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探讨.pptx
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探讨,移动终端发展介绍,移动物联网的发展现状,5G的发展现状及探讨,移动通迅历史简介,目 录,PART ONE,移动通迅历史简介,现代通讯,六十年代,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落后,在当时的中国最常用的就是捎口信和寄信。但是信件的缺点是时间长。有时都需半个月才能收到。可能你寄信时告诉丈夫孩子出生了,可是当丈夫收到这封信时,孩子都满月了,七十年代通讯工具,七十年代中期,几乎每个单位的收发室里都会有一台摇把子电话,全天候有人接听。那时候所有的国际长话均需从北京或上海的电信出口局转接出去,接通需3-5个钟头。,八十年代,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电报最鼎盛的时候,电报是百姓与外界联系最为快捷的通信工具,但发电报可贵了,一个字要几毛钱。那时候,谁要是接到个电报就是件大事了。,转盘电话,1981年,国家开始对普通百姓开放电话安装政策。也正是这一年,转盘式的电话走进寻常百姓家,虽然样子古板,拨号麻烦,但是拥有一部电话的家庭是少之又少。这时的电话在刚刚进入“寻常百姓家”之后还颇留有几分“阳春白雪”的孤寂。,公共电话,1982年,中国第一批投币式公用电话出现在北京市,BP机,1983年,上海开通国内第一家寻呼台,BP机进入中国。传呼机刚出现的时候,谁要是有部传呼机,那是很叫人羡慕的,当时人们把它又叫“寻呼机”,BP机,能拥有一部传呼机成为当时很多人的一大心愿。,90年代电话-至今,大多数的中国人,家里的第一部电话,是这种90年代占统治地位的按键式电话,无绳电话,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一部分时尚的城市家庭,率先让家里的电话进入了“无绳时代”。不过这一时期的无绳电话,主要是模拟信号的无绳电话。信号不稳定、电话杂音大、待机时间短等等问题,使得无绳电话没有像按键电话一样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何为移动通信,移动通信发展历史,1G,2G,3G,4G,大哥大-第一代移动通信,大哥大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步入了移动通信时代。当年,大哥大公开价格在20000元左右,但一般要花25000元才可能买到,黑市售价曾高达5万元。这不仅让一般人望而却步,就是中小企业买得起的也不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大哥大”已不再流行了,黑白屏手机推出来后,因携带方便、价格实惠,迅速被众多人接受,正式进入老百姓生活,进入了商人的生意洽谈中。GSM使移动通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中国第一个GSM电话的诺基亚2110,第一款全中文手机摩托罗拉CD928+,第一款进入中国大陆的GSM手机爱立信GH337,2G-第二代移动通信,3G时代,进入新世纪,各种各样的手机频频亮相,并且手机还有许多别的功能,如无线上网、摄像、听歌等。到了2009年,3G手机作为新款手机又成了亮点,这种手机成本更低、功能更全、能耗更小。,4G时代,12月4日下午,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的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颁发了TD-LTE制式的4G牌照,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4G时代。4G通信给人印象最深刻的特征莫过于它具有更快的无线通信速度。,移动通信发展历史,第四代移动通信(4G)系统代表制式FDD-LTEFDD模式的特点是在分离(上下行频率间隔190MHz)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系统进行接收和传送,用保证频段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息。TD-LTETD模式的特点是在固定频率的载波上,通过时间域来完成上下行数据传输(某一时间点只有上行或下行数据),来保证传送信息。,移动通信发展历史,PART TWO,移动终端发展介绍,2017年各大手机厂商的全球出货量数据,IHS也公布了调查数据,排在前十的手机厂商为三星、苹果、华为、OPPO、vivo、小米、LG、中兴、摩托罗拉和金立。,2017年中国市场手机销量排名,华为的1.02亿部销量包括旗下品牌荣耀。