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详细版).docx
-
资源ID:40796
资源大小:20.8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详细版).docx
2022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详细版)为全面做好我市农业农村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近期省市新冠防控视频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关工作部署,本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抓紧推进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准备,聚焦动物疫病防控、“菜篮子”安全、稳产保供等农业农村工作重点,进一步强化常态化防控举措,有效遏制疫情传播和扩散,确保农业农村工作平稳、有序。二、强化常态化防控举措(一)坚持预防为主,接种“社会疫苗”1.持续开展宣传教育。加强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防治知识和防控指引宣传,引导公众树牢“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养成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公勺公筷、保持社交距离、加强通风消毒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全面提升我镇居民健康素养,提高自我防护能力。2 .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将预防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持续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继续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治理、菜市场和村庄居民点等重点场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病媒生物防制等,做好住宅小区公共区域保洁消毒工作。3 .有序实施疫苗接种。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总体方案和省市县新冠疫苗接种实施方案要求,分阶段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实现应接尽接、应快尽快、有序安全。(二)加强院感防控全面落实“三口、三关、三防、三消”院感防控工作要求,所有住院患者入院前必须进行核酸检测,实行非必要不陪护,确需陪护的按照“一患一陪一卡”落实,陪护人员均要核酸检测。医务人员每周进行两次抽样核酸检测。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所有医疗垃圾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封装后,规范进行收集、暂存,交医疗废物处置专业机构处置。(三)加强对外来人员管理。凡境外来普人员一律严格落实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社区健康监测的闭环管理措施。各村(社区)要做好外来人员摸底工作,密切掌握外来人员动态,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预案。加强宣传引导,鼓励企事业单位根据生产、工作情况和职工意愿,灵活安排休假,引导在外务工人员在春节期间就地过节,错峰返乡,减少把疫情带回农村的风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安排“点对点一站式”返乡免费专车,统一安排务工人员返乡。交通运输工具提供消毒液等便利服务,引导务工人员返乡途中全程戴口罩、坚持勤洗手,减少旅途疫情传播风险。务工人员返乡后要主动报告村(社区),尤其是近14天内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有涉及进口冷链食品储存、运输等从业史人员、或有其他流行病学史的,需第一时间向所在村(社区)、工作单位、所住宾馆报告,不能隐瞒行程,自觉配合做好扫码、测温、核酸检测、健康管理等措施,积极配合当地疫情防控工作。提倡村民非必要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有流感等症状尽量不参加。出现发热等症状后要自我隔离和报告,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在农村播散风险。(四)重点场所防控。各单元、村(社区)要督促辖区内的企业和学校等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做好村内企业、风景区、民宿、餐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养老院、学校、幼儿园、农贸市场、祠堂、宗教、民间信仰场所等重点场所进出人员的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储备必要的防护物资。控制重点场所人数数量,文化站、网吧、酒吧、KTV、洗浴等各类公共服务场所、上网服务场所、歌舞游艺场所、休闲娱乐场所一律严格控制接待规模,接待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75%。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一律限制瞬时客流量,减少人员聚集。餐饮场所一律严控就餐人员数量,餐桌之间距离不小于1米。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消毒灭源。抓好禽流感、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格落实生产环节及冻库冷链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加大屠宰环节检查力度。没有权威机构检测合格证明的进口冷链食品,一律不得在我镇上市流通。(五)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推进农村改厕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保持环境和家庭清洁卫生。提倡村民勤洗手、随身携带口罩并定期更换,保持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有封闭场所,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封闭场所且与他人距离小于1米时应当佩戴口罩。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清除病媒生物孽生地,降低传染病通过媒介传播风险。(六)少办、不办聚集性活动。倡导'特殊时间特殊方式过年”,各村要宣传简单过年,通过发布通知通告,发动理事会、老人会等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对游神赛会(营老爷、英歌舞等)、民间庙会、宗教宗族祭祀、祠堂(宗祠、祖屋)落成、新年祈福等聚集性公众活动,全镇范围内一律禁止举办。全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律取消集体团拜和大型慰问、联欢、聚餐、培训等活动,原则上不举办其他非必要的大规模聚集性活动。镇、村(社区)一律不得现场举办商业演出、大型体育文化活动、会市集市、展览展销、联欢会、游园会、“百家宴”等活动。民营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和群体原则上不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一律要报镇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批准,并且需制定完整防控方案,严格控制人数,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婚丧嫁娶能简办就简办,尽量少摆席、少串门、少走动,避免人群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七)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通过广播、流动宣传车、标语横幅、微信群、宣传画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增强村民防护意识和发热后第一时间报告、就诊意识。强化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多病共防措施,倡导养成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聚餐使用公筷、合理膳食、适度运动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可疑症状或有流行病学史,要及早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做好自我隔离,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呼吁村民要合理安排行程,减少不必要出行,鼓励春运期间错峰返乡。