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

    • 资源ID:411782       资源大小:623.35K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

    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预案编号:DAJDHJYA202201预案版本号:2022年第一版预案颁布日期:2022年12月8日预案实施日期:2022年12月8日编制单位: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人民政府(加盖公章)第一章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11.4 工作原则21.5 应急预案体系31.6 事件分级51.6.1 社会联动级(I级)51.6.2 街镇级(级)51.6.3 村社级(In级)5第二章街镇基本信息62.1 街镇基本情况61.1 .1地理位置71.2 1.2自然环境72.2 环境风险源及环境保护目标92.2.1 移动环境风险源92.2.2 固定环境风险源92.2.3 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及环境保护目标102.2.4 水环境风险受体及环境保护目标10第三章组织机构与职责123.1 常态下日常管理机构123.2 事故状态下应急组织机构123.2.1 应急组织机构组成123.2.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13第四章预防与预警174.1 预防174.2 预警174.2.1 预警条件174.2.2 预警分级174.2.3 预警方式与内容184.2.4 预警的发布与解除184.2.5 预警行动19第五章信息报告与通报215.1 报送途径215.2 报告内容215.2.1 信息初报215.2.2 信息续报215.2.3 信息通报225.2.4 信息上报22第六章应急响应与处置措施236.1 应急响应236.1.1 响应条件236.1.2 响应分级236.1.3 响应程序236.2 应急启动276.3 应急措施27631现场污染处置286.3.1 转移安置人员306.3.2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306.3.3 市场监管和控制316.3.4 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316.3.5 维护社会稳定316.4 应急监测316.4.1 开展应急监测程序316.4.2 监测一般原则326.4.3 监测方案336.4.4 监测信息报告及评估336.5 应急终止336.5.1 终止条件346.5.2 终止程序346.5.3 终止后的行动34第七章善后处置357.1 现场保护357.2 污染物处理357.3 生态恢复357.4 善后357.5 事件调查情况通报357.6 奖惩367.7 经验总结36第八章应急培训和演练378.1 应急预案培训378.1.1 应急人员的培训378.1.2 对社区、村居或周边人员及相关方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378.2 应急预案演练378.2.1 演练方法378.2.2 演练频次398.2.3 演练要求398.2.4 演练内容398.2.5 演练参与人员398.2.6 演练总结40第九章保障措施419.1 通信与信息保障419.2 应急队伍保障419.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419.4 经费保障419.5 交通运输保障419.6 技术保障42第十章应急预案管理4310.1 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新4310.2 应急预案备案4310.3 应急预案的发布与实施43第十一章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完善计划44第十二章附录4512.1 附图4512.2 附件45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规范应急程序,明确职责,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能力,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口);(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6)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8)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9)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10)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公告(2017)11号,2018年7月26日修正);(I1.)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2)9号);(12)重庆市水污染防治条例(2020年10月1日);(13)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7年3月29日);(1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21);(15)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1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12月7日修订)。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但渡镇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以及但渡镇行政区域外发生的、可能影响但渡镇环境安全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包括:(I)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毒有害物品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过程中由于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2)工业生产过程中,因生产装置、污染物防治设施、设备等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3)影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周边空气质量、土壤环境的突发环境事件;(4)其它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突发环境事件等。本预案不适用于辐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辐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作为专项预案另行编制。1.4 工作原则(1)坚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本镇实际的原则坚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管理工作要求,充分结合本镇实际,与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情况和现有应急处置能力相适应。