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共3篇.docx
关于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共3篇)第一篇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市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出了部署安排。人大组成专题调研组自X月上旬开始,先后赴园区、企业、相关部门及各民主党派开展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研究对策建议,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聚力真抓实干,按照“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工作机制、改进服务模式。(-)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立了市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推进组,由市长担任组长,下设商事制度改革、政务服务等X个专项小组,由各分管副市长任小组组长,统筹协调全市营商环境相关工作,研究和审议优化营商环境重大事项。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役”,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总协调,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担任指挥长的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役指挥部,统筹推进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役。各攻坚任务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也相应成立工作专班,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二)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全力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做好事权承接工作,按照X市政府关于事权下放第一批下放X项事权的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积极做好承接工作,截至目前,共已承接X项。复制X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经验做法,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对照新区“一件事”清单,梳理我区X件“一件事”清单。扎实开展“办事不求人”工作。(三)聚焦工作重点。针对营商环境“难点”“堵点”“痛点”,提出了XX项攻坚任务,建立健全协调推进、跟踪通报、考核督查等XX项制度,通过细化目标任务、攻坚措施、时间节点,抽调专人,集中办公,挂图作战,攻坚任务取得有效突破。截至今年3月底,“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比例提升至XX.6%;“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事项增至506项,“跨省通办”和“省内异地代收代办”事项增至XXX项;完成“秒批秒办”平台建设,全市“秒批秒办”事项达XX项。二、存在问题一是在思想发动上还有弱项短板。个别单位和领导干部对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不深、站位不高、定位不准、浮在表面,对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在工作标准、精神状态方面仍有不足,营商环境建设监督部门的“领唱”作用和政府各部门的整体“合唱”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发挥。二是“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推进“一网通办”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上缺乏探索和创新,市数据共享平台已有数据应用不充分,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实办率较低。三是协同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审批部门之间联动机制不健全,相互地沟通、协调缺乏,跨部门审批资源协同整合力度不够,并联审批,集成式服务推进较为缓慢。三、意见建议(一)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拓展网上办事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市政务服务网开通的实名身份认证、数据共享、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功能,实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窗统一送达”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充分授权”,加强“综窗”队伍建设,推动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成为“全科型”人才,不断提升综合窗口服务的规范化。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对企业和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限期依法依规整改解决。(二)进一步简政放权,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坚持聚焦群众关切,推动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一是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开展数字政府政务服务领域各项工作,不断优化“一网通办”改革。二是以“互联网+”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发展、无缝衔接,全力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各部门、各层级、各业务系统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真正实现政府向市场开放、为企业松绑、给群众方便。三是以优化服务为重点,全面加强干部素质培训,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和营商环境投诉处理机制,主动为企业提供靠前服务、精准服务,提升服务质效。