排在第二位的是OPPO全年销量7756万部,第三位vivo为7223万部,第四位苹果为5105万部,第五位小米为5094万部。同2016年相比,这四家增幅都不大,约在5%至8%之间。排在第六位到第十位的分别是:魅族1681万部、金立1494万部、三星1107万部、百立丰lephone的467万部以及联想179万部。,三星已经蝉联全球手机出货量排行榜冠军多年,时至今日,三星电子已成为一个拥有芯片、面板、内存、闪存等多项产业的庞大科技巨头。三星手机在供应链上拥有着其他厂商不敢想象的巨大优势。2017年,三星推出了S8、Note 8两大旗舰产品,可以说是安卓阵营的最强机皇,直接和苹果正面对抗。除了高端产品,三星在中低端市场也不留余力,例如去年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布的C8。在国际厂商中,三星 在国内的本地化基本算是做得最好的。但同时也要看到,三星Note 7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国内市场上仍未散去,三星在国内的手机销量还没有恢复到应有的水平。,唱衰苹果的声音几乎从未断绝过,但这丝毫不影响苹果每年在手机上攫取了巨额利润。苹果在2017年卖出了超过2亿部的iPhone,而且苹果不做低端产品,它们给苹果带来的利润是非常惊人的。在去年,苹果的利润超过了430亿美元,拿下了全球手机市场利润总和的七成以上。2017年,苹果发布的十周年纪念版iPhone X获得了巨大成功,产品本身在创新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虽然近万元的售价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但从销售额和利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款无比成功的产品。,毫无疑问,华为早已成为头号国产手机厂商,常年稳坐全球第三的宝座。2017年,华为发布了多款手机产品,其中旗舰就有P10、Mate 10系列,算上子品牌荣耀的话,数量就更多了。另外,在中低端市场,华为也花费了大量功夫,例如去年发布的、针对年轻用户的nova 2s。与此同时,华为的销售市场早已不再局限于国内,欧洲数年之前就已经成为华为的重要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华为正式宣布进入美国市场,预计在2018年华为还能取得更大的成就。,OPPO可以说是国内最知名的线下手机厂商,遍地开花的实体店极大地增强了OPPO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OPPO非常重视电视广告、综艺冠名、明星代言等营销方式。在产品方面,OPPO去年发布的R11s等产品依然是以外观颜值、拍照为主要卖点,取得了不俗的销量成绩。在海外市场上,OPPO早已进军印度、东南亚等地区,将线下模式扩展到全球其他地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OPPO已经正式进军日本市场,准备在这个人口众多的发达国家施展拳脚。,OPPO Find X已经通过了工信部认证,该机将采用6.4英寸AMOLED屏,分辨率为23401080;搭载了2.8GHz处理器(或为骁龙845),8GB内存,128GB机身存储空间。,vivo和OPPO一样,同时是国内知名的线下手机品牌,营销策略和品牌策略都和OPPO非常类似。vivo 2017年主打的X20产品同样以拍照、高颜值、全面屏为卖点。vivo在产品技术上依然有很大的追求,例如vivo X20就搭载了3D面部识别功能,是当时安卓阵营属于独一份。2018年3月19日 推出X21,2018年6月12日推出NEX,2017年对小米而言意义非凡,它终于一改2015、2016两年的颓势,在手机销量上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达到了9200万左右,实现了逆袭。小米在去年的成功可以说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首先,在产品策略上,小米2017年发布的产品基本都是无短板的水桶机,各方面都没有明显的缺点。另外,小米开启疯狂开店模式,线下渠道逐渐打开。此外,在海外市场尤其是印度市场,小米取得了重大进展,2017年在海外市场上的手机销量达到了4000万左右,几乎占据了总销量的一半。,骁龙845 处理器超旗舰性能全球首款双频GPS超精准定位红外人脸识别全黑环境疾速解锁三星 AMOLED 屏广色域,高对比度超轻四曲面轻薄圆润,舒适手感前置2000万微整形美颜AI 变焦双摄1200万+1200万AI 场景相机影棚光效+识别206种场景AI 短视频剪辑一键生成电影大片3400mAh 电池支持QC4+快充协议*AI 语音助手内置小爱同学App多功能NFC已支持167城公共交通出行*,作为韩国第二大手机厂商,LG一直处于三星的光芒之下。