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医院扩建项目基坑支护设计说明.docx

    • 资源ID:413951       资源大小:75.47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院扩建项目基坑支护设计说明.docx

    5、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原则816、检测要求817.降水设计及施工工艺917.1降水设计917.2降水井施工工艺10-28基坑工程危险源102 9.应急处理措施113 10.其他11.4附件:1、计算书4图件目录-5序号图号名称备注5I1-1基坑周边环境图521-2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531-3基坑降水及监测点平面布置图642-1AB段支护结构图652-2BC段支护结构图662-3DEA段支护结构图672-4支护在配筋图782-5土钉墙支护剖面图792-6降水井结构图IO2-7沉砂池大样图8112-8网喷及锚杆大样图8122-9桩间网喷大样图1、前言1.1 工程概况1.2 设计依据2、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3、支护设计及护壁施工工艺3.1 基坑周边环境3.2 基坑支护设计3.3 排桩支护施工主要工序3.4 喷锚支护施工主要工序4、基坑监测4.1 基坑监测项目4.2 监测点布置要求4.3 水准基点及观测点的埋设4.4 仪器配备4.5 观测方法4.6 执行技术标准4.7 技术要求4.8 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4.9 沉降变形稳定性鉴别标准4.10 观测周期与次数4.11 资料提交情况4.12 基坑监测单位要求(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5)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19);(7)成都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DB51/T5072-2011);(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设部【2018】37号文:(9)四川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川建行规20183号;(10)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19);(H)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0);(1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13)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2014);(14)建筑与市政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JGJ111-2016);(15)成建安监发【2012】37号文件及成建安监发【2011】22号文(16)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17)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18)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2、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2.1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郸都区唐昌镇宁馨大道,现为空地,钻孔孔口标高600.34602.04m,最大高差约1.69m,地形较为平坦,地貌单元属岷江水系I级阶地。根据勘察成果,本项目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填土层(QD、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严M)组成。各土层特征由上往下描述如下:(一)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1、前言1.1 工程概况“第二人民医院扩建项目”该项目位于宁馨大道,建筑面积约28000平方米。项目拟建建筑物由1栋住院楼、纯地下室组成,设1层地下室。拟建物性质见表Io拟建物性质一览表1建筑物名称+0.00或设计地坪标高(m)地上层数地下室层数或深度或地下设备情况结构类型建筑高度(m)预估基底荷我(kPa)拟采用基础基础型式(哲定)预计基底标高(ra)住院楼601.506F-1F/6.30框架24.00160独立基础595.20纯地下室601.50/-1F/5.60框架/独立基础595.90备注:地基变形指标以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苑(GB50007-2011)的规定为准。受成都市郸都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委托,我院承担该项目的基坑支护设计任务。基坑支护结构使用年限应为1年。根据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20-2012)的规定,结合周边环境条件以及基坑开挖深度,综合确定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为保障周边建筑物的及基础安全施工,必须采取基坑支护措施。