五、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具体章节与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对应矩阵,其中L表示低相关,M表示中等相关,H表示高度相关)数学内走与界隹Q标对应矩阵Q标1««Q标2Q标3««国标4耳标5««Q标6第THMLMMLMMLLLL第三*MLLMHL第。*MLMMMM第三*LMLHMM第共未MMLHHL第七*LMHLML第八李MMMHHM第九*MMMLML第十*MHHLMM六、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学内容1 .教育的概念2 .教育的基本要素3 .教育的基本形态4 .教育的起源5 .教育的历史发展(二)课程知识序号知识单元描述知识点教学方式学时安排1Ll教育的概念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讲授法121.2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讲授法案例分析讨论法131.3教育的基本形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讲授法141.4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心里起源论、劳动起源论讲授法151.5教育的历史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讲授法案例分析1()学生作业:阅读推荐书目,论述教育的历史发展阶段。(四)学习要求L识记:教育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2 .理解:教育学创立的条件、标志和简要过程。3 .简单应用:能根据所学知识初步判断各种教育的历史特点和起源。4 .综合应用:能够详细分析教育起源的过程。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教学内容1 .人的发展概述2.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及作用(二)课程知识序号知识单元描述知识点教学方式学时安排12.1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认识、人的发展规律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22.2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及作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三)学生作业:阅读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的相关内容,结合课程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四)学习要求L识记:影响人发展的因素。2 .理解:各因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3 .简单应用:能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判断青少年发展的客观规律。4 .综合应用:能够详细分析教育是如何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学内容1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2 .教育的社会功能3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二)课程知识序号知识单元描述知识点教学方式学时安排13.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社会及其构成要素、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讲授法123.2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33.3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讲授法1(三)学生作业:根据课才呈讲授内容和自身学习经历,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和W可约性。(四)学习要求1 .识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2 .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3 .简单应用:能根据所学知识运用教育的社会功能对教育现象进行评析。4 .综合应用:能够综合分析我国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相互影响,第四章教育目的(一)教学内容L教育目的概述5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6 .我国的教育目的7 .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二)课程知识序号知识单元描述知识点教学方式学时安排14.1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讲授法讨论法124.2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的确立的依据;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讲授法134.3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确立与发展、素质教育讲授法144.4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实现教育目的坚持性的基本要求。讲授法讨论法(三)学生作业:辨析”作为教师,不一定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但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四)学习要求1 .识记:识记教育目的的定义和层次结构。2 .理解: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和价值,掌握素质教育的内涵。3 .简单应用:能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4 .综合应用:能够详细分析我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一)教学内容L学校教育制度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3.义务教育(二)课程知识序号知识单元描述知识点教学方式学时安排15.1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学校教育制度的主要类型、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趋势讲授法讨论法125.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沿革、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报告35.3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概念、义务教育的特点、义讲授法1务教育相关法律讨论法()学生作业,撰写小论文“如何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现行学制”。(四)学习要求L识记: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义务教育的概念和特点。2 .理解:学校教育制度的主要类型。3 .简单应用:能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义务教育的相关法律。4 .综合应用:能够详细分析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和特点。第六章教师与学生(一)教学内容1 .教师职业概述2 .教师的素养及其专业发展;3 .学生4 .师生关系(二)课程知识序号知识单元描述知识点教学方式学时安排16.1教师职业概述教师概念与劳动特点、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角色类型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126.2教师的素养及其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讲授法讨论法136.3学生学生及学生观、学生群体、学生权利和义务讲授法讨论法146.4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三)学生作业:阅读白秀杰和杜剑华主编的教育学相关章节内容,撰写一篇读书笔记。(四)学习要求1 .识记:识记教师的基本素养、角色与基本的学生观。2 .理解:理解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3 .简单应用:能根据所学知识应用恰当的师生关系策略。