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新大工程热力学实验指导03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实验.docx

    • 资源ID:405224       资源大小:77.1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大工程热力学实验指导03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实验.docx

    实验三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C02临界状态的观测方法,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2、增加对课堂所讲的工质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3、掌握CO2的p-v-t关系的测定方法,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4、学会活塞式压力计,恒温器等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1、测定CO2的p-v-t关系。在P-V坐标系中绘出低于临界温度(t=20)、临界温度(t=31.C)和高于临界温度(t=5O°C)的三条等温曲线,并与标准实验曲线及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并分析其差异原因。2、测定CO2在低于临界温度(t=20、27)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与图四中的ts-曲线比较。3、观测临界状态(1)临界状态附近气液两相模糊的现象。(2)气液整体相变现象。(3)测定CO2的Pc、V。、k等临界参数,并将实验所得的VC值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范德瓦尔方程的理论值相比教,简述其差异原因。三、实验设备及原理实验装置由压力计、恒温水浴和实验台本体及其防护罩等三大部分组成(如图一所示)。图二试验台本体结构简图试验台本体如图二所示。其中:高压主容器管内充Co2;玻璃杯盛满水银;压力油用来传递由压力机施加的压力;水银是用来把压力施加给主容器管内CO2,并起到封闭C02不外泄的作用;密封填料起到组合件之间压力封闭作用;填料压盖其密封紧固作用;恒温水套用来给CO2恒温;温度计用来控制恒温水套中的水温。对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当工质处于平衡状态时,其状态参数P、V、t之间有:F(p,v,t)=O或t=f(p,v)(1)本实验就是根据式(1),采用定温方法来测定CO2的p-v-t,从而找出CO2的p-v-t关系。实验中,压力计油缸送来的压力由压力油传入高压容器和玻璃杯上半部,迫使水银进入预先装了C02气体的承压玻璃管容器,Co2被压缩,其压力大小通过压力计上的活塞杆的进、退来调节。温度由恒温水浴供给的水套内的水温来调节。实验工质二氧化碳的压力值,由装在压力计上的压力表读出。温度由插在恒温水套中的温度传感器及数显温度表读出。比容首先由承压玻璃管内二氧化碳柱的高度来测量,而后再根据承压玻璃管内径截面不变等条件来换算得出。四、实验步骤1、按图一装好实验设备,并开启实验本体上的日光灯(目的是易于观察)。2、恒温水浴准备及温度调节:(1)、把水注入怛温器内,至离盖3050mm0检查并接通电路,启动水泵,使水循环对流。(2)、设置数字调节器,把温度调节仪调节至所需温度。(3)、视水温、环境情况,调节设定温度。(4)、观察温度,其读数的温度点温度设定的温度一致时(或基本一致),则可(近似)认为承压玻璃管内的COz的温度处于设定的温度。(5)、当所需要改变实验温度时,重复(2)(4)即可。注:当初使水温高于实验设定温度时,应加冰块进行调节。3、加压前的准备:因为压力计的油缸容量比容器容量小,需要多次从油杯里抽油,再向主容器管充油,才能在压力表显示压力读数。压力计抽油、充油的操作过程非常重要,若操作失误,不但加不上压力,还会损坏试验设备。所以,务必认真掌握,其步骤如下:(1)关压力表及其进入本体油路的两个阀门,开启压力计油杯上的进油阀。(2)摇退压力台上的活塞螺杆,直至螺杆全部退出。这时,压力计油缸中抽满了油。(3)先关闭油杯阀门,然后开启压力表和进入本体油路的两个阀门。(4)摇进活塞螺杆,使本体充油。如此交替重复,直至压力表上有压力读数为止。(5)再次检查油杯阀门是否关好,压力表及本体油路阀门是否开启。若均已调定后,即可进行实验。4、作好实验的原始记录:(1)设备数据记录:仪器、仪表名称、型号、规格、量程、等。