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十四五以来,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和工作分工要求,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科学制定并切实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今年是规划执行落实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为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按照相关规定和省市关于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安排部署,对纲要实施两年半时间的主要指标、重点任务等完成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规划确定了涉及就业、社保、人才、劳动关系等方面的主要指标,其中就业、社保方面均提前或按期完成。(-)就业创业工作。1.承担的市级指标。(1)城镇登记失业率(目标:控制在3.5%以内)2021年为3.4%,2022年为3.3%,2023年6月底为3.2%o(2)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目标:50万人)2021年为11万人,2022年为12万人,2023年6月底为6.5万人,截止中期评估累计新增就业29.5万人。2、其他指标。(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目标:500万人次)2021年为110万人,2022年为120万人,2023年6月底为65万人。两年半累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5万人次。(二)社会保障工作。1.承担的市级指标。(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目标:98%)2021年为99.2%,2022年为99.4%,2023年6月为99.6%o(2)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目标:95%)2021年为96%,2022年为96.5%,2023年6月为97%o2、其他指标。(3)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目标:500万人)2021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00万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5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0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0万人。2022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50万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7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20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5万人。截至2023年6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00万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8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60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60万人。(4)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目标:500万人)2021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00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0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00万人。2022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60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3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30万人。截至2023年6月底,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520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6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60万人。(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目标:250万人)2021年为225万人,2022年为240万人,2023年6月底为260万人。(6)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目标:250万人)2021年为225万人,2022年为240万人,2023年6月底为260万人。(7)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目标:250万人)2021年为225万人,2022年为240万人,2023年6月底为260万人。()人才工作。1.人才资源总量(目标:250万人)2021年为225万人,2022年为240万人,2023年6月底为260万人。2、人才数量(目标:5万人)2021年为5.1人2022年为5.5人2023年6月底为4万人。3、专业技术人才数量(目标:150万人)2021年为140万人,2022年为145万人,2023年6月为80万人。4、高技能人才数量(目标:50万人)2021年为45万人,2022年为51万人,2023年6月为30万人。5、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目标:2:4:4)2021年为2:4:4,2022年为2:4:4,2023年6月为2:4:4。(四)劳动关系工作。1.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目标:95%)2021年为96%,2022年为96%,2023年6月为96%o2.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目标:96%)2021年为97%,2022年为97%,2023年6月为97%o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十四五以来,规划确定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强市、深化改革、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等各项任务扎实开展,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其中就业创业、社会保IJ期口人才强市的部分工作为市级重点任务,均稳步推进。(-)促进就业创业富有成效。秉承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理念,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1.就业政策体系更趋完善。做好政策措施整合工作,对公益性岗位开发、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一系列积极就业政策进行调整完善,先后印发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鼓励吸引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创业的意见等积极就业创业政策,出台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实施方案,修改完善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大学生创业贷款管理办法,升级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政策操作,形成一套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2、重点群体就业稳步推进。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启动实施百万大学生留就业创业5年行动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为大建设留下(吸引)百万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进校园、精准招聘进校园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推进力度更加强化。向5万名困难大学生,发放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5000万元。大力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行实名登记、一对一服务。全力推动实施转移就业拓展工程、自主创业扶持工程等就业扶贫工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就业创业氛围更加浓厚。把建设创业文化、降低创业门槛、加强创业培训、搭建创业平台、扶持创业资金、改善创业环境等环节作为重点,把创业培训、创业项目作为服务重点,通过各方面的政策服务支持,全面健全完善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城镇失业人员创业帮扶、留学回国和引进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努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开展国际创客节、创业大赛、创业明星评选等创新创业活动,连续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对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广泛开展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帮扶服务,充实创业专家指导团队,将创业培训和项目推荐、专家指导结合,将项目与培训学员进行对接,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强创业资金支持,2021年-2022年底共发放创业贷款18TUo4、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实现常态化。全面围绕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重点群体面临的不同就业问题,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和就业服务周等就业服务活动形成常态,贯穿全年组织各类招聘会300余场。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的开展实现了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增强了就业专项活动的统一性、规范性,就业创业活动品牌效应凸显,提高了就业创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全面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就业创业积极性。5、就业服务平台体系逐步完善。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按照工作要求,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完善基层就业服务组织网络,建立健全了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体系,构建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就业服务体系。全市街道(乡镇)和社区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乡村建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累计为基层就业服务机构配备劳动保障协理员2000余名。