根据四川地区的基坑设计施工经验,本基坑采用排桩+±钉墙支护。1.2 设计依据(1)哪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扩建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2)哪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扩建项目基础平面布置图(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I20-2012);好。在场地内普遍分布,本次勘察未揭穿。2.2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条件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场地上部的人工填土层、粉土层中,靠大气降水渗透补给,以蒸发排泄为主,无统一地下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与孔隙潜水水力联系紧密,对基础施工影响较大;第四系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受大气降水、地下水径流及地表水河水补给,主要以地下径流排泄为主,丰水期与上层滞水水力联系较为紧密。(2)地下水位本次勘察期间为丰水期,在部分钻孔中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为3.304.30m,对应高程为597.59596.36m。(3)水文地质参数及变幅拟建场地的地下水年变化幅度为2.OOm左右,卵石层的渗透系数建议采用30.00mdo3、支护设计及护壁施工工艺3.1基坑周边环境拟建项目基坑北侧红线外为已建住院楼、西侧红线外为已建办公楼、南侧红线外为已建市政道路、东侧红线外为值班楼及景观绿地。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4.5m8.0m,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支护方案为排桩+土钉墙支护方案,本项目基坑支护属于临时性基坑支护措施,使用年限为1年。正式施工前应对周边管网布置进行复核,若有管网分布须知会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复核调整。杂填土():杂色,松散,稍湿,主要成分为黏性土,含少量建筑垃圾、卵石、植物根茎,结构松散,均匀性差,回填年限约5年。在场地内普遍地段分布,层厚1.10-2.70m,层底埋深1.10-2.70m,层底标高597.84600.46m。(-)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JR)粉土():灰黄色,稍密中密,稍湿,少量铁镒质氧化物,摇振反应一般,无光泽。在场地内局部地段分布,层厚L302.20m,层底埋深2.803.90m,层底标高596.62598.84m。卵石():灰色、灰黄色等,稍湿饱和,卵石母岩成分以岩浆岩和沉积岩为主,中风化微风化状,磨圆度中等,分选性较好,粒径一般约为3IOCnb少量大于20Cnb主要为砂土充填。该层在场区普遍分布。依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四个亚层。分述如下:松散卵石层(-1):卵石粒径一般在38cm,少量可达20Cm以上,含量约占总质量的5055%,排列混乱,颗粒间大多相互不接触,粒间由砂土、泥质等充填,充填程度一般。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1.403.6Onb层底埋深3.406.3Onb层底标高594.14597.37m。稍密卵石层(-2):卵石粒径一般在39cm,少量可达20Cm以上,含量约占总质量的5560%,颗粒部分接触,粒间由粘性土及砂土充填,充填程度较好。在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2.206.30m,层底埋深7.6011.80m,层底标高588.57593.33mo中密卵石层(-3):卵石粒径一般在39cm之间,少量可达20Cm以上,含量约占总重的6070%,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粒间由细砂及圆砾充填,充填程度良好。在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1.704.90m,层底埋深&20IL80m,层底标高589.02592.19m0密实卵石层(-4):卵石粒径一般在4IOem之间,少量可达20CIn以上,含量约占总重的70%以上,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粒间由细砂及圆砾充填,充填程度土钉墙支护段,预留工作面0.5m。(4)排桩设计本基坑AB、BC、DEA段采用排桩支护,排桩型式为圆桩,桩径LOm,桩心距2.0m,顶部设置冠梁,其中AB段悬臂段高度8.0m,嵌固段深度12m,BC、DEA段悬臂段高度4.5m,嵌固段深度7.5m。冠梁及桩身混凝土强度均为C30混凝土,冠梁宽度随桩径,高度均为0.6m,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主筋采用20mmHRB400钢筋,均匀配筋。桩间支护采用网喷,钢筋网采用网筋采用8HPB300,间距250X25Omm,喷砂厚度80mm,喷硅强度C20。桩顶网喷翻边宽度0.5m。