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态友好服务“排行榜”评价要求.docx
-
资源ID:394021
资源大小:69.52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态友好服务“排行榜”评价要求.docx
ICS13.020.40CCSP41团体标准T/XXXXXXX-XXXX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态友好服务“排行榜”Evaluationrequirementsforrankinglist"ofecologicalfriendlyofmunicipalwastewatertreatmentplants(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XX-XX 实施XXXX-XX-XX发布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发布A/版权保护文件版权所有归属于该标准的发布机构。除非有其他规定,否则未经许可,此发行物及其章节不得以其他形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再版或使用,包括电子版,影印件,或发布在互联网及内部网络等。使用许可与发布机构获取。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和T/CAQP015-2020、T/ESF00012020“领跑者”标准编制通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为首次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态友好服务“排行榜”评价要求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态友好服务“排行榜”评价的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本文件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态友好服务的质量及企业标准“排行榜”水平评价。相关机构开展质量分级和企业标准水平评估、“排行榜”评价以及相关认证时可参照使用,企业在制定企业标准时也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木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木(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4GB12348GB14554GB16297GB17167GB18918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8919GB/T18920GB/T18921GBZT19001GB/T19772GB/T1992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2092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民田灌溉用水水质GB/T23484GB/T23485GB/T23486GB/T24001GB/T24188GB/T24600GBZT24602GB/T25031GB/T25499GBZT45001GB/T50125CJ/T22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分类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壤改良用泥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绿地灌溉水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CJ3025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J60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13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规程CJJ/T228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质量评价标准CJJT243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HJ493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4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576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7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8