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东兴区“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
资源ID:404225
资源大小:71.16K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内江市东兴区“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内江市东兴区“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和总体要求-1-第一节规划背景-1-第二节总体要求-2-第二章优化布局和资源配置-7-第一节优化布局-7-第二节资源配置-9-第三章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13-第一节改革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13-第二节健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15-第三节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16-第四节建立中医药应急防控救治体系-19-第四章强化优质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20-第一节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20-第二节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23-第三节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24-第四节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模式-25-第五章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28-第一节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28-第二节强化基层中医药阵地建设-28-第三节加快推进中西医协同发展-29-第六章完善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30-第一节持续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30-第二节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31-第三节建立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32-第四节强化职业健康技术支撑体系-34-第五节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体系-35-第六节优化心理和精神卫生体系-36-第七节加快发展康复医疗服务体系-37-第八节构建优质高效血站服务体系-38-第七章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和要素支撑-39-第一节深化“三医”联动改革-39-第二节优化卫生健康人才队伍-43-第三节强化医学科技创新体系-47-第四节推进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47-第五节健全医疗卫生法治保障体系-49-第八章加强医疗卫生规划实施-50-第一节强化组织领导-50-第二节落实部门责任-51-第三节动员社会参与-51-第四节严格监测评估-52-为优化全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内江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健康内江2030”规划纲要等,编制本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和总体要求第一节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L居民健康水平有所提高“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健康内江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加速振兴发展,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全区人均预期寿命从2015年76.89岁提高到2020年78.8岁。婴儿死亡率(。)由2015年的448%o下降到2020年的2.79%o,下降幅度达37.7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15年的6.54%o下降到2020年的4.08%o,下降幅度达37.61%;孕产妇死亡率(1/10万)由2015年的12.11/10万下降到2020年的0/10万。2.卫生健康资源扩容截至2020年底,全区医疗卫生机构787个,床位5676张,卫生技术人员5856人。2015年一2020年,每千人口(指常住人口,下同)执业(助理)医师数从L88人增长至2.5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1.80人增长至2.74人,全区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个,资金1200万元。全区卫生健康系统资产总额达到7.66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83.30%。区疾控机构等级化建设达到二级甲等,先后成功创建艾滋病、结核病、慢性病、健康促进等省级示范区。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药并用,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二、问题与挑战目前,新冠病毒感染、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职业健康等问题日益凸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同时,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健康服务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特点。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比,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总体不强不优,优质医疗资源缺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薄弱、“一老一小”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待健全。第二节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2-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卫生健康工作决策部署,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深入推进健康东兴建设,以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核心,盘活存量、发展增量、优化总量,全面提升卫生健康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水平,大力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系统整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强化政府对卫生健康的领导责任、投入保障责任、监督管理责任。坚持系统整合,统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统筹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服务,健全行业管理与属地管理结合机制,提升服务体系整体效能。坚持需求导向,提质扩能。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增加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坚持重心下沉,均衡布局。加快优质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城乡、区域资源配置和服务水平差距,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持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3-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平急并重。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和投入力度,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强化重大疾病早期防控。立足平时需求,充分考虑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应对需要,完善设施设备标准,提高应急处置和快速转化能力。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支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加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人事薪酬等政策协同,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信息等要素支撑作用,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力争实现以下具体目标:完备的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成。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更加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显著提高,医防协同机制更加健全。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全面建立,应急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大幅提升。疫情处置和公共卫生救治体系更加完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体系进一步优化。优质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实现。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县域医疗-4-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镇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短板基本补齐。