要在出行前充分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等级,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在搭乘火车、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长途出行时,全程要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八)应急准备。镇政府、各村(居)委会要根据防控工作安排,储备好防控物资,做好人员和技术等的应对准备。做好应急演练,提升防控能力。对春节期间的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发生疫情后的生产生活保障等做好应对准备工作。一旦发生本地疫情,村(居)委在属地防控指挥办的统一指挥下,做好防控单元和防控区域的封控;组织动员村民接受核酸筛查,做到应检尽检;负责对防控区域内隔离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和保障。三、及时处置疫情(九)快速响应。发生本地疫情后按照关于印发农业农村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通知(普农函(2020)24号)开展应急处置。各村(社区)发现疫情后要立即上报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并积极配合做好应对工作。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要迅速组织调派疫情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环境消杀、社区防控等工作队伍开展疫情防控,做好集中隔离、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等应对工作。(十)疫点管控。各类场所一律严格执行戴口罩、测温、扫码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通风、消毒、卫生清洁等制度。在疫情发生后,疫情防控指挥机制要科学划定风险等级区域,管控区域范围可精准划至最小单元(如居民小区、楼栋、自然村组等),根据病例的活动轨迹和活动过的场所适当扩大防控区域范围。依法依规按程序报批后采取交通管制、停工停业停学等措施。对最小防控单元人员实行居家隔离,禁止人员进出,取消所有聚集性活动。规范设置进村检疫点,落实出入人员测温、询问、登记、扫码、消毒等措施,并提前做好隔离期间村民的物资供应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村(居)委会要协助将新发现的核酸检测阳性者,转运到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规范治疗。(十一)流行病学调查。镇、村(社区)和村医要积极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争取最短时间摸清病例活动轨迹,判定、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协助疾控机构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将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进行网络报告。对于公安轨迹定位较为宽泛,存在较多视频监控盲区的地域,应充分发挥群防群控的力量。通过发布公告、村(社区)发布通告等宣传形式鼓励村(居民)主动报告(自己或他人)接触到个案及流行病学调查重点对象的活动轨迹和活动场所。协助调查分析可能的感染来源、甄别密切接触者,摸清传播链。(十二)核酸筛查。镇卫生院要检查备足新冠病毒核酸采样设备物资。协助市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快速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依托医疗卫生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根据人群可能感染的风险高低,按照密切接触者、重点人群、全体村民等顺序依次开展核酸检测筛查,及时发现并管控感染者。必要时组织开展多次核酸筛查,排除潜在风险。(十三)人员管控。按照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重点人群三层排查机制要求,初步评估判定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第一时间采取人员管控措施。对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隔离期间第1、4、7、14天接受核酸排查。必要时对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采取集中隔离;一般接触者交由村(居)委进行居家隔离,接受第1天、第14天两次核酸检测;对防控区域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排查,做好自我健康监护。(十四)隔离医学观察。原则上,市、镇一级人员在市集中隔离场所隔离医学观察,村一级人员实施居家单人单间隔离医学观察。各村(社区)和村医要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机制要求,利用闲置房等资源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等。按照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关于印发广东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同住人员健康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粤卫疾控函(2020)229号)要求,除“三类人群”外,集中隔离人员应严格执行单人单间隔离,隔离点驻点医生加强隔离人员的健康监测,向其强调出现不适及时上报,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送医排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做好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做好手卫生。对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通过发放告知书、悬挂公示牌、每日上门等方式,强化落实单人单间隔离、体温监测等措施,每日早晚检测2次体温并上报村(居)委。建立帮扶制度,由村(社区)分别组建爱心服务队,主动问询、及时协调解决隔离人员困难。(十五)医疗救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要求,及时转诊可疑病例。镇卫生院要在相对独立区域设置发热诊室和留观室,可通过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等方式,对所有前来就诊的发热患者提供核酸检测和血常规检查服务。对于疑似病例可转至县级后备医院排查,核酸检测阳性者要尽快安排救护车转运至市级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十六)对口帮扶。镇卫生院要加强对各卫生站、个体诊所的指导和巡查,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水平。(十七)环境消杀。各村(社区)要对公厕、快递集散地等易出现疫情传播的重点公共场所,制定专门的消毒工作方案,设立专门值班员,负责消毒和秩序管理工作。对确诊和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行动轨迹进行全链条、彻底消杀。对生活垃圾应当消毒并外运集中处理,对隔离人员产生垃圾集中消毒、封存,做好集中医学观察场所污水消毒处理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由相关部门处理。四、加强保障(十八)组织领导。建立镇干部分包村、村级干部分包户的网格分包体系,落实行政村、自然村网格化防控管理,强化冬春季、节假日等重点时段防控。落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发挥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健全村公共卫生委员会,强化乡村卫生健康治理,组织村民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十九)物资和人员保障。镇人民政府负责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经费支持和物资保障,加大对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医务人员新冠肺炎防控技术与院感防控培训力度,统筹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护物资和工作经费。镇、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要在县级指挥部的统筹下在疾控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有关指引及时完善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并配合开展演练,确保应对有序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