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docx

    • 资源ID:405869       资源大小:78.90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docx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贵港消防网发表日期:2004年12月7日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29-96制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文的要求,由电力工业部负责主编,具体由电力工业部东北电力设计院会同电力工业部华东电力设计院、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经建设部1996年7月22日以建标1996429号文批准,并会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火电厂和变电所防火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鉴于本规范系初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希冀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电力工业部东北电力设计院(长春市人民大街118号,邮政编码130021),并抄送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电力工业部1996年7月目次1总则2发电厂建(构)筑物的火灾危(Wei)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3发电厂厂区总平面布置4发电厂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和建造构造4.1 主厂房的安全疏散4.2 其他厂房的安全疏散4. 3建造构造5发电厂工艺系统5. 1运煤系统5.2锅炉煤粉系统5.3 点火及助燃油系统5.4 汽轮发机电5. 5辅助设备5.6 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5.7 电缆及电缆敷设5.8 火灾探测报警与灭火系统6发电厂消防给水和灭火装置6.1 普通规定6.2 厂区室外消防给水6.3 室内消防给水6. 4室内消防给水管道、消火栓和消防水箱6.5 固定灭火装置6.6 消防水泵房6.7 消防车6.8 消防排水7发电厂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7. 1采暖7.5 空气调节7.6 电气设备间通风7.7 油系统通风7.5其他建造通风8发电厂消防供电及照明8.1 消防供电8.2 照明8.3 消防控制9变电所9.1变电所建(构)筑物火灾危(Wei)险性分类、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及消防道路9.2 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9.3 电缆及电缆敷设9.4 主要生产建(构)筑物9.5 消防给水9.6 消防供电及照明1总则1.0.1本条规定了本规范制订的目的、方针、原则和指导思想。我国的发电厂与变电所火灾事故自1969年11月至1985年6月的15年间,在比较大的多起火灾中,发电厂的火灾占87.9%,变电所的火灾占12.l%o发电厂的火灾事故率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占主要地位。而发电厂和变电所发生火灾后,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很大,直接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为了确保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建设和安全运行,防止或者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好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火设计是必要的。在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火设计中,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从全局出发,针对不同机组发电厂和不同电压等级及变压器容量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火设计。1.0.2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合用范围。发电厂从3MW至600MW机组的范围较大,变电所从35kV至500kV的电压范围也较大,发电厂发生火灾的主要部位是在电气设备、电缆和油系统,变电所发生火灾的主要部位是在变压器等地方。