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2版考研练习题.docx

    • 资源ID:377595       资源大小:59.89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2版考研练习题.docx

    第1编1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 .放郑声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放郑声是指丢弃郑声。郑声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2 .文学批评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学理论研究的范畴,既是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文学活动整体中的动力性、引导性和建设性因素,既推动文学创造、传播与接受,又影响文学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其涵盖内容宽泛,从作品评介到理论研究都包含其中,在西方几乎是文学研究的同义语。狭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艺学的范畴,是文艺学中最活跃、最经常、最普遍的一种研究形态。它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是文学鉴赏的深化和提高。3 .春秋笔法南京大学2010研;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又称“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它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是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作家自己的态度,并且在作品中灌注强烈的感情色彩。作为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的。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4 .风、雅、颂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它是由音乐性质的不同划分而成的。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颂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5 .赋、比、兴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相关试题:赋比兴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是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比”是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兴”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6 .尚书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尚书原称书,被儒家定为“六经”后,又称书经。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主要是帝王或大臣的誓辞、讲话、训诫、文告等,是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历史及文化的珍贵资料。同时,也显示着早期历史散文的文学水平及特征。7 .“春秋三传”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春秋三传”是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的合称。左氏春秋传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单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内容丰富,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从而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春秋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中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春秋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8 .左传【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左传是一部成书于战国初期的编年体史书。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本书全面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本书的作者直书无隐,褒贬分明。本书因其记事记言,追载附载、夹叙夹议而体例完备。与公羊传敕梁传合称“春秋三传”。9 .尽善尽美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尽善尽美''是孔子在美善关系问题上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看法。出自论语八僧:“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孔子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看到了美与善的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善的观点看是完满的东西,从美的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满的。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但孔子又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的统一。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文与道、华与实、情与理等问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0 .思无邪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思无邪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思想上,“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孔子认为这句诗可以包括全部诗经意义。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二11 .诗可以兴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答:诗可以兴是对诗的美学作用的深刻认识。它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出自论语阳货:“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明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与诗歌艺术的社会作用。