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978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水处理(试行)HJ2006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7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8污水过漉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9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10膜生物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14生物滤池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38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污水处理生态友好服务municipalwastewatertreatmentplantecologicalservice指污水处理厂通过重视各个环节的生产管控、优化生产成本和空间利用、主动链接周边生态环境等手段,开展生态化建设,体现人、厂及环境的和谐共生。4 评价要求4.1 基本要求4.1.1 近三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无较大及以上环境、安全、质量事故。4.1.2 城镇污水处理厂未列入国家信用信息严重失信主体相关名录。4.1.3 1.3城镇污水处理厂根据GBzTI9001、GBZT24001、GB/T45001建立并运行相应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鼓励企业根据自身运营情况建立更高水平的相关管理体系。4.1.4 城镇污水处理厂能源计量符合GB17167规定,出厂污泥符合GB/T24188规定,废气排放符合GB14554、GB16297规定,环境噪声符合GB12348规定。4.1.5 城镇污水处理厂符合或优于GB18918规定的一级A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4.1.6 1.6城镇污水处理厂符合或高于GB/T50125定义的设计规模IOOOom3/d。4.1.7城镇污水处理厂涉及污泥处理处置,应符合GB4284、GBZT23484、GB/T23485、GB/T23486、GB/T24600、GBZT24602>GB/T25031相关规定。4.1.8城镇污水处理厂涉及再生水利用,应符合GB/T18919、GB/T18920、GB/T18921、GB/T19772GB/T19923、GB20922、GBzT25499相关规定。4.1.9城镇污水处理厂预处理设施、生物处理池、深度处理工艺、污泥处置设施、臭气处理设施、水回用设施、水质采样及水质监测的运行和技术要求应满足CJZT221、CJ3025、CJJ60、CJJI31、CJJrr228、CJJT243、HJ493、HJ494、HJ576、HJ577、HJ578、HJ978、HJ2006、HJ2007、HJ2008、HJ2009、HJ2010、HJ2014、HJ2038等规定。4.2评价指标体系及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态友好服务评价要求包括:绿化覆盖率、厂区社会开放度、出水水质稳定率、水质数据监测检测点位数量、全厂除臭设施配套率、臭气浓度、出水毒性物质检测频次、污泥中重金属物质检测频次、主要生产单元低碳节能效率、污泥资源化处理减量率、再生水利用率、厂区能源自给率、建设及改造合理性、配套生态系统建设项目、土地资源二次利用率、降噪效果评价、地下水质监测频次、运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表1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态友好服务“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序号评价指标指标来源指标水平分级判断依据/方法先进水平(5星)平均水平(4星)基准水平(3星)1绿化覆盖率GB/T51346>35%230%<30%GB/T513462厂区社会开放程度T/CSTE0290.420226个以上点位2-6个点位1个点位附录Al3出水水质稳定率本文件>80%>70%>60%附录A24水质数据监测检测点位数量本文件5个及以上点位35个点位2个及以下点位附录A35全厂除臭设施配套率本文件主要工艺点100%配套除臭设备主要工艺点80%配套除臭设备主要工艺点60%配套除臭设备附录A46臭气浓度GB1455451540参照GB145547出水毒性物质检测频次本文件不低于每月一次不低于2月一次不低于3月一次附录A58污泥中重金属物质检测频次本文件不低于每月一次不低于3月一次不低于6年一次附录A69主要生产单元低碳节能效率本文件N15%>10%二5%附录A710污泥资源化处理减量率本文件全厂绝干污泥减量5%,出厂污泥全部资源化利用全厂绝干污泥未减量,出厂污泥全部资源化利用全厂绝干污泥未减量,出厂污泥填埋处置附录A811再生水利用率T/CSTE0290.32022>15%210%,5%附录A912