因此,做好以上部位的防火设计对保障发电厂的变电所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但对于不同发机电组的发电厂和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所需根据其容量大小,所处环境的重要程度和一旦发生火灾所造成的损失等情况综合分析,做出适当的防火设施设计标准。做到既技术先进,又经济合理。本条规定了本规范合用于新建、扩建的发电厂的防火设计和新建地上变电所的防火设计。对于发电厂的改建工程和变电所的扩建、改建工程,由于情况比较复杂,应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是否参照新建、扩建的发电厂和新建的变电所进行防火设计。1.0.3本条规定了发电厂和变电所有关消防方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时的采用原则。防火设计涉及法律,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时一定要谨慎而积极,必须具备实践总结和科学试验的基础。在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火设计中,要求设计、建设和消防监督部门的人员密切配合,在工程设计中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做到防患于未然,从积极的方面预防火灾的发生和蔓延。这对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发电厂的防火设计标准应从技术、经济两方面出发,正确处理生产和安全、重点和普通的关系,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先进防火技术。切实做到既促进生产,保障安全,又方便使用,经济合理。1.0.4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火设计涉及面较广,本规范还不能将其各类建造、设备的防火防爆等技术全部内容包括进来。因此,在进行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火设计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要符合国家现行的城市煤气设计规范、氧气站设计规范、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2发电厂建(构)筑物的火灾危(Wei)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2.0.1厂区内各车间的火灾危(Wei)险性基本上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造设计防火规范第3.1.1条分类。建(构)筑物的最低耐火等级按国内外火力发电厂设计和运行的经验确定。现将发电厂有关车间的火灾危(Wei)险性说明如下:主厂房内各车间(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集中控制楼或者集中控制室)为一整体,其火灾危(Wei)险性绝大部份属丁类,仅煤仓间的运煤皮带层,其生产的火灾危(Wei)险性属丙类。运煤皮带层均布置在煤仓间的顶层,其宽度与煤仓间宽度相同,普通为13.5Onl摆布,长度与煤仓间相同。运煤皮带层的面积不超过主厂房总面积的5%,故将主厂房的火灾危(Wei)险性定为丁类。主厂房的集中控制楼内普通都布置有蓄电池室。蓄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有氢气漏出,故其火灾危(Wei)险性应属甲类。近年来,有些电厂采用不产生氢气的蓄电池,在蓄电池室中都有良好的通风设备,蓄电池室与其他房间之间有防火墙分隔。蓄电池室所占面积不到主厂房面积的1%,故不影响主厂房的火灾危(Wei)险性。材料库中可能存放部份润滑油,故属丙类。材料棚库中主要存放钢材、水泥、大型阀门等,故属戊类。2.0.2厂区内建(构)筑物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与普通建造物的性质一样,建造设计防火规范已对这些性能作了明确规定,故按建造设计防火规范执行。2.0.3近几年来,随着大机组的浮现,厂房体积也随之增大,采用金属墙板围护结构日益增多,故提出本条。2.0.4主厂房跨度较大,工期紧,普通均采用钢屋架,从过去发电厂火灾情况调查中可以看出,汽轮机头部油箱、油管路火灾较多,但除西北其电厂外,其他火灾直接影响面较小,没有烧到屋架。如某电厂汽轮机头部油系统着火,影响半径5m摆布。目前200MW以上机组汽机房柱距普通为9m和12m,考虑火灾对两、三桶屋架可能有影响,因此在汽轮机头部油箱及油管道附近的金属构件上刷涂料,以提高其耐火极限,以便有时间灭火,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在主厂房的夹层往往采用钢柱、钢梁现浇板,为了安全,在上述范围内的钢梁、钢柱应采取保护措施,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没有因火灾造成钢梁、钢柱的破坏。