“兴”是说诗是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12 .知人论世I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知人论世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著名概念。出自孟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说,读一个人的文章必须了解作者的个人情况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13 .以意逆志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出自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以意逆志是指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二、简答题1 .简述诗经六义的含义。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答:六义是关于诗经分类的一种说法,“六义”说源自毛诗序,毛诗序因承周礼“六诗”说,提到“诗有六义”的说法。“六诗”,即风、雅、颂、赋、比、兴,源于周礼中的一段话。毛诗序中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日风,二日赋,三日比,四日兴,五曰雅,六日颂。”其分法与周礼相同,只是把“六诗”称作“六义”。“风、雅、颂”是诗经按音乐性质的不同而划分出的三类;“赋、比、兴''是指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1)风、雅、颂诗经所收录的都是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指音乐曲调,国风即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土乐。诗经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雅”即正,是指周朝京都地区的雅正之乐。"雅''分为大雅、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雅”诗多数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一些民歌。“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音乐较舒缓,“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2)赋、比、兴赋、比、兴是指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诗人的情感。朱熹诗集传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2 .修辞立其诚。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1)“修辞立其诚”的出处及含义出自易传。“修辞”,即立言,指撰文著书等立言行为。易传认为言辞是人们内心活动、品德性格的体现。“诚”要求著书者做到真实无妄、不欺骗,还可引申为规律、真理等。“修辞立其诚''对于撰文著书者来说既是一个基本要求,又是一个很高标准。3 2)“修辞立其诚”的内涵及后世学者对它的理解“修辞立其诚”的内涵“修辞立其诚”首先要求作者在撰文著书时要有诚心,说心里话、真心话,心里怎样想就怎样写,落在纸上的文字一定是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不能作伪说假话、写谎言。其次,它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要求撰文著书时求真理、立真理。这涉及对“诚”的理解。后世学者对它的理解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里作为“天之道''的“诚”,在朱熹看来是“天道之本然也“,也可以说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和法则。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辞立其诚”要求作者在撰文著书时不仅要说心里话、真心话,而且还要保证至少是争取让自己说的心里话、真心话有真知灼见。4 .辞达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1)“辞达”的出处及含义语出孔子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这里的“辞”,原意主要指辞令,特指“言辞”之辞,而非“文辞孔子认为言辞表达应恰到好处,既要文饰,又不可过分。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凡事莫过于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言辞过分华丽其内容就会被淹没。(2)“辞达”的内涵及后世学者对它的理解“辞达”的内涵“辞达”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语言和内容关系的一种观点,主张言辞表达能表达出主观意指即可。后世学者对它的理解后代的文论家根据孔子的意思,把“辞达”运用到文论中。陆机在文赋中主张“辞达而理举特别是苏轼,他在与谢民师推官书中说:“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於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於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苏轼把“辞达”看作是评论家、作品的最高标准。苏轼之后,明清诗人、学者王世贞和金圣叹对“辞达”观提出新解,并丰富其理论内涵。4.简述“兴观群怨”的基本内涵。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1)“兴观群怨”的出处“兴观群怨'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 “兴观群怨”的内涵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予了极高的估价。他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从诗“可以观”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对文艺与现实关系的理解。他要求文艺能比较具体、比较确切地反映现实的真实状况,体现了孔子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主义特征。“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群”,是在“仁者爱人''与"泛爱众''的基础上的群,而不是少数人以某种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小宗派之“群”。“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孔子对“怨''的肯定,也是和他提倡的“仁'相联系的。他允许百姓对“不仁”的现象直接通过诗歌来加以揭发,这正是孔子思想中的民主和进步因素的集中表现。