(2)坚持救人第一,环境优先的原则坚持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在事故发生前做好预防措施,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营救受伤群众,组织疏散撤离和采取措施保护受侵害环境内其他人员安全,同时,在环境事故面前,环境优于财物。(3)坚持先期处置、防止危害扩大的原则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4)坚持快速响应、科学应对的原则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应急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能力,依法规范应急工作。确保施救方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坚持事故应急与事故预防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镇安全建设,提高公众整体素质,增强但渡镇的安全保障能力。(5)坚持应急工作与岗位职责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资金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充分利用专业应急队伍力量,引导、鼓励、培育和发挥辅助应急力量的作用。1.5 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属于环境应急综合预案(不适用于辐射类),主要包括但渡镇行政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以及但渡镇行政区域外发生的、可能影响但渡镇环境安全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原则、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应急基本程序与要求,各类事件情景下的污染防控措施、责任人员与工作流程等。本预案与其他预案衔接关系如下:(1)与辖区企业和长寿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衔接突发环境事件一般会对外环境造成污染,由于权限、职责、工作范围的不同,上级预案应该在指挥、措施、程序等方面为下级预案留有“接口”,确保上下级预案有机衔接,下级预案服务于上级预案编修。(2)与长寿区龙溪河但渡镇水厂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衔接在发生自然灾害、饮用水源污染等与环保共生的突发事件时,应结合相关预案,提出协同处置措施,保障人力、技术资源等及时到位。(3)与周边接壤街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衔接与周边街镇应急预案从职责、内容到程序实现有机衔接,确保跨区域联动措施具体、及时、快捷、可行、有效。应急预案衔接体系见图I-Io图1.1.预案衔接体系图1.6 事件分级本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严重程度,分为社会联动级(I级)、街镇级(级)和村社级(In级)三个级别。161社会联动级(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社会联动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造成跨街镇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及以上群体影响的;(2)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4)其他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辖区或辖区外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外部力量和资源进行处置的紧急事件。162街镇级(级)发生在本辖区,且事故影响范围不会波及到周边街镇,需要调动全街镇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处置的环境污染事件。1.6.3村社级(In级)发生在本辖区,事故影响范围不大,只需调动村(社区)的力量和资源即可进行处置的环境污染事件。第二章街镇基本信息2.1 街镇基本情况但渡镇,隶属于重庆市长寿区,地处长寿区东部,东、南邻涪陵区李渡街道,西与凤城街道为毗邻,西北与长寿湖镇接壤,北与邻封镇为邻,距长寿区人民政府驻地6千米,区域总面积57.4km2o但渡镇基本信息情况见表2-1o表21但渡镇基本信息情况一览表街镇名称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行政区划代码地理位置长寿区东部行政区域面积57.4km2常住人口18343人下辖社区三堡石社区下辖行政村曾祠村、双河村、但渡村、升高村、龙寨村、兴同村、楠木院村、未名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龙溪河但渡镇水厂水源地保护区、龙溪河烟坡庙山水厂水源地保护区(其中烟坡庙山水厂取水口位于凤城街道)交通道路G319、长涪高速、渝利铁路境内工业园区I所属管理机构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人民政府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04529U类型党政机关办公地址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开发区正街1号邮政编码401251联系电话但渡镇区位图见图2-1。万顺镇洪湖镯葛兰镇渡舟街i1.八颗镇海棠侦云台镇石堰镇龙河慎双龙慎邻封镇但渡镇云集!长寿湖I图21但渡镇区位图2.1.1 地理位置长寿区隶属重庆市,地处重庆腹心,襟长江而临主城,介于东经106°49'707。27',北纬29°43'30°12'之间。古属巴国枳邑,原名乐温县。因县民多高寿,于公元1363年改置长寿县。位于重庆市主城东北隅,属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地跨长江南北,东南接壤涪陵区,西南与渝北区、巴南区为邻,东北接垫江县,西北与四川省邻水县相接。距重庆主城区50余千米。但渡镇,隶属于重庆市长寿区,地处长寿区东部,东、南邻涪陵区李渡街道,西与凤城街道为毗邻,西北与长寿湖镇接壤,北与邻封镇为邻,距长寿区人民政府驻地6千米,区域总面积57.4平方千米。下辖8个行政村以及1个社区居委会,分别为曾祠村、双河村、但渡村、升高村、龙寨村、兴同村、楠木院村、未名村、三堡石社区。(1)地形地貌地质长寿区地形、地貌以丘陵、平坝为主,属川东平行岭谷弧形褶皱低山丘陵区。长寿区地貌发育深受地质构造和岩性的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貌形态,地貌以中山为主,地势波状起伏,高低相间。区域内出露分布的地层均属于深积岩类。长寿区地质构造上属于川东褶皱带的一部分,以褶皱结构为主。其主要构造是呈北东一南西走向的背斜和向斜,两者相间排列。大背斜紧凑、陡峻,向斜舒缓开阔。剖面上表现为“阻隔式”构造形式,平面上具有雁形排列特征。区域构造属新华夏构造体系川东褶皱带。位于明月峡背斜南段东翼,地层呈单斜造。岩层倾向85°130°,平均109°;倾角11°47°,平均25°。