故其耐火极限有所放宽。2.0.5集中控制室、主控制室、网络控制室、汽机控制室、锅炉控制室、计算机房等是发电厂的核心,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限制上述房间的可燃物放烟量,以减少火灾损失。2.0.6集中控制室和计算机室等集中控制楼内的隔墙,是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或者房间隔墙,考虑控制楼是电厂的核心部份,使墙的耐火极限达到Ih又没有什么艰难,因此较建造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适当提高,以减少火灾损失。2.0.7调查资料表明,发电厂的火灾事故中,电缆火灾占的比例较大。电缆夹层又是电缆比较集中的地方,因此适当提高了隔墙的耐火极限。发电厂电缆夹层普通位于控制室下边,往往采用钢梁浇制板,如发生火灾将直接影响控制室地面。某电厂电缆夹层发生火灾,因钢梁刷了防火涂料,因此钢梁没有破坏,只发生一些变形。很快就修复了。因此要求钢梁进行防火处理,以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2. 0.82.0.10屋内卸煤装置的地下室往往与地下转运站或者运煤地道相连,地下室面积较大,且无法作防火墙分隔,考虑生产工艺的的实际情况,又下地室正常情况下惟独一二个人在工作,所以地下室最大允许占地面积有所放宽。对东北地区近几年新建的几个发电厂的卸煤装置地上、地下建造面积的统计如表1:部份发电厂卸煤装置地上、地下建造面积表1I地下建造面积I地上建造面积I号I建筑物IIII(2)I(f2)II1IIIII双鸭山电厂卸煤装置I1743I2823|IIIII2IIIII双鸭山电厂1号地道I292III3IIIII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卸煤装置I2223I3127|I4IIIII铁岭电厂卸煤装置I1899I3167|IIIII5IIIII铁岭电厂1号地道I234IIIIIII6IIIII铁岭电厂2号地道I510IIIIIII7IIIII大庆自备电站卸煤装置I2142I3659|IIIII8IIIII大庆自备电站地下转运站I242II从表1中可以看出,卸煤装置本身,地下部份面积惟独2000/2摆布,但电厂的卸煤装置往往与1号转运站、1号地道连接,两者之间又不能设隔墙,为满足生产需要,故提出丙类厂房地下室面积为300Onf2。主厂房面积较大,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往往是将汽机房和除氧间看做一个防火分区,目前大型电厂一期工程就是4X300W,其占地面积多达10000m2以上,由于工艺要求不能再分隔。主厂房高度虽然较高,但普通汽机房惟独3层,除氧间、煤仓间也惟独5、6层,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有些层没有人,运转层也惟独十多个人。况且汽机房、锅炉房里各处都有工作梯,可供疏散用。建国40多年还没有因主厂房没有防火隔墙而造成火灾蔓延的案例。根据电厂建设的实践经验,普通不超过6台机组。汽机房往往设地下室,根据工艺要求,普通每台机之间可设置一个防火隔墙。在地下室中有各种管道,电缆、废油箱(闪点大于60C)等,正常运行情况下地下室无人值班,因此地下室占地面积有所放宽。2.0.11根据发电厂生产工艺要求,普通汽机房与除氧间管道联系较多,看做一个防火分区;锅炉房和煤仓间工艺联系密切,二者又都有较多的灰尘,划为一个防火分区;集中控制室是电厂的核心,有控制设备、计算机房等,普通都有相对独立性,可与汽机房、锅炉房用防火隔墙分开。但煤斗层无法用防火墙,故在条文中没提防火分区,只提出用不燃烧材料作隔墙。主厂房各车间应看成防火分区,隔墙应是防火墙。故要求运转层以下纵向隔墙耐火极限为4ho上部有些地方无法满足4h要求,且运转层的火灾较少,故没有提耐火极限要求,在工程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可能作防火墙。3发电厂厂区总平面布置3.0.1发电厂厂区的用地面积较大,建(构)筑物的数量较多,而建(构)筑物的重要程度、生产操作方式、火灾危(Wei)险性等主面的差别也较大,因此根据上述几方面划分厂区内的重点防火区域。这样就突出了防火重点,做到火灾时能有效控制火灾范围,有效控制易燃、易爆建造物,保证电厂正常发电的关键部位的建(构)筑物及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相应减少电厂的综合性损坏。所谓“重点防火区域”是指在设计、建设、生产过程中应特殊注意防火问题的区域。提出“重点防火区域”的概念的另一目的,也是为了增强总图专业设计人员从厂区整体着眼的防火设计观念,便于厂区防火分区的划分。美国的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规范(NFPA850)(1990年版)第3章“电厂防火设计”中也对防火区域的划分做了若干规定。按贵重程度划分,主厂房是电厂生产的核心,环绕主厂房划分为一个重点防火区域。层外配电装置区内多为带油电器设备,且母线与隔离开关处时常闪火花。