4 .综合应用:能够详细分析学生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并能找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第七章课程(一)教学内容1 .课程概述2 .课程内容3 .课程评价4 .课程类型5 .课程流派6.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课程知识序号知识单元描述知识点教学方式学时安排17.1课程概述课程的含义、课程目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讨论法27.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课程内容的组织讲授法讨论法37.3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讲授法讨论法147.4课程类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讲授法讨论法57.5课程流派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讲授法讨论法167.6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状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三)学生作业:根据数字图书资料和课本,完成篇主题“课程和教学关系”的论文。(四)学习要求L识记:识记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课程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2 .理解: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与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3 .简单应用:能根据所学知识课程类型,会撰写简单的课程评价。4 .综合应用:能够详细分析课程评价并能运用到具体的课程中。第八章教学(一)教学内容1 .教学概述2 .教学过程3 .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4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5 .教学原则6 .教学方法7 .教学组织形式8 .教学评价(二)课程知识序号知识单元描述知识点教学方式学时安排18.1课程概述教学释义、教学的任务与意义讲授法讨论法128.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木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讲授法讨论法38.3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传授/接受式教学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的基本阶段讲授法讨论法148.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Ul技法讨论法58.5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统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讲授法讨论法1性原则、循序渐渐原则、巩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68.6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概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当代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178.7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的含义、教学组织的发展、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讲授法讨论法188.8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含义、教学评价的类型教学评价的原则、教学评价的实施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1(三)学生作业:阅读加德纳的智能的结构相关章节,评析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各小组组织读书交流会;分组汇报PPT,汇报主题以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中的一种智能为主题进行汇报。(四)学习要求1 .识记:识记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与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2 .理解: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理解教学评价的类型原则与基本方法。3 .简单应用:能根据所学知识评价教学改革的成果。4 .综合应用:能够详细分析教学评价和使用教学方法。第九章德育(一)教学内容1 .德育概述2.德育过程3.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二)课程知识序号知识单元描述知识点教学方式学时安排19.1德育概述德育含义与价值、德育目标与任务讲授法129.2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的规律讲授法39.3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德育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三)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优秀德育案例并做主题汇报。(四)学习要求L识记:识记品德结构与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2 .理解:理解德育的主要内容,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德育原则。3 .简单应用:能根据所学知识应用德育进行班级教学。4 .综合应用:能够分析德育过程并指导学习。第十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教学内容1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2 .观察法3.调查法4.历史研究法5.实验研究法6.行动研究法(二)课程知识序号知识单元描述知识点教学方式学时安排110.1教育科学研窕概述教育科学研究含义、教育科学研究特点、教育科学研窕的意义讲授法讨论法1210.2观察法观察法的特点、观察法的科研范式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310.3调查法调查法的特点、调查法的科研范式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1410.4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的特点、历史研究法的科研范式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510.5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的特点、实验研究法的科研范式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1610.6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特点、行动研究法的科研范式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三)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并汇报一篇教育学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四)学习要求1 .识记:识记研究方法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2 .理解:理解六种研究方法及其基本实施步骤。3 .简单应用:能根据所学知识初步结合实际选择相关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4 .综合应用:能够综合使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学术写作。七、学生学习方法建议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注重以下两个环节:(一)课程内容的学习方法(课程基本内容的学习)1 .通过选用的教材和教学中教师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料的自主学习,逐步培养阅读与思考的能力;2 .