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初中学校教师“微能力点”实践调查报告 论文.docx

    • 资源ID:383723       资源大小:26.8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学校教师“微能力点”实践调查报告 论文.docx

    县城初中学校教师“微能力点”实践调查报告调查背景:2021年池州市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针对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培训的总体目标与要求,立足于教师具体培训实践,以我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以“微能力点”的完成情况,考查我校教师微能力提升学习效果。同时针对一线教师在具体的网络学习中实际情况,探索与总结教育信息技术2.0项目开展过程中在培训形式、学习内容、个性化需求、实践性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围绕这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调查目的:1、关注县域中学教师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实效,了解教师培训需求;2、了解教师年龄、性别结构,调查教师日常教学信息技术运用实情情况,结合“微能力点”完成情况,推进学校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建设;3、调研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需求,结合调查数据,改进学校能力提升培训,探究高效研训策略与途径。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利用“问卷网”制作网络调查问卷,生成问卷“二维码”,利用学校教师工作群发放问卷。我校在职教师96人,实收有效问卷82份,占整体比重85.41%,数据真实有效。一、调查数据分析1 .学校教师结构数据分析表1:我校教师结构51.22%48.78%回复情况13.41%20.73%6.10%8.54%51.22%数据显示:我校在职教师中,男教师占51.22%,女教师占48.78%,从性别数据中可知,教师男女比例均衡;从教龄结构中可知,20年以上教师占51.22%,5年以下教师占比13.41%,5到10年教师占比20.73%;可见我校教师队伍中20年以上教龄教师与10年以下教师比例相对均衡,老、中、青过渡相对平稳,学校教师结构合理。2 .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具体情况数据分析表2:我校教师日常教学信息技术使用情况81.71%8.54%9.76%0.00%回复情况43.90%18.29%35.37%2.44%:回复情况4.88%42.68%26.83%25.61%:回复情况76.83%7.32%15.85%0.00%数据显示:我校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率达100%。其中87.71%的教师表示经常使用。但是在信息技术自主开发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自主进行PPT制作的教师只有43.90%,不足二分之一;35.37%的教师选择下载修改PPT,有少数教师从来不制作PPT。在微课制作方面,我校教师有明显的不足,其中高达四分之一的教师不会制作微课,日常教学中也只有42.68%教师表示偶尔会使用微课,经常使用者只有4.88%。3 .教师数据化的网络检测使用情况表3:我校教师数据化的网络检测使用情况17.07%64.63%18.29%数据显示: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我校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检测、作业练习与检测反馈率达81.7%,其中17.07%的教师表示经常使用,偶尔使用的教师占64.63%,可见目前阶段而言,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作业、检测布置与反馈的方式上呈现传统方式向网络大数据方面过渡,但整体水平较低。4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项目学习情况表4: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项目学习情况21.95%70.73%7.32%0.00%回复情况59.76%10.98%3.66%25.61%回复情况13.41%53.66%18.29%14.63%数据显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微能力点”选择方面,7.32%的教师表现学习任务难度较大,无法按实际要求完成;21.95%的教师会根据自身实际水平选择能力点完成培训,大多数教师会根据培训实际要求完成选项。在具体的模块选择上59.76%的教师倾向于选择A模块能力点,10.98%的教师会选择B模块能力点,只有3.66%的老师会选择C模块能力的;其中四分之一的教师表示每个模块的能力点都比较难。结合教师选择能点数据与第三项问题数据可见,影响能力点完成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师对于日常教学中的材料收集不够,有少量教师在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上存在观念差异,还有三分之一教师表示微能力点与日常教育教学脱节。【痴丽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项目管理与培训的需求情况表5: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项目学习情况29.27%70.73%回复情况67.07%32.93%40.24%20.73%9.76%29.27%数据显示:我校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项目管理方面,70.73%的教师表示不需要纳入学校管理考核制度中,在培训意向上67.07%的教师表示愿意进行学习与参与培训;在培训方式上40.24%的教师愿意进行线上培训,20.73%的教师愿意选择线下培训,有'29.27%的教师倾向于校内的专项培训,有少量教师倾向于学校全员培训。可见,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之中,大多教师已经习惯于日常的网络研修形式,而更多教师依旧倾向于线下培训,只是在培训方式与形式上要求不一。二、调查结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将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2021池州市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项目正式启动,从培训形式改变以往的研修形式,采用“线上考核”+“微能力认证”形式进行。