(5)土钉墙设计本基坑CD段放坡坡比1:0.5O设置3排土钉锚杆,水平及纵向间距均为1.5m,其中顶排土钉锚杆距坑顶间距为0.5m;土钉锚杆采用预成孔方式,土钉锚杆长度自上而下分别为:9.0m、6.0m、6.0mo土钉锚杆采用1425钢筋,入射角度为20°,采用16HRB400钢筋作为加强筋焊接相连。锚杆注浆压力为02040MPa,注浆采用锚杆底部逐步加压至端部。喷射混凝土面板强度为C20,喷碎厚度为IoOmm,面板网筋采用8HPB300钢筋,网格间距为250X25Omm,网喷面板翻边宽度为1.0m。(6)排水、泄水系统设计桩顶翻边宽度05m处,及桩顶外边界处设置截排水沟,截排水沟外侧至红线范围需采用C15碎硬化封闭,厚度不小于IOOmm。截排水沟尺寸为300X300mm,采用MUIO页岩砖砌筑,1:2砂浆抹面,沟底采用C15碎垫层,厚度IoCmo若雨季施工、采用换填地基,应结合地下水位埋深的实际情况确定采取明排水的排水措施。(1)设计参数拟建项目的基坑深度4.508.0m,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侧壁土质主要为杂填土、粉土及砂卵石层,基坑侧壁重要系数为1.0,坑顶地面超载15kPao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才旨标建议值土层名称天然重度Y(kNm3)压缩(变形)模量Es(EO)(MPa)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o)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基床系数kp(MNm3)杂填土18.0/5.010.0/粉土19.05.012.016.0120/松散卵石T20.015.0(10.0)/28.020020稍密卵石-221.028.0(24.0)/35.032040中密卵石-322.036.0(30.0)/40.052050密实卵石-423.048.0(40.0)/45.082060基坑支护工程毒数建议表地层名称岩土层与锚固体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qsk(kPa)边坡坡率允许值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杂填土51:2.00/粉土401:1.5010松散卵石T801:1.5060稍密卵石-21401:1.2580中密卵石-31801:1.00120需实如石-42201:0.75180(2)支护结构上的作用荷载及作用荷教组合支护结构上荷载作用包括主动土压力、降水形成的水压力以及堆载所形成的附加力。作用荷载组合有a、主动土压力;b、主动土压力+水压力。(3)基坑支护设计计算采用“理正深基坑7.0PBI软件”根据本工程场地地层特点、开挖深度和基坑周边环境,将基坑支护段AB、BC、CD、DEA共计4段.其中AB、BC、DEA段为排桩支护段,预留工作面1.0m;CD段为3.4 土石方开挖、运输1) 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装车。2) 土开挖不得碰撞基坑支护结构,不得造成桩间土、边坡垮塌。3) 土石方开挖应严格执行分层开挖的原则.每层土方开挖厚度不宜超过l5m°远离基坑边1520m以外,对支护结构受力不产生影响的区域可维续开挖下一层.上石方。4) 车辆运渣土必须冲洗干净,避免污染环境。5) 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施或车辆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面荷载限值。3.5 基坑回填1)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至±0.00后进行基坑土方回填,回填步骤应在主体结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时方可开始。回填材料与质量应首先严格按照主体结构设计单位要求进行基坑回填:也可参照本次基坑设计要求。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内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回填上要分层压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密实度要大于90%。回填.上宜采用碎石土、粘性土、碎石类土等,严禁用垃圾土回填。2)基坑回填应排除积水,清除虚土和建筑垃圾,填土应按设计要求选料,分层夯筑压实,对称进行,且压实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3)应对回填施工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应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4)根据回填土的性质进行地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率试验,以此确定每层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3.6 基坑维护要求(1)雨期施工时,应在坑顶、坑底采取有效的截排水措施;对地势低洼的基坑,应考虑周边汇水区域地面径流向基坑汇水的影响;排水沟、集水井应采取防渗措施;(2)基坑周边地面宜作硬化或防渗处理:(3)基坑周边的施工用水应有排放措施,不得渗入土体内;(4)当坑体渗水、积水或有渗流时,应及时进行疏导、排泄、截断水源。3.7 基坑施工方案1、施工工序:施工准备f施工放线f场地及周边整平f监测点埋设f地面硬化f支护桩施工f冠梁施工f第一层土方开挖T第一层坡面及桩间支护施工-第二层土方开挖T第二层坡面及桩间支护施工f最后一层土方开挖f坡面支护f排水沟施工。