(三)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推进权责清单录入工作。指导全区各部门进行系统事项认领及信息完善等工作,完成本级权责事项信息录入,并对各部门权责清单事项进行动态调整。继续开展“一件事一次办”,梳理全区“一件事”事项清单,以系统集成服务,推进“最多跑一次”向深层次迈进。持续推进落实X省“互联网+监管”系统信息录入工作。通过继续指导全区各监管部门进行监管事项信息常态化录入,将部门监管事项清单、检查实施清单、执法人员、被监管对象等信息作为日常系统录入工作要点。完善“办事不求人”考评办法,建立评价和考核标准,形成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让企业群众办事更方便更舒心。(四)进一步加强监管,营造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一是加快智慧监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全面化、科学化,加强文明执法和检查,多一些业务指导和政策送达,让更多人感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亲商护商氛围;持续推进涉企收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维护企业利益;重视提升水、电、气等垄断行业的服务水平,并加强监管。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社会氛围,强化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放大格局,拓宽视野,破除自我优越感、发展短视感、交流疏离感,对标先进城市,梳理问题短板,进一步提升市场的透明度、服务的优质度和社会的包容度。第二篇一、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实践经验(一)创新监管机制,提升纳税人获得感1 .改革税收管理员制度,实行分类分级的风险管理模式运用税收大数据,实施信用积分制度,动态评价纳税信用,系统筛查纳税风险疑点,做好以风险应对为重点的事中事后管理,做到“无风险不检查”。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主动公开权力清单和执法人员名录,随机选案推送下发,严格执行进户执法审批制度,依法实施税收检查。对风险等级低的纳税人主要做好风险提示提醒,促进纳税人自我修正、自愿遵从。对信用级别高、无风险的纳税人避免不当打扰。同时,大力推进纳税信用的应用,强化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为构建诚信社会发挥良好效应。2 .坚持简政放权,切实为纳税人减负制订并主动公开权责清单,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清单之外无权力”。坚决落实“多证合一”,简化纳税人设立、变更、注销手续,依托信息交换平台,与市场监督部门共享登记信息,纳税人只需在首次办理涉税事宜时对自身信息确认即可,不再报送任何资料。精简涉税资料报送,实行涉税资料清单管理,将小微企业财务报表由按月报送改为按季报送,减少报送次数,并推动涉税资料电子化,减少纳税人纸质资料报送。3 .推进网上办税系统与企业财务软件对接开放网上办税系统与企业财务软件对接接口。20*年年底前在通信、银行等行业,以及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汇总缴纳增值税、连锁经营的企业实现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联网报送。同时探索扩大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联网报送的行业和企业范围,鼓励有个性化需求的纳税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开发接入软件,符合信息安全规定的,税务机关免费提供接入服务,最大限度压减企业办理纳税时间。4 .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对征管数据开展全链条分析监控创新征管方式,对征管数据开展全链条分析监控,形成归口管理、部门协作、统一派发、查评一体和上下联动的税收风险工作机制,建立高效的全闭合式征管体制。运用税收大数据,健全动态信用评价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低信用、高风险纳税人实施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强增值税发票风险管理的多税种、多环节协同联动,逐步建立形成增值税发票风险全税种、全环节防控的新态势。在千户集团企业服务中,坚持将纳税服务与风险管控结合起来,建立千户集团企业管理服务和税收分析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征管部门联席会和税企沟通会,分析税收管理风险,形成管控合力。(-)应用现代信息的快捷性,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税务”的创新型服务模式已成为纳税人热切需求和关注的服务方式。将办税服务厅自主办税区扩大并打造成网上办税、自助办税、手机APP办税全功能体验区,提供“进一个网、办多项事、省多方力”的办税体验,全面优化营商环境。1.推行新办纳税人“零门槛”办税为新办纳税人提供“套餐式”服务,一次性办结多个涉税事项,在办税服务厅设置新办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综合窗口或绿色通道,将新办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办理信息采集、实名认证、票种核定、购买金税设备、金税发行、领用发票等事项,集成到窗口一次性办理,纳税人只需取一次号,避免多次排队多窗口往返办理。将增值税普通发票核定事项由限时办结改为即时办结,大幅缩短办理时间。将无不良信用记录的新办纳税人纳入取消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范围,减轻纳税人发票认证负担和办税服务厅工作压力。2 .不断优化纳税服务大力推进便利化办税改革,构建集排队叫号、资料预审、宣传咨询、引导分流和“非接触式”服务现场辅导于一体的“大导税”格局。办税服务厅设置专人负责网厅、自助厅发起业务的受理、流转和办结,引导纳税人从线下窗口办理向线上自助办理转变,有效分流实体办税厅“流量”。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服务,最大限度让纳税人“少跑腿、快办事”。进一步清理纳税人报送的涉税资料,实现一次性告知,避免“反复跑、多头问”,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落实减少纳税人领票次数、免网上勾选认证等纳税信用鼓励政策。3 .提高政策服务透明度对税收政策科学分类,明确上网发布渠道和形式,提高税收政策透明度。