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康复医学作业重点知识总结.docx
名解1.AD1.的概念狭义: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有共性的活动(如衣食住行等),我们将其称为日常生活活动。广义:是指一个人在家庭、工作机构及社区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除了包括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之外,还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经济上、社会上和职业上合理安排自己生活方式的能力。2 .治疗性作业活动:是作业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各种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并具有治疗作用的作业活动,来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最终使患者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3 .辅助技术(AT):是用来帮助残疾人,老年人进行的功能代偿以促进其独立生活并充分发挥他们潜力的多种技术、服务和系统。4 .职业康复(YR):职业康复是连续的、统一的全面康复过程中的一部分,是为残疾人获得并保持适当的职业,使其参与社会生活而进行帮助的过程。5 .半切综合症:常见于刀伤、枪伤等。表现损伤同侧肢体本体感觉和运动丧失,对侧温痛觉丧失。6 .中央束综合症:常见于颈脊髓血管损伤。由于脊髓血管分布的特征表现为损伤时脊髓中央先开始发生损害,皮质脊髓束在脊髓的分布为颈胸腰能,所欲上肢受累重于下肢。7 .前束综合症:脊髓前束损伤。(主要影响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束),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和温痛觉丧失。而本体感觉存在。8 .后束综合症:脊髓后部损伤(主要影响薄束、楔束)损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丧失,而运动和温痛觉存在。9 .脊髓圆锥综合症:少见于脊髓原发或转移肿瘤,脊髓供血不足或外伤等,单纯的圆锥综合征表现为直肠失禁,迟缓性伴尿失禁、鞍区(S3S4)感觉消失、勃起功能障碍、球一肛门反射消失,但下肢无瘫痪。10 .马尾综合症:椎管内腰锹神经根损伤。可以起膀胱、肠道及下肢反射消失,感觉和运动障碍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特征。11 .部分保留带:在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感觉和运动完全正常的脊髓节段和感觉运动完全消失的脊髓节段不一定连续,两者之间的脊髓节段所支配的区域可能有部分运动和部分感觉障碍,有部分运动和(或)部分感觉的脊髓节段所支配的区域称为部分保留带。若有部分保留带,完全性脊髓损伤应不超过3个脊髓节段。12 .作业活动分析:在治疗过程中评估治疗性活动中患者的主动性和行为构成,是对一项治疗性活动的基本行为构成以及患者能够完成该活动所应具备的功能水平的一个分析认识的过程。14 .作业治疗:作业治疗是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采用有目的、有选择性的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活动、职业活动以及认知性的活动等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以维持、改善和补助患者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治疗方法。其重点在于增强手的灵活性、眼手协调、对动作的控制能力和工作耐力,以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要利用种种材料、工具及一些辅助器具,帮助患者恢复和取得正常的生活方式和工作能力。15 .共同运动:共同运动是脑损伤常见的一种肢体异常活动表现。当让患者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的某一个关节时,相邻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可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运动,并形成特有的活动模式,这种模式就称为共同运动。