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由专业土方施工单位施工。护壁施工必须与土方施工密切配合。土方必须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得大于2m,当基坑变形较大时,必须对开挖深度进行调整。严禁超挖。(8)支护稳定性验算对基坑支护设计取5个典型勘探孔进行验算,其计算结果如下:I)AB段整体稳定安全系数:Ks=2.9782) BC段整体稳定安全系数:Ks=3.9813) CD段整体稳定安全系数:KS=I.8814)DEA段整体稳定安全系数:Ks=2.7393.2 排桩支护施工主要工序测量放线一旋挖桩施工一冠梁施工一桩间支护施工。在旋挖桩施工完成后,进行冠梁施工。为保证旋挖桩成孔施工质量,务必在旋挖桩施工完成后方可大面积抽水。3.3 喷锚支护施工主要工序开挖一修整坡面一施作土钉一注浆一制安钢筋网一锚焊一喷射碎。基坑开挖按照“分层开挖、先承后挖、及时支护”的原则施工,尽可能对称开挖,严禁超长、超深开挖,分片、分段自上而下进行喷射作业。布置在道路边缘地下管线埋设区域。采用预制的碎方桩,桩顶有刻画十字的钢筋露出桩顶23mm0埋入深度不小于1.0m,桩周填土夯实,顶部30Omm采用MIO砂浆或C15碎浇筑至自然地面。(4)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布置1)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变形特征的地方。2)垂直位移观测点埋设规格按规范执行。采用在距地面O.3m0.5m建筑墙体上钻孔打入膨胀螺钉,打入深度80IoOmm。(5)地下水位监测在观测井内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严格控制地下水位上升幅度,确保基坑工程施工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4.3水准基点及观测点的埋设(1)基准点的埋设在场外稳定的水泥地上沉降基点标志采用内藏式,用20电锤在选好的位置打孔,将直径20mm钢筋放入孔内,周围用水泥砂浆填充使牢固。(见图5.1)。沿基坑周边共布设至少四个以上基准点。2、主要分项工程施工简述(1)施工准备基坑周边围挡、冲洗站地ifif硬化、沉淀池的修筑、临时设施的搭设以及供水、供电线路的铺设等工作。(2)施工放线对相关单位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核,确保放线依据和开挖范围测量准确无误,放线结果提交监理单位审批。(3)监测点埋设监测点埋设主要完成周边道路沉降、地面沉降和监测控制点的埋设,并完成初始值的测量。4、基坑监测4.1 基坑监测项目(1)支护顶面位移和沉降,应测。(2)基坑周边地面沉降、建筑物沉降和倾斜、地下管网设施沉降和位移,应测。(3)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应测。4.2 监测点布置要求(1)平面及高程基准点布置在现场布设4个平面基准点和4个水准基准点。基准点布设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布设位置应考虑在建筑物变形区以外、不受施工破坏的稳固地方。(2)基坑水平及垂直位移观测点布置1)基坑水平及垂直位移观测点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基坑变形特征的地方,按照设计要求布置。观测点直接埋设专门加工的全站仪棱镜支架,以消除水平位移观测时的对中误差。2)水平及垂直位移观测点埋设规格按规范执行。测回观测数据满足规范限差的前提下,方可采纳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平差解算各观测点与站点与基线的初始几何关系,即初始成果。随后的周期性观测亦均采用上述方法,只是测回数倍减为二测网,将每一次观测成果与前面所有次观测成果进行对比,确定所监测建筑物的变形状态与变形趋势。各测站点稳定性,可由场内导线点引入按二级导线精度定测进行坐标检测,也可采取二个以上基准方向交汇法检测。4.6 执行技术标准本监测项目在方案拟定、施测作业、内业计算及成果报告编制提交过程中均执行以下技术标准:(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9)(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19)(5)经建设方批准的监测技术方案4.7 技术要求本次监测执行规程二级精度相关技术指标。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 .测回数、组网及首次观测4测回,周期性观测2测回。(2) .方向观测限差:半测回归零差8",一测回2C互差13”,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8"。(3) .测角中误差2.5。(4) .基线边测距往返各2测回,一测回读数较差限值3mm,观测点测距相对误差1/2000O本监测项目沿基坑上边界及周边建筑物,根据规范制定的疏密度共布设49个观测点,观测点间距约为12-25moJ1-J20为基坑水平变形监测点,J21J49为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监测频率应结合土方施工开挖进度,并满足规范要求。详见图号1-3:基坑降水及监测点平面布置图。由于场区实际与图件资料有可能有差别,实际测量时对上述图中所示的观测点点位与点数可能会有调整。4.4 仪器配备用于本次平面位移基准网及监测点观测的主要仪器为律卡全站仪一台,该型仪器的测角标称精度为2”,测距标称精度为0.24mm+Ippmo该仪器以及棱镜、辅助仪具,都在法定计量单位进行了检定,属有效期使用。