厂区能源自给率T/CSTE0290.3202235%23%32%附录AlO13建设及改造合理性本文件满足4项满足3项满足2项附录All14配套生态系统建设项目本文件满足3项满足2项满足1项附录A1215土地资源二次利用率本文件285%270%>50%附录A1316降噪效果评价本文件220%210%符合环评要求附录A1417地下水质监测频次HJ1209-2021一年监测一次二年监测一次小于二年监测一次附录A1518运营效果评价本文件优秀良好合格附录B5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城镇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营服务“排行榜”的评价结果划分为5星级、4星级和3星级,各等级所对应的划分依据见表2o达到3星级要求及以上的企业标准并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自我声明公开后均可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态化服务的企业标准“排行榜”,评价结果作为城镇污水处理厂“领跑者”评价要求的依据之一。表2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态友好服务排行榜评价要求及等级划分评价等级满足条件5星级应同时满足基本要求评价要求指标全部达到先进水平4星级应同时满足基本要求评价要求指标全部达到平均水平3星级应同时满足基本要求评价要求指标全部达到基准水平附录A(规范性)评价要求判断依据和方法A.1厂区社会开放程度评价内容:城镇污水处理厂应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参观,并有相应的管理手段,开放的具体点位包括但不限于多媒体功能厅、格栅间、沉淀池、生化反应池、深度处理池、污泥脱水间、中控室、化验室、出水口及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以开放点位数量作为分级标准。评价依据:对外开放管理制度、对外开放工作记录。A.2出水水质稳定率评价内容: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应尽量维持在警戒值以下的较高水平,且波动较小。在确保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实现能源和药剂的合理化利用。以出水各水质指标监测值在年算数平均值±20%以内的年运行时间占比作为分级标准。评价依据:出水水质监测报告A.3水质数据监测检测点位数量评价内容:城镇污水处理厂应根据管理需要,实时监测进出厂、生化处理单元及其他各主要生产单元水质情况,并定期开展数据统计和分析,用于指导运行调控,确保水质稳定且运行合理性。评价依据:在厂内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相关信息系统中调取在线监测设备清单或化验室的水质历史数据。A.4全厂除臭设施配套率评价内容: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在厂内可能产生臭气的处理单元建设臭气收集与处理设施,尽可能减少臭气泄漏。若发生臭气散发引起有居民投诉的情况后,应能及时整改。评价依据:臭气收集装置运行维护记录、投诉处理台账。A.5出水毒性物质检测频次评价内容: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定期(每月/每2月/每季度)开展出水毒性物质及对环境有影响的药剂副产物的检测,确保相应指标检测值在允许范围内,以保障受纳水体水质安全。评价依据:出水毒性物质检测台账、出水水质检测报告。A.6污泥中重金属物质检测频次评价内容: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定期(每月/每季度/每半年)开展污泥中重金属含量检测,确保无检出项。评价依据:污泥重金属检测台账、污泥重金属检测报告。A.7主要生产单元低碳节能效率评价内容:城镇污水处理厂各生产环节应采用优化的管控手段,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以主要工艺单元的能耗水平和药耗水平优于设计初始值的百分比进行评价。评价依据:查验相关管理制度文件及证明材料。A.8污泥资源化处理减量率评价内容:城镇污水处理厂所产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应达到100%,同时应开展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实现绝干污泥减量和出厂污泥资源化利用,以减轻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压力。评价依据:污泥处理处置台账及相应证明文件。A.9再生水利用率根据GB/T18919-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用途包括五类:农、林、牧、渔业用水,城镇杂用水,工业用水,景观环境用水,补充水源水。