16 .联合反应:是在某些环境下出现的一种非随意运动或反射性肌张力增高的表现,脑损伤患者在进行健侧肢体抗阻训练时,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患侧肢体的肌张力,或患侧肢体出现相应的动作,这种反应称联合反应。17 .脑性瘫痪(cerebra1.pa1.sy,CP):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障碍。18 .脑卒中(Stroke):-种源于血管的急性神经性障碍,其症状和体征与脑的受损部位相一致,通常指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急性疾病。是一种源于血管的急性神经性障碍,其症状和体征与脑的受损部位一致。1.作业治疗过程基本步骤:病人转介到作业治疔部观察评估分析“诊断”制定方案收集信息确定目标实施治疗观察评估回归家庭、单位、社会2 .作业治疗的定义几个重要成分作业活动一治疗媒介躯体损伤和(或)心理障碍的患者一治疗对象专业的治疗师指导和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最终目的一一维持健康,提高生活独立性,改善生活质量,过独立有意义的生活3 .良肢位的摆放患侧卧位:头:枕头支撑躯干:稍向后方旋转,后背用枕头充分支撑上肢:患侧肩胛骨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被动背伸,健侧随意下肢:下肢呈迈步位,患侧下肢酸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微膝关节屈曲并垫枕头仰卧位:头:枕头支撑,面部转向患侧患侧上肢:患侧肩胛骨和上肢下方各放置一个枕头,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位患侧下肢:患侧骨盆下方和大腿外侧各放置一个枕头健侧卧位:头:利用枕头支撑躯干:躯干侧卧与床面呈直角患侧上肢:患侧上肢在前,肩胛骨前伸,肩关节前屈约90至IOO度,肘关节腕关节和手指伸展,掌心向下,健侧上肢随意。患侧下肢:患侧下肢向前稍屈髓屈膝并完全由枕头支撑。健侧下肢平放在床上,伸髓,微屈膝。4.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上肢1期:弛缓,无随意运动2期:开始出现联合反应,但不一定引起关节运动开始协同运动成分,痉挛出现3期:痉挛加剧,可随意引起屈肌协同运动(肩伸展过度,肘屈曲,肩外展、外旋,前留旋后)和伸肌协同运动(肩内收、内旋时伸展,前臂旋前)4期: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离协同运动模式的运动:肩前屈90°,肘伸展肩后伸,肘屈曲,手能置于腰撕部。肩0°,肘屈90°时前臂可旋前旋后。5期:痉挛减弱,基本脱离协同运动,出现分离运动:肘伸展位,前臂中立位,上肢可上举过头。肘伸直时肩可外展90oo肘伸直肩前屈30°90。时,前臂可旋前旋后6期:痉挛基本消失,协调运动正常或接近正常:手指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但速度比健侧慢(W5秒)手指1期:弛缓,无随意运动2期:稍出现指的联合屈曲3期:能充分联合屈曲,但不能联合伸展4期:全部手指手指能部分随意、小范围的伸展能侧捏及拇指带动松开5期:用手掌抓握,能抓握圆柱状及球状物,但不熟练手指能同时伸展达全范围,但不能单指伸展6期:能进行各种抓握;全范围的伸指;可进行单个指活动下肢1期:弛缓,无随意运动2期:出现联合反应,开始出现协同运动或其成分,能轻微随意运动,痉挛出现3期:随意引起协同运动或其成分:坐位或立位时酸、膝、踝可屈曲4期:开始脱离协同运动的模式,出现部分分离运动,具体有:坐位,足跟着地,踝能背曲坐位,足可5期:分离运动比较充分,具体有:立位,髓伸展位能屈膝。立位,膝伸直,足稍向前踏出,踝能背曲6期:协调运动更分表现:立位麒能外展坐位麒可交替的内、外旋踝可内、外翻向后滑动,使屈膝大于90°6.帕金森的临床表现和康复治疗1、静止性震颤:常为本病的首发症状,拇指与食指“搓丸样”动作,自一侧上肢开始,不对称,安静时出现,随意运动减轻,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意向性震颤:意向性震颤是指出现于随意运动时的震颤。其特点是在有目的运动中或将要达到目标时最为明显,常见于小脑及其传出通路病变时。锥体外系:指锥体系以外控制骨骼肌运动的下行传导通路。2、肌强直3、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和动作缓慢4、姿势步态异常:屈曲体姿;早期:下肢拖曳,上肢摆动减少;后期:小步态,启动困难5.