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区中医医院特色发展,形成一批中医“龙头医院”“骨干医院”,集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逐步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不断扩大,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备,职业健康、心理和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康复医疗等全方位全周期健康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表1主要发展指标类别序号主要指标2020年现状2025年目标指标性质疾病1每万常住人口专业公共卫生人员数6.057.95预期性预防控制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基础设施全覆盖预期性体系应急医疗3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下同)设置感染性疾病科的比例(%)100约束性救治4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100100预期性体系诊室(门诊、哨点)比例(%)床位和人力配置5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8.258.5左右预期性区办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804.85左右预期性6每千常住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张)0.890.98预期性7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2.543.2预期性8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人)2.743.82预期性9每千常住人口药师(士)数(人)0.280.54预期性10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人)2.974预期性11医护比1:1.111:1.23预期性12床人(卫生人员)比1:1.131:1.62预期性中医药服务体系13每千常住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人)0.680.92预期性14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比例(%)100100约束性15设置中医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比例(%)100100约束性重点人群服务补短板16每千常住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1.04.5预期性17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30.7760约束性健康水平18人均预期寿命(岁)76.8978.8预期性19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岁)同比例提高预期性注:医院床位含同级妇幼保健院和专科疾病防治院(所)床位。第二章优化布局和资源配置第一节优化布局一、资源布局基本要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工作由区级统筹规划,区级及以下基本医疗卫生资源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区级各类公立医院的设置根据地域实际,综合考虑城镇化、人口分布、地理交通环境、疾病谱等因素进行布局。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镇、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或一定服务人口进行设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按照辖区常住人口数、服务范围、工作量等因素优化设置。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其中,公立医院分为政府办医院和其他公立医院。政府办医院根据举办层级划分为区办医院,其他公立医院主要包括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等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医院主要提供疾病诊治,特别是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突发事件医疗处置和救援以及健康教育等医疗卫生服务,并开展医学教育、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医学科学研究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等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医务室、门诊部(所)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管理,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接收医院转诊患者,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患者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妇幼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健康教育机构、急救中心(站)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提供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院前急救、采供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出生缺陷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8-医学影像中心、血液透析中心、戒毒医疗机构等独立设置机构和护理机构、康复医疗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接续性服务机构。第二节资源配置一、床位配置1 .合理配置床位到2025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预期性指标为8.5张左右。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使用率合理确定床位数量,提高康复、护理床位占比,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开展医养服务、家庭病床服务。可按照公立医院床位15%的比例设置公立专科医院。区办综合医院单体规模床位数量以6001000张为宜。2 .优化床位结构根据实际需求,科学测算、合理配置治疗性床位,增量或转型床位应向传染、重症、肿瘤、精神、康复、护理、中医等紧缺领域倾斜。到2025年,每千人口重症床位数达到0.1张,每千人口康复病床达到0.42张,每千人口精神科床位数达到0.8张,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98张。3 .提升使用效率优化床位与卫生人力配置比例,到2025年,床人(卫生人员)比的预期性指标为LL62。鼓励医疗卫生机构成立住院服务中心,改进以科室为单位的资源管理方式,对床位和护士实行统筹调配。推动三级医院更加突出急危重症、疑难病症诊疗,逐-9-步压缩一、二级手术比例。将预约诊疗、日间手术等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控制医院平均住院日,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控制在8天以内。4 .强化综合评价按照国家建立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综合评价体系,对床位数量、质量、结构、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推进优化配置床位资源。根据常住人口规模及密度、健康需求、床位与卫生人力配置结构、床位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实际状况,科学制定床位发展目标;根据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合理确定医疗卫生床位分布。原则上,病床使用率低于75%、平均住院日高于9天的公立综合医院,需合理控制床位数量,不再新增。二、人力配置L公共卫生人员配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原则上按照每万常住人口L75名的比例核定。每万常住人口配备1-1.5名卫生监督员、1名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加强心理和精神卫生人才配置,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不低于4名,每10万人口精神科注册护士不低于8.68名。健康教育机构、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等其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根据工作量和任务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备3名公共卫生医师,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原则上至少配备1名公共卫生医师。5 .医疗机构人员配置提高医生和护士配置水平,重点向基层倾斜。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2人(其中中医类别0.92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2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4人,每千常住人口药师(士)数增长到0.54人。合理设置医、护、药、技、管等不同类别岗位。承担临床教学、医学科研、支援基层、援外医疗、应急救援等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适当增加人员配置。加强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配备。三、技术配置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按照机构类别和等级要求,分类分级进行技术配置。鼓励三级综合医院在达到临床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达到推荐标准。依托国家“千县工程”提升区医院技术水平,并全部达到推荐标准。