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意识形态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新闻媒体意识形态工作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加本次意识形态工作交流会。意识形态工作是每个媒体机构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当前社会保持稳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本次工作会的召开,是对我们媒体从业者的一次全面深刻的学习教育,也是我们提高意识形态工作水平的一次重要机会。当前,我们面临的任务非常繁重和艰巨。面对复杂的形势和新的历史条件,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媒体舆论导向,以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观和人生观引领社会风尚,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媒体发展的道路。我们深知,当前世界各国、各种政治力量的一个重要斗争,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意识形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括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等多个领域。而媒体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中不可替代的部分,需要对意识形态工作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提供有力的舆论保障。然而,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内容生产质量和时效性、延迟性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人们在获取信息和观点的方式和途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紧抓移动互联网的新机遇,开创新时代的媒体舆论工作新模式。从宏观角度看,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点:第一,媒体应当始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严格遵循宪法法律,有效履行宪法赋予的新闻传播职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时代精神,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以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引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决打击和抵制任何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错误言论和行为。第二,媒体应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媒体的作用不仅在于报道新闻,更在于掌握信息,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推动各项政策顺利实施。积极参与扶贫、环保、乡村振兴等公益事业,营造正向、健康的舆论氛围,创造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三,媒体应高度重视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工作,不断强化网络传播的策略和应对能力。媒体要适应改变,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新机遇和新优势,拓展网络传媒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提高互联网传播的精准度和关联度。第四,媒体应深入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规划,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媒体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载体,不能只关注草根群众的感受,更要从思想政治的高度,引导公众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完成新闻报道的同时,要发挥好舆论引导和教育作用,加强选题策划,注重话题设置,加大深度挖掘力度,做好新闻评论和分析。在具体的工作中,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意识形态工作是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制度化的规范,推动全媒体意识形态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合理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鲜明任务,确保工作的科学、规范、高效。第二,推进信息化建设。随着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移动互联网应用日趋普及,媒体要加快跟上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媒体应在传媒技术、传媒创新、传媒营销、传媒投资等方面积极推动,实现媒体和传媒企业的互联互通,提高传媒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第三,注重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媒体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队伍,媒体人不仅要具备很强的文化素养和传媒技能,更要能以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一是为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应该为媒体从业人员、媒体专业学生和媒体管理人员提供不同层次的培训和教育,包括媒体法律法规、媒体伦理、媒体生态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类媒体工具和技术,快速反应和处理突发事件。三是注重素养的培养。媒体人需要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媒体意识形态教育应该注重对媒体人的素养培养,包括思辨能力、社会责任感、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培养。四是注重跨界人才的培养。在媒体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媒体人需要具备跨界的能力,能够在不同领域之间融合创新、开拓新的视野,促进媒体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协同发展。最后,我希望大家始终牢记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坚持立场正义、言行一致,努力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为推动社会进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