其安全运行是电厂及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应划分为一个重点防火区域。点火油罐区普通贮存可燃油品,包括卸油、贮油、输油和含油污水处理设施,火灾几率较大,应划分为一个重点防火区域。按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WCi)险性划分,乙快站、制氢站为甲类,制氧站为乙类,其应各划分为一个重点防火区域。据调查,电厂的贮煤场常有自燃现象,特别是褐煤,自燃现象较严重,应划分为一个重点防火区域。消防水泵房是全厂的消防中枢,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应划分为一个重点防火区域。据调查,由于工艺要求,有些电厂将消防水泵同生活水泵或者循环水泵布置在一个泵房内,这也是可行的。电厂的材料库及棚库是贮存物品的场所,同生产车间有所区别,应将其划分为一个重点防火区域。重点防火区域的划分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技术经济政策、设备及工艺的发展水平、生产的管理水平及火灾扑救能力等因素决定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上述各方面的发展,也将相应变化。3.0.2重点防火区域之间的间距,指两区域边缘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区域之间设置消防车道或者消防通道,便于消防车通过或者停靠,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地控制火灾区域。3. 0.4厂区内一旦着火,则邻近城镇、企业的消防车必前来支援、营救。那时出入厂的车辆、人员较多,如厂区惟独一个出入口,则显紧张,可能延长营救时间,增加损失。当厂区的二个出入口均与铁路平交时,可执行建造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消防车道应尽量短捷,并宜避免与铁路平交。如必须平交,应设备用车道,两车道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一列火车的长度。3. 0.5火力发电行业多年的设计实践是在主厂房、贮煤场和点火油罐区周围设置环形道路或者消防车道。山区发电厂的主厂房、点火油罐区和贮煤场设环形道路确有艰难时,其四周应设置尽端式道路或者通道,并应增设以回车道或者回车场。建造设计防火规范及石油库设计规范中对环形消防车道设置也作了规定,综合上述情况,作此条规定。3. 0.8本条是根据火力发电行业多年的设计实践编制的。企业所属的消防车库与为城市服务的公共消防站是有区别的。因此不能照搬消防站的有关规定。3. 0.9汽机房、屋内配电装置楼、主控制楼及网络控制楼同油浸变压器有着密切的工艺联系,这是发电厂的特点。如果拉大上述建造同油浸变压器的间距,势必增加投资,增加用地及电能损失。根据发电行业多年的设计实践经验,将油浸变压器与汽机房、屋内配电装置楼、主控制楼及网络控制楼的间距,同油浸变压器与其他的火灾危(Wei)险性为丙、丁、戊类建造的间距要表(表3.0.12)区别对待。因此,做此条规定。3. 0.10本条的规定基于以下原因:L点火油区贮存的油品多为渣油和重油,属可燃油品,该油品有流动性,着火后容易扩大蔓延。2 .围在油区围栅(或者围墙)内的建(构)筑物应有卸油铁路、栈台、供卸油泵房、贮油罐,含油污水处理站可在其内,也可以其外。围栅及围墙同建(构)筑物的间距,普通为5m摆布。布置在厂区内的油区,应设置L5m高的围栅(见图1);布置在厂区边缘上的油区,其外侧应设置2.5m高的实体围墙(见图2)o3 .石油库设计规范附录一:名词解释中对“石油库”的定义是“收发和储存原油、汽油、煤油、柴油、喷气燃料、溶剂油、润滑油和重油等整装、散装油品的独立或者企业附属的仓库或者设施”O石油库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中第1.0.2条,“本条所指的石油库包括独立经营的石油库(如商业、转运、储备和军用等石油库)及工业、交通、农林等部门的企业附属石油库(如炼油厂、石油化工厂、油气田、长距离输油管线、发电厂、钢铁厂,等单位的附属石油库)。建造设计防火规范第4.4.9条,第4.4.5条,第4.4.2条的注中都写有防火间距,可按石油库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发电厂点火油罐区的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3.0.12本条是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建造设计防火规范的原则规定,结合发电厂设计的实践经验,依照发电行业设计人员已多年掌握的表格形式编制的。条文中的发电厂各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表是基本防火间距,现行的国家标准建造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在某些特定条件下防火间距可以减少的规定对本表同样有效。