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泰州市“十四五”基础教育发展规划.docx

    • 资源ID:41402       资源大小:38.27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泰州市“十四五”基础教育发展规划.docx

    泰州市“十四五”基础教育发展规划为推动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级和水平,根据江苏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泰州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泰州教育现代化2035,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十三五”期间基础教育发展回顾“十三五”时期,我市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一)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基本建成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完成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8.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19%,省市优质园覆盖率达92.98%。保教水平不断提高,课程游戏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二)义务教育均衡推进。所有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基本消除大班额,形成“一地一特色”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保持在100%,所有市(区)创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区),靖江市、姜堰区、高港区创成省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市、区)。(三)普高教育优质发展。优质高中占比100%,其中四星级高中占比57.58%,1所高中获评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立项学校,3所高中获评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培育学校。实施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立普通高中教育考核奖励办法,高考成绩和高分层人数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德育工作不断加强,创新实施素质教育“5+2”工程,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率先开展美育进中考,推进“行政班+走班”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方式转型,师生在省和国家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人数和获奖层次都有较大幅度提高,泰州基础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五)教育公平有效彰显。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教师妈妈”团队荣获“中国好人”称号。完善各学段学生资助政策,六类特殊学生资助标准提高到省定标准的150%。建成277个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基本实现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实行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8%以上。与此同时,我市基础教育发展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是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市基础教育宏观治理与学校微观治理的融合度还不高、衔接性还不强。促进基础教育品质稳步提升所需要的先进管理理念和质量评价体系还有待更新与完善。二是基础教育优质公平开放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优质资源还不够充足、不够均衡,学校育人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双减”背景下教师全员育人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家校共育的合力还不够,多方参与教育治理和评价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三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保障不足。基础教育学校基础设施、经费投入、教学设施设备、师资配备需求尚不能完全保障到位,教育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办学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乡村教师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I=Jo二、“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时期,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更加迫切,必须加快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优质教育供给能力,促进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人口变化,城区各学龄段人口规模持续增加,区域分布呈现城乡差异,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压力较大,需要主动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合理布局各级各类教育资源。三是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基础教育要主动变革,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路径,为“强富美高”新泰州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双减政策”对基础教育提出新要求,带来新考验、新机遇,既要全面落实“双减任务,又要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需要有效建立与“双减”相适应的办学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在课程改革、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精准发力。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各领域全面渗入,极大改变了传统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迫切要求对教育评价模式、传统教育边界、教学组织形式、知识获取方式、教师角色定位等进行深刻变革。三、“十四五”期间基础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中共泰州市委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教育优先优质发展的意见要求,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持续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实现全市“基础教育创新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二)基本原则1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牢牢把握基础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2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树人为核心、立德为根本,把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加强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着力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水平,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3 .坚持公平普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持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在更大范围、更高质量、更深层次上促进教育公平。4 .坚持优质均衡。坚持提高质量、促进均衡,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校际差异,加快形成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三)主要目标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强化财政投入和编制保障,加大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服务均等化推进力度,努力办出与人民群众要求相契合、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泰州基础教育,确保人人都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切实减轻社会的教育焦虑。学前教育:坚持构建以“公益普惠为主、公办园为主、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公办教师为主”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十四五”期间,全市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2所,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率达90%,确保85%以上的班额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2%,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保持99%以上,省市优质园覆盖率保持90%以上,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达到省定小学标准的110%。义务教育:以“高水平、高均衡、高质量为要求,加快建设并且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内涵建设,促进质量提高。“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00所,大幅增加公办优质学位,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大规模学校和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发展主要指标总体达到或者超过省定教育现代化水平,所有市(区)创成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2-3个市(区)创成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卜普通高中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面加强高品质示范高中和特色高中建设,推进高中阶段多样化有特色办学。“十四五”期间,全市改扩建(含迁建)普通高中学校20所,普通高中资源新增供给水平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0%,新创省四星级普通高中5-6所,四星高中占比达75%,积极开展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市级高品质示范高中、市优质特色高中建设,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覆盖率达100%。