节理裂隙不发育,两组裂隙产状240oN63°,67oN78°,分布间距约13m,微张开,一般无充填物。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地质构造简单,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和断层。根据历史资料,该区无破坏性(灾害性)地震。但渡镇地处单面斜浅丘地带,地势南高东低;地形分为山地、丘陵;最高点位于倒庄天,海拔773米;最低点位于龙溪河,海拔199米。(2)气候长寿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冬暖春早,无霜期长,降水充沛,云雾多,日照少,风速小等特点。根据长寿区气象站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7.4,极端最高气温42.3°C,极端最低气温-2.3°C,年均相对湿度81%,年均降雨量1158.8mm,年均总云量8成以上日数223天,年均雾日数54天,年均日照时数1215.0时,多年平均气压970hpa,年均风速1.38ms,最大风速22.7ms,主导风向为NNE风,频率33.0%o但渡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6C,1月平均气温6.5C,极端最低气温-2.5(1975年12月);7月平均温度27.8C,极端最高气温42C(2006年8月);最低月平均气温4(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1°C(2006年8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1°C;生长期年平均322天;无霜期年平均330天,最长达365天,最短为280天;多年平均口照时数1182小时,年总辐射11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IIOo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52天,最多达172天(1982年),最少为129天(1966年);最大雨量1545亳米(1998年),最少雨量730亳米(I96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6月最多。(3)水文长寿区境内主要地表水系是长江。长江横贯长寿区西南部,由西南面扇沱乡入境,至南面黄草峡出境,流长20.9km。境内流域面积1442.65km2,成库前多年平均流量11500m3so水域面积18885亩,与境内12条小溪河构成灌溉网。长江寸滩水文站资料,长寿区境内历年长江最高洪水位197.16m,已建的三峡电站水库工程的常年蓄水位为175m,低于现有最高洪水位。长江最大含砂量10800gm3,最小含砂量为6gm3,平均含砂量806g°长江长寿水文站资料表明其近年最高水位174.23m,最低水位为142.01m。最大水位差为32.22m。但渡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主要河道有龙溪河;河流总长度16.2千米,河网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最大河流为龙溪河,从北至东流经龙寨、但渡村,境内长度9.5千米,流域面积18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128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南溪河、焦家河、河丰沟等。2.2 环境风险源及环境保护目标2.2.1 移动环境风险源危化品因其自身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在运输的时候属于一个移动的风险源,若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泄漏或是爆炸等情况,会使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环境,造成环境污染事件。但渡镇境内公路有国道G319、长涪高速以及乡村公路,过境铁路有渝利铁路。境内危化品运输多为陆路运输,无水路运输。2.2.2 固定环境风险源固定风险源包括:(1)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涉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附录A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即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尾矿库;(4)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5)加油站、加气站等。以上企业(设施)若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因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违法排污等原因,可能导致环境风险物质直接或间接进入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事件。据调查,但渡镇境内各种类型的企业单位合计约13家,其中一般环境风险的企业有3家,不涉及环境风险企业有10家,无较大、重大环境风险企业。表22辖区内一般环境风险源企业一览表企业名称地理位置坐标风险物质种类Q值风险等级国家电投集团重庆狮子滩发电有限公司回龙寨电站但渡镇龙寨村龙溪河中下游E107°9'52.91"N29°51'2.99"绝缘油:20t废油:0.5ItQ=0.82一般但渡污水处理厂长寿区但渡镇但渡村E107°7'40.02”N29°49,31.6,次氯酸钠:05tQ=0.1一般中国石油但渡加油站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下洞街H号E107°8'3.72"N29°48'8.24汽油:10.5t柴油:31.68tQ=0.016一般2.2.3 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及环境保护目标但渡镇大气环境风险受体主要为居住区、医疗卫生单位、文化教育单位和行政机关单位,辖区人口总数约18343人。表23辖区大气环境风险受体统计结果一览表序号类型受体名称规模中心经纬度联系人联系电话1居民点三堡石社区2241人E107o8'9.55;N29o49'49.47”张雪莲2曾祠村2831人E107o8'0.29,f;N29o50'29.48"向利平3双河村1176人E107°9'42.6;N29o49'48.35"周海全4但渡村2346人E107o9'42.6"N29o49'48.35”刘云秀5升高村1784人E107o8'34.81;N29o48'55.24”喻凤6龙寨村3357人E107o10,3.8;N29o51,3.78,杨志彬7兴同村1183人E107o11'34.11;N29o50,20.6"王水泉8楠木院村1647人E107o11'47.78”;N29o49'21.27”方颖9未名村1778人E107o8'50.96"N29o51'20.24”戴永强10医疗卫生单位但渡镇卫生院30床E107o8'16.06”;N29o49,49.86”陈斌全11化育位文教单但渡镇九年制学校学生近160人E107°8'19.5”;N29°49,47.7"黄伟2.2.4 