其实,一直以来,LG都以鲜明的产品个性受到不少用户的青睐。LG在2017年就发布了全面屏设计的G6、搭载自研OLED屏的V30。,作为一家国际主流厂商,LG手机近年来的产品其实都是一直处于“非主流”状态。LG G3的后置按键、G4的皮质后盖、G5的模块化、V系列的双屏,乃至坚持多年的可拆卸电池设计,这些都令LG手机成为业内的一个“异类”,显得不合时宜。但也正是这个异类曾经做出了世界首款搭载3G RAM、实现相机激光对焦、搭载1.6大光圈相机的智能手机。然而这些“创举”只让LG辉煌一时,却又由于种种原因屡遭“滑铁卢”,糟糕的市场表现让其退出中国市场,在世界范围更是从巅峰时的前三一再下跌。,近几年来,中兴在国内市场的存在感一直不强,旗下的努比亚虽然在去年也发布了数款新机,但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不过,在海外市场,中兴的表现其实还不错。例如,去年第三季度美国手机出货量排行榜中,中兴就名列第四,卖出了460万台手机。,中兴危机 6月7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宣布与中国中兴通讯公司达成新和解协议。美国商务部当天发表声明说,罗斯当天宣布中兴通讯已同意支付罚款和采取合规措施来替代美国商务部此前针对该公司向美国供应商采购零部件执行的禁令。声明指出,根据新的和解协议,中兴公司支付10亿美元罚款,另外准备4亿美元交由第三方保管。这家作为中国高科技一面旗帜的企业终于重获新生。,苹果稳定性好,耐用,时尚。小米性价比高,功能强大,优化好,耐用性一般。华为时尚在提高,稳定耐用略微差苹果点,价格中等。荣耀外观时尚,性价比高也耐用稳定,优化还可以,价格便宜。OV广告营销,优化得还可以,处理器比较弱,性价比略低,满足不同人群需要。,客观评价,手机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强者愈强的时代。随着市场的不断饱和,增长空间面临天花板,智能手机行业竞争白热化。中小厂家越发难生存。,手机终端发展趋势一,2017年进入了全面屏之战,但是全面屏并不是一个标准化的概念。目前来说,全面屏在行业内的标准是:屏幕尺寸由16:9提升到了18:9,19:9,另外屏占比要达到82%以上。2017年市场上的全面屏手机有小米MIX/MIX2、三星S8/S8+、iPhoneX、华为Mate10 Pro等,至此国产手机前四大品牌全部推出了全面屏手机。2018年,千元机也进入了全面屏时代。据专业机构预测,2017年全面屏在智能机市场的渗透率只有6%,2018年会飙升至50%。,苹果iPhone XCOP工艺,三星Note 8COF工艺,小米MIXCOG工艺,双摄:技术路线逐渐统一,将由中高端市场向中低端转移,成为主流经历了2016年一整年技术爬坡后,目前双摄已经处于技术稳定阶段。据相关数据指出,2016 年全球采用双摄的手机厂商出货量达 7500 万部,渗透率 5%左右,其中国际大客户出货量约 4500万部,掀起双摄像头风潮,带动更多手机品牌跟进。2017 年双摄像头手机出货量将达 2.42 亿部,同比+223%,其中国际大客户为 1.35 亿部,安卓机型将超 1 亿部,渗透率增至15%,华为、vivo、小米等国产手机将成为主要推动力。,手机终端发展趋势二,Face ID/3D人脸识别:受限成本太高,很难大规模普及,2018年中安卓部分旗舰机型将会采用今年iPhoneX采用了Face ID3D人脸识别功能让整个业界又为之一颤。据悉,目前国内不少模组厂都在进行试验,为明年3D视觉在安卓手机上的应用做准备。目前看,iPhoneX的3D视觉初获成功,明年安卓旗舰机也必须上,否则被拉开太大差距。业界预估高通3D视觉方案最快将在2018年初开始商用,所以2018年上半年,会有一些机型出来。但是由于3D视觉模组成本高昂,大约在20美金左右,很难大规模普及。,手机终端发展趋势三,机身:2018年2.5D和3D玻璃材质上升,陶瓷受限,金属机身下沉中低端2012年前,手机机壳主要以塑料材质为主。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目前金属机壳渗透率超过50%,成为行业主导设计方案。但由于无线充电的出现,审美疲劳的需求,以及5G网络的来临,目前主流厂家先后推出了玻璃机身的产品,而国产品牌小米、华为不仅推出玻璃机身,在更高端的产品上还采用了陶瓷机身。不过,由于陶瓷材料工艺受限,目前很难形成大规模运用。另外,3D玻璃整体价格仍然偏高,大约每片在70元人民币左右,相当于2.5D玻璃的3倍。虽然2017年部分手机品牌先后推出玻璃机身产品,在2018年,金属机身由于工艺成熟以及材质上的优势仍然是市场的中低端主流,而玻璃材质有望在部分中高端产品上升;陶瓷则上升空间有限。