特殊教育: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加快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两头延伸,鼓励20万以上人口的市(区)建设特殊教育学校,继续实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残疾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85%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8%以上,残疾少年高中阶段入学率85%以上。专栏:“十四五”期间新建、改扩建(含迁建)中小学(幼儿园)数(所)市(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靖江市10101泰兴市16212兴化市20205海陵区16153姜堰区21166医药高新区(高港区)19183合计10210020(四)主要指标指标2020年实现值2025年目标属性1.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999约束性2.义务教育巩固率(%)100100约束性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7.4100约束性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0.1992预期性5.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94.195预期性6.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率(%)7890预期性7.普通高中资源新增供给水平(%)100100预期性8.四星级普通高中比例(%)57.5875预期性四、“十四五”期间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一)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 .着力强化中小学德育工作(1)完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德育工作品牌,丰富德育课程建设,将德育渗透融入到各学科课程,促进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合。(2)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实施精品思想政治”12345”建设工程,加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每年评选10名优秀思政教师、20节精品思政课,设立30个思政类专项课题,机关和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教授思政课不少于40节,培训50名思政骨干教师,形成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思政课程”,并且通过微信发布、网络直播等方式进行推广。(3)构建全员育人体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推进班主任专业成长。重视家校共育,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利用家长学校、家校共育委员会、家长会等途径密切家校合作。深化素质教育“5+2”工程,做大做强“教师妈妈”品牌,丰富校外教育资源供给,健全社区、行业、企业等各方面共同参与教育、履行育人责任,努力构建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社会各方全面参与的全员育人体系。2 .着力提升学生学习能力(1)全面落实“双减”要求,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加强作业全程管理,优化作业设计,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科学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形式,完善校本课程体系,遴选优秀社会教育资源进入“5+2”体系,全面优化课后服务质量,做到覆盖面广、吸引力强,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品质,优化教育生态,“教足教好、学足学好走在全省前列,形成具有泰州特色的“双减”样式。(2)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式,强化学科育人、情境育人,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互助学习,促进思维发展,提升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科技、文化等社会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丰富人文底蕴,增强创新意识,培育科学精神。开展基于教学改革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索,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引领、促进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深度变革。(3)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目标,加强幼小衔接、小初衔接,探索初中一高中一高校贯通式育人路径,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构建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培养机制,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3 .着力增强学生体育素养(1)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引导学生养成体育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至少2项运动技能。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2)深化体教融合,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改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让中华传统体育在校园绽放光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学校,丰富学校体育活动项目。(3)深化体育学业水平考试改革,逐步提高中考体育成绩权重。推进体育过程性评价,建立健全各学段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机制,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确保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达95%,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力争每年下降1%。4.着力提升学生艺术审美(1)完善美育教学体系,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开齐开足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科学研制各学段美育培养目标,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启智,加强学科之间对美育的渗透、融通,大力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确保每名学生掌握1-2项艺术技能。(2)丰富文化艺术活动,积极营造蓬勃向上、健康文明、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学校艺术社团建设,定期组织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配齐配强美育师资,推进社会艺术场馆、专业院团进校园,推进书法、舞蹈、戏曲等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鼓励专业艺术人才到中小学兼职任教,与学校艺术教育形成有益补充。(3)探索学校美育评价改革,制定、完善学校美育评价制度,为美育工作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重视美育过程和实效的评价,彰显“普惠性”和“广泛性”。持续开展'艺术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注重在美育课程、艺术实践、师资队伍等方面推进美育工作。5,着力培养学生劳动品质(1)推进劳动实践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将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照年度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2项生活技能。(2)不断拓展劳动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全课程融入、全方位支持、全社会参与的劳动教育模式。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建设体系,不断加强劳动课程建设,注重全科渗透,将劳动教育的思想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鼓励学校和社区等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建成一批劳动实践基地。加强师资培养培训,统筹好校内外资源,细化实施指导,有效提升劳动教育实施水平。引导家庭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注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6.着力关注学生生命健康(1)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心理健康、生命教育内容纳入整体教学计划,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研究,开足开齐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以及学科教学等教育教学工作中。(2)配齐师资力量,针对专业心理教师缺乏的现状,研究心理教师培育、引进和激励机制,按照师生比1:1000标准,三年内全市所有中小学以招聘或者购买服务等方式配齐心理健康教师,IOOo人以下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3)全面统筹资源,增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育人合力,健全学生心理三级服务体系,构建家校联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包保、学生联组联防三项机制。建成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建设专、兼结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队伍。开展心理健康特色学校评比,探索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心理健康咨询平台,打造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品牌项目。(4)全面加强学校卫生教育工作,加强学校医务室建设,按照要求配备校医,加强师生员工健康监测和管理,提升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二)强化质量意识,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1 .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1)落实市(区)政府发展学前教育主体责任,加大学前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达到省定小学标准的110%,制定并且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确保财政投入占学前教育总成本的比例60%以上。