畅通*、门户网站、网上办税服务厅等渠道,加大税收热点问题的宣传解读,及时回应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确定性的服务需求。紧紧围绕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度挖掘、精准分析纳税人对税收政策咨询需求,畅通税务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纳税人学堂等宣传渠道,进一步强化税法宣传辅导,增强宣传辅导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积极回应纳税人关切。4 .开展个性化服务在千户集团企业服务中,定期开展政策宣讲,了解服务需求,帮助企业解决问题、防范风险,促进税企互信和合作,提高税法遵从度。定期指派专人辅导、审核千户集团企业填报的涉税基础数据,积极做好对千户集团企业的跟踪辅导,为企业提供符合其自身特点和特殊需求的专业化、精细化纳税服务。在充分了解大企业涉税需要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纳税服务由大众化向个性化的转变。推出订单式服务。针对部分收入量较大、业务类型复杂的企业,在充分了解企业经营特点和涉税难点、痛点的基础上,量身定制培训内容,提供“订单式服务”,得到企业的高度赞扬。开展预约式服务。建立大企业联络员定期走访制度,坚持每季度走访企业一次,听取企业在落实政策、征管质效、纳税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密切跟踪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在办税服务厅为纳税信用等级A类的纳税人开辟绿色通道,指定专人辅导其网上办税、自助办税的操作方式,提高大企业涉税事项办理速度。畅通大企业涉税诉求快速反应通道,税政、征管、办税服务厅、税源管理所等部门无缝衔接,及时做好大企业涉税诉求从“受理、处理、回复和后续跟踪”四个环节的工作,不断强化大企业涉税事项协调会议制度,确保大企业涉税诉求得到有效答复。5 .进一步完善多元办税渠道启用*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除了可以办理发票认证、申报纳税、报税清卡、认证结果查询、发票验旧等业务外,还提供发票代开和发票领购两项纳税人办理较多的涉税服务。二、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一)基础性工作方面目前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区”,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面临错综复杂的工作局面,需要大量人力资源,严谨、细致地完成基础性工作。如办税窗口工作的基础是政策掌握熟练、系统操作娴熟,每天面对满负荷的工作任务,腾不出手脚深化、细化改革工作导致基础性工作做的不够细致和扎实。(二)数据共享方面目前涉税信息资源分布多头化,缺乏统一整合和抽取,加之部分企业和个人不正确地认为商事登记改革后监管宽松,注册信息弄虚作假,退出市场不主动注销,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和信息监管。第三方信息不到位影响“最多跑一次”的全面落实。如因市场监管部门在外部交换平台中对纳税人开业登记、变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造成办税服务厅不能及时为纳税人办理相关涉税业务。应对以上问题,亟需市场监管、税务、海关、银行、房管等部门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信息发布、交换、比对的数据处理共享机制,提高甄别企业经营信息真实性的能力。(三)办税软件支撑方面目前,网上办税软件及申报软件总体运行平稳,但是也会时常出现一些小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也会对办税服务厅受理业务和纳税人办税造成波动影响,出现办税高峰期等候人员较多产生拥堵。另外,实践反馈网上办税涉及到的CA证书制作周期和网上审批速度均待优化。面对目前“网上办税为主”的大趋势,办税软件的高效、稳定至关重要,网上办税软件支撑亟待加强。(四)部分便利措施落实方面如“最多跑一次”政策执行不方便,许多涉税资料需要纳税人加盖公章,个别业务无法落实。免填单服务要求“通过应用系统间数据共享,能够从信息系统中提取的数据信息自动带出,由纳税人补充其他信息并签字(盖章)确认,减少或免除纳税人手工填写表证单书的负担”。因纳税人单位公章管理制度和实际使用问题,办税人员往往无法携带单位印鉴前来办税,因此不能很好地享受免填单服务,导致办税业务无法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五)过渡时期出现问题方面首先,征管工作流程和纳税服务标准不一。由于征管工作流程和纳税服务标准不一,加上缺少最新的规范性文件,原国地税管理所审核标准不一等原因,部分业务涉税资料收取暂时无法实现统一。例如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依据纳税服务规范,企业需要提供原完税(缴款)凭证及复印件,退(抵)税申请表。然而在原地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需要提供:退税申请表、纳税人退税书面申请书、纳税人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复印件、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纳税人年度已缴所得税完税凭证或完税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再例如,双方受理跨区域外出经营企业退税的税务机关也不一致。按照原有口径,受理主税的税务机关为注册地主管税务机关,而受理附税的税务机关为经营地主管税务机关,二者不一致;但“一厅通办”之后,纳税人递交资料不可能分别到不同的所在地,这种不一致给实际征管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其次,纳税人排队等候时间长。“一厅通办”之后,随着业务种类和纳税人类型的增加,加之“同城通办”和“最多跑一次”制度的落实,使得纳税人数量和其在办税服务厅逗留的时间增加,特别是在征期尾声和月末购票高峰时段,依然会出现纳税人排队等候时间较长的情况。另外,由于经营政策激励效应较为突出,体现为新开办企业户数激增。新开业纳税人的办税人员多数经验欠缺,税务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在办理业务时,企业办税人员对办理流程不够熟悉,窗口受理人员需要进行仔细辅导并且现今企业雇用人员不固定,涉税人员更新快,导致纳税人办税人员不固定,重复讲解的情况屡有发生,延长了窗口单项业务的受理时间。再次,基层部门服务资源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厅通办”推行过程中,对全部办税服务厅进行调整,分别配备了原国地税办公设备,由于各办税服务厅同时受理所有涉税事项,以及接下来非税收入征收工作全面开展,配套设施还存在不少缺口,无法满足大量纳税人的办税服务需求,需要增加窗口数量和办税服务设施,尽力达到与纳税人数量的合理匹配度。