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docx
细节决定成败东汉人陈蕃为我们所熟知,源自他的一句名言。范晔的后汉书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对此都有记载,大意说,陈蕃十五岁时,曾在家里空闲的一重院落里读书。有一天,父亲的好朋友、同郡人薛勤来串门,顺便看一下陈蕃读书的情况,结果一走进他居住的庭院,发现杂草遍地,荒芜不堪,书房内也是尘土满屋,凌乱不堪,薛勤忍不住批评他说:“有客人来,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打扫房间来迎接呢?”陈蕃毫不羞愧,说出了一句名垂千古的至理名言:“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觉得这个孩子志向高远,因而“甚奇之”。后世对于陈蕃的这句话颇多质疑,于是有人加以演绎说,薛勤反问陈蕃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似乎更合乎人们的逻辑,一个人连身边的小事都做不好,怎么可能去做扫除天下的大事呢?事实上,后边这句话出自清代文学家刘蓉的故事。刘蓉少年时在家中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每当遇到疑难问题需要思考时,他便在屋中踱来踱去。屋里地面上有一个坑,刘蓉每次经过时都会被绊一下,但他也没想着将其垫平。一天,刘蓉的父亲发现了这个问题,笑着对他说:“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吗?这句话后来便演变成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二不过,历史的发展证明,后世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世说新语记载:“陈仲举(陈蕃,字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意思是说陈蕃后来当了官,一直以澄清天下为理想。不得不说,陈蕃从小树立扫除天下之志,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东汉末期,外戚、宦官把持朝政,官场昏暗不堪,民不聊生,心忧天下的土人阶层为之痛心不已。而陈蕃后来当了大官,掌握了重权,本可以实现铲除宦官势力、清明朝政的理想,可最终却因为不善于把握细节而功败垂成,令人十分惋惜。永康元年(167),汉桓帝去世,窦太后执掌朝政。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任命陈蕃为“太傅,录尚书事”,相当于执掌宰相的大权。当初,桓帝想立宠爱的田贵人为皇后,遭到了陈蕃的坚决反对,他认为田氏出身卑微,而窦氏是良家大族,更能担负起母仪天下的责任。桓帝迫于压力,只得立窦氏为皇后,所以窦太后执掌朝政后,心怀感恩之心,立即重用陈蕃。陈蕃手执重权,铲除为害朝政的宦官集团有了重要保证。更为有利的条件是,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武同怀此心,陈蕃与窦武二人一拍即合,共同谋划起来。这本是一件十分机密的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陈蕃却突然公开上疏窦太后,指名道姓地痛陈宦官侯览、曹节、公乘昕、王甫、郑飒等人与赵嫌夫人等宫中女官一起扰乱天下,认为如果现在不马上处决他们,一定会发生变乱,危害国家。他甚至要求窦太后“把臣的奏章给您左右的人看,并让天下那些坏家伙知道我痛恨他们”。原本是一件秘密的事情,现在变成了公开宣战,朝中大臣无不感到震惊,而那些盘根错节、权势熏天的宦官更是感觉到了凛凛寒意,起了戒备之心。更为不巧的是,大将军窦武将一份消灭宦官势力的计划书遗忘在了他的办公场所,宦官们在侦知此事后连夜串通消息开会商讨,最后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们先劫持了年仅14岁的汉灵帝,抢夺印、玺、符、节,宦官王甫召集虎贲、羽林、剑卓戈士等千余人,假传窦太后的诏令说窦武谋反,逮捕相关大臣。消息传来,已经七十多岁的陈蕃愤而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振臂高喊:“大将军忠诚卫国,宦官造反叛乱!”最终力竭被害。作家蔡东藩回顾这段历史痛心疾首,他说,陈蕃执掌朝政,窦武手握兵权,两个人协谋诛奸,本来易如反掌,“肃清宫禁,原反手事耳”,前提却是“必不动声色,密为掩捕,使妇寺无从预备,一举尽收”,然后“奏白太后,声罪加诛,吾料太后亦不能不从二可笑的是,陈蕃行事不谨,在明知窦太后对这些人非常信任的情况下,还向太后絮聒,催促她除掉奸人,使得“群凶侧目,祸不旋踵”,本应该“诛恶之宜速,处事之宜慎”,居然还请太后将他的话宣示左右,“何其寡谋乃尔”!事发之后,“徒率官属诸生,持刃入承明门,岂寥寥八十余人,遂足诛锄阉党乎?诛阉不足,送死有余,何其愚也”!在蔡东藩看来,本来诛杀太监这类的细活儿,“但付一狱吏足矣”,但是夙怀大志的陈蕃却昏招迭出,手握一把王炸好牌,最终却打得稀烂。可见,一个人空有扫除天下的志向,却未能培养从一屋扫起的习惯,虑事不细,行事不周,终致一败。老子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陈蕃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