支持有条件的专科,创建国家、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强化中医药技术推广应用。支持核医学、精准医疗、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提高病例组合指数(CMI)值、微创手术占比和四级手术占比。四、设备配置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承受能力、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与等级要求、医学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等,坚持资源共享与阶梯配置,引导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合理配置适宜设备。大型医用设备实行分级分类规划配置,甲类大型医用设备按照国家规划进行配置,统筹规划全区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量和布局。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瞄准国内先进水平,配置和更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验室检验检测、救治、卫生应急和信息化设施设备。承担重大传染病救治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的医疗机构要加强体外膜肺氧合设备(ECM0)、移动断层扫描(CT)机、移动手术室、呼吸机、监护仪、负压救护车、负压担架等配置,完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仪等检验检测仪器配置,提高快速检测和诊治水平。以区为单位,根据区域人口的300%估算人口基数,按照每3万人口1辆救护车的标准配备救护车。五、信息资源配置加快数字健康发展,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卫生健康行业的融合应用。强化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应用,推进全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建设。完善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基础资源等核心数据库管理。推动电子病历和基层医疗信息、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等信息、采集设备信息、可穿戴设备标准化信息等归集入健康档案。加快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医学影像资料等信息共享互认。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优化升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基本构建完备的公共卫生信息应用体系和线上线下医疗服务相结合的全过程、全链条、实时动态的信息化监管体系。第三章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第一节改革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以医疗机构为依托,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重大疾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综合干预等能力。一、强化现代化疾控体系建设L加强体系建设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加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区疾控中心创建三级乙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 .明确职责定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要求,履行监测预警、检验检测、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人群健康状况监测与调查、综合干预与评价、信息管理与发布、健康教育与促进、技术管理与指导等职能。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负责协助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专科疾病防治规划、建立专科疾病防治协作网络、拟订防治标准规范、推广防治适宜技术和管理模式等。二、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L强化能力建设区疾控中心至少配置1个P2实验室,参与构建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实验室参比体系。3 .加强队伍建设按规定核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额的比例不低于85%,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低于70%,合理增加职业健康等工程技术人员比例。4 .提高信息化水平完成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信息系统升级。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化建设。推动实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将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纳入“数字内江”智慧城市建设,努力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服务体系。依托现有机构等建设公共卫生数据中心,开展属地人群健康全生命周期监测与评估。三、创新医防协同机制1 .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鼓励公立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等直接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的科室,并配备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负责统筹协调本机构疾病报告、就诊者和家属健康教育等工作,协助开展疾病调查和标本采集等工作。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管理服务职责,接受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传染病防控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公共卫生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比例不得低于25%。2 .加强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深度协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探索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制度,在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专兼职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主体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技术指导等,探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参与医疗联合体工作,推动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县域医共体协同建设发展。按规定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政策。第二节健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完善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以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为哨点,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一、加强全域监测和智能预警优化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强化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协同,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增强传染病报告信息时效性和敏感性。建立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强化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药店等哨点作用。依托公共卫生、动物疫病、食品安全等系统,健全网络直报、医疗机构报告、医务人员直接报告、科研发现报告、群众个人报告、舆情监测等多渠道信息综合监测体系,构建全域监控和全程追踪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体系。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和渠道、时限要求,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法依规报告责任,提高潜在隐患的早期识别和快速报告能力。健全信息发布制度。二、提升应急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1 .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升级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加强紧急事务跨部门共享,实现风险研判、专业决策、应急处置一体化管理,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应急响应机制,确定不同级别响应的启动标准和流程。2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定期演练机制动态修订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完善物资储备与保障、科研攻关等子预案,构建分层分类、高效实用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全社会定期演练机制,加强针对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突发事件应急培训和实战演练。