其他症状:自主神经症状、精神症状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多汗、顽固性便秘、直立性低血压、皮脂腺分泌亢进精神方面有抑郁、焦虑、认知障碍康复治疗(1)提高身体运动功能和姿势调整的措施(2)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度训练注意:避免过度牵拉、疼痛和软组织损伤(3)姿势训练坐位持棒体操(4)平衡训练静态平衡自动态平衡他动态平衡(5)协调训练模仿治疗师的手足交互运动(6)坐、站转换训练(7)步态训练7 .心血管系统作业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I期康复适应症:急性心肌梗死2周以内;CABG/PTCA术后早期;生命体征稳定,心率小于110次/分;无明显心绞痛,无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血压正常及体温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禁忌症: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包炎/心肌炎;新发的心电图心肌却血改变、患者不理解或不合作者II期康复适应证:中、低危患者:运动能力达3METs以上、病情稳定的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分流术后和PTCA术后;劳力性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禁忌证:与I期相似III期康复适应证:病情处于长期稳定状态的冠心病患者: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隐性冠心病、CABG术后、起搏器植入术后、高血压患者禁忌证:临床情况不稳定患者: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的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包炎/心肌炎、严重未控制高血压、急性肺栓塞、全身急性炎症、确诊或怀疑的主动脉瘤、严重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神经官能症8 .心血管系统疾病作业治疗方法I期康复作业治疗方法:1、改善日常活动能力2、康复教育:改善睡眠质量、调节觉醒状态、有效的呼吸调节和呼吸控制、调整休息和用力之间的平衡、培养自尊3、能量保存技术低能量消耗下完成各项活动4、自我反馈和监测加强对身体外观变化的认识、监测心率和血压、监测皮肤温度II期康复作业治疗方法:1、逐步改善日常活动能力2、重返就业岗位心肌梗死或心脏手术8-10周患者可重新就业,每周安排3天工作,隔天休息。介解丁作3、采用盲量保护技术节约能量,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4、健康教育5、动态追踪III期康复作业治疗方法:1、实际日常活动能力训练和自理(轻度、重度、恢复正常)2、恢复正常的活动功能恢复性功能活动;恢复驾车能力度假、旅行;娱乐和体育活动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运动方案3、就业能力训练:就业前采取的治疗方案持续站立位上肢及手的简单活动间断性、一定节律的弯腰、伸臂身体固定持续站立、上肢不同方法、高度的活动9 .冠心病三期康复的训练原则个体化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持之以恒原则、兴趣性原则、全面性原则10 .肺康复的目的:肺康复的概念肺康复是对肺疾病患者及家属多维服务的继续,通常由多学科专业医疗人员以团队形式服务,其目的在于使患者在社会中获得个人最大的独立自主生活能力和功能。I1.桃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损伤表现:腋神经损伤方肩畸形槎神经损伤垂腕畸形正中神经损伤一一猿手畸形尺神经损伤一一爪形手畸形腕管综合征一一鼠标手腓总神经损伤一一足内翻下垂畸形12 .急性膝关节损伤采用矫形器治疗的目的支持体重、防止膝关节屈曲、挛缩、抑制膝关节过伸展、促进膝关节稳定;13 .肩关节半脱位穿戴悬吊巾的作用1、减少肩关节的疼痛2、防止肩关节半脱位3、给患侧上肢给予支持4、提示患者关注患侧肢体14 .靛关节术后的运动限制:1、酸关节屈曲不能超过90°2、毓关节不能做旋转动作3、术侧下肢不能交叉于健侧下肢4、术侧下肢不能内收超过中线15 .发育性作业治疗的工作内容16 .格林巴利综合征运动障碍临床表现初期:无发热、疼痛、肌肉触痛、无力、腱反射减弱。病程进展:运动无力、肢体瘫痪、感觉丧失、肌肉菱缩。高峰期:87.6%患者症状高峰出现在2周以内。严重者可出现言语、吞咽和呼吸困难。大多数患者在几周至几月内完全恢复,极少留有后遗症。17 .