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新大传热学实验指导07铂丝表面发射率的测定.docx

    • 资源ID:405226       资源大小:69.1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大传热学实验指导07铂丝表面发射率的测定.docx

    实验7钳丝表面发射率的测定实验目的1 .掌握热工实验技巧及有关仪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 .巩固辐射传热理论,学习测定发射率的实验方法;3 .定量测量伯丝表面在不同温度下的发射率,确定发射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实验原理在柱状玻璃真空腔内,放置圆柱形细长伯丝。腔的内壁2(凹表面)与腔内伯丝1(凸表面),组成两灰体的辐射传热系统,如图7T所示。图7-1两灰体组成的封闭腔系统图7-2实验台本体结构示意图如图7-2,真空腔为双层玻璃套,套中通冷却水。伯丝通电流,产生焦耳热,其热辐射被真空腔玻璃水套吸收。由传热学理论,表面1、2间的辐射换热量O1,?为A1(Eai-Ea2)A1n(4-T24)式中A、A2表面1、2的表面积,m2;Ebx.Eb2表面1、2的黑体辐射力,W/m2;£、B1表面1、2的发射率;Ti.T2一一表面1、2的温度,K;0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0=5.67×l-sW(m2K4)o钳丝表面积A较小,即AVVA2,AiA20,因而有l,2=lAl-TJ=AooG4一/)因此,只要测出粕丝与真空腔的辐射换热量01,2、柏丝的表面积A和温度/、真空腔内表面的温度72,即可由式(7-3)求得粕丝表面的发射率/。(一)的丝表面温度。的测定在实验台中,钳丝本身既是发热元件,又是测温元件。测温采用电阻法,钳丝表面温度可以通过下式求得Rt-RQROa式中KO伯丝0°C时的电阻,=0.28():R1一一柏丝尸C时的电阻,oa一一钳丝的电阻温度系数,=3.9×103(loc)o(二)玻璃表面温度G的测定由于空腔内表面2的热流密度小,而水与玻璃的热容又较大,故冷却水的温度变化不大,直接可用水套出口水温代替空腔内表面的温度右,实验时,用玻璃温度计测量。(三)辐射换热量。1.2的测量测量伯丝实验段的电压U和电流/,计算可得笛丝的焦耳热量QQ=IU(7-5)该热量。包括两部分,即销丝实验段与空腔内壁的辐射传热量01,2,以及销丝实验段端部引线导热而损失的热量。实验段外的伯丝部分,由于也产生热量,可认为其表面温度与实验段相近,通过这部分的导热损失可忽略不计。导热损失主要由电压引线产生,其热量损失主要和引线的导热系数、表面发射率、平均温度、两端温差、表面积、长度及空腔环境有关。由于环境温度、引线温度和两端温差,与实验段产生热量。及传热温差Af=O-G成比例,故辐射传热量可写为12=BQ(7-6)式中,8为系数,通过大量实验得B=exp(0.00377Z-4.074)(7-7)上式适用范围为AZ=Ioo500”C,冷却水为室温。实验装置实验设备包括辐射实验台本体、直流稳压电源、电位差计、直流电压表等,系统接线如图7-3所示。图7-3测量系统连接示意图实验台本体为钳丝封闭在真空玻璃腔内,真空腔内真空度达5x107CmHg。柏丝直径d=0.2mm,实验段通过测量,其表面积为4=6.28xl()Tm2.同钳丝两端相连的引线,是与玻璃具有同样膨胀系数的鸨丝,鸨丝与电源相连接。另外,在柏丝实验段还引出两根引线,用来测量实验段电压。钳丝实验段焦耳功率的。大小是由稳压电源来调节的,调节范围为25V、0.5-LOAo实验内容(一)仪器调整1 .按图7-3连接各个设备,注意电位的高低和仪表的正负极对应,不要接反。2 .选择电流表量程为IA。调节稳压电源输出,从0.5A开始至1A,每隔0.1A设置一个测量工况。钳丝电流由电流表读出。按照电位差计操作说明,校正及初步测试钳丝实验段电压。3 .在每个实验工况,待伯丝温度稳定后(此时电位差计读书也稳定不变了),记录钳丝实验段电压U、电流/、出口水温。4 .选择另一工况,重复上述步骤,测试另一温度下的钿丝发射率与。最后,在坐标纸上做出的丝发射率叫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注:在100500°C之间,伯丝的发射率与温度之间近似为线性关系。(二)测量数据表7-1试验数据记录实验次序电流I(A)电压U(V)电阻R1()温度。()温度G()发射率£110.520.630.740.850.961.0注意事项1 .输入伯丝的电流不得超过1.0A。2 .实验中,断续接通电位差计的检流计,防止检流计过载。一旦检流计过载,需等待一会儿,使过载保护放电完成后,才能继续使用。3 .不要长时间接通大电流。实验完成后,应及时切断电源。4 .小心保护玻璃真空腔,防止打破玻璃腔,失去真空。5 .整个实验完成后,一定要取出电位差计的干电池。数据处理1 .伯丝表面温度。的计算钳丝电阻:(7-8)K=Ull(Q)式中/伯丝实验段的电流值,A;U柏丝实验段的电压值,Vo伯丝表面温度:_Ri-RqROa(OC)(7-9)式中RO一钳丝在0°C时的电阻,R0=0.28();a一一钳丝的电阻温度系数,=3.9×10-3(loc)o2 .辐射传热量0"的计算伯丝实验段焦耳热量:Q=IU(W)(7-10)钳丝辐射传热量:、,=BQ(W)(7-11)式中B修正系数,B=exp(0.00377Al-4.074);N一一传热温差,Af=AT2();t1出口水温,o3 .伯丝发射率£的计算钳丝发射率:(7-12).2,A10(r4-T24)式中A1伯丝实验段表面积,A1=6.28×10-5(m2):0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0=5.67×10-8w(m2K4T1伯丝表面温度,K;T2出口水温,K<.问题思考L如果玻璃真空腔失去真空,会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4 .伯丝的辐射热量是否被玻璃水套完全吸收?是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注意事项

    本文(新大传热学实验指导07铂丝表面发射率的测定.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