在课堂上,要集中精力的听教师的对课程内容的讲解和引导,逐步学会分析学习内容,思考学习内容的方法,并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3 .课后应落实对课上内容的再思考,并通过习题的训练进行巩固。4 .每小节内容学习完后都要对该节的内容进行阶段性小结,每章学完后还要及时对这一章内容进行总结,既掌握知识的片段,又把握知识的整体。(二)能力提升的学习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1 .按课程教师的要求,通过具体学习内容的巩固性练习,体会并模仿分析、解决课程中的常见问题的方法,并学会对方法的总结和归类。2 .通过对内容的进一步思考,学会对方法的类比和延伸。3 .通过课外大量经典材料的阅读(尤其是原文教材)与思考,提升独立学习的能力。八、考核评价课程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对应毕业要求1.能够运用教育的各种功能和目的理解和分析教育现象并做到良好示范。1 .教育功能的分类2 .教育的目的3 .评价教育现象1 .小组汇报:课前由教师在网络平台发布最新的教育话题,由学生5-7人为一组进行评析。主要从该事件的教育类型、教育方法、教育目的和教育分类入手进行评析。教师在汇报完之后给予点评。2 .课堂提问3 .案例分析学科素养、教学能力、教育情怀、学会反思、沟通合作2.能够对中小学学生进行有效观察,掌握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分析教师使用教学策略的原因。1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2 .中小学常用的教育方法3 .教学组织的发展1 .模拟课堂:5-7人为小组,课前老师布置教学任务,学生课卜.准备并模拟上课环节,每组派代表进行5分钟的说课。课后教师进行点评。2 .课堂提问3 .案例分析4 .教学设计练习学科素养、教学能力、学会反思、沟通合作3.能够理解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类型的选择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L能够选择课程类型进行授课2.能够对校本课程进行初步开发1 .小组汇报:5-7人为一组,对校本课程、课程类型进行汇报,派代表进行汇报,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2 .课堂提问3 .案例分析4 .小组讨论学科素养、教学能力、学会反思、沟通合作4.能够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L能够创立班级共同生活和学习规则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气氛1 .课堂提问2 .案例分析3 .小组讨论学科素养、教学能力、学会反思、沟通合作5.熟悉和掌握L会使用观察法进行科1.课堂提问学科素养、教学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研究2.会使用调查法进行科学研究2 .案例分析3 .小组汇报:5-7人为一组,课前由教师发布教育学的论文,小组学生课下阅读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教师主要考察学生在汇报时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力、学会反思、沟通合作6.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L能够在中小学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团队目标,引导团队行动朝向整体目标前进2.能够关心团队成员意见,合作意识较好,可以进行有效沟通。1 .案例分析2 .小组讨论学会反思、沟通合作九、成绩评定方法(一)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阶段性测验10%,平时作业10%,课堂表现报告展示20%,闭卷考试60%。总分100分=平时成绩40分(阶段性测验10分+平时作业10分+课堂表现报告展示20分)+闭卷期末考试60分。课程目标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报告展示闭卷考试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课程目标1101010课程分目标达成度:Z课程分目标的所有考梭F均分Z所有课程分目标的总分直课程目标达成度=课程分目标占分值诬跌IAnL去卡由1l课程目标总分值X课程分目标达叫课程目标21020课程目标310102030课程目标450602050课程目标5101010课程目标6202020(二)各教学环节考核内容L阶段性测验: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章节内容安排若干次(3-4次)测验,以此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以及对章节学习内容落实的情况。2 .平时作业:任课教师以书面作业、电子作业、小论文、BBS交流讨论、学习社区交互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以此评价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效果。3 .课堂表现报告展示:课堂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发言与提问情况,来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以及教学思想的掌握情况:报告展示主要涉及学生对教育历史发展、相关历史人物的简介、现代教育教学现象的理解和评价等,通过分组报告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愿意从教的理想信念。教师可以从语言流畅性、课件丰富性、团队协作性、报告延展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4 .闭卷考试:考试的试题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多选题、辨析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题型为主,其中主观题占分值比较高,试题内容按每章所占课时比例进行分布考核,所占课时较高的章节,相应的试题内容所占分值也较高。(三)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依据课程目标评价标准0.90-1.000.75-0.890.60-0.740-0.59完全达成较好达成基本达成没有达成L能够运用教育的各种能够扎实地运用教能够运用教育的基本能够运用教未能运用教育的功能和目的理解和分析育的各种功能和目各种功能和目的育的各种功能和各种功能和目的教育现象并做到良好示的理解和分析教育理解和分析教育目的理解和分析理解和分析教育范。现象并做到良好示现象并做到良好教育现象并做到现象,不能做到范。示范。良好示范。良好示范。2.能够对中小学学生进能够对中小学学生能够对中小学学能够对中小学学未能对中小学学行有效观察,掌握教育进行有效观察,熟练生进行有效观察,生进行有效观生进行有效观原则和教学方法,分析掌握教育原则和教掌握教育原则和察,基本掌握教察,未能掌握教教师使用教学策略的原学方法,有效分析教教学方法,有效分育原则和教学方育原则和教学方因。师使用教学策略的析教肺使用教学法,可以分析教法,不能分析教原因。策略的原因。师使用教学策略师使用教学策略的原因。的原因。3.能理解课程内容选择能够全面理解课程能够理解课程内能够基本理解课未能理解课程内的标准、课程内容的组内容选择的标准、课容选择的标准、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容选择的标准、织、课程类型的选择以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程内容的组织、课准、课程内容的课程内容的组及校本课程的开发。类型的选择以及校程类型的选择以组织、课程类型织、课程类型的本课程的开发。及校本课程的开的选择以及校本选择以及校本课发。课程的开发。程的开发。4.能够建立班级秩序与能够积极有效地建能够建立班级秩能够基本建立班未能建立班级秩规则,形成良好的师生立班级秩序与规则,序与规则,形成良级秩序与规则,序与规则,不能关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友善的师生形成良好的师生系。关系。关系。5.熟悉和掌握教育科学能熟练掌握教育科能掌握教育科学能基本掌握教育未能掌握教育研究方法。学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6.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能够思考并理解学能够理解学习共能够理解学习共未能够理解学习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习共同体的作用,具同体的作用,具有同体的作用,具共同体的作用,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团队协作精神,能有团队协作精不具有团队协作沟通。够与他人进行良好够与他人进行有神,能够与他人精神,不能够与的沟通。效沟通。进行一定的沟他人进行沟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