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人服务 为社区减负——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典型案例.docx
-
资源ID:417610
资源大小:16.1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为老人服务 为社区减负——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典型案例.docx
为老人服务为社区减负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典型案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成为当前社会一大问题。XX区XX街道XX社区老龄化尤其明显,这些年来老人数量逐渐增加,现有60岁以上老人1028人,80岁以上老人516人,90岁以上老人36人,其中独居老人132人,这一数据对于仅有1261户的XX社区来说,所占比例已经非常高,当地社区成立心连心互助组,服务社区老人,为社区工作减负。自治式管理,倡导互助式服务心连心互助组成立后,初期居委会大力培植,中期渐渐地实行自治式管理,而后互助组步入了发展壮大期,这期间仅仅走过了短短几个月的发展历程,它的发展依靠是严格的按照小组建立规范进行具体操作。从小组负责人的选定到服务制度的制订及服务内容的确定,都是互助组的成员们从老人最需要的服务意愿入手,群策群力完成服务宗旨、服务章程、服务守则、服务规范及服务所要达到的目标等一系列制度及发展计划的制订,从而奠定了互助组持续、快速成长的基础。在推行小组自治式管理中,互助组成员们提出了“老人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这样的服务理念,把“尊重老人,就是尊重自己”作为的工作格言,克服老人工作中常出现的消极、无为心态,以“定人、定岗、定区域”的三定服务模式,大力倡导互助式志愿服务。适时地推出了“邻里结对帮“、“爱心接力助”、“情感交流乐”三大主题服务,吸引近百名志愿者自觉加入,平均每位独居、纯老家庭都有1-2位志愿者在为他们服务,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生活、心理需求,激发了居民们的互助热情。网络化管理,实现一站式服务“心连心互助组”这一典型小组工作模式,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后,它的发展后势依然强颈,这与小组实行的网络化管理,一站式服务是分不开的。互助组里分工明确,服务人员到位,为网络化、一站式服务提供了保障。所谓网络化管理,是互助组成员通过计算机把所有服务对象资料建档立案,各联络员、信息员都是老人居住楼道里居民,使服务网络渗透到墙门、楼道;一站式服务是所有服务对老人公布,在互助组成员中,既有退休的医务、法律、文化人员,也懂电脑、搞维修的专业人员,及时解决老年人的难题。在此基础上,热心的志愿者还专门在社区网站“鹤人鹤语”网中开辟“服务在线”专栏,运用辖区内外资源,实时开展服务。如163幢冯阿姨,因中风后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又不在身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曾两度欲寻短见,互助组成员陈阿姨每天上门与她聊天,陪她共同走过人生中的“灰色时期”。而随之同时,志愿者也在网上找到了一位愿意帮助冯阿姨的心理方面专家,到她家进行心理疏导,使她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现状,走出逆境。亲情式管理,展现个性化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所针对的服务对象是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文化素养、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所开展的服务侧重面,也相应的有所不同。在具体的运作中亲情式的管理是取得老人们信任的一大“法宝”,我们以“家常话开头”、“关爱话入心”、“知心话入脑”为“入门招”把老人当亲人,开展了“三声服务”(爱心敲门声、节假日慰问声、特殊日子关怀声)、“温馨服务”(生日送花、住院看望、节日共度)使独居老人不孤独,不失落。在亲情式管理的基础上互助组还创造性地提出老年人“三动”服务,即帮助他们动手、动脑、动耳,邀请独居老人加入“快乐手工坊”、“读报读书会”等活动载体,活跃他们的思维,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让晚霞更加绚丽。心连心互助组为老服务活动,在社区营造了互助、互帮、互乐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社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互助组成员从成立之初12人发展至三百余人,累计服务时间7000余小时,开展各类活动人次达上万人次,已成为社区建设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