,手机终端发展趋势四,PART THREE,移动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如果要说未来什么技术正在或将彻底改变人类生活、工作和娱乐的方式,那必须是物联网。小到各种可穿戴产品,大到汽车、工厂和楼宇,物联网能使一切设备互联并具备智慧。物联网也正改变着产业的格局,索尼、夏普、东芝等日本传统电子设备巨头的衰落与苹果、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崛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物联网的整条产业链从芯片、传感器、无线模组、网络运营到平台服务、软件开发和智能设备都盘踞着各路的玩家,这之中有传统实体产业巨头,也有掀起互联网革命的新贵,还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物联网-下一个风口,物联网新兴技术-NBIOT,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成为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NB-IoT是IoT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LPWAN)。NB-IoT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据说NB-IoT设备电池寿命可以提高至数十倍,同时还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内蜂窝数据连接覆盖。,NB-IoT非常适合应用于无线抄表(Metering)、传感跟踪(Sensor Tracking)这些领域,通过物联网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实施,可以大大降低管理成本,让网络管理者可以随时掌握各种运营数据。,PART FOUR,5G的发展现状及探讨,1G主要解决语音通信的问题,2G可支持窄带的分组数据通信,最高理论速率为236kbps,4G是专为移动互联网而设计的通信技术从网速、容量、稳定性上都有极大的提升,5G的意义,3G在2G的基础上,发展了诸如图像、音乐、视频流的高带宽多媒体通信,通过引入新的无线传输技术将资源利用率在4G的基础上提高10倍以上,通过引入新的体系结构(如超密集小区结构等)和更加深度的智能化能力将整个系统的吞吐率提高25倍左右,进一步挖掘新的频率资源(如高频段、毫米波与可见光等),使未来无线移动通信的频率资源扩展4倍左右,one,two,three,对5G的要求,5G标准本月首发,中国掌握话语权,不得不说的华为,美国时间 2016 年 11 月 17 日凌晨 0 点 45 分,在 3GPP RAN1 87 次会议的 5G 短码方案讨论中,华为公司的 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最终战胜列强,成为 5G 控制信道 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编码最终方案。,虽然现在极化码(Polar Code)已经被认可了,但是还没有正式被写到5G标准中。因为5G的标准现在仍处于研究阶段。,所以华为公司从来没有对 3GPP 的常规标准活动和进展有过报道。大家对 5G 标准的期待非常理解,但是还是要克制不当言论,以免伤害 3GPP 的团结氛围,给中国企业树敌,加剧后续谈判的困难。,不过此次Polar码的采纳为华为后续的发言权打下了根基,意义非凡。以往在2G、3G时代时的所有通信技术都被高通、爱立信等垄断,国产厂商总要看其脸色行事,而这一次,华为的编码方案被采纳意味着高通的垄断时代正式结束,中国通信技术已经崛起,国际地位正在提升。,5G在中国,中国5G商用的提速 我国在 5G 方面的布局并不晚于其他国家;而且中国三大运营商在中国 5G 发展中的角色至关重要,因此它们在 5G 上的节奏基本上决定了整个中国 5G 的迈进步伐。国内,到年底,5G第三阶段国测结束,形成5G预商用产品。在“MWC 2018”上,中国信通院发布全球首套5G端到端OTA性能测试系统,有助于加快推进5G系统研发和5G产业成熟。目前看来,5G 在中国的初步落地,已经基本上锁定了 2019 年试商用。2020年商用,5G的应用,视频会话,视频播放,移动在线游戏,VR/AR,智能家居控制,实时视频分享,云桌面,车联网,云储存,高清图片上传,OTT消息,视频监控,办公室,高速公路,体育场,密集住宅区,高铁,地铁,超高流量密度,超高移动性,超高连接数密度,5G有挑战的六大场景,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