(2)加快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多措并举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巩固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成果,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原则上每1万常住人口左右配备1所幼儿园。实施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招生“服务区”制度,加快建立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优质幼儿园创建力度,确保省市优质幼儿园覆盖率90%以上。(3)加强学前教育品质提升,深度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研究,开展“教育部安吉游戏推广计划实验区”建设,加强幼小衔接,推动省优质幼儿园创建,全面清除临时照护点,规范发展民办幼儿园,全面提升保育教育质量。2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统筹考虑公办民办义务教育结构调整、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比例等因素,科学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持续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全覆盖。(2)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施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推行规模适度和标准班额办学,优化调整公办民办义务教育结构,切实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严格控制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原则上不得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3)加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力度,深化集团化办学,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学校结对全覆盖,加大对农村学校在财政投入、教师配备、学校建设等方面的倾斜,加快缩小城乡间、校际间办学差距。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困难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益,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教育比例达98%o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建设,到2025年,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4)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建立幼小、小初衔接贯通机制,创新管理体制,畅通学段衔接,加强不同学段教师交流,促进幼小、小初研训一体化,努力形成贯通、融合、协同发展的义务教育新样态。常态化开展初中教学视导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现场会,全面推动课堂教学提质,确保义务教育学校课堂教学优良课率85%以上。3 .加快推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1)加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全域统筹力度,优化普通高中布局结构,完成省靖江高级中学、省兴化中学校区新建和省姜堰中学西校区建设,加大主城区高中学校新(改、扩)建力度,为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学位保障。(2)制定泰州市进一步加强高品质普通高中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优化普通高中办学品质,建成一批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普通高中。实施特色高中建设计划,创新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推进普通高中集团化办学试点,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均衡发展,满足老百姓对优质高中多样化的需求。(3)提升普通高中育人质量,完善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视导机制,每年常态视导6所普通高中,以视导促管理、以视导促提高,聚焦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研判问题,精准施策,科学提升教育教学效益。实施普通高中“强基计划”,探索创新拔尖人才协同培养路径,建立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培养机制,形成具有泰州特色的普通高中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4)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教研先行,以机制创新丰富教研方式,以方式革新实现教研转型,加强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和高中选科指导,推进新高考研究专家智库、高考研究小组、高中智囊团建设,提升教研针对性、有效性和覆盖性,切实发挥教研支撑作用,优化选科指导、学业指导和教学实施,促进新课程新教材落地,服务好学校教育教学、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行政决策,力争普通高中教育走在全省前列。4 .着力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重视推进融合教育,进一步加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完善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实施差别化教育、个别化培养,形成以普通学校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专业指导,按需提供特殊教育服务的融合教育发展新格局,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加快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两头延伸,鼓励20万以上人口的市(区)建设特殊教育学校。继续实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到2025年,残疾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85%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残疾少年高中阶段入学率85%以上。(三)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1.深化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1)推进课程改革。引导幼儿园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立足实际,深入开展适宜的园本游戏化课程建设,组织召开幼儿园课程改革研讨会、”幼儿园课程评价”专题研讨活动等,多途径助力幼儿园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指导中小学校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以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为主要任务,以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建构学校课程体系,优化学校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着重为学生的生存和终身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好基础O(2)深化课堂改革。聚焦泰州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系统推进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改革。鼓励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探究式、综合化教学模式,积极构建以洋思中学“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以主体参与为特色的泰州课堂教学新范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推行小班化教学、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试验。(3)强化增效提质。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认真落实“五项管理要求,将作业设计、批改和讲评纳入教学管理系统,建构、优化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持续实施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工程,建设一批省级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品牌项目。2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1)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落实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坚决杜绝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严格控制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规模,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2)系统谋划中考中招制度改革,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有序推进中考命题改革,科学设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和分值,不断优化体育音乐美术中考模式。(3)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科学设置指标生招生计划和录取方式,坚决遏制违规招生行为。根据国家关于普通高校体育、艺术类专业招生制度改革的新要求,调整体育、艺术特长生的招生政策。3,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1)优化评价体系。坚持素质教育评价导向,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提取核心要素,建立“五育并举”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施方案和指标框架,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改进评价方式。探索建立学前教育质量指标体系。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完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提高命题质量,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做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研究制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标准,策应高校“强基计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有针对性地开展培优辅导,为优秀人才成长提供有力支撑。