第三节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强化急救中心(站)、传染病救治机构以及依托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中心、站点)建设,增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患者转运和集中救治能力。一、优化急救体系L健全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独立的具有调度指挥和医疗救治能力的区级急救中心。受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委托,急救中心负责指挥、调度本行政区域内急救资源,开展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途中监护。完善急救中心(站)布局,城市地区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农村地区服务半径因地制宜确定。加强急救中心(站)急救车辆等急救运载工具和设备配置。3 .完善医疗机构急诊科设置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设置急诊科,按医院床位的2%-3%设置急诊科观察床位,完善基础条件,接收急诊病人和急救机构转运的伤病员,提供急诊医疗救治,并向相应科室或其他医院转送。突发事件发生时,接受所在地急救机构指挥调度,承担现场急救和转运任务。二、完善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完善区级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统筹规划布局,加强传染病医院、定点医院、亚(准)定点医院建设。L传染病医院建设依托区域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医院,规划布局建设相对独立的感染楼或感染性疾病病区,强化常规筛查、实验室及影像检查、病人留观和住院治疗等功能,提高传染病检测和诊治能力。原则上,在疫情发生时能迅速开放的传染病病床数不低于80张。按照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呼吸、创伤、感染、急诊、重症、检验、麻醉等专科建设。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所有儿童专科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并在相对独立的区域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留观室。加强传染病医院和传染病专科防治机构建设,将传染病医院建设成为传染病救治、检测、科研、培训等基地。4 .定点医院、亚(准)定点医院建设指定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感染防控基础好的医院作为定点医院。有条件的定点医院要扩充传染病区(或独立院区)床位数量,当定点医院无法短时间内整体腾空时,做好后备定点医院的床位腾空准备,后备定点医院原则上由定点医院托管。充分考虑老年患者救治需要,适当增加定点医院重症救治床位数量。5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次中心和服务人口较多的镇卫生院建立标准化的发热门诊,一般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标准化的发热诊室(哨点),设置可转换的应急物理隔离区和隔离病房(观察室),配备储备必要的消毒产品和防护物资,强化传染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具备监测、筛查、隔离观察、转诊和随访管理能力。三、加强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L强化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中心、站)建设依托有较好工作基础的医疗机构进行升级改造,加快完善与健康内江要求相适应、覆盖卫生应急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卫生应急体系。规划布局紧急医学救援站点,有效提升现场医学救援-18-处置能力和伤员接收救治能力。建立建强事故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力量。2.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的卫生应急队伍,融合医疗、防控、检测、管理等多专业,促进卫生应急队伍功能由“单一化”向“综合性”发展。建立一支基层综合应急分队,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应急医疗队。加强与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的联勤联训,提高灾害事故现场医学救援处置能力。第四节建立中医药应急防控救治体系以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医疫病防治队伍、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等为主体,完善中医药应急防控救治体系,在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发挥独特作用。一、建立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体系区中医医院全部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发挥重大传染性疾病监测哨点功能。强化乡村、社区疫情中医药防控,推广行之有效的基层中医药防治方案。二、健全中医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加强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完善中医急诊临床诊疗方案。建设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救治协作网络,将中医医疗机构全部纳入相应层级“120”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调度系统。三、完善中医药应急机制全面加强中医药应急指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统一领导、调度机制和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全程参与的应急响应机制。将中医药防治举措全面融入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健全中西医结合救治和联合会诊制度。支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中医药科室和专家队伍,健全区中医医院中药应急物资周转储备和核销机制。建立中医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库。专栏1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程疾病预防救治能力建设:区疾控中心建成三级乙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疾控中心配置1个P2实验室。中医药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建设:加强中医医院感染科、肺病科、发热门诊、可转换传染病区、可转换重症监护室建设。第四章强化优质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第一节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构建以区级医院为龙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支撑,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基层医疗卫生新格局,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一、完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将医疗卫生服务融入城镇化发展战略,优化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原则上在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每3万TO万居民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进一步完善房屋、设备、床位、人员等配备,加强住院病房、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提档升级,重点完善临床、公共卫生、医技等科室设置,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推动乡镇调整为街道的镇卫生院转型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5万人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社区医院。二、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根据乡村形态变化和人口迁徙流动情况,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宜乡则乡、宜村则村,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单体规模和服务辐射能力,从注重机构全覆盖转向更加注重服务全覆盖。在每个镇办好1所达标卫生院,加快发展全科医学、中医和口腔等特色专科。被撤并乡镇原卫生院可调整归并为建制镇卫生院分院。依托中心镇和特色镇卫生院,规划不少于5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基本形成农村30分钟健康服务圈。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建好用好村卫生室,增强卫生健康服务功能。鼓励服务半径小、交通便利地区相邻行政村合建卫生室。对于临近镇卫生院、人口较少等不适宜单设卫生室的行政村,可以通过镇卫生院定期巡诊、派驻以及邻(联)村延伸服务等方式,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公办村卫生室转为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门诊、住院-21-服务和传染病防控能力,强化急诊急救、全科医疗、儿科及儿童保健、老年保健、康复、护理、中医药、口腔保健等服务。提升传染病筛查、防治水平,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开展居民心理健康指导,增强镇卫生院及二级以下常规手术等医疗服务能力。