作业治疗师在治疗性作业活动中所起得作用治疗师:帮助患者恢复躯体功能的治疗,如强化关节的活动性及肌肉的力量,改善和提高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感知、认知训练。心理安抚与疏导教育者和训练者:教育病人及家庭成员正确认识患者现存的能力和残疾的状况,可能的预后。给出有关工作(训练)、休息、安全、环境与生活方式改良等方面的建议。介绍或设计适应性用具,并训练其使用。教师:教授适应与代偿性技术。教授家庭成员家庭照顾和帮助技术。教授患者学习跟从性或家居性训职业评定者:探寻患者的职业潜能、工作能力、耐力、习性及适应的情况,为患者日后选择合适的职业提供依据和建议。练活动。教学性的小组活动。18 .促进脑瘫患儿运动障碍训练方法头的控制能力训练翻身训练:反射式翻身、腿部控制式翻身、手臂控制式翻身、头部控制式翻身坐位保持训练坐位平衡训练:椅座位时的训练、端坐位时的训练、长坐位时的训练爬行训练:手膝跪位保持阶段、重心转移的模拟爬行阶段、辅助爬行阶段、独自爬行阶段上肢的运动功能训练:上肢关节挛缩的牵拉训练、上肢支撑能力的训练、手功能的训练19 .手早期康复特点1 .尽早处理,效果越好,充分了解患者情况,提供及时恰当的治疗2 .早期康复包括:伤口处理,瘢痕控制,减轻水肿3 .以患者为中心的多专业服务(如心理、情绪等问题)20.选择作业治疗方法的原则1 .选择的作业活动应与康复目标相一致2 .根据患者的愿望和兴趣选择作业活动3 .选择患者能够在80%的程度上完成的作业活动4 .考虑局部效果的同时要注意对全身功能的影响5 .作业治疗活动的选择需考虑患者所处的环境条件6 .选择合理的作业治疗量21六阶段理论弛缓阶段痉挛(联合反应)阶段共同运动阶段出现分离运动阶段精细分离运动阶段正常(协调性运动阶段)22肩周炎分期及各期的运动障碍特点急性期:疼痛期;持续时间数周或数月初起为肩部酸楚、疼痛,多突然发生,夜间加重,肩臂活动因疼痛而受限,局部喜温怕冷,疼痛可向背部扩散,关节自主活动受限,梳头、穿衣伸袖均感困难,偶尔因碰撞或活动而剧痛难忍。但此时肩关节被动活动尚可。慢性期:又称为中间期、冻结期、僵硬期持续时间:数月至一年急性疼痛期已过,疼痛可有所减轻,但由于软组织变性、挛缩,发生纤维性粘连性“冻肩”,因而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若作被动外展与前屈运动时,同侧肩胛骨随之牵动,出现“扛肩”现象。恢复期:末期、解冻期、功能恢复期持续时间:半年至两年多预后两种趋向:通过治疗,肩部疼痛消减,肩关节的挛缩与粘连逐渐解除,功能恢复;部分患者未经有效治疗或怕痛不敢进行功能锻练,致使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韧带挛缩、钙化,软组织广泛粘连,关节部分或完全“冻结”。活动范围更小,甚至僵化,此时痛反不明显。23.颈椎牵引的作用:(1)放松肌肉,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2)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水肿和炎症。(3)松解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矫治关节僵硬、畸形,恢复正常的颈椎力线,保持颈部动态的内在平衡。(4)增宽椎间隙,扩大椎管容量,降低椎管内压和椎间盘内压,促进突出物回纳复位或改变其与周围组织的相应关系,减轻脊髓和神经根受压。(5)调正椎动脉与椎动脉的解剖关系,使扭曲或受压的椎动脉伸展、通畅、改善椎一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6)防止颈椎的异常错位而造成脊髓的刺激或损伤,起到制动和固定作用。注:牵引重量达6-7Kg时,椎间盘内压力减少70%。牵引重量达Iokg时,椎间盘内几乎测不到压力碉国知?作田.1、.固定颈椎、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减轻局部疼痛2、限制颈部过度活动保持局部稳定、减轻炎症发生3、缓解和改善椎间隙压力、减少椎间盘劳损4、纠正颈椎内外平衡失调、防止小关节紊乱、错位、脱位,加强其稳定性5、术后佩戴减轻局部创伤性反应、促进骨折及软组织愈合等26.脊髓损伤程度评定以及康复目标和计划完全性:脊髓休克结束后箴段感觉、运动功能仍完全消失。不完全性:飘段保留部分感觉或/和运动功能.(肛门粘膜皮肤连接处或深部肛门有感觉,或肛门外括约肌有自主收缩)脊髓休克:脊髓受到外力作用后短时间内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完全丧失O会克期结束:远端箭反射出现或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肌张力升高或病理征出现,一般以球肛门反射阳性为判断依据,但伴有马尾神经损伤者或除外。球肛门反射:摩擦患者龟头或阴蒂时引起其肛门括约肌收缩。