在“线上考核”中其基本研修模式与以往教师网络研修形式整体方面差距不大,但考核细节上采用分段式进行,即研修的2个阶段。要求教师结合研修内容进行实践教学的运用,上传课堂实录、课件、课例、总结等研训内容。在“微能力认证”方面采用教师自主选择微能力点并上传各项资料等形式;“微能力点”整体分为“多媒体教学环境(A)”、“混合学习环境(B)”和“智慧学习环境(C)”三个模块。结合调查问卷与学校后台数据可见,目前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实际情况如下:一TS痴本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的现状分析数据显示教师在完成微能力点选择上,绝大多数教师采用“A+B”的形式完成考核要求,其中A的比重较大,B的比重较小。说明,现阶段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处于多媒体教学应用初级阶段,教师习惯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日常教学,如制作课件与教学设计、运用视频与音频辅助教学等。在“混合学习环境”的应用上多以微课的制作与应用较多,但报告显示整体运用微课教学较多,而独立制作较少。在“智慧学习环境”运用中整体水平较低,只有少量教师有涉及。2 .教师年龄对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因素我校教师中教龄20年以上教师占整体比重接近50%,这些教师基本是200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历经多年信息技术培训,在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已经基本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但对于混合型、智慧型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明显不足,这也是导致整体运用水平较低的客观因素之一,在短时间之内难以提高。为此,在提高整体运用水平的方法与策略之中,学校需要根据教师的结构特点进行培训校本化、分层化,从而实现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整体应用水平。3 .学校管理对于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学校管理对于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将信息技术纳入常规管理是促进教师应用水平提升的有效策略之一。虽然,现阶段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能够基本满足日常教学,但距离国家教育信息技术2.0工程整体要求还存在很大的一段距离,若要适应教育的变革与未来的发展,学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纳入学校管理及教研工作之中。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化研修策略目前而言,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主要依托于各级线上、线下集中培训或网络全员培训,因教师培训态度、教师基础、应用能力等个体的差异性的不同,其培训效果参差不齐,很难达到提升整体水平的目的。为此,学校要提升教师“智慧课堂”的能力运用,就必须依托于现阶段的培训形式,生成再培训的形式,即校本化研修的方式,让信息技术应用生成具备“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校本化研修课程,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确立校本研修目标、设计研修内容、制定实施办法、进行研修评价等策略。在目标与内容设计上,根据教师需求、结合学校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研修目标。如在信息技术2.0能力培训之中,根据A、B、C三个能力点的具体要求谕定校本研修目标。具体的研修内容围绕三个能力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师可以结合自身需求进行有目的性的选择课程的学习。在具体实施中可以组织“培训一一实践”的校本化研修模式,即培训与实践结合的研修方式,同时,构建以“教研组”为单位教研共同体。在培训中,学校培训教师根据教师自身的需求进行能力培训与专业指导,帮助教师解决具体的操作与应用指导,在实践教学中,检测教师的应用,定期进行整体与反馈。在评价策略上,制定评价指标根据教师实践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管理。考核的量化整体上依据教师校本化研修前后对比与实际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当然,也需要根据教师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对于课程设计的评估,综合各项数据,从教师、学校双向进行整体性评价。一来是为了提升教师自身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二来是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学校培训方案。四、结语教育信息化2.0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相信,在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教师整体信息技术能力水平会得到更大的提升,满足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参考文献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Z.教育部教技(2018)6号2王星;李怀龙: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师资精准化配置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2(9):23-27徐晶:基于“六环一体”校本研修模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叫.辽宁教育.2022,(01):84-85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学校教师“微能力点”实践调查报告 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