再生水利用率指城镇污水处理厂评价周期内再生水利用量与污水排放量的百分比,按下列公式计算:(A.3)式中:F)再生水利用率,%;Q川实际日再生水利用量,m7d;QM实际日处理污水排放量,m7doA.10厂区能源自给率指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通过在厂区内回收或产生一种或多种能源的总量占污水处理厂全部能源消耗量的百分比,按下列公式计:FE=+%+Eq(A4)式中:FK厂区能源自给率,%;&污泥资源化年产出能量,kWh:&太阳能光伏发电年发电量,kWh;&水源热泵年制热量和制冷量,kWh;&其他途径年发电量,kWh;EE月度电耗,kWhoA.11建设及改造合理性A.11.1规划和选址的合理城镇污水处理厂规划和选址过程中,充分考虑地势特点及周边配套建设的优势。包含但不限于:从厂网一体化视角出发,尽量减少进水提升高度;合理设计和利用红线内土地;充分衔接周边配套,如污泥便捷处理、中水就近利用、能源或物资循环利用等。A.11.2工艺设计的合理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过程中,优先选择土地和空间利用率更高的工艺,优先选择占地面积更小的设备,并兼顾节能低碳。A.11.3总体布置合理城镇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过程中,能根据工艺设计和厂区地势,设计合理的高程图和构筑物布置,各工艺段连接紧密,无空间浪费,并利用相应的工艺特点进行空间优化。A.11.4采用新型更优的工艺或设备城镇污水处理厂设备选型过程中,使用国内首例或不超过3例的新工艺或新设备,且相较于其他方式更节约占地。A.11.5原设计工艺的优化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改造过程中,利用原始设计构筑物进行改造来满足更高处理负荷,或是在原构筑物之上新建新的工艺设施,实现污水厂整体提质增效或扩大产能的要求。A. 12配套生态系统建设项目B. 12.1配套生态湿地充分利用污水厂处理后的水在厂区内或与市政管理配套建造湿地公园等景观,种植四季植被、吸引野生动物栖息,形成生态保护公园。A.12.2生产厂区绿化建设厂区内植被茂密,种植种类多样且间距合理,四季植被布局合理,实现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青。A.12.3厂区内环境维护到位厂内环境优美,吸引到多种野生鸟类栖息,在不影响员工安全前提下对其他动物进行保护,形成和谐之美。A.13土地资源二次利用率评价内容:此项指标针对全厂采用地下或半地下等模式建设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评估其所用地进行二次开发的面积所占百分比。评价依据:污水厂及二次开发部分的设计文件。A.14降噪效果评价评价内容:以污水厂环评报告中执行的噪音要求作为基本准,厂界噪音监测值低于基准值的百分比情况O评价依据:环评报告厂界噪音标准、厂界噪声监测记录。A.15地下水质监测频次评价内容: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定期(每年/每2年/每3年及以上)开展所辖区域地下水检测,检测内容包含出水主要各项水质指标。确保相应指标检测值在允许范围内,以保隙地下水安全。评价依据:地下水水质检测台账、出水水质检测报告。附录B(资料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效果评价技术要求8.1 评价依据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的评价应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为依据,以达到国家、地方以及专业标准要求为前提,科学、客观、公正、公平地评价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应收集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设施运行效果评价之前不少于1年的各类资料和统计数据进行考核。8.2 评价基本要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的基本要求包括:污染物达标排放;能源消耗、物料消耗低;技术先进,运行成本低;运行管理制度、安全制度健全;设施完好率高、利用率高。8.3 评价指标及分值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如表B.1所示。评价指标得分总分为IOO分,其中包含:环保指标得分、资源能源消耗得分、技术经济得分、安全生产管理得分、设施设备得分,各指标得分可参考B.8.1章节表B.3。表B.1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一级指标层二级指标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a环保性能指标bl年均水质达标率cl年均大气达标率c2年均污泥处置达标率c3资源能源消耗指标b2单位水处理电耗c4单位水处理药剂消耗c5单位水处理鲜水耗c6技术经济性能指标b3技术性能要求c7*单位水处理运行成本c8维护年费用c9人工年费用ClO生产管理指标b4制度与规程cll*人员培训cl2*应急措施cl3*安全管理C14*运行、检修、监测记录cl5*设施状况指标b5年运行率C16运行水力负荷cl7关键设备使用率C18构筑物完好率cl9关键设备先进可靠性c20*注:*表示该指标为定性评价指标8.4 评价指标试验与计算方法B.4.1对文件中年均水质达标率Cl的计算,按CJJ/T228中规定的水质综合达标率计算方法进行。