总之,“兴观群怨'的提出以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演变过程,集中地反映了古代美学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表现出中国古代美学中重意味,重社会政治伦理的特点。5 .简要分析评述孟子中的重要思想观念。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孟子中的重要思想观念主要有:(1)孟子中的生命权意识孟子仁义思想中的生命观儒家正统法律思想“贤人之治''的渊源之一是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的人生价值观。同时,作为对“舍生取义”的一个补充,孟子提出了“权''的范畴。在具体事件中实践“义”的程度适宜与否,要根据当时的情况,遵照“权'的精神来确定,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舍生取义”,去作无谓的牺牲。另外,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正因为如此,人生来就具备仁义之心,对仁义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仁义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孟子反对人们自暴自弃。在孟子看来,仁、义与生命是融为一体的,弃仁义便是毁生命,毁生命便是弃仁义。在个体生命与个人理想二者之间,孟子并没有偏废任何一方的取向,相反,二者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孟子天命观中的生命意识孟子继承了孔子“尽人事而待天命”的思想。他一方面重视天命的作用,认为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人要安顺天命:但另一方面,这种安顺天命是有条件的。在孟子看来,天命的实现离不开人力的配合,虽然失败主要是天命所致,但人事未尽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顺天命的同时,孟子更强调人事的作用,他以人的角度看待“天命只有从生命的本体出发,去“尽心”、“知性”才能“知天”,去“存心”、“养性”才能“事天”,至于寿命的长短不必去顾及,君子修身养性以待天命而已。(I)孟子中的民本思想民贵君轻论在孟子尽心篇中,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士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这段论述是对春秋以来重民思想的大总结、大升华。孟子认为民是国家之本,而王道仁政,要在贵民。轻民、贱民、残民,便无王道可言,亦无仁政可言。所以,孟子认为,只有不嗜杀人的君主才能统一天下;一国的君主要注意保民而王、为民父母、与民偕乐;在治国时不能就误民事。这些都是孟子民本思想的表现。养民富民说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征战连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站在民众生计的立场上,孟子主张“薄税敛”,强调“取民于有制“,严格按照他想象中的尧舜所定的税法来办事,“事取其中”,不轻也不重,不能重得让人民生活不下去。同时,孟子主张“制民之产”,并由此提出了“正经界”的办法,即实行井田制。孟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看到了广大农民是否有恒产是农民能否生存发展下去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兴衰的标志或根本原因。6 .简述中国古代“虚静”说的流变过程与其核心思想。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中国古代“虚静”说原本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一个概念,后被引入文学范畴,遂变成了一个关于艺术构思的术语。(1)“虚静”说的含义“虚静”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2)“虚静”说的流变过程老子关于“虚静”说的论述早在先秦时期,老子提出了道家修养的主旨为“致虚极,守静笃他认为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的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总会回复到根源,而根源则是最“虚静的“,从而认为“虚静是生命的本质,因此人们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达到“无知、无欲、无为、无事、无我”的状态,回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老子把“虚静”作为一种人生态度还提出了“涤除玄览”观点,他认为只有排除一切杂念,让心灵虚空,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澄明,才能以更明了的目光去观察大千世界。庄子关于“虚静”说的论述庄子在吸收老子“虚静”思想的基础上,对老子有关“虚静”的论述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指出要达至上致虚守静”的境界必须做到“心斋”与“坐忘”,庄子认为“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在庄子看来人要达到“虚静”的境界必须忘了世间万物,忘了自己的存在,远离世俗切利害关系,不受私欲杂念干扰,以无知、无欲、无求的心态去感受世间的“道”达到物我同一达到“物化”的状态,才能真正的体会自然,认识自然,创作出真正与自然相通的艺术作品。陆机关于“虚静”说的论述最早把“虚静”说引入艺术领域的是西晋文学理论批评家陆机,他在文赋中提到“伫中区以玄览”,强调一个好的作品要对外界事物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观察,而在这个过程中人要不受外物干扰、思虑清明、心神专一,他所强调的是在创作之前主体必须具备“虚静”的心境,不受外物和杂念的束缚与干扰,内心清明,心神专一,这样才能实现全面的审美观照。所以,他认为“虚静”是作者进行创作所必不可少的心态。但是这时陆机没有明确使用“虚静”这个概念,其“虚静说”还停留在思想叙述的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刘勰关于“虚静”说的论述刘勰将之引入了文学批评范畤,用以阐释创作构思的精神形态,”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渝五脏,澡雪精神'要求培养酝酿文思首先应排除不必要的心理因素而达到全神灌注的状态。刘勰认为,只有这样,作文时心神才能合乎要求地活跃起来,才会产生作为创作过程心理活动的神思。否则,心乱神驰,躁动不宁,想要作文乂为诸多杂念琐事所牵扯,只会造成文思运行的滞涩乃至阻塞,以致于根本无法实际产生神思。虚静于是成为神思发动和运行的关键要素。(2)“虚静”说的核心思想创作主体保持心灵和精神自由“虚静”是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所需要的一种态度,创作主体把老庄“虚静”精神吸收到艺术中来,使“虚静”说成为艺术创作思想体系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并渗透到艺术创作的每一个环节。而“虚静”说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实现,首先要创造一个能够使创作主体保持心灵和精神自由以及能够使主体以平静的心来观察万物。