测角部分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测距部分徐卡全站仪的检定结果为,加常数为Omm,乘常数为Oppm;仪器观测前都按规范的要求进行了检校。水平角、天顶距、边长由仪器以自身的格式自动记录在磁盘上,再通过自编的接口程序转换成通常的记录格式。记录程序内都置入了主要规范所规定的限差,具有限差超限及时自动报警功能。4.5 观测方法本项目观测采用“全站仪自由架站法”的测量方法施测,即以距离和角度同时测量的极坐标法为基础,应用高精度全站仪在基坑附近的方便观测位置建立观测站,从观测站上观测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点(或一基准线的两个基准点)及变形监测点的方向和距离,测回数倍为四测回,按极坐标法计算出各变形点在自由坐标系(监测坐标系)中的平面坐标,通过对各点的周期性观测,便可得到各变形观测点的位移变化。在各以外)2管道位移刚性管道东力管道10202直接观察点数据非压力20302柔性管线1040353邻近建筑位移小于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值234部近道路路基沉降高速公路、道路主干10-303一般城市道路20-4035裂缝宽度建筑结构性裂缝1.5-3(既有裂缝)0.20.25(新增裂缝)持续发展地表裂10-15(既有裂缝)1-3(新增裂缝)持续发展本项目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变形控制标准:支护结构水平位移不大于30mm,地面沉降不大于30nun,临近构筑物沉降不大于20nm,差异沉降不超过规范要求。当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时,应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在遇到下列特殊情况应加密或增设观测:(1)有显著沉降现象或沉降趋势出现异常;(2)长时间降雨、基础四周大量积水或受其他外力作用:(3)长时间停工。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采取应急措施:(1)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2)基坑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4.9沉降变形稳定性鉴别标准(1)各项观测数据满足规范限差;(2)实测基坑的最大水平位移值小于规范临界位移值;(3)基坑内基础与结构施工已经完成。(5) .基点坐标中误差3mm。(6) .观测点位移值较差3mmO根据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和建筑物安全设防要求,建筑沉降测量等级选为二等,沉降监测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05mm,相邻变形监测点高差中误差不大于±().13mm(7) 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衰4.1土项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预警值序号监测项目支护类型一级二线累计值变化速率(mm/d)累计值变化速率(mm/d)绝对值(nun)相对基坑设计深度H控制值绝对值(mm)相对基坑设计深度H控制值I用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土钉墙、复合土钉揣、喷锚支护、水泥土墙30400.3%0.4%3540-500.5%0.8%45灌注桩、地下连续墙、钢板桩、型钢水泥土墙20-300.2%0.3%2730700.3%0.5%242困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土钉增、复合土钉墙、喷锚支护20300.2%0.4%2330400.4%0.6%34水泥土墙、型钢水泥土墙30400.6%0.8%34濯注桩、地下连续墙、钢板桩10-200.1%0.2%2720300.3%0.5%273深以水平位移复合土钉墙40-600.4%-0.6%3450-700.6%0.8%45型钢水泥土墙50-600.6%-0.8%45钢板桩50600.7%0.8%2360800.7%0.8%35灌注桩、地卜连续墙30500.4%0.6%40600.4%0.6%4立柱竖向位移2030232030235地表竖向位移25-352-335-45一3-46坑底隆起(回弹)累计值(3060)mm.变化速率(4-10)mm/d表4.2基坑工程周边环境监渊值项目监测对i累计值(mm)变化速率(mnd)备注II地下水位变化IOOo2000(常年变幅500(1)基坑变形点位分布图;(2)基坑变形观测点位分布图:(3)基坑变形观测成果表;(4)基坑变形观测技术报告。4.12基坑监测单位要求根据相关规范及有关规定,建设方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单位对基坑支护系统进行监测。平面图监测点仅为示意,具体监测方案由监测单位编制,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5、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原则基坑开挖过程中,若基坑或周边建筑物变形达到预警值,需立即停止开挖,必要时采取反压回填等方式进行处理。基坑开挖中实施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原则。1 .