(3)强化结果运用。围绕课业负担、体质健康等方面,对学生、校长、教师进行监测评价,并且将评价结果作为资源配置、经费安排、评优评先等重要参考,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激励、改进功能。4.深化教育开放与合作(1)拓展国内资源交流合作,加强与苏南以及长三角等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国家、省教育主题会议以及研讨活动,学习借鉴周边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加强与国内知名教育院校联系与合作,积极探索高中与高校教育衔接与合作的路径。(2)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国际理解课程建设,挖掘、总结和梳理我市地方特色文化,纳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丰富人文交流内涵。开发国际理解和人文教育课程以及教材,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扩大国际视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3)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建立中小学校通过网络进行中外人文交流的新模式,打造人文交流品牌,提升本地人文影响力。支持学校与海外高水平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围绕“互联网+"、STEAM,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教育、青年领导力、生涯规划、国际理解、绿色地球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活动。注重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路径和模式。强化普通高中国际班内涵建设,探索建立有利于学生多渠道升学、多样化成长的高中办学模式。(四)强化保障措施,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强力支撑1.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1)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发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沟通联络、督促落实等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建立党政主要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教育发展问题。(2)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坚持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加强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推进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党建工作水平。2 .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1)全面落实教育投入保障,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完善教育标准体系科学核定基本办学成本,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建立稳定增长机制。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2)加大教育经费统筹与管理,不断提高教育经费和资产使用效益,加强预决算管理,依法加强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民办学校办学成本监审,建立健全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施绩效管理,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开展“春蚕奖”、“三优”(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模范和十佳青年教师等评选活动,组建师德宣讲团,弘扬师德正能量。建立师德负面清单,划定从教行为红线。常态化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以教谋私等师德失范行为治理工作,压实校长学校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2)强化教师配备保障。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依照编制标准的配备要求,切实做好教师补充工作。有序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实行统筹管理、动态调整、按需配备。(3)实施泰州教育领军人才建设工程。加强名师工作室、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开展泰州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特级班主任以及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骨干教师评选,大力培育各级各类教育骨干人才。做强泰州师说"教师全员培训品牌,实现专任教师“一年一训”目标。促进“互联网+教师培训”深度融合,完善优化“泰州教育生活云”平台,建立全员参与、专家引领、团队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满足教师常态化、个性化发展需要。(4)激发师资队伍活力。健全中小学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成效,作业设计、指导质量等,作为职称评聘、褒奖激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体现多劳多得、绩优多得、责重多得原则,真正发挥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健全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交流轮岗制度,科学设置交流比例,通过定期交流、集团校教师走教等形式,推动区域内师资均衡配置。4 .加快智慧教育建设(1)切实提升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加大智慧校园建设力度,到2025年所有学校创成市级智慧校园。加强教育教学数字化应用研究,探索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关键环节,深化“泰微课'建设与应用,重点打造“泰金课”,创新研发适应不同需求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高质量数字作业资源库,加强作业全过程管理,实现作业布置分层、弹性,作业批改精准、高效。持续推进城乡结对互动课堂、名师空中课堂、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拓展中小学线上答疑等应用,借助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更具针对性的学习辅导,激发学习动力,学会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能。(2)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诊断、资源推送和学习辅导,进一步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依托泰州智慧教育云平台,全面建成教学资源、教育教学管理、教与学行为、教育评价四类应用数据库,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服务与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管机制,加强网络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全面提升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5 .完善教育治理体系(1)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尊重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把资源配置、经费使用、考评管理等权限放给学校。激发学校自主办学活力。完善社会参与教育评价与监管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市(区)政府、学校办学情况进行专业评估。进一步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持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治理行动,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以及周边环境。(2)提升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建立并且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相关制度,依据学校章程,成立学校“校务管理委员会”,提高民主管理,增强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能力。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权利。(3)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覆盖中小学、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和指导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在新形势下与社会管理创新相适应的家校合作新机制。进一步推进家长委员会建设,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与管理,充分发挥家委会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协调、管理、指导作用。开设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和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引导家长走出家庭教育误区,增强教育合力。推进家校合作共同体建设,开展家庭教育研讨、指导、交流,提高家庭教育针对性、有效性,积极形成学校全方位开放、家长多层次参与、全社会共同支持的家校互动合作机制。6 .强化督导评估(1)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队伍建设,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加强对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考核,建立一级督一级的督政体系,完善督促指导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督学体系,建立对校(园)长任期内综合督导制度,完善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2)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监测,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工作,完善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体系、改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构建高校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

    注意事项

    本文(泰州市“十四五”基础教育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