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安徽省药学专业中初级资格考试大纲 -中药学部分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大纲-主管中药师.docx
-
资源ID:419030
资源大小:31.9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版安徽省药学专业中初级资格考试大纲 -中药学部分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大纲-主管中药师.docx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大纲.主管中药师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主要考查中药学类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项知识和技能,正确分析、处理和解决在开展中药质量管理和指导合理用药工作中所遇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反映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开展中药学服务的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根据中药师的职责与职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知识考试内容的总体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中医治则治法、常见病的辨证论治(方剂应用、中成药选用和合理用药指导)、中药调剂技能、中药质量管理和中药合理用药指导及中药用药安全内容。占考试内容比例的60%o熟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以及常见病的分类和各证候的症状、治法治则。占考试内容比例的30%。了解:民族医药基础知识以及常见病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占考试内容比例的10%。一中药药学服务(一)中药药学服务模式1 .掌握中药药学服务的宗旨和目标。2 .熟悉中药药学服务的模式与服务。3 .了解中药药学服务对药师的要求。(二)药学服务常用文献信息1 .熟悉主要本草典籍。2 .熟悉主要方书典籍。(三)中药用药咨询与用药教育服务1 .掌握患者合理服药。2 .了解应用药品时特殊提示。3 .了解药学咨询服务的沟通原则与技巧。二中医基础理论(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 .掌握整体观念。2 .掌握症、证、病的区别。3 .熟悉辨证论治。4 .了解辨证与论治的关系(二)阴阳学说1 .阴阳的属性熟悉阴阳属性的分析与运用。2 .阴阳的相互关系掌握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3 .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1)熟悉阴阳学说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 了解阴阳学说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三)五行学说1 .五行的特点熟悉五行的特性及事物分类。2 .五行的关系掌握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3 .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1)熟悉五行学说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了解五行学说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四)藏象1 .五脏的生理功能掌握肝、心、脾、肺、肾的生理功能。2 .五脏之间的关系熟悉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肺与脾、肺与肝、肺与肾、肝与脾、肝与肾、牌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3 .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熟悉肝、心、脾、肺、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4 .六腑的生理功能掌握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5 .奇恒之腑(1)掌握奇恒之腑的内容。(2)熟悉脑的生理功能及与五脏的关系。(3)熟悉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其功能的生理因素。6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熟悉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的主要生理关系。(五)气血津液1 .气(1)掌握气的生理功能。(2)熟悉气的运行。(3)熟悉气的生成。(4) 了解气的分类与分布。2血(1)掌握血的生理功能。(2)掌握气与血的关系。(3)熟悉血的生成。(4)熟悉血的运行。3.津液(1)掌握津液的生理功能。(2)熟悉津液的生成。(3)了解津液的代谢。(六)经络1 .经络系统(1)掌握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2)熟悉经脉的组成。(3) 了解络脉的组成。2 .十二经脉(1)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2)熟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和气血流注次序。3 .奇经八脉(1)掌握督、任、冲、带脉的基本功能。(2)熟悉奇经八脉的特点和作用。(七)体质1 .体质的构成(1)熟悉体质的分类。2 2)了解体质的构成要素。2 .体质学说的应用(1)熟悉体质学说指导辨证治疗。(2) 了解体质学说指导养生防病。(八)病因1 .外感病因(1)掌握风、寒、暑、湿、燥、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熟悉疣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 .内伤病因(1)掌握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2)熟悉饮食失宜的致病特点。(3) 了解劳逸失常的致病特点。3 .病理产物性病因(1)掌握痰饮的形成及致病特点。(2)掌握瘀血的形成及致病特点(3)熟悉结石的形成及致病特点。4 .其他病因(1)了解毒邪的形成及致病特点。(2) 了解药邪的形成及致病特点。(九)发病与病机1 .发病原理(1)熟悉发病的重要条件。(2)熟悉决定是否发病的因素。(3)了解发病的内在根据。2 .基本病机(1)掌握基本病机的分类: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调、津液失常。(2)熟悉虚与实、虚实错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的病机。(3)熟悉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的病机。(4)熟悉气虚、气机失调、血虚、血行失常病机。(5)熟悉津液不足、津液输布排泄隙碍病机。(十)治未病与康复1.治未病熟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原则和方法。3 .康复了解康复的原则及常用疗法。