(2)常规数据记录:室温、大气压、实验环境等参数。(3)测定承压玻璃管内Co2质量不便测量,而玻璃管内径或截面积(A)又不易测准,因而实验中采用间接办法来确定CCh的比容,认为CCh的比容VZ与其高度是一种线性关系。具体方法如下:a)已知CO2液体在20,9.8MPa时的比容u(20,9.8Mpa)=0.00117M3kg。b)实际测定实验在20,9.8MPa时的CO2液柱高度Aho(m)o*注意玻璃管水套上刻度的标记方法。c)Vv(20,9.8Mpa)=O.00117jmm_AhO7 0.00117 K(kgm2)其中:K即为玻璃管内CO2的质面比常数。所以,任意温度、压力下CO2的比容为:AV=机/AK(m3kg)式中,h=h-hoh任意温度、压力下水银柱高度。ho一承压玻璃管内径顶端刻度。5、测定低于临界温度t=20°C时的等温线。(1)将恒温器调定在t=20°C,并保持恒温。(2)压力从4.41MPa开始,当玻璃管内水银柱升起来后,应足够缓慢地摇进活塞螺杆,以保证等温条件。否则,将来不及平衡,使读数不准。(3)按照适当的压力间隔取h值,直至压力p=9.8MPa0(4)注意加压后CO2的变化,特别是注意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液化、汽化等现象。要将测得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一并填入表Io(5)测定t=25、27°C时其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的对应关系。6、测定临界参数,并观察临界现象。(1)按上述方法和步骤测出临界等温线,并在该曲线的拐点处找出临界压力PC和临界比容入,并将数据填入表1。(2)观察临界现象。a)整体相变现象由于在临界点时,汽化潜热等于零,饱和蒸汽线和饱和液体线合于一点,所以这时汽-液的相互转变不是象临界温度以下时那样逐渐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表现为渐变过程,而这时当压力稍在变化时,汽-液是以突变的形式相互转化。b)汽、液两相模糊不清的现象处于临界点的C02具有共同参数(PMt),因而不能区别此时C02是气态还是液态。如果说它是气体,那么,这个气体是接近液态的气体;如果说它是液体,那么,这个液体又是接近气态的液体。下面就来用实验证明这个结论。因为这时处于临界温度下,如果按等温线过程进行,使C02压缩或膨胀,那么,管内是什么也看不到的。现在,我们按绝热过程来进行。首先在压力等于7.64Mpa附近,突然降压C02状态点由等温线沿绝热线降到液区,管内Co2出现明显的液面。这就是说,如果这时管内的C02是气体的话,那么,这种气体离液区很接近,可以说是接近液态的气体;当我们在膨胀之后,突然压缩CCh时,这个液面又立即消失了。这就告诉我们,这时C02液体离气区也是非常接近的,可以说是接近气态的液体。既然,此时的C02既接近气态,又接近液态,所以能处于临界点附近。可以这样说:临界状态究竟如何,就是饱和汽、液分不清。这就是临界点附近,饱和汽、液模糊不清的现象。7、测定高于临界温度t=50°C时的定温线。将数据填入原始记录表1。五、实验结果处理和分析1、按表1的数据,如图三在P-V坐标系中画出三条等温线。2、将实验测得得等温线与图三所示的标准等温线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及原因。3、将实验测得的饱和温度与压力的对应值与图四给出的ts-ps曲线相比较。CO2等温实验原始记录表1t=20oCt=3.1(临界)t=50oCP(Mpa)hV=h/K现象P(Mpa)hV=h/K现象P(Mpa)hV=h/K现象进行等温线实验所需时间分钟分钟分钟9.80液汽/IX.7。C/IIIIIPfNIV?II汽液并V存口弋II10°C、III飞衮IIII、I4、77.847.386966.865.884.903.922.9400.0010.002160.0040.0060.0080.0100.012比容vm3Kg288ddw出图三标准曲线7.846.866.375.885.39490Z/K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tsC4、将实验测定的临界比容人与理论计算值一并填入表2,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临界比容VJm3Kg表2标准值实验值Vc=RTcZPcVc=38RTPc0.00216

    注意事项

    本文(新大工程热力学实验指导03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实验.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