8. 4.2对文件中年均大气达标率c2的计算,按B.7.1章节规定的方法进行。8. 4.3对文件中年均污泥脱水率c3的计算,按B.7.2章节规定的方法进行。8. 4.4对文件中单位水处理电耗c4的计算,按CJJ/T228中规定的单位污水耗电量计算方法进行。用电量计量数据应与电费缴纳凭据一致;8. 4.5对文件中单位水处理药剂消耗c5的计算,按B.7.3章节规定的方法进行。8. 4.6对文件中单位水处理鲜水耗c6的计算,按B.7.4章节规定的方法进行。鲜水耗用量数据应与水费缴纳凭据一致。8. 4.7对文件中单位水处理运行成本c8的计算,按B.7.5章节规定的方法进行。C. 4.8对文件中维护年费用c9的计算,按B.7.6章节规定的方法进行D. 4.9对文件中人工年费用ClO的计算,按B.7.7章节规定的方法进行。B.4.10对文件中年运行率C16的计算,按B.7.8章节规定的方法进行。设施设备运行的数据应与设备台账、运行原始记录等资料一致。B.4.11对文件中运行水力负荷cl7的计算,按B.7.9章节规定的方法进行。B.4.12对文件中关键设备利用率C18的计算,按B.7.10章节规定的方法进行。B.4.13对文件中构筑物完好率C19的计算,按CJJ/T228中规定的主要构筑物完好率方法进行。统计的构筑物完好台(座)时的数据应与设备台账、运行原始记录等资料一致。B.5评价数据的获得途径与方法B.5.1评价采用的设计数据应以污水处理厂权属单位提供的为基准,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初步设计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等。B.5.2评价采用的检测数据应由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规范的检测方法获得。具体要求如下:a)污水处理量的计量器具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或规范,并按要求由具有计量检定资质的机构进行周期性检定;b)水质监测方法应符合GB18918及HJ978的要求;c)水质采样应符合HJ493和HJ494要求,进水取样或检测点应设在污泥处理系统回流液之前;采样间隔按照GB18918的要求;d)应收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周期内的各类资料和统计数据;e)用电量计量数据应与电费缴纳凭据一致,且经过审计获得。B.6综合评价结果B.6.1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总表见B.8.1章节表B.3。级指标评价环保性能、资源能源消耗、技术经济性能、生产管理、主要设施设备各项评分标准与方法见B82-B86章节。B.6.2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的计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一级指标得分为二级指标计分之和;总分数为一级指标分数之和,满分为100分。计算公式为:T=1ti(B.1)式中:ti彖保必能、资源能源消耗、技术经济性能、生产管理、主要设施设备各项一级指标实际得分。B.6.3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结果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结果计算公式为:Pi=titsi(B.2)式中:Pi单项相对得分率;ti环保性能、资源能源消耗、技术经济性能、生产管理、主要设施设备各项一级指标实际得分;tsi环保性能、资源能源消耗、技术经济性能、生产管理、主要设施设备各项满分。表B.2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评价总分单项计分优秀T>85Pi70%良好70T<85Pi>65%合格60T<70无要求B.7定量指标试验与计算方法B.7.1年均大气达标率c2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废气释放来源主要包括:污水处理阶段、污泥的处理阶段、以及锅炉燃煤阶段Oc2=综合达标天数/运行天数(B.3)式中:c2年均大气达标率,%o注:气体监测数据以月均监测数据表征当月全部天数的数据。采用季度监测数据计算则应乘以系数0.9。B.7.2年均污泥处置率c3c3二年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量/年污泥产量(B.4)式中:c3年均污泥处置标率,%oB.7.3单位污水处理药耗c5指年度内污水处理设施单位污水所消耗药剂(混凝剂,絮凝剂,碳源,活性炭,消毒药剂)的综合平均值,计算公式为:c5=PQ(B.5)式中:c5单位污水处理药耗(kg/n?);P污水处理厂年药剂实际总耗量(kg);Q年实际处理污水量(?)。