本表中未规定的有关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造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4发电厂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和建造构造4.1 主厂房的安全疏散4.1.1 主厂房按汽机房、除氧间;锅炉房、煤仓间;集中控制楼三个车间分,每一个车间面积都很大,为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故要求每一个车间不应小于两个安全出口,在某些情况下,特殊地下室可能有一定艰难,所以提出两个出口可有一个通至相邻车间。4.1.2 主厂房集中控制室是电厂的生产运行指挥中心,又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为保护人员安全疏散,故要求有两个安全出口。4.1.3 从运行人员工作地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其长短将直接影响疏散所需时间,为了满足允许疏散时间的要求,所以计算求得由工作地点到安全出口允许的最大距离。根据资料统计,在人员不太密集的情况下,人员的行动速度按60mmin,下楼的速度按15mminm计。300W和600MW机组的司水平台标高约为60m,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运行人员到这里巡视,从司水平台下到底层,梯段长度约为60m,所需时间大约为4mino如果允许疏散时间按6min计,则在平面上的允许疏散时间还有2min,考虑从工作地点到楼梯口以及从底层楼梯口到室外出口两段距离,每段按一半计算,则从工作地点到楼梯的距离应为60m摆布。为此,我们认为从工作地点到楼梯口的距离定为50m比较合理。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主厂房内的运行人员多数都在运转层的集中控制室内,从运转层下到底层最多需要Imin,集中控制室的人员疏散到室外,共需2.5min摆布,彻底能满足安全疏散要求。4.1.4 主厂房中人员较少,如按人流计算,门和走道都很窄。根据门窗标准图规定的模数,所以规定门和走道的净宽不宜小于09m和1.4m。4.1.5 主厂房虽然较高,但普通也惟独56层。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人员很少,厂房内可燃的装修材料很少,厂房内除疏散楼梯外,还有不少工作梯,多年来都习惯作开敞式楼梯。在扩建端都布置有室外钢梯。但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人员扑救,故要求至少应有一个楼梯间通至各层和屋面。其他楼梯可作成净宽不小于0.8m的钢梯。4.1.6 当单机容量较大时,集中控制室不放在除氧煤仓间框架中,往往独立设置一栋集中控制楼。每层面积较大,且均形成一个独立体,因此,要求有一部楼梯通至各层,便于疏散。此外,集中控制室和电缆夹层也都和汽机房相连,汽机房空间较大,楼梯也较多,实际是集中控制楼的第二安全出口,彻底可以满足疏散要求。4.1.7 主厂房的运煤胶带层较长,普通在固定端和扩建端都有楼梯,中间楼梯往往不易通至胶带层,因此要求有通至锅炉房或者除氧间、汽机房屋面的出口,以保证人员安全疏散。4.2 其他厂房的安全疏散4.2.1碎煤机室和转运站每层面积都不大,过去工程中均设置0.8m宽钢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也惟独一两个人值班。况且还有栈桥也可以作为安全出口利用。所以设一个净宽不小于0.8m的钢梯是可以的。42.2屋内配电装置楼,当室内装有每台充油量大于60kg的设备时,其火灾危(Wei)险性属于丙类,按建造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安全疏散距离,对一、二级建造应为60m,故提出安全出口的间距不应大于60m。4.2.3电缆隧道火灾危(Wei)险性属于丙类,安全疏散距离应为80m,但考虑隧道中疏散不便,因此提出间距不超过75m。4.2.4屋内配电装置室长度超过7m时,设两个安全出口是电气工艺设计的需要。4.2.5卸煤装置和翻车机室地下室火灾危(Wei)险性属丙类,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惟独一两个人,为安全起见,所以提出两个安全出口通至地面。4.2.6运煤系统中地下构筑物有一端与地道相通,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所以要求在尽端设一通至地面的安全出口。4.2.7电厂中普通建造物与工业厂房基本相同,因此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造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4.3建造构造4.3.1主厂房的电梯是设在锅炉房内的独立主体,锅炉房是一个大空间。锅炉房火灾较少,如果发生火灾也不会象普通建造物那样使电梯井变成火灾蔓延的通道。