在艺术创作中达到“虚静”的境界首先要使人的精神静下来,排除来自外界的一切干扰和私心杂念,使心胸能容纳万物,即达到“胸中廓然无一物''的心境。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主体在创作中便能进入“虚静”境界,这时他们所进行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往往便容易达到“化工造物的境界,笔下才能幻出“奇诡”妙境。主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凝神境界在艺术创作中要达到“虚静”的境界,还要求主体能够达到“物我两忘”的凝神境界,这种境界要求主体超越现实,超越自我,从而达到一种“物我一体”的“神化”境界。元代吴镇在他自题画竹绝句云:”始由笔墨成,渐次忘笔墨,心手两相忘,融化同造物。”认为在作画墨戏之前,要“忘笔墨”、“忘心手”,这样才能与“造物”相融为一,完全泯灭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界限,达到“虚静”的境界。老庄所倡导的“虚静”说,可以说是艺术家与万物合一,与自然相融所必备心态,是艺术审美发生的心理前提,是中国艺术生命的根源。艺术家正是从中不断吸取其精华,提高自身的情操,不断摒弃世俗杂念,从而使其艺术创造力获得最大程度地发挥。7.庄子散文风格特点。复旦大学2010年研答:庄子散文风格特点主要表现为:(1)以寓言为思想,寓哲理于形象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许多篇目都是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大量运用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如逍遥游前半部分,不惜笔墨,用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从鲸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并非作品的主旨,而“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这个题句,却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庄子的说理不以逻辑推理为主,而是表现出形象恢诡的论辩风格.在论辩过程中,往往又表现出作者精辟的思辨能力。庄子的论辩,与其说读者是被其逻辑推理所征服,不如说是被奇诡的艺术境界、充沛的情感所感染。如逍遥游末,庄子在寓言中再套寓言,以“不龟手之药”,说明“所用之异“,无用即为有用。(2)意出尘外的想象和深远奇妙的意境和谐统一庄子中的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语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如逍遥游中北溟之鱼,化而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1.庄子诡奇的想象,是为了表达其哲学思想。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庄子的主要特征。(3)多种修辞手法的妙用使文章具有文辞之美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清人方东树说:“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而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庄子的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喜用极端之词,奇崛之语,有意追求尖新奇特。如齐物论写大风,既有赋的铺陈,又有诗的节奏。三、论述题1 .论孔子文艺思想。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孔子的文学理论批评是以对诗经的评论为主而展开的。“诗教'源于“乐教”,即强调音乐诗歌与政治教化之间的关系。用“诗教”来概括孔子的文艺思想是有道理的,孔子关于文艺的一系列论述都是围绕“诗教”展开的。下面就从五个方面来加以论述。(1)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孔子字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是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孔子认为诗、礼、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阶段。论语子路记载:”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溪以为?“孔子对文艺在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和当时的时代风尚是密切相关的。(2)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孔子在对诗经的评论中还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批评标准,这就是论语为政中所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中,“思”有两种解释:作为语气动词,没有实际意思;作思想内容理解。“无邪”就是“归于正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符合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思无邪”从审美方面来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文学作品来说,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3)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论语阳货篇记载:“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孔子对文学作品的美学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等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作了充分的肯定。他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4)论文学的内容于形式关系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己矣。”孔子认为语言文辞的作用在于充分地表达人的思想内容,形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体现内容,不必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5)论雅乐和郑声孔子关于音乐的论述,其实也是对诗歌的论述,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对“雅乐”和“郑声”的看法。孔子提倡雅乐,发对郑声,态度非常鲜明。论语卫灵公记载孔子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孔子认为雅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之正而不邪,有助于养成仁义为特点的高尚道德品质,而不会违背仪礼的事情。2 .孔子说“诗可以兴,诗可以观,诗可以群,诗可以怨”。请举例谈谈中国古代诗歌的这四种功能。