B.7.4单位污水处理新鲜用水耗c6指年度内污水处理设施单位污水所消耗新鲜用水的综合平均值,计算公式为:c6=MQ(B.6)式中:c6单位处理鲜水耗(m'/n?);M年水处理新鲜水总耗量();Q年实际处理污水量()。M的计算公式为:365M=(Mdi)(B.7)式中:Mdi-口新鲜水实际耗量()。B.7.5单位水量运行成本c8指年平均处理单方水量的运行成本(元/m3),计算公式为:c8=YQ(B.8)式中:Y全年污水处理设施直接运行费(元);Q年实际处理污水量(a?)。注:直接运行费指不含财务费用、折旧、利润、税费之外的运营费。B.7.6维护年费用c9c9二年维护总费用/年处理水量(B.9)注:年维护总费用指修理费(即所用的固定资产,包括年底大修、年检大修理费用和发生的中小修理费。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也包含在内)。B.7.7人工年费用CIoClO=年人工总费用/年处理水量(B.10)注:年人工总费用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B.7.8年运行率c16指运行天数占全年总天数(365或366天)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cl6=(D/全年总天数)×100%(B.7)式中:cl6年运行率();D运行天数。日水力负荷率是指实际日污水处理量占设计日污水处理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H=Qa/QaD×100%(B.8)式中:H日水力负荷率():Qa实际日污水处理量(?);QaD设计日污水处理量(?)。B.7.9运行力负荷率C17指实际年污水处理量占设计年污水处理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c17=QaQad×100%(B.9)式中:C17运行水力负荷率();Qa年实际总污水处理量(m3);Qad年设计总污水处理量()。B.7.10关键设备使用率C18指关键设备(一级、二级、三级处理环节中包括提升、拦污、曝气、搅拌、深度处理、污泥处理处置环节的泵、阀、鼓风机、搅拌器、板框等主要设备)正常工况下实际使用时间占污水处理厂运行时间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cl8=DeD×IOO%(B.10)式中:c18主要设备使用率();Dc主要设备正常工况实际使用天数;D运行天数,是指日水力负荷率大于40%的天数。B.8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指标计算方法B.8.1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分值参考表B.3。表B.3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总表序号一级评价指标标准分参考得分二级指标及评价1环保性能30见B.8.2章节2资源能源消耗15见B.8.3章节3技术经济性能20见B.8.4章节4安全生产管理15见B.8.5章节5设施设备状况20见B.8.6章节合计100B.8.2环保性能指标评价方法环保性能评价得分的计算公式为:bl=bc+bc2+bc3(B.11)式中:bl环保属性评价总得分:bc年均水质达标率指标的得分;bc2年均大气达标率指标的得分;bc3年均污泥含水率指标的得分;环境属性各指标的评分标准见表B.4。表B.4环境属性各指标的评分标准指标评分标准评分区间得分权重年均水质达标率Clcl<70%bd=IO×O.7×cl1070%cl<90%bt=10×0.8×cl90%cl100%bt=10×cl年均大气达标率c2c2<60%bc2=10×0.6×c21060%c2<90%bc2=0×0.8×c290%c2100%bc2=10×c2年均污泥处置率c3c3<60%be3=10×0.6×c31060%<c3<80%bc3=10×0.8×c380%c3100%bt3=10×c3B.8.3资源能源消耗评价方法资源能源消耗得分计算公式为:b2=bc4+bc5÷bc6(B.12)式中:b2资源能源消耗评价总得分;bc4单位水处理电耗指标的得分;bc5单位水处理药剂消耗指标的得分;bc6单位水处理鲜水耗指标的得分。资源能源消耗各指标的评分标准见表B.5。表B.5资源能源消耗各指标的评分标准指标评分标准满分年均单位水处理电耗c4年均单位水处理电耗评价分级为:A级,运营过程中的电耗进行准确计量、优化节电措施完善、落实到位、电耗节约明显,实际电耗W90%理论值;B级,运营过程中的电耗进行准确计量、节电措施欠缺,90%理论值<实际电耗Sl10%理论值;C级,未对运营过程中的电耗进行准确计量,实际电耗>【10%理论值。单位污染物处理电耗评价得分为A级5分、B级2.5分、C级0分。5年均单位污染物处理药剂c5年均单位污染物处理药剂消耗评价分级为:A级,运营过程中的药耗进行准确计量、优化节约措施完善、落实到位、药耗节约明显,实际药耗90%理论值;B级,运营过程中的药耗进行准确计量、节约措施欠缺,90%理论值<实际电耗110%理论值;C级,未对运营过程中的药耗进行准确计量,实际药耗>110%理论值。单位污染物处理药剂消耗评价得分为:A级5分、B级2.5分、C级。分。