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课程案例:“最美逆行者”的朋友圈.docx
-
资源ID:409148
资源大小:15.31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德法》课程案例:“最美逆行者”的朋友圈.docx
德法课程案例:“最美逆行者”的朋友圈“妈妈,你一定要打败病毒怪兽!”一位福建援鄂医护人员把自己母子的对话发在了朋友圈。她的孩子看到妈妈身穿防护服的照片,虽然不太了解其中的危险,但还是贴心地为妈妈加油鼓劲。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医护工作者,朝着同一个目的地进发,他们被誉为“最美逆行者”。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副主任贾明是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中年龄最大的一名队员。2003年,SARS爆发,他瞒着父母,踏上抗击SARS的战场;17年后,他再次奔赴湖北抗击疫情。“别叫我天使,因为我没有翅膀!别称我英雄,因为我也心存畏惧!没有大道理也没有豪言壮语,这是职责所在!”出发前,他在朋友圈写道。“那一刻好难,护目镜起雾后,37人次的血我们抽了2小时”这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重庆大坪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长黄舒发出的一条朋友圈。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进病房,睡觉也要保持警觉状态一一这是黄舒在救治一线的真实情况。为了确保早上7点准时进入医院红区病房(直接和患者接触的污染区域),黄舒等人5点半就起床,提前到病区穿好三级防护装备。“工作13年来,这一项最简单的操作对我而言是那样艰难,我一边宽慰病人请他们多点耐心,另外也在心底要求自己一定要准确无误,不能发生扎错、扎穿和多次抽血的失误J黄舒说,她们凭借多年的经验找准位置后果断扎针,最终没有发生一次失误。1月28日晚8时许,山西省援鄂医疗队队员、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张燔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信息,配图是几张眼镜店的照片。疫情发生后,44岁的张燔主动提交申请要求上一线。当赶赴湖北省天门市妇幼保健院投入工作后,张蟠发现大家穿脱防护服时,戴着的眼镜特别不方便,极易造成污染,便决定到附近的眼镜店重新配镜。想不到眼镜店老板得知他们身份后,坚持不肯收取任何费用,还连连说道:“湖北人民感谢你们,你们是最辛苦的!”“临行前,孩子说来盘炒年糕,我知道孩子是想留下妈妈的味道J江西省第一批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南昌市第三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赵琳的朋友圈里,一盘年糕、两张母子相依的照片,看了让人泪目。在武汉市第五医院工作的第三天,赵琳收到了18岁的儿子写给她的信:“妈妈,加油!当你累了仰望天空的时候,请相信,每一个患者也在仰视着,在寻找着希望。爷爷的身体很好,家里的物资也很充足,在前线奋战,不用担心家里!等你回来,我做炒年糕给你吃J“大夜班结束,谈谈夜班注意事项”“终于可以休息一下,接班的同志们辛苦了”“感恩我亲爱的战友,武汉我们一起加油”“待春暖花开的时候,胜利就不远了”。难得休息片刻的援鄂医护工作者们在朋友圈互相鼓励着。(资料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0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