锅炉房又多是钢柱、钢梁,如果发生火灾,单独保护一个电梯也无用,况且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锅炉房上部惟独一两个人巡视。所以对电梯的围护结构放宽要求。4.3.2因主厂房比较高大,锅炉房很高,上部有天窗排热气,还有室内吸风口在吸风。因此主厂房总是处于负压状态,即使发生火灾,火焰也不会从门内窜出。所以对歇息平台没作特殊要求。4.3.3主厂房室外楼梯是供疏散和消防人员从室外直接到达建造物起火层扑救火灾而设置的。为防止楼梯坡度过大、楼梯宽度过窄或者栏杆高度不够而影响安全,因此作此规定。4.3.4变压器室、屋内配电装置室、发机电出线小室火灾危(Wei)险性属丙类,火灾危(Wei)险性较大,因此要求用丙级防火门。主厂房各车间的隔墙不彻底是防火墙,为安全起见,要求用丙级防火门。电缆夹层、电缆竖井火灾危(Wei)险性属丙类,且火灾危(Wei)险性较大,而里面又时常无人,为防止火灾蔓延,因此要求用丙级防火门。4.3.5为避免发生火灾时,由于人员惊慌拥挤而使内开门扇无法开启,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因此要求门向疏散方向开启。屋内配电装置室中间隔墙,考虑两个房间都可能发生火灾,人员可能向两个方向疏散,作双向弹簧门便于疏散。4.3.6主厂房与控制楼、生产办公楼间往往有天桥联结,为防止火灾蔓延,所以设门,可以作钢门、铝合金门。4.3.7蓄电池室、通风机室及蓄电池室前套间均有残存氢气的可能,火灾危(Wei)险性较大,应采用向外开启的防火门。4.3.8厂区中主变压器火灾较多,变压器本身又装有大量可燃油,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很大,又有爆炸的可能,所以,当变压器与主厂房较近时,汽机房外墙上不应设门窗,以免火灾蔓延到主厂房内。当变压器距主厂房较远时,火灾影响的可能性小些,可以设置防火门、防火窗,以减少火灾对主厂房的影响。4.3.9主厂房、控制楼等主要建造物内的电缆隧道或者电缆沟与厂区电缆沟相通。为防止火灾蔓延,在与外墙交叉处设防火墙相应的防火门。实践证明这是防止火灾篁延的有效措施。4.3.10汽机房和锅炉房间的墙上有不少管道相连,管道安装后孔洞往往不封或者封堵不好,易使火灾通过孔洞蔓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规定当管道穿过防火墙时,管道与防火墙之间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将缝隙填塞。4.3.11柴油发机电室火灾危(Wei)险性属丙类,且往往有油箱与其放在一个房间内,火灾危(Wei)险性较大,为防止火灾蔓延,要求作防火墙与其他车间隔开。4.3.12褐煤和高挥发分煤种容易自燃,造成火灾。目前采用钢结构的栈桥在不断增加,近年曾经有几次火灾造成栈桥塌落,因此要求采取防火措施。43.13材料库中的特种材料是指油漆、酒精、润滑油等,其存放量均较少,与普通材料同置一库中,为保证材料库的安全,所以规定用防火墙分隔。5发电厂工艺系统5.1 运煤系统5.1.1 贮煤场设备的防护。对于斗轮式堆取料机、运载桥等大型设备,应配备手提式灭火器。因为这些设备是沿轨道挪移的,位置有其不确定性。火灾的隐患多半存在于设备配置的电气设备上,由于设备自身防护的要求和火灾突发性的特点,对灭火器的基本要求是:机动性强,有效性高(干粉或者卤代烷)和具有一定的作用半径。5.1.2 由于电厂燃用煤种不同,本条重点列出了对于燃用褐煤或者高挥发分煤种堆放所采取的措施,对于燃用其他非自燃性的煤种可参照进行。贮煤场的贮煤在设计上应采取下列措施,以降低火灾的危(Wei)险性。L对于燃用褐煤或者高挥发分易自燃煤种,由于其总贮量水平低(通常为1015d锅炉耗煤量),翻烧的频率较高,为利于自燃煤的处理,推荐采用较高的回取率,应不低于70%。2 .根据V电力网和火力发电厂省煤节电工作条例总结的经验,化学性质不同的煤种应分别堆放,在贮煤场容量计算上,应按分堆堆放的条件确定贮煤场的面积。3 .为减缓煤堆的氧化速度,视不同的煤种采用最有效的延迟氧化速度的建堆方式,可采用分层压实、喷水、洒石灰水等方式。4 .煤堆内的温度60作为管理基准,当大于此温度时,应进行翻烧、燃用或者喷水降温,喷水降温系统可以和煤场喷水抑尘系统共用,不另行增设。5 .1.3本条是对运煤系统,承担煤流转运功能的各种型式的煤斗的设计,为使其活化率达到100%,避免煤的长期积累引起自燃而做出的规定。5.1.4运煤系统运输机落煤管转运部位,为减少燃煤撒落和积累的措施是:L增大头部漏斗的包容范围。2 .采用双级合金清扫器。3 .设置导流挡板,增加物料的对中性。4 .与导煤槽连接的落煤管采用矩形断面。5 .采用拱型导料槽增大其空间利于粉尘的沉降。6 .承载托辐间距加密并采用45°槽角托辑。7 .必要时设置助流设施。以往转运点的设计,由于运输机三类部件标准偏低,导致撒料、积料严重,特殊是对于燃用易自燃煤种,沉积阴燃在运输机尾部,加之长期得不到清理形成自燃。这是造成发电厂多起烧毁胶带重大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制定重点反事故措施非常必要。5.1.5从电力安全生产出发,数十年来总结出的经验是:“装有煤气红外线的解冻库,必须制定有关防火防爆的安全规程”。解冻库以北方寒冷地区设置为主,发电厂早期解冻库的热源主要为蒸汽,近年来采用蒸汽与热风混合加热居多,采用煤气或者红外线作为热源较少。