水环境风险受体及环境保护目标但渡镇水环境风险受体统计情况见表2-4o表24辖区水环境风险受体统计结果一览表序号名称涉及村、社村级河长联系电话备注1龙溪河龙寨村杨志彬长江一级支流未名村戴永强曾祠村向利平但渡村刘云秀三堡石社区张雪莲2但渡河双河村周海全龙溪河一级支流兴同村王水泉龙寨村杨成中但渡村吕朋举3焦家河未名村王小容龙溪河一级支流4滴水岩河沟楠木院村方颖但渡河一级支流兴同村袁盟5老岩沟楠木院村袁建民但渡河一级支流双河村杨薪渝6未名河曾祠村张永刚龙溪河一级支流未名村周力7汪家沟双河村周海全龙溪河一级支流升高村喻凤8烂泥沟楠木院村唐家茂但渡河一级支流兴同村袁盟9高家坝河升高村骆平龙溪河一级支流10半边街河沟兴同村王水泉但渡河一级支流11河风沟升高村喻凤龙溪河一级支流但渡村刘云秀12王家河清龙寨村谢旺龙溪河一级支流13阴家沟双河村周海全但渡河一级支流兴同村王水泉14呆沟曾祠村李红梅龙溪河一级支流15长寿区龙溪河但渡镇水厂水源地但渡村、三堡石社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6龙溪河烟坡庙山水厂水源地但渡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7楠木院森林公园楠木院/森林公园第三章组织机构与职责3.1 常态下日常管理机构日常状态下,但渡镇设有日常环保工作小组,并设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环境应急办公室”),设在但渡镇建设环保服务中心办公室。日常环保工作小组组成及工作职责见表3-1o表3-1但渡镇日常环保工作小组组成及工作职责一览表人员用1.构职务联系电话工作职责夏阳党委副书记、镇长/全面领导但渡镇口常环保工作;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队伍;组织应急预案编制、修订与演练;指导加强但渡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陈尹党委副书记/分管农业农村、水利、生态环境、河长制工作,加强农村、河流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建设彭渝副镇长/分管消防安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防止因火灾、自然灾害引发次生环境污染事件李文宪副镇长/分管农村公路建设、市政、环卫、综合执法工作金瑜宣传统战委员/负责组织开展环境应急知识宣传,提高企业和群众环境安全意识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能力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村镇规划、村镇建设、市政公用、交通建设等工作,防止道路运输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财政所/负责环境应急专项经费的保障与管理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管理等职责,协助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安全生产日常监督工作,防止因生产安全事故和消防事故引发环境污染事件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林业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水土保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污染防治、防汛抗旱等工作建设环保服务中心(环境应急办公室)/负责市容市貌(含村容村貌)、环境卫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监测防治、交通建设和道路绿化养护及交通运输等工作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依法接受委托,集中行使依法授权或委托本级的农林水利、环境保护领域的行政执法权3.2 事故状态下应急组织机构3.2.1 应急组织机构组成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但渡镇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为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指挥机构。镇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自动转换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长,副组长自动转换为应急指挥部副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处置组、应急监测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舆论引导组和医疗救护组,应急指挥部按照职责分工和协同联动工作需要,可视情况派出专项工作组,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民政和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财政所、应急管理办公室、农业服务中心、建设环保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9个村社、派出所、卫生院等有关负责人和相关领域专家。但渡镇应急组织机构情况见图3-1。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党委书记副总指挥:党委副书记、镇长综合协调组现场处置组应急监测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舆论引导组医疗救护组图31应急组织机构结构图3.2.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1)应急指挥部收集、掌握事件有关信息,决定启动相关预案或采取措施,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负责指挥、调度有关队伍、专家、物资、装备;决定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闭和对交通实行管制等强制性措施;向镇政府、区政府报告突发环境事件情况和应对情况,传达贯彻执行镇政府、区政府有关指示、命令。(2)综合协调组负责事件现场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处理,组织编制环境事件报告;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区政府报送信息,协调环境应急处置力量;依照有关规定开展事件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总结经验教训;对环境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开展评估;传达应急指挥部指令,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3)现场处置组及时赶赴现场,指导、协调事发地责任部门对突发环境事件实行快速、高效的先期处置;负责监督事件责任单位落实处置方案提出的各项措施,消除污染危害;关闭污染源,安全转移各类污染物、清除现场污染物、控制事故扩大和蔓延;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4)应急监测组组织专家会商,联系外部监测单位及时赶赴现场,制订监测方案,实施应急监测,进行污染动态预测预警,提出应急处置建议,编写监测快报报综合协调组、现场处置组;依据监测结果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决策提出建议;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5)警戒疏散组负责设置事故现场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负责事故现场交通管制和疏导,组织人员有序疏散,保护现场财产安全,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抢险救护工作顺利开展。