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研答:中国古代诗歌的“兴观群怨”功能主要表现在:(1)诗之兴诗之兴含有兴盛、兴起、振兴、复兴等多种意义,可以感发人的意志。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300余篇中,就有100多篇是围绕国家民族兴衰而发出的心声。在我国历代诗人的笔下,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诗歌,也是数不胜数的。最早出现的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就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炽热的爱国感情和嫉恶如仇的反抗精神。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他一辈子念念不忘的是统一祖国。他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他爱国诗歌的名篇。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其杰出的爱国主义名作满江红,充分表现了他对敌寇无比痛恨、报仇雪耻的迫切心情和收复中原失地的不可动摇的意志。又如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充满爱国激情的动人诗篇,表现了“头可杀,志不可屈”的崇高无比的磅礴正气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反映了他耿耿的爱国忠心和高尚的民族气节。还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综上举例,证明一条爱国主义红线,贯穿了全部中国诗歌史。(I)诗之观诗之观是通过对表象的观察,反映事物的本质、核心和规律,从而提高人们的辨别能力和认识能力。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通过豆和豆其相煎的深刻而形象的比喻,以及豆在釜中泣诉的饶有风味的拟人化手法,讽刺了曹丕的残忍不容,表现了曹植内心的悲郁。唐朝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作者运用朴素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景色。特别是对春草乍生未生之时的景致描绘得淋漓尽致,俨如画家设色,在有意无意之间。这就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发现的。又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也是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庐山的特点,写出庐山峰峦的千变万化,表现了庐山的深邃。同时也说明了因为人在山中观赏,跳不出山的圈子,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告诫人们应高瞻远瞩,总揽全貌。(2)诗之群诗之群是要凝集人心,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激励人民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例如诗经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表现的是团结一心、同仇敌忖的义愤。唐朝戴叔伦塞上曲:“汉家旌旗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诗人把汉家借指唐朝,首二句写汉军军力强大和灭敌的雄心,后二句写士兵长期坚守边疆、打击敌人的坚强意志,表现了边疆战士奋勇杀敌,誓死保卫国家的英雄气概,充分体现出浓郁的爱国主义豪情。宋朝抗金名将李纲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干箱,力心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通篇以朴素深沉的语言,把病牛为了人们的温饱而任劳任怨的形象刻画得丝丝入扣。1937年郭沫若毅然从日本返国,他哭吐精诚地写道:“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这些诗都是富有高度的凝聚力,为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斗志发挥了极大的社会作用和功能效应。(3)诗之怨诗之怨是运用辛辣讽刺的手法,针硬社会弊端,从而起到疾恶扬善的作用。我国古人写诗,运用讥剌的方法,揭露时弊之作很多。唐朝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的表面上写的看花,实际上是以“桃千树”隐指朝廷提拔的新贵,对他们显赫一时,不可一世,表示极大的愤慨和不平。在封建社会,还有许多针硬时弊、反映人民悲惨生活的诗歌,如唐末杜荀鹤山中寡妇即是一例。诗曰:“夫因兵死守蓬茅,麻差衣衫鬓发焦。桑拓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诗中对封建统治阶级无比残酷地剥削人民,以及人民所过的极端悲惨生活,作了深入而具体的揭露。最后诗人还对当时无往不在,难以逃脱的封建暴政,发出了深长的慨叹,作了尖锐的指摘。此外,诗词的怨还有自疚之意,如韦应物寄李信元锡诗:“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氓愧作钱。''表达了作者为官没尽到职责,没有解救百姓的疾苦,以致百姓流落在外感到惭愧不安。同时,还有怨物的。唐人金昌绪春怨:“打起黄鹭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就是写一个妇女在梦中和她所思念的远人相会,因被无端惊醒,乃迁怨于黄莺。3 .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忐。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试论此说与两方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及“读者反应批评”的“阐释循环”论之间的理论关联。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1)引文的出处及含义“以意逆志”语出孟子万章上,是孟子在与咸蒙丘谈话时,提出的关于阅读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一种解诗方法。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里的“文”指文字,“辞”指语句,“意”指解诗者的意,“志”指作诗者的志。“以意逆志”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2) “以意逆志”的意义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同时也把读者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纳入文学批评之中。从这个方面理解,那么孟子的“以意逆志”的批评方法便涉及到三个文艺学指称对象和一个完整的文学鉴赏过程:读者、作品、作者。在这三者关系中,读者不是被动因素、不是单纯作出反应的环节,文学作品不能脱离其接受、阅读和阐释的实际而独立存在。作品的存在与读者的阅读阐释息息相关。读者以阅读实践使作品从语词符号中解放出来,赋予其以现实的意义。文本的意义既不是作者赋予的,也不可能由文本自动完整地生成,意义的最终完成有待读者的阅读填充,而这一点也恰是接受美学所要表现的,因此“以意逆志”和接受美学此时有了共同的内涵。