动态设计:由于设计依据的不确定性,如地质报告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情况,设计计算理论的不完善等原因,围护结构的设计不一定完全符合工程实际要求、不一定完全可靠,存在着较大风险,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分析、预测、反分析、动态设计,在施工中优化设计,调整可能存在的设计不足。2 .信息化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监测数据与各种过程现象及施工工况的关联分析,充分利用现有的分析理论和计算工具,分析和预测各种规律和发展趋势,优化施工工艺,降低工程费用,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工程安全。6、检测要求I、桩质量检测内容为:(1)设计支护桩共计188根,单根桩长12.0m,应采用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数量不小于20%,即38根,检测桩当桩身完整性为三类或四类4.10 观测周期与次数进场的准备阶段设置变形监测点,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设置应力监测仪器。.基坑土方开挖前每周测量一次,土方采用分层开挖,每层土方开挖过程中每天监测一次,稳定后每2天监测一次。在正常情况下,土方开挖后的现场仪器监测频率可按下表4.3进行。表4.3现场仪器监测的频率基坑设计安全等级施工进程监测频率一级开挖深度H(m)H31次/2dH3-2H31次/Id2H/3H1次/d底板浇筑后时间(d)71次/d7141次/3d14-281次5d)281次7d二级开挖深度H(m)II31次/3dH/3-2H/31次/2d2H/3H1次/d底板浇筑后时间(d)71次/2d7141次/3d14281次7d)281次/IOd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监测数据变化速度加快:长时间连续降雨或基坑周边大量积水;基坑附近地面超载突然加大或超过设计限制;坡面、坡顶地面目视发现裂缝,出现局部坑底或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流砂等。4.11 资料提交情况每两次观测后向甲方提交该次及累计变形观测成果数据。测量工作结束时提交下列竣工资料:7.降水设计及施工工艺7.1 降水设计本项目已有止水帷幕作为地下水控制措施,本次设计管井降水目的为减小基坑内明排水压力,保障基坑内基础施工安全。7.1.1 参数取值场平标高约为600.6m,基坑内开挖标高最低约为592.9m,静水位标高为597.0m,最高水位597.59m,抗浮锚杆设计长度9.0m,降水深度应小于抗浮锚杆锚固段底,以确保锚杆锚固段施工质量,故本次设计降深水位标高为583.9m。地下静水位ho=3.Om含水层厚度H=I4.00m渗透系数K=30.00md设计水位降深So=13.7m7.1.2 降水井设计降水井设计井深为jsl-js20号降水井井深为25.0m,井半径rw=0.15m,井间距20mo降水井采用内径为30Omm的钢筋混凝土井管,25.0m深度管井井结构为:每口井上部1根井壁管,下部9根缠丝滤水管,每根井管长度均为2.5m。成井时要求井孔应圆整垂直,井孔直径0.58m。井管焊接牢固,安装垂直。填砾采用规格612mm砾石。洗井采用活塞和空压机联合洗井,确保洗井质量,达到出水含砂率小于1:100000,以保证抽水设备正常运行,最终满足工程降水需要。7.1.5 抽水设备选择根据计算结果及实践经验,选择QS或QY型潜水泵,功率5.5Kw,流量40m3h,是,应采用钻芯法进行验证,并应扩大低应变动测法检测的数量。本项目灌注桩,应结合声波透射法检测,每根桩内须埋设3根声测管,管长12m(同桩长),检测数量为100%,即188根。2、网喷面层喷射混凝土的现场试块强度试验,每500nf喷射混凝土面积的试验数量不应少于一组,每组试块不应少于3个。全部检测点的面层厚度平均值不应小于厚度设计值,最小厚度不应小于厚度设计值的80%o3、根据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等规范要求,应进行锚索、锚杆检测试验,包括基本试验与验收试验。基本试验:基本试验时最大的试验荷载不应超过杆体标准值的0.85倍,普通钢筋不应超过其屈服值0.90倍。试验锚杆的锚固长度和锚杆根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进行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极限标准值、验证杆体与砂浆间粘结强度极限标准值的试验时,为使锚固体与地层间首先破坏,当锚固段长度取设计锚固长度时应增加锚杆钢筋用量,或采用设计铺杆时应减短锚固长度,试验锚杆的锚固长度对硬质岩取设计锚H长度的0.40倍,对软质岩取设计锚固长度的0.60倍,(2)当进行确定锚固段变形参数和应力分布的试验时,锚固段长度应取设计锚固长度;(3)每种试验锚杆数量均不应少于3根。验收试验:(1)锚杆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杆总数的5%,自由段位于I、II、III类岩石内时取总数的1.5%,且均不得少于5根。(2)验收试验荷载对永久性锚杆为锚杆轴向拉力Nak的1.50倍,对永久性锚杆为锚杆轴向拉力Nak的1.20倍。(4)填砾在井管外填入规格612亳米砾石滤料,填至距地面1米左右。(5)洗井采用空压机、活塞联合洗井。洗井过程中若发现滤料下沉较多,应及时补充砾石滤料:随时观测水质、水量及降深变化,以确保洗井质量。洗井完毕后应封井。8基坑工程危险源(1)实际地质情况或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与勘察、设计可能有出入,按现有方案实施可能存在安全风险,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调查。