冶金、焦化部门由于具备高炉煤气的条件,应用相对较多。煤气红外线解冻库加热特点是:在解冻车辆两侧面,煤气经无焰燃烧后产生的红外线被煤介质吸收,而车辆底部则采用煤气有焰燃烧。考虑到这些加热特点,对车辆的防护范围及材料做了规定。5.1.6运煤系统的转运站、碎煤机室以及地下部份转运站设置的除尘设备,其电气设备,主要指配电盘和操作箱,其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5.1.9自身磨擦升温的设备是导致运煤系统发生火灾的隐患。近年发电厂运煤系统的火灾事故中,不少是由于胶带改向滚筒被拉断,胶带与栈桥钢结构直接磨擦发热而升温,引起堆积煤粉的燃烧,酿成烧毁胶带及栈桥塌落的重大事故。鉴于此,对带式运输机安全防护设施做了规定。5.1.10高挥发分易自燃煤种,按国家煤炭分类,挥发分大于37%的长烟煤属高挥发分易自燃煤种。对于挥发分为28%37%的烟煤,在实际使用中具有自燃性亦应视做高挥发分易自燃煤种,应采用难燃胶带。事实上难燃胶带也是可以燃烧的。只无非火源切断后能自行熄灭或者延迟燃烧速度而已。对于难燃胶带国内目前有两种型式。其一为PVC型(聚氯乙烯织物整芯输送带),另一种为PVC型(带有覆盖橡胶层的聚氯乙烯织物芯带)称为橡胶型难燃带,除具有与PVC型等同的安全防火性能外,且具有大运量、高强度、合用于长距离寒冷地区和输送倾角大的环境,能延长使用寿命。因此推荐采用橡胶型PVC难燃胶带。5.1.11运煤系统多灰尘且潮湿(指地下部份),电气设备外壳必须达到防尘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电工产品外壳防护等级的有关规定。我国标准是等效采用IEC529-76,其防护等级至少要达到IEC54级。但目前国产“Y”系列电动机外壳防护等级通常在IP44级以下,若采用IP54级需特殊定货且价格较高,因此本条未作硬性规定。对于燃用褐煤或者高挥发分易自燃煤种宜采用IP54级。而对于其他煤种则可采用IP44级。5.1.12目前运煤系统配置的通信设备具有呼叫、对讲、传呼及会议功能。当发生火灾警报时,可用本系统报警及时下达处置命令,因此可不必单独设置防火用通信系统。5.1.13近年来筒仓的方案在发电厂的建设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单仓贮量由初期的500t发展建成IOOOOt级的大型筒仓。特殊是对于贮存褐煤及高挥发分易自燃煤种的筒仓,应对仓内温度、可燃气体及粉尘浓度等进行必要的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利安全运行。国内已有筒仓爆炸事故的先例,充分说明制定一些安全措施十分必要。鉴于国内目前对可燃气体和粉尘尝试的监测,尚无足够的运行经验,暂未列入本规范,其余对温度的监测,设置喷水降温、防爆门和通风设施均做了规定。5.2锅炉煤粉系统5. 2.1关于元煤仓和煤粉仓的设计规定:1 .不间断而可控制的向磨煤机内供煤,是减少煤粉系统着火和爆炸的重要措施。本条对元煤仓和煤粉仓设计的要求主要是为避免由于设计的不合理,运行中发生堵煤、积粉而引起爆炸起火。2 .经过细粉分离器分离下来,进入煤粉仓的煤粉,其颗粒尺寸绝大部份为0.2mm以下,是最易爆炸的煤粉。而粉仓内积粉阴燃、漏风以及有一定浓度的可燃混合物,是煤粉仓发生爆炸起火的重要因素。设计的煤粉仓内壁不平整、光滑,运行中会浮现积粉的死角。粉仓受潮、受热其内壁会因结露而粘附煤粉,久之,这些积粉就会发生阴燃。若设计的粉仓结构不严密,运行中仓内有空气进入会加速已阴燃煤粉的燃烧,当遇有粉仓在低粉位进粉运行时,所形成的有爆炸浓度的粉尘空间,就会被高落差进粉所扬起的已燃烧的煤粉所点燃,而发生爆炸起火。煤粉仓发生爆炸时,其顶盖及四角受到的冲击力最大,它是粉仓的薄弱部位,故要求顶盖与四角应有整体的坚固性。此外,为防止运行中有空气漏入,粉仓设计还要有很好的严密性。5.2.2本条从防火需要出发,要求煤粉管道的流速应等于或者大于输送煤粉所要求的最低流速,以防止由于沉积煤粉的自燃而引起煤粉系统内的爆炸而造成的火灾。此外,由于煤粉管道设计不严密,特殊是有法兰连接时,运行中会有煤粉外漏,当漏出的煤粉在制粉偶尔锅炉房内形成有爆炸浓度(0.306kgm3)的粉尘空间时,若遇有明火(如电焊火花、电火花、吸烟以及沉积在设备、管道和厂房建造件上的阴燃煤粉的飞扬)就会被点燃而引起爆炸起火。为此,本条对管道设计流速及严密性提出了要求。5.2.4 用于本锅炉或者相邻锅炉制粉系统之间转运煤粉的输送机,是非连续运转的机械,在其停运期间,里面剩余的煤粉普通都无法清扫干净,在其输送挥发分较高的粉状燃料时,特殊是当其煤粉水分又较高时,会有部份煤粉粘附在输送机内的部件上,时间久了会产生阴燃,并被带进煤粉仓内。此外,在制粉系统其他设备发生积粉和阴燃的煤粉也会通过转运设备送进粉仓内,这些阴燃的煤粉若在粉仓内遇有高浓度的气粉混合物时,即会发生着火和爆炸,故做此规定。在1990年第六次修订版的前苏联燃料输送、粉状燃料制备和燃烧设备的防爆规程中第2.41条规定:“对新设计的制粉系统,在磨制气煤、长焰煤、褐煤时,禁止设置用于制粉系统间煤粉转送的螺旋输粉机”。我国电力部门的多年运行实践也证明,200MW及以上机组的锅炉,当采用易爆煤种时,可不设螺旋输粉机。5.2.5 为防止防爆门爆破时排出物伤人或者烧坏设备及抽出燃油枪时,油滴到其下方的人员或者设备上造成伤害,故做此规定。