同时,在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基层服务人员依然严重不足,需要加强基层税务部门人员配置和提升工作业务处理能力,合理确定窗口服务人员与办理业务数量的最低配比,以保证服务厅窗口人员工作质效,确保改革任务有效落实。三、深化“放管服”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全局动员、形成合力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税收营商环境是整体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是将“放管服”改革推向深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全局。需要动员全体税务干部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改革部署上来,从深入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提升认识,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上级部门既要注重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也要注重调动基层部门积极性,引导全体干部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各级业务部门的优势,落实职责分工,形成良性互动,全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提高办税自动化稳定性和应用水平目前处于税收征管信息化国地税系统整合阶段,升级较为频繁,系统操作变化较多,而且有时难免会出现系统异常故障,导致办理涉税事项不流畅的现象。加快金税三期系统与网上办税系统的系统集成步伐,实现系统功能整合、数据互通、一体运维。做好申报软件的系统升级,优化个体工商户手机APP申报的使用率,加快开发定期定额户手机申报的功能,充分发挥网上申报优势,避免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大厅排队等候。提高自助设备性能,改变机动车、二手车和带二维码的增值税发票无法自助认证等。通过增强自助设备的性能,不断优化纳税人的使用体验。(三)进一步提高第三方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由于目前各项涉税信息管理平台都是由各自管理部门建立,数据互联互通,共享融合乏力。建议尽快统筹各方信息共享资源平台建设,协调做好同行政许可、市场监管委等第三方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传输,优化外部交换系统基层单位查询权限,提升系统数据信息传输的准确性、稳定性,消除“最多跑一次”存在的薄弱环节。同时要求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在遇到因第三方信息传递不及时影响纳税人业务及时办理时,一方面向纳税人做好解释工作,另一方面及时通过与征管部门沟通,做好信息再推送,力争将对纳税人涉税业务办理的影响降到最低。另外,加强与第三方软件服务商的沟通,就软件需求与用户体验进行充分及时的反馈,督促服务商下大力量优化、完善软件的稳定性,切实增强纳税人获得感,不断提升办税满意度。(四)加强税务部门人员和纳税人的双向培训二者协调推进,同向发力。在内部,深入开展全员和全税种学习和培训。坚持政策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瞄准业务难点、盯准业务堵点,强化培训提素质。通过业务学习培训,既增强了业务技能,也加深了原国地税人员相互了解,不断提高税务干部业务能力和工作合力,更好更快服务纳税人。在外部,加强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根据最新政策,及时梳理要点、重点,印制宣传材料,使纳税人能迅速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针对社会公众关注度较高的发票管理、涉税事项网上办理等内容,强化宣传辅导工作,通过办税服务厅宣传册、宣传栏、电子展示屏等多种渠道发布通知,扩大常见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宣传面。充分利用实体纳税人学堂,对纳税人关心的问题及时讲解,回应纳税人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办税服务质效。第三篇根据区委区政府相关工作安排,我到XX政务大厅和各有关单位、企业开展了优化营商调研,听取各方意见,了解XX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当前现状和存在问题。一、XX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政务服务事项“只进一扇门”。我区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根据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的工作要求,将全区220项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到政务大厅办理。分领域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积极探索按照投资项目、商事登记、社会事务等类别的设立,2023年以来,根据XX省及XX市关于“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工作要求,在原来集中“一扇门”的基础上,开设企业开办专区,增设工程建设项目报建专区,逐步推进分领域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集成服务。投资项目类,实现了建设用地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工程设计方案合并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与施工许可证合并审批,实现了施工图审查、工程招投标、质量安全监督及施工许可一窗受理等,并联审批,让办事群众和企业“只进一扇门”,做到“大厅之外无审批”。(二)深化“放管服”改革,建好“一张网”。实施“一事通办”改革,强力推进电子政务工作。实现网上审批,自从开通XX省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编制完成“三张清单”(“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o同时,梳理认领事项目录,安排专人负责事项目录梳理工作,组织各部门开展梳理,目前已基本梳理完成。2023年全力提高网上办结率,政务事务事项录入80项,网上可办理事项76项,网办率达到95%。(三)设立企业开办专区,实现企业开办“一窗受理,一站办结”。设立企业开办专区,企业开办窗口发放营业执照、印章、发票(一日办结)。