(2)因周边堆载超过设计超载,可能导致基坑变形过大、失稳直至垮塌,应严格控制基坑周边荷载。(3)基坑变形超限,可能导致周边建(构)筑物、管网受损,应加强巡查和监测。(4)施工前需再次详查地下埋藏物详细埋设位置并予以避让,以免发生意外。(5)截排水不满足要求,水流将冲刷坑壁,支护体系将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应严格进行截排水及地表水控制方案,做好周边封闭及给排水管网监控。(6) 土方开挖可能破坏支护体系,基坑存在安全隐患,实际施工时,应有专人指挥。土方开挖可能发生超挖情况,导致基坑在某一工况失稳,实际施工应尽可能使实际施工的各个阶段,与计算设定的各个工况一致。(7)其他风险1)基坑工程存在较大的机械伤害风险,应严格落实劳保措施,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定期安全教育培训。2)触电事故是基坑工程易发的安全问题,应加强人员安全用电培训I。扬程大于35m,出水管采用3寸钢管,接入沉砂池内,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排水管采用4寸钢管,长度总计约200m。现场可根据实际降水效果调整泵量。7.1.6 降水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评价基坑降水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地基土有效应力增加,使土体产生附加压缩变形,但这种变形应具备的条件是基底以下有较厚的常处于地下水位以内的高压缩性土。依据本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土体有效应力增加产生的地基土附加变形对工程无大的影响。止匕外,地下水位降低后在基坑附近形成较大的水力坡度,地层中的细小颗粒可能将随水流而流失,产生潜蚀或管涌现象,引起地面沉降变形。降水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的含砂量,避免将砂抽出。只要控制好降水井施工质量(特别是滤料质量及填砾厚度),确保降水井出水含砂率满足规范要求,降水期间不会因为地下水位的下降而导致临近建筑物地基下沉。7.2 降水井施工工艺(1)测量放线按“平面布置图”测放出各井位,并打入木桩作为井位标记。(2)成孔钻机就位安装好后,核对井位,确认无误后,人工开挖1.0米深,并向下钎探LOm,查明地下有无管线,如有地下管线,应避开管线埋设护壁管,管径700亳米,护壁管埋设完毕后开始钻进成孔。采用泥浆护壁冲击钻进,保持孔内泥浆比重,防止垮孔。孔深达到设计深度后终孔。(3)吊装井管经现场技术负责人验收合格后,用抽筒清孔,稀释泥浆比重后,吊装井管,先下缠丝滤水管,然后下井壁管。做到井管之间焊接牢固、安装垂直,井管居中。的漏水情况)等进行复核校验;(5)基坑使用期间周边2.0m以内禁止堆载超过15kPa设计荷载,严禁通行重车;(6)锚杆间距可根据现场开挖土层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验收标准。若间距调整范围过大时,需通知设计进行计算复核。(7)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委托第三方进行变形监测,如遇特殊情况,立即停止施工,上报相关单位。(8)基坑开挖过程中,若基坑或周边建筑物变形达到预警值,需立即停止开挖,必要时采取反压回填等方式进行处理。基坑开挖中实施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原则。(9)施工前应对场地内及周边的管网进行调查,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其造成破坏。(10)未尽事宜,须符合相关规范规程之要求。3)基坑工程坠落事故频发,应防止工作人员上下基坑时坠落以及自作业平台边坠落,切实做好临边防护等工作。15.8应全面辨识危险源,预先编写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安全专项方案,严格按方案实施,同时加强人员培训教育,防患于未然。9 .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不足或变形量大造成模板及支撑体系、脚手架工程、起重机械安装与拆卸分部分项工程的失稳造成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由于地层应力释放、边坡静动荷载等引起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工程中的边坡和地层失稳、塌陷,影响周围建筑或市政道路、设施;地下水变化引起坑壁、斜坡失稳造成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10 .应急处理措施基坑开挖过程中,若基坑变形达到预警值,需立即停止开挖,必要时采取反压回填等方式进行处理。IL其他(1)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应急预案及安全文明施工措施;(2)若因基础局部加深,造成基坑超挖时,应根据实际加深情况交设计单位验算确认,并出具相应的设计变更手续;(3)施工时如遇异常情况,应及时与业主、监理及设计人员协商;(4)基坑施工前,应再次对基坑的周边建筑、地下管网(尤其是雨、污水管网

    注意事项

    本文(医院扩建项目基坑支护设计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