5.2.6煤粉系统爆炸而引起的火灾是燃煤电厂运行中常发生且具有很大危害的事故。为防止或者限制爆炸性破坏可以从如下方面采取措施:1 .煤粉系统设备、元件的强度按小于最大爆炸压力进行设计的煤粉系统设置防爆门。2 .煤粉系统按惰性气氛设计,使其含氧量降到爆炸浓度之下。3 .煤粉系统设备、元件的强度按承受最大爆炸压力设计,系统不设置防爆门。关于防爆门的装设要求及煤粉系统抗爆设计强度计算的标准各国有所差异。前苏联较多利用防爆门来降低爆炸对设备和系统的破坏,1990年最新出版的燃料输送、粉状燃料制备和燃烧设备的防爆规程中,对防爆门装设的位置、数量以及面积选择原则等都有详细的规定。而美国、德国则多采用提高设备和部件的设计强度来防止爆炸产生的设备损坏,仅在个别系统的某些设备上才允许装设防爆门。我国目前尚未正式颁布有关制煤粉系统防爆方面的设计规程或者规定。以往工程设计中多是借用前苏联的标准。本条规定参考了前苏联1990的出版的燃料输送、粉状燃料制备和燃烧设备的防爆规程。5.2.8煤中的挥发分含量是区分煤的类别的主要指标。挥发分对制粉系统爆炸又起着决定因素。当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19%时,就有可能引起煤粉系统的爆炸。而挥发分的析出与温度有关,温度愈高挥发分愈容易被析出,煤粉着火时间越短,越能引起煤粉混合物的爆炸。为此,本条根据磨煤机所磨制的不同煤种,参考了1992年发布的电力行业标准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及1980年出版的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等有关资料,根据电厂实践,规定了磨煤机出口气粉混合物的温度值。5.3 点火及助燃油系统1. 3.3本条所指的加热燃油系统,主要有为铁路油罐车(或者水运油船)的卸油加热,储油罐的保温加热以及锅炉燃油火嘴的供油加热等三部份用的加热蒸汽。重油在空气中的自燃着火点为250°Co而含硫石油与铁接触生成硫化铁,粘附在油罐壁或者其他管壁上,在高温作用下会加速其氧化以致发生自燃。此外,加热燃油的加热器,一旦由于超压爆管,或者焊(胀)口渗漏,油品喷至遇有保温破损处的温度较高的蒸汽管上容易引起火灾。我国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中规定:“加热燃油的蒸汽温度不超过250”;前苏联版热工手册中的重油设施有关规定中,用于加热油罐车(或者油船),储油罐和燃油加热器的蒸汽参数:压力为781274kPa,温度为200250C°根据我国的实践,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做了本条规定。5. 3.4地上设置的钢油罐,设置固定式喷水冷却装置的主要目的,一是在油罐发生火灾时,起隔离防护和冷却降温作用,以防火势藁延,其次,在气温较高的炎热季节,特殊是我国南方一些电厂,地上设置的钢油罐,长期受阳光照射,罐内油品容易超温引起火灾,特别是当油罐内有大量锅炉热回油时都会引起罐内油品温度过高而引起火灾。当油罐高度超过15m时,消防人员用以扑救油罐火灾冷却用的挪移式水枪,其喷水时的上倾角要超过45°,甚至大于60°,使消防人员难以进行操作。为此本条规定:地上设置的钢油罐其高度超过15m时,宜设置固定式喷水冷却装置。6. 3.5油罐运行中罐内的气体空间压力是变化的,若罐顶不设置通向大气的通气管时,当供油泵向罐内注油或者从油罐内抽油时,罐内的气体空间会被压缩或者扩张,罐内压力也就随之变大或者变小。如果罐内压力急骤下降,罐内形成真空,油罐壁就会被压瘪变形;若罐内压力急骤增大超过油罐结构所能承受的压力时,油罐就会爆裂油品外泄易引起火灾。如果油罐的顶部设有与大气相通的通气管,来平衡罐内外的压力,就会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7. 3.7为了供给电厂锅炉点火和助燃油品的安全和减少油品损耗,参照石油库设计规范第4.1.11条的规定而制定本条。这样,除会增加油品的呼吸损耗外,由于油流与空气的磨擦,会产生大量静电,当达到一定电位时就会放电而引起爆炸着火。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的条文说明介绍,1977年和1978年上海和大连某厂从上部进油的柴油罐,都因油罐在低油位,高落差的情况下进油,先后发生爆炸起火事故,故制定本条规定。8. 3.10沿地面敷设的油管道,容易被碰撞而损坏发生爆管,造成油品外泄事故,非但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而且遇明火还易发生火灾。为此,要求厂区燃油管道宜架空敷设。并对采用地沟内敷设时提出附加条件。9. 3.11本条规定的“油管道及阀门应采用钢质材料。,,”其中包括储油罐的进、出口油管上工作压力较低的阀门。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考虑地处北方寒冷地区的电厂储油罐的进出口阀门,在周围空气温度较低时,如发生保温结构不合理或者保温层脱落破损,阀门体外露,会使阀门冻坏。此外,当油管停运需要蒸汽吹扫时,普

    注意事项

    本文(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