企业根据需求自由选择不同的套餐服务,办理企业开办业务总共79件;申请人选择需要合并办理套餐办理业务,设立专区以来,办理套餐三的有50户、套餐四29户。政务大厅企业开办专区设企业设立登记窗口2个,实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制度。设印章刻制窗口2个、发票申领窗口1个,办结时限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办结,完成了XX省关于企业开办百日攻坚行动的指标任务。政务大厅配备安装自助电脑2台、自助打照机及税务服务终端机各1台等设备,安排导办人员指导申请人办理全程电子化业务,提高网上办理率,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登记,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企业开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四)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办理专区,大大缩短项目报建办结时限。行政审批局集中办理发改、规建、环保、市政等部门行政许可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分领域提供集成服务,工程报建实现了只在一个部门办理,从投资许可阶段到规划许可及施工许可阶段,实现了项目报建“一站式办结”。通过简化办理环节,目前,我区备案类工程建设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取得时间已从原49工作日优化至35工作日,核准类工程建设项目从原来的49个工作日,压缩至45个工作日,办理环节分别简化至10个和12个,对应XX省关于备案类工程建设项目要求的办理时限50个工作日和核准类工程建设项目办理时限60个工作日,XX区均缩减了15个工作日。(五)纳税便利、税收优惠、企业减税。税务部门首次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承办城乡医保费征收、税务备案、税费种登记、身份信息采集、个税密码发放、发票申领、票种核定、税务登记信息变更等8项业务。税务部门贯彻落实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缩短办税时间;推出十条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新举措,以进一步减少办税资料、简化办税流程。不断优化电子税务,在原有的增值税及附加税费、文化事业费可以“一键零申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企业所得税月(季)报、印花税"一键零申报”;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申报;逾期申报、欠缴税款及滞纳金可以网上申报。8月底,深化增值税改革涉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450户,比4月底增加34户。48月实现整体净减增值税2740.43万元,减税幅度17.93%。其中,减税(含税负持平,下同)户数432户,占96%,合计减征增值税2766.67万元;增税户数18户,占4%,合计增加增值税26.24万元。2.累计新增减税6098.64万元。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626.29万元,个人所得税改革新增减税1620万元,累计人均减税0.08万元。科技创新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其中,提高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政策(50%提高至75%)新增减税180.53万元。(六)营造企业引才环境氛围,促进创新创业。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大力推进“大招商”工程,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在编制、职称评审、聘任、配偶子女就业、就学等方面给予优惠,刚性引进放开公开招聘等条件。发布XX区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目录,充分发挥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XX现代特色休闲农业人才小高地等平台作用,着力培养一批实用农业技术、专业技术人才。2023年以来,共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人才等培训班14班次,共培训IoOO多人。在2023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XX省区XX市选拔赛暨XX市创新创业大赛中,我区组织6家企业参赛,比2021年增长了100%,其中XX省中XX科技有限公司获一等奖,XX省XX工程机器有限公司获三等奖。(七)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了企业信用行为。按照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及年度抽查工作计划分别于X月初和X月初开展第一和第二批随机抽查工作,第一批双随机抽查市场主体63户已于X月底前全部完成,并将抽查结果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记于企业名下。第二批双随机抽查市场主体461户,随机抽查工作于X月初开始,于X月底前完成。按上级相关文件要求7个工作日内,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定期上报到市局信用监督管理科由市局一级负责统一履行公示职责。(八)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效率得到提升。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完善服务机制。健全政银企对接机制,我区于2023年5月份联合XX税务局以及5家金融机构组织策划和实施了“政企银税互动”服务月活动,通过政府统筹搭台、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助力解决我区企业融资需求。研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获得信贷指标百日攻坚实施方案,并组织推进落实;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在农信社“农村金融服务室”社区全覆盖的基础上,与XX银行XX分行合作继续打造“农金村办”升级版本,缓解我区金融机构少,居民办理业务不方便的难题。根据XX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统计,截至X月XX日,XX区担保业务在保余额4420万元,2023年新增在保余额3000万元。