SCI平面评定神经平面:身体双侧正常感觉+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总损伤平面)感觉平面:感觉完全正常的最低脊髓节段运动平面:肌力三3级且该节段以上节段肌力正常的神经节段。感觉和运动平面可以不一致,左右两侧也可能不同。神经平面的综合判断以运动平面为主要依据。T2-1.1损伤无法评定运动平面,所以主要依赖感觉平面来确定。C4损伤可以采用膈肌作为运动平面的主要参考依据。感觉关键点+关键肌感觉检查感觉检查必查项目:感觉检查包括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关键点。每个关键点要检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即:O=缺失;1二障碍(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2=正常;NT=无法检查。针刺觉检查常用一次性安全针。轻触觉检查用棉花。在针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的感觉应评为O级。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如下(见图)。除对这些两侧关键点的检查外,还要求检查者作肛门指检测试肛门外括约肌。感觉分级为存在或缺失(即在病人的图上记录有或无)o该检查用于判定损伤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运动检查必查项目:运动检查的必查项目为检查身体两侧各自10对肌节中的关键肌。检查顺序为从上向下。除下面这些肌肉的两侧检查外,还查肛门括约肌,以肛门指检感觉括约肌收缩,评定分级为存在或缺失(即在图上填有或无),这一检查只用于判断是否为完全性损伤C5屈肘肌(肱二头肌,肱肌)C6伸腕肌(横侧伸腕长肌和短肌)C7伸肘肌(肱三头肌)C8.中指屈指肌(固有指屈肌)TI-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1.2屈毓肌(骼腰肌)L3伸膝肌(股四头肌)L4.踝背伸肌(胫前肌)L5-长伸趾肌(拇长伸肌)Sl踝跖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脊髓损伤程度分级A:完全损伤:舐段S4、5无任何运动、感觉功能保留。B:不完全损伤:脊髓功能损伤平面以下至舐段S4、5无运动功能而有感觉的残留OC: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但一半以下关键肌在的肌力在3级以下。D: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均大于或等于3级。E: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急性期的康复目标和计划治疗目标:预防并发症维持关节活动度和瘫痪肌肉、软组织的正常长度,防止废用。计划:体位摆放呼维持关节活动度的作业活动吸功能训练膀胱与直肠功能训练恢复期:以改善Jo加强残存功能,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获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治疗目的。计划:改善上肢和手功能.上肢功能训练恢复残存功能肌肉的肌力和耐力后遗症期目标:结合患者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以使患者长期保持独立生活能力和回归社会家庭和工作环境改造职业训练教育患者和家属理解损伤及其结局,帮助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残疾计划压疮、疼痛、自主神经反射亢进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作业治疗手的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吞咽训练认知训练传统康复治疗辅助装置的应用和环境改造作业治疗物理治疗治疗目标在生活能力方面发挥最大潜能在运动功能方面发挥最大熊力治疗措施AD1.,认知活动,职业活动,娱乐活动,辅助器具,矫形器等肌力训练,肌肉牵伸,耐力训练,医疗体操,手法,牵引,推拿,按摩,器械训练等治疗重点I提高认知,感知能力,增强眼,手协调性,提高AD1.能力,地强动作控制能力和工作耐力增强肌力,改善ROM,提高心肺功能,解痉,镇痛,消炎治疗范围躯体和心理功能障碍躯体运动功能障碍治疗特点病人主动参与病人主动为主,被动为辅趣味性强,寓教于乐弱,较单调,枯燥介入时机较晚较早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