在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社区医院、中心卫生院等布局建设5个左右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加强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护士和其他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到2025年,实现服务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的机构逐步达到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服务能力推荐标准,80%的镇卫生院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根据人口分布情况,优化设置村卫生室,建设中心村卫生室,对人口较少的村可通过巡回医疗、邻(联)村延伸服务、上级医疗卫生机构驻村服务等方式,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由区级医院牵头,以其他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及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为支撑,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行区镇一体化管理,逐步实现行政、人事、财务、业务、后勤服务、用药目录、信息系统等统筹管理,建立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建立开放共享的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等中心,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强医共体内部和医共体间床位、号源、设备的统筹使用。持续推进医疗卫生镇村一体化管理。完善以医共体为单位的绩效考核,从就医和-22-诊疗秩序、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医保基金使用效能等方面考核医共体整体绩效。第二节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医疗卫生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核心,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一、全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鼓励区级公立医院牵头建设医疗集团,全力构建以区级医院为引领的区域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服务体系。支持区办医院以转诊、会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学研究、管理创新等为纽带。按照网格化布局建设城市医疗集团,由综合实力强的区办医院牵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加,统筹网格内医疗资源协同发展。带动全区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二、发挥区级医院龙头作用加强区级医院临床专科和管理能力建设,强化区级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发展急诊科、妇产科、儿科、重症医学科、中医科、精神科、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等学科,提升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二区人民医院达到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充分发挥区人民医院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三、加快推进政府办医院发展紧密围绕县域内群众急需、医疗资源短缺和异地就医最突出的专科需求,做好区人民医院临床专科发展规划,夯实薄弱专科、提升核心专科、打造优势专科。开展改善硬件条件专项行动,结合专科发展需要,支持区人民医院提标扩能,改善就医环境。第三节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高端医疗服务和康复医疗、老年护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和独立设置医疗机构规范发展优先支持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妇产、儿科、肿瘤、眼科、口腔、骨科、医疗美容、中医、康复、护理、医养结合、体检等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社会办医向高端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参加远程医疗协作网,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在应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商业保险机构结合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特点积极开发多样化、个性化健康保险产品。支持举办连锁化、集团化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安宁疗护等独立设置-24-机构。二、促进诊所发展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备案制管理。鼓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经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满5年的医师按规定全职或兼职开办诊所。鼓励符合条件的全科医师,或加注全科医师执业范围的专科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全科诊所。鼓励将诊所纳入医联体建设,鼓励不同专科医师成立适宜规模的合伙制医生集团、举办专科医师联合诊所,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连锁化、集团化诊所,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诊所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提升诊所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为基层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三、促进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协调发展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与政府办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合作,按照平等自愿原则组建专科联盟。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可以自愿加入公立医院牵头组建的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综合力量或专科服务能力较强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也可牵头组建。第四节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一、强化防治结合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公立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等直接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科室。全面推进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深度协作,建立人才流动、交叉培训、服务融-25-合、信息共享等机制。探索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参与医疗联合体工作,建立社区疾病预防控制片区责任制,完善网格化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以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管理为主要内容,优化公共卫生服务,对孕产妇、婴幼儿、学生、职业人群和老年人等开展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和预防保健服务。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衔接,为每个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1-2名具备医、防、管等能力的复合型骨干人才,提升慢病医防融合能力。完善医疗卫生机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完善平急转换机制和能力完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平急结合方案,完善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和人员调集等机制。健全应急状态下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相关机制,保障急危重症患者、需要维持定期治疗的患者以及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健全面向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的流行病学、传染病、医院感染等风险警觉意识教育和临床救治培训制度,提高设施、设备、人员“平急”转化能力。加强医疗机构相关救治设备和应急物资配置。三、推进分级诊疗健全分级诊疗工作机制,加强优质专科资源向基层倾斜力度,建立转诊机制,开通绿色通道,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规范有序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在城市地区网格化布局由市级医院、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安宁疗护机构等组成的医疗联合体。市级医院以业务合作、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为纽带,加强与区级医院的分工协作,探索区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等多种形式,形成以市带区、区社一体、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完善连续畅通的双向转诊服务路径。社会办医疗机构可牵头组建或参加医疗联合体。建立统一协调的医疗联合体管理体制,科学制定举办、运营、监管等各方权责清单。建立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