5年均单位水处理鲜水耗c6年均单位水处理鲜水耗评价分级为:A级,运营过程中的水耗进行准确计量、优化节水措施完善、落实到位、水耗节约明显,实际水耗90%理论值;B级,运营过程中的水耗进行准确计量、节水措施欠缺,90%理论值<实际电耗110%理论值;C级,未对运营过程中的水耗进行准确计量,实水电耗>110%理论值单位污染物处理水耗评价得分为:A级5分、B级2.5分、C级。分。5B.8.4技术经济性能评价方法技术经济性能得分计算公式为:b3=bc7+bc8÷bc9+bcio(B.13)式中:b3技术经济性能评价总得分;bc7技术要求指标的得分;bc8单位水量运行成本指标的得分;办一维护年费用指标的得分;bcl人工年费用指标的得分。技术经济性能各指标的评分标准见表B.6。表B.6技术经济性能各指标的评分标准指标评分标准满分技术要求c7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泵房、生物处理池、深度处理工艺、污泥处置工艺、臭气处理工艺、水回用工艺完备先进,满分;否则,扣满分的50%100%5单位水量运行成本c8单位水量运行成本分级为:A级,按污水处理设施不同规模、不同工艺,在表B.7规定范围的10%(含10%)以内;B级,按污水处理设施不同规模、不同工艺,高于表B.7规定的上限10%-25%(含25%)以内;C级,按污水处理设施不同规模、不同工艺,高于表B.7规定的25%以外。单位水量运行成本评价得分为:A级5分、B级2.5分、C级O分。5维护年费用c9维护年费用评价分级为:A级,合理,固定资产原值*检修维护费率2.5%;B级,较合理,固定资产原值*检修维护费率5.0%;C级,不合理,固定资产原值*检修维护费率5.0%。维护年费用评价得分为:A级5分、B级2.5分、C级。分。5人工年费ClO人工年费评价分级为:A级,人工年费三行业平均水平10%;B级,人工年费行业平均水平5%;C级,人工年费行业平均水平。人工年费评价得分为:A级5分、B级2.5分、C级。分。5表B.7不同工艺、规模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成本工艺三类厂(10万m3d)二类厂(1040万d)一类厂(40万d)不包括污泥消化包括污泥消化包括污泥消化不包括污泥消化包括污泥消化不包括污泥消化传统活性污泥法0.38-0.490.55-0.700.40-0.550.31-0.390.30-0.450.21-0.31氧化沟0.35-0.420.50-0.600.40-0.500.28-0.350.25-0.400.17-0.28AB0.35-0.420.50-0.600.40-0.500.28-0.350.30-0.400.21-0.28A2ZO0.65-0.750.60-0.750.55-0.650.35-0.420.40-0.500.28-0.35SBR0.45-0.550.60-0.700.50-0.600.35-0.450.40-0.500.25-0.35B.8.5生产管理评价方法生产管理得分计算公式:b4=bc11+bc12÷bc13÷bc14÷bc15(B.14)式中:b4生产管理评价总得分;bc1制度与规程指标的得分;bci2人员培训指标的得分;bci3应急措施指标的得分;bcl4运行、检修台账及记录完好指标的得分;bc5监测分析记录完好指标的得分。生产管理评价的评分标准见表B.8。表B.8生产管理各指标的评分标准指标评分标准满分制度与规程Cll制度及规程完备,满分;否则,扣满分的50%100%3人员培训C12有培训计划、培训资料及相关培训活动,对员工定期考核,达到要求,满分;否则,扣满分的50%TO0%3应急措施c13有相关的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强,进行过相关演习,事故处置措施及时且达到要求,满分;否则,扣满分的50%100%3安全管理C14制度完备,定期开展培训与检查,满分;否则,扣满分的50%-100%3运行、检修、监测记录cl5I齐全、记录详细,满分;否则,扣满分的50%100%I3B.8.6主要设施状况评价方法主要设施状况评价得分的计算公式为:b5=bc16÷bc17÷bc18÷bc19+bc20(B.15)式中:b5主要设施状况总得分;bci6年运行率指标的得分;bc年均水力负荷率指标的得分:bcl8关键设备使用率指标的得分;be19构筑物完好率指标的得分;bc20关键设备先进性指标的得分。主要设施状况各指标的评分标准见表B.9。表B9主要设施状况各指标的评分标准指标评分标准评分区间得分满分年运行率C1670%cl6<80%1480%cl6<90%290%c!6<95%395%cl6<100%4年均水力负荷Cl7cI7<70%1470%cl7<85%285%<cl7<100%3cl7>100%4关键设备使用率Cl860%cl8<70%1470%<cl8<80%280%cl8<90%390%cl9<1%4构筑物完好率C1960%<cl9<70%1470%cl9<80%280%cl9<90%390%cl9<100%4关键设备先进性c20关键设备先进性分级为:A级:曝气机、推流式搅拌机等关键设备满足一级能效标准要求,且关键设备评价周期内未发生故障;B级:曝气机、推流式搅拌机等关键设备满足二级能效标准要求,或关键设备评价周期内未发生故障;C级:曝气机、推流式搅拌机等关键设备满足三级能效标准要求,或关键设备评价周期内未发生故障;D级:曝气机、推流式搅拌机等关键设备未满足三级能效标准要求,或关键设备评价周期内未发生故障。关键设备先进性评价得分为:A级4分、B级3分、C级2分、D级1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