(6)后勤保障组负责抢险救援及事故调查人员的生活保障,保障现场抢险的电力、通讯、水、气供应;提供必要的办公用品和交通、通信工具、器材;抢险物资、材料准备;负责应急仪器设备及其他物资的管理,确保随时启用;负责协调、落实应急期间的物资供应;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7)舆论引导组负责按照及时主动、正确引导、严格把关原则,经应急指挥部审核同意,及时按规定通过新闻媒体发布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的相关信息,监控、引导社会舆情,维护社会稳定。(8)医疗救护组负责组派医疗卫生救援专家与应急队伍,调集医疗、防疫器械和药品,开展受伤(中毒)人员救治和卫生防疫等紧急医学救援工作;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转运救治重伤人员,并提供医疗救治中必要的技术支持。各小组组成及职责见表3-2,具体人员及联系电话见附件1和附件2。表32突发环境事件处置队伍组成一览表应急组织机构日常职务应急职责应急组织机构日常职务应急职责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党委书记统一指挥调度应急工作副总指挥党委副书记、镇长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工作,总指挥不在情况下代行其职责综合协调组组长党委副书记统筹安排各项综合事务组员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办公室主任收集事件信息,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协调调度各方力量参与应急处置;依照有关规定开展事件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总结经验教训;收集现场情况,负责信息上报、情况通报,传达上级批示指示,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办公室工作人员1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办公室工作人员2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1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2现场处置组先期处置组各村(居)干部对发生在本村(社区)的HI级突发环境事件全权进行处置;对发生在本村(社区)的II级或1级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先期处置,待专业应急处置队伍赶到时,并入专业应急处置队伍现场处置组1组长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对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处置技术进行研判,制订处置方案组员应急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1负责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的污染源切断、污染物转移,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应急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2应急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3现场处置组2组长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对水环境污染事件及野生动植物破坏事件开展事态分析,研判处置技术,制订处置方案组员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1负责农、牧、渔业水环境污染事件和洪涝灾害造成的水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灭绝、种群大批死亡、物种受到破坏等情况的应急处置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2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3应急监测组组长副镇长1统筹安排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联系外部监测单位组员建设环保服务中心主任协助外部监测单位制定环境应急监测方案,明确监测方法;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明确监测点位和频次,做好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应急监测建设环保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警戒疏散组组长副镇长2统筹安排突发环境事件警戒疏散工作组员平安建设办公室主任负责设置事故现场警戒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负责事故现场交通管制和疏导,组织人员有序疏散,保护现场财产安全,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抢险救护工作顺利开展平安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1平安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2后勤保障组组长党政办公室主任统筹安排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工作组员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3负责提供应急救援资金,组织协调应急储备物资,调集应急救援装备,保障应急处置通讯畅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4应急组织机构日常职务应急职责财政所主任通;对灾民进行临时基本生活救助;为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人员提供食宿等基本生活保障以及必要的交通、通讯、防护等工具器材财政所工作人员1舆论引导组组长宣传统战委员统筹安排突发环境事件舆论引导工作组员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拟写新闻通稿,组织事件进展、应急工作开展等情况的权威信息发布及相关应急新闻报道;收集舆情和社会公众动态,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回应社会关切,组织做好媒体和记者的现场采访服务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1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2医疗救护组组长副镇长3统筹安排突发环境事件医疗救护工作组员民政和社区事务办公室主任组织开展伤病员医疗救治、应急心理援助;指导和协助开展受污染人员的去污洗消工作;提出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建议;禁止或限制受污染食品和饮用水生产、加工、流通和食用,防范因突发环境事件造成中毒事件等民政和社区事务办公室工作人员1民政和社区事务办公室工作人员2民政和社区事务办公室工作人员3第四章预防与预警4.1预防(1)建立了环境风险源档案。