(3) “以意逆志”与西方接受美学的关系孟子的“以意逆志”批评方法还显示着另外一条规律:作家写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读者从文本的背后发现作者想要说什么,而这也是接受美学的内容的一个方面。例如,在孟子万章章句上中,作者谈到此观点时,举了一例说“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子遗'信是斯也,是周无遗民也。”这体现了文艺接受美学的评论方法:文学文本是饱含着思想感情的形象体系,是一种具有内在生命和活力的“召唤结构”,作家输入文本中的“密码”对读者的阅读产生着潜在的导向作用和神秘的“召唤”作用,读者的阅读正是在这种“密码”或“召唤结构”的诱惑和吸引下,能动地、创造性地寻幽探微,推测,破译文本中所隐含的“密码”,从而产生阅读效果,获得审美快感。在这里,可以说,“召唤结构''或"密码”与作诗者之“志”是一致的。接受美学从总体上说,发生于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但是这种发生又是读者在特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基础上。当读者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既已生成的阅读经验和存留的阅读记忆,将参与到这一次的阅读之中,使自身进入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产生阅读期待。阅读过程中,作品会对阅读期待产生有力的回应和反弹。阅读持续展开的时候,这种期待或者得到顽强的保持,或者发生变化和转移。而“以意逆志"中的“意''是指读者的阅读经验,在这里,二者正好不谋而合,所以读者的“阅读前提”或“期待阅读”与解诗者之“意”是具有相当的一致性的。(4) 述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代表作为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1) “道法自然”的含义“道法自然”是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虽是生长万物的,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2) “道法自然”中“自然”的内涵“道法自然”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自然。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法的意识里,就是自然法。当然,法制的概念尚未形成。不过,在治理国家时,他主张用自然法来治理天下。(3) “道法自然”中“道”的内涵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即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最能表达“道”的一个词就是自然规律,同样可以反过来说与这里所说的自然规律最相近的一个字就是“道这包括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人为之道。道就是对自然欲求的顺应。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天然的自然欲求,谁顺应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与外界和谐相处,谁违背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同外界产生抵触。所以在这里蕴含了我们看待世界的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5)“道法自然”的现实意义每一件事物都有着它本身的天性和本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改造一个人的效果是有限度的。人们需要做的不是试图消除这些缺失,而是把他们的优点合理地加以利用,尽量避免他们的缺失,并力图帮助每个人在其独特天性的基础上持续进步,去放大其中有益的部分。综上所述,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中“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是形上的本体。"自然''是“道”的存在方式或内在属性。“道法自然''有利于宇宙和人类生生不己。“道法自然”还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在三教合流之后基本未变,可见其影响深度和持续时间之久。2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诗有六义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诗有六义是古代诗歌美学用语。它是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风指国风,是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乐。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雅即雅正,是周朝京都地区的雅正音乐。分大雅和小雅。颂是祭神祭祖的歌舞乐曲,音乐舒缓。而赋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情感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此物比彼物,诗人借用一个事物来作比方。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的歌唱所以大都在诗歌的开头。2 .发愤著书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提出的文艺观点。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从而提出了“发愤著书”。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发愤著书”对后来的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都有很大的影响。3 .汉书艺文志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西汉班固编纂,以刘歆的七略为蓝本,将古代文献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对先秦学术文艺演变,做了概要的叙述。其美学观点,强调文学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认为“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指出民歌是由于哀怨或欢乐荡激心灵的产品,君王可以由此而了解民风习俗的轻薄或淳厚。二、简答题1.何谓“发乎情,止乎礼义“?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1)“发乎情,止于礼”的出处“发乎情,止于礼”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出自诗经毛诗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注意事项

    本文(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2版考研练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