已有300个社区被评为充分就业社区,其中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3个。(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1.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完成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为下阶段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奠定坚实基础。截至2023年6月,全市参加各类社会保险人数达1500万人次。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调整完善企业职工医疗保险费用补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政策,取消居民医保参保补费政策,制定完善医疗保险两定管理办法。完成机关参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推进建筑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落实同舟计划。2、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023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180元/月,为全省最高;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达到3000元。降低住院治疗起付标准,扩大医用材料支付范围,增加门诊特殊病种和慢性病病种并提高补助最高限额,将生育津贴纳入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在全省率先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失业保险金达到每月1500元。工亡补助金标准提高到700000元。积极实施新一轮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政策,据测算,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工伤保险为企业减负3亿元,生育保险为企业减负4亿元,失业保险为企业减负15亿元,合计22亿元。继续实施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岗政策截至2023年6月,共审批5000家次企业稳岗补贴,涉及职工人数200万人。3、基金监管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健全社保基金预决算制度,建立了社保基金预算执行约束机制。加强基金运行分析,将基金结余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探索建立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公开选聘50名社保基金社会监督员。持续开展两定机构专项治理,严厉打击违规刷卡、骗保套现等行为,社保基金运行安全。4、经办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提升。社保经办综合柜员制成功上线运行,为参保群众提供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全新经办服务;推动社保经办综合柜员制升级提效,社保经办服务体系率先达到国家级服务业标准。(三)人才高地活力加速释放。扎实履行人才综合管理职能,按照扩量、提质、激活思路,统筹抓好各类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工作。1.出台一系列人才新政。制定博士后创新基地管理办法、吸引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计划和专家选拔、职称评审、继续教育指导性意见,修改完善农村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推出创新招才引智工作意见等人才新政加强版制定进一步加快人才汇聚若干措施,协调政策落实部门制定配套解读细则。2、创新人才评价、激励、使用机制。深入推进DE人才分类认定,推出DE人才分类认定系统,制订关于十佳奖项获得者进行D、E类人才认定的方案,2023年上半年全市共认定DE类人才5000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开展工匠之星评选活动,持续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广泛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开展各类技能大赛。3、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实施精准招聘,举办高端人才行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网络招聘会。主动承办、参与高层次人才新春联谊会、校园招聘等各项引才推介活动。高标准承办科技人才会、海外高层次人才会、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论坛等高端活动。2023年上半年,共引进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类人才16万人,培养实用性人才5万人。4、鼓励激励海夕卜高层次人才在创业兴业。设立优秀外国专家奖,5名外国专家获得市政府表彰奖励。开展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择优资助工作,在西部超导等单位设立人才工作创新试验基地。与全球最大人力资源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大力开展海外引才工作,全面推行工作网上申报。5、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品牌、一园多区、错位发展思路,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投资、市场运作四轮驱动模式,同步推动人力服务产业园区协同发展,依托各自产业基础,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形成了创业孵化、用工管理、人事代理、猎头招聘、管理资源、培训教育等完善的服务链条,实现了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目标,产业聚集效能逐步显现。(四)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深入实施人事制度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形成科学的用人和分配机制。1.公务员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坚持阳光考录,持续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2021年至2023年,全市行政系统公开招录公务员共2000名。二是坚持效能革命,稳步推进公务员管理改革。完善公务员公开选调和遴选机制,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工作。实施“10000干部挂职计划和IOO工程",进一步加大公务员交流力度。三是坚持考核奖惩,有效激发公务员队伍活力。加强平时考核,规范各类评比达标表彰管理,深入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依法开展公务员纪律惩戒工作。四是坚持培训固本,着力提升公务员队伍能力素质。推行培训教育学分制,全方位、多举措培训公务员20000人次。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开展公务员大讲堂及送教下基层活动。五是坚持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持每年对全市区县和市级部门公务员法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六是完成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2、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一是积极实施聘用合同制度。实行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和签订聘用合同的工作人员达到了90%以上,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推进分类招聘,实施精准招聘,2021年至今已为各类事业单位招聘8000人,招聘人员的学历层次逐年提升,高水平大学毕业的人数逐年增多。三是全力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按照先入轨、后完善的原则,精心组织稳慎推进,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制度已基本实现全覆盖。2022年出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动态管理试行办法,赋予了事业单位更加科学灵活的专业技术结构比例设置,打通了专技、工勤与管理岗位之间的壁垒,激发了事业单位内在活力。3、继续完善以最低工资、工资指导线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为主的企业工资宏观调控体系。一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2022年5月起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800元,比2020年增长15%o二是发挥工资指导线制度指导作用。每年及时发布工资宏观调控目标,为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参考依据,指导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三是探索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每年开展企业薪酬调查,近两年共有3000余户次单位参加调查,涉及劳动者50多万人次。连续两年分行业的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企业人工成本信息,为近800家企业提供薪酬管理和人工成本管理方面培训服务,引导企业进行科学的薪酬管理,优化人工成本管理,受到各企业的欢迎。四是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五)和谐劳动关系得到巩固。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攻坚克难、坚守底线,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基础更加牢固。1.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完善。积极推进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出台,进一步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稳妥推进集体协商制度,大力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截止2023年6月底,全市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95%,工资集体协商签约率98%。2、劳动人事争议处理能力不断提高。扎实推进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各区县仲裁院实体化建设率达到100%,同时在区设立了仲裁办案机构。鼓励和解、强化调解,建立了各级调解委员会和企业、行业(协会)、街道、社区等调解组织。积极发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成员单位力量,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初步形成。加强调解仲裁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仲裁办案系统在仲裁机构全覆盖,以新举措提升新效能,以新效能推动新发展。(六)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始终把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奋斗目标,以强基础、转作风、优服务为抓手,不断提高人社领域公共服务水平。1.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卡推广力度持续加大,发放工作稳步推进。推出手机APP,为群众提供10项服务。