调研过程中,企业对我区审批部门尽职尽责、热情周到的服务表示高度赞扬和诚挚感谢,充分肯定了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二、存在的主要问题2023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从调研情况看,我区营商环境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优化营商知晓率不高。办事群众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新的办事流程和办事便捷度不够了解,不清楚网上办事流程。(二)存在部分企业用地难、项目落地难的情况。交付用地不干净,项目落地速度慢,影响建设进程。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突出表现为路网建设不完整,“断头路”“残疾路”比较多。(三)企业不动产登记的遗留问题。由于没有按照规划进行建设,XX高新区个别企业至今没有通过竣工验收,没有取得不动产登记条件,因而也无法进行抵押贷款扩大生产。(四)个别企业融资难。企业融资程序多,手续繁琐,审批额度不理想,时间长,费用还不少,严重影响企业贷款信心。(五)缺乏部门联动机制。部门间联动不够,有些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意识仍不强,不清楚本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六)政务大厅咨询导办员岗位空缺,审批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政务大厅咨询导办员岗位长期空缺,在多次检查中被指出空岗问题,极不利于政务大厅日常工作开展,且按照实体政务大厅人员设置要求,需有一名提供咨询引导的工作人员。XX区正处于发展加速期,审批项目业务多,审批业务人员已是一人多岗现象,工程建设项目报批材料审核岗位长期出现空缺,不利于审批工作开展。(七)政务大厅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XX政务服务中心租用XX苑5幢2楼办公,办证大厅面积仅448.5平方米,由于场地限制,基础设施不完善。近期,增设了刻章、税务、消防设计、商品房预售等6个窗口,窗口工作人员密集办公,群众办事拥挤。(八)民办幼儿园、民办教育机构设立因消防验收问题无法审批。民办幼儿园、民办教育机构设立在办理过程中,由于办学用地不属于教育用地,无法办理消防验收,导致无法审批民办幼儿园、民办教育机构设立和办学许可。(九)行政审批委托不完善,行政审批法律依据不够充分。XX区目前在办的事项中,各行政审批权力下放的法律依据不充分,特别是机构改革后,改革后的职能部门未对相应的事项进行重新委托。而XX区目前办理的事项仅限于项目建设前期手续的主要部分,很多相关联的审批例如人防、防雷、抗震等还在市直部门办理,而个别项目的审批结果有些部门不予承认,对优化营商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三、优化营商环境意见及建议(一)加大优化营商工作宣传力度。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新闻媒体、印发宣传册等渠道,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提高知晓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优化营商环境为办事带来的便利。(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破解征地工作难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实现征地拆迁和社会稳定两大目标,以强化群众思想教育为主导,协调理顺部门联合执法为支撑,逐级逐部门逐层次的落实工作责任,整合工作力量,突出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题,全力保障发展用地需求。(三)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相关部门要提高决策透明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方式,依法主动公开涉企政策、信息,对市场主体主动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依法及时答复。开展企业走访联系活动,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政策和信息服务,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方便企业获得信贷。加强货币政策引导,夯实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单列责任,保证信贷供应规模。健全完善评估、征信、担保、信用体系,不断提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服务水平,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用。降低服务成本,提升办事效率,增强企业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开展金融知识培训,引导企业做好信贷投入的基础性工作,完善财务制度,提升信用等级,增强企业运用企业债、公司债等手段的能力,实现全方位融资。(五)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我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的任务分解表。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组织保障机构、完成时限。(六)充实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人才队伍。建议增加审批专业技术人才1名,政务服务大厅专职导办员1名。(七)增加政务大厅面积,完善基础设施。建议将XX市民服务中心列入XX的重大项目建设。(八)部门合作,解决民办幼儿园、民办教育机构设立难题。建议就民办幼儿园、民办教育机构审批消防验收无法办理的问题召开相关部门会议,组织业务人员到现场实地考察,形成指导性文件,解决民办幼儿园、民办教育机构设立难题。(九)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尽快完善行政审批委托事项。按照专题会议部署,我区相关职能部门沟通,逐项梳理审批服务事项,由行政审批局牵头代拟委托授权的初步方案,经区委区政府领导审定后于2023年X月X日行文到了市人民政府,请求协调市直部门委托行政许可及其他行政权力事项。市政府接文后,指定市大数据局负责征求收集汇总市直相关部门意见,经与市大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对接,市大数据局要求我区再次梳理审批事项,重新理清委托授权事项的对应部门后,再报市大数据局转报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