有关办公室(中心)、执法大队对区域内生产、销售、运输、贮存或使用危险化学品,产生、运输或处置危险废物,以及涉及重金属排放等环境风险源、危险区域、重点流域进行了调查、登记,定期检查、监测、监控,并监督有关企业和单位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2)风险企业制定了环境风险巡查制度,定期排查环境风险隐患,并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生态环境局审核备案。(3)在水库、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划定了防护范围,在环境敏感区域设立了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并在水源地取水口和保护区设置了视频监控预警设施,在各地表水体设置了监测断面,确保及时发现突发环境污染事故。(5)对企业和机关部门定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应急管理培训,开展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建立了环境风险防范专项资金和应急响应储备金制度。4.2预警4.2.1 预警条件当出现以下情形,应急指挥部应及时组织风险评估,根据预测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启动预警:(1)出现事件征兆,辖区内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2)辖区内发生生产安全事件并可能导致次生环保事件的;(3)收到上级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4)与本镇相关联的地区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并可能对本镇环境或公共安全等产生影响。4.2.2 预警分级可以预警的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紧急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轻重程度,分为In级、H级和I级,依次用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I级为最高等级。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预判,并启动相应预警。当环境质量超过国家和地方标准,发生严重环境污染时,镇政府应组织相关办公室(中心)、站所密切监测污染状况,及时启动预警响应。表41预警分级一览表预警级别分级条件HI级(黄色)预警预计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危害不严重,仅调动村(社区)的力量即可进行处置,事件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II级(橙色)预警情况比较紧急,可能发生或引发街镇级(级)突发环境事件的;事件已经发生,影响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造成跨区域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可能入河流(水库)的;环境污染可能导致人员死亡、中毒,需疏散、转移周边群众的;发生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造成较大直接经济损失的I级(红色)预警情况紧急,可能发生或引发社会联动级(I级)突发环境事件的;事件已经发生,影响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造成跨地界环境污染的;已出现人员伤亡的;需进一步扩大疏散、转移周边居民范围的;大量污染物已入河流(水库)的;污染物可能流入饮用水水源地的;重金属污染、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可能造成严重直接经济损失的4.2.3预警方式与内容预警的方式: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预警的内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的类型、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可能受影响面积及程度、潜在危害等情况。4.2.4 预警的发布与解除橙色和黄色预警信息由镇应急指挥部发布和解除,红色预警由镇应急指挥部向上级政府报告,上级政府应急指挥机构进行发布和解除。预警信息制作发布单位要密切关注事件进展情况,依据事态变化情况和专家组提出的预警建议,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将调整结果及时通报各相关办公室(中心)、站所。图4-1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图4.2.5 预警行动在确认进入预警状态之后,可视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响应。(2)指令各应急小组进入应急状态,实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3)赶赴现场先期开展应急监测、调查处置,采取措施防止次生、衍生污染事件的发生。(4)组织有关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进行研判,预估事件可能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视情况启动应急响应程序。(5)调配应急处置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应急处置的保障工作。(6)必要时,及时通过媒体向公众发布信息,加强舆情监测、引导和应对工作。第五章信息报告与通报5.1 报送途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涉事村社、企业或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向环境应急办公室(电话:)报告事态发展情况和先期处置情况。环境应急办公室接报后要立即核实情况,视情况向党工委、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报告,或向区生态环境局上报。有关企业或生产经营者也可通过区生态环境局值班电话向区生态环境局直接报告,电话:。5.2 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和续报。初报在发现或者得知突发环境事件后首次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事件发展情况后随时上报。5.2.1 信息初报事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