借助支付宝平台开通智慧人社公共服务平台"生活号,在支付宝城市服务中绑定电子社保卡,为参保群众提供10项服务。按照人社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对局门户网站进行改版,网站栏目框架得到优化。网上服务大厅开通40大类业务网上经办功能,截至2023年6月底为企业和学校提供50余项服务,累计为单位和个人提供超过500万人次服务。2、法治人社建设成效显著。不断加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力度,制定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和市人社局年度法治宣传教育暨普法工作要点,对全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围绕普法重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突出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建立我局法律顾问制度,继续坚持人社干部参加行政诉讼案件旁听制度,编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加强行政执法监督。3、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基本确立。制定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人力资源服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人力资源市场诚信和示范建设,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不断规范。截至2023年6月底,全市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00家,其中公共服务机构100家、经营性服务机构400家;全市从业人员共计10000余人。2022年度全年营业收入100亿元,实现年增长率30%,服务超过300万人次。三、规划实施中的主要问题总体看,规划实施两年多来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规划的顺利实施。(-)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一是就业创业形势面临中美贸易摩擦冲击。当前我国仍处于转方式、调结构、转换动力的关键期,中美经贸摩擦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二是总量矛盾持续加大。高校毕业生总量连续三年在25万左右,新增人口中处于就业创业活跃期的18-45岁人口为30余万人,增量叠加,求职竞争压力较大,总量性矛盾将在很长一段时间较为突出。三是结构性矛盾凸显。一方面,人才结构(高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部分专业毕业生在较难就业。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能力结构与企业需求不适应,部分大学生上岗后表现出知识转化能力较差、适应岗位时间周期较长、难于发挥专业优势等情况。(二社会保障服务面临较大压力。一是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人群和服务量迅速扩大,经办服务机构面临巨大压力;二是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三是提高统筹层次,要求加快实现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四是人民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增加,推进服务保障规范化、标准化任务繁重。(三)人才强市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当前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等。(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难度较大。一是事业单位转换用人机制的任务仍然很艰巨。在合同管理上,有的单位对聘用合同的作用还认识不到位,合同作用发挥还不明显;在人员管理上,区县岗位设置管理还没完全到位,岗位管理基础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确立。二是事业单位整体改革需要配套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需要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社会保障、财政体制、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等领域的改革相配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单兵突进,制约因素过多,改革深化难度大。(五)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一是随着新业态大量涌现,劳动关系的主体构成更加复杂,企业用工形式更加多样化,劳动者利益诉求及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化,加之经济下行压力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增加了劳动关系的不稳定性。二是企业的不规范管理、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以及劳动者不诚信等现象依然存在,劳动人事争议趋向复杂化。(六)公共服务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一是人社领域的信息平台建设、内部数据共享机制、事权下放创新等工作仍需进一步强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试点工作仍需加大推进力度。二是随着近几年人社事业的迅猛发展,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基层经办人员编制已不能满足事业发展需求。为解决人员不足问题,招录了一定数量的劳动保障协管员。但因其待遇较低,造成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影响到了经办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四、进一步实施好纲要的主要措施十三五后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围绕奋斗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化社会保障改革,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加强人社系统行风建设,不断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诠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以百万大学生留就业创业5年行动计划和雁归行动计划为牵弓I,进一步完善支持扶持政策统筹推动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二是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大力开展大学生开学季毕业季系列活动,广泛组织创业大赛求职大赛,隆重表彰工匠之星创业明星最美农民工,在全市营造浓厚的就业创业氛围。三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树立技能就业的良好导向,推动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技工教育赋能工程深入开展,探索推进技工院校结构性改革,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规模,下大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四是打赢就业扶贫攻坚战。持续深化就业扶贫劳务协作,积极探索就业扶贫新模式、新举措,突出贫困劳动力精准帮扶,切实增强就业扶贫的针对性。(二)全力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和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把民生安全网织密扎牢,进一步满足群众的稳定预期和安全预期。一是持续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按照中省部署,贯彻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二是完善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制度。继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三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在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的基础上,稳步提高各类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三)全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持续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一是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加强职业资格监管,推进人才分类评价办法落实,加大人才工作创新试验基地建设力度。二是拓宽招才引智途径。坚持内留外引的思路,持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新政,以高精尖缺为导向,精心组织开展赴外精准招聘活动。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工程,加大博士后创新基地建设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扎实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全面落实聘用制度,继续推行岗位管理,适度调整优化基层专业技术岗位中、高级结构比例,继续实施引凤工程,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实施精准招聘,提高招聘质量和效率。(五)注重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切实发挥工资收入分配对整个收入分配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统筹平衡各方群体利益关系,着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一是深化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作总量管理。二是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制度。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体系,建立健全市场化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六)着力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把风险防控摆在首位,源头治理、防微杜渐,妥善处理突出矛盾,切实维护好、保障好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是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健全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劳动关系协商机制,积极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促进劳动关系共建共治共享。二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举报投诉、双随机监管、执法协作等工作机制,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三是下大力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深入实施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办公常态化运行效能,落实属地责任,强化督导考核,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