三中医诊断基础(一)中医诊断学概述(1)熟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2)了解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二)四诊1.望诊(1)掌握有神、失神、假神、神乱的临床表现及意义。(2)掌握白、黄、赤、青、黑五种面部病色的临床意义。(3)熟悉望舌质(舌色、舌态)和舌苔(苔色、苔质)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4)熟悉望排出物(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5)了解望形体(形体强、弱、肥、瘦及姿态异常)、头面(头形与头发、目、耳鼻、唇、齿龈、咽喉、体表)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2.闻诊(1)熟悉语声、呼吸异常、咳嗽、呃逆及暧气声音变化的临床意义。(2)了解口气、痰涕、二便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3.问诊(1)掌握问寒热(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问汗出(表证辨汗、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2)掌握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不同部位疼痛的临床意义。(3)熟悉口渴与饮水、食欲与食量、口味异常的临床意义。(4)熟悉大便和小便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5) 了解失眠、嗜唾、耳鸣、耳聋、头晕、目眩的临床意义。(6) 了解月经与带下变化的临床意义。4.切诊(1)掌握常见病脉的脉象及主病。(2)熟悉切脉的部位和寸口脉分候脏腑。(3)了解按肌肤、按脱腹(皖部、腹部)的要点及临床意义。(三)辨证1.八纲辨证(1)掌握八纲辨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2)熟悉八纲辨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的鉴别要点。(3)了解八纲辨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的相互关系。2.脏腑辨证(1)掌握心病(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心血瘀阻、心火亢盛证)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2)掌握肺病(肺气虚、肺阴虚、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热犯肺、痰浊阻肺证)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掌握脾病(脾气虚、脾阳虚、寒湿困脾、脾胃湿热证)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4)掌握肝病(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阴虚、肝血虚、肝胆湿热、寒滞肝脉证)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5)掌握肾病(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证)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6)熟悉六腑病变(胃寒、胃热(火)、食滞胃脱、胃阴虚、大肠湿热、大肠液亏、膀胱湿热证)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7)了解脏腑兼病(心肺两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肺脾两虚、肝火犯肺、肺肾阴虚、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气血津液辨证(1)掌握气病(气虚、气陷、气滞、气逆证)、血病(血虚、血瘀、血热、血寒证)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2)熟悉气血同病常见证候(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 了解津液不足证、水肿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四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 .掌握白细胞计数、尿葡萄糖、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型肝炎血清学、血肌酊、血清总胆固醇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2 .熟悉血红蛋白、血清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尿尿酸、三酰甘油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3 .了解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血清尿素氮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五治则与治法(一)治疗原则1 .掌握正治与反治的意义及临床应用。2 .熟悉扶正与祛邪的意义及临床应用。3 .熟悉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的临床应用。4 .熟悉调整阴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含义及临床应用。5 .熟悉三因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义及临床应用。6 .了解调和脏腑(顺应脏腑生理特性、调和脏腑阴阳气血、调和脏腑相互关系)的含义及临床应用。7 .了解调理气血津液(调气、调血、调津液、调理气血津液的关系)的含义及临床应用。(二)常用治法1.掌握常用治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的适应证及分类。2.熟悉常用治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的概念。3.了解常用治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的应用注意事项。六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一)感冒1 .熟悉感冒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感冒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二)咳嗽1.掌握咳嗽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3 .熟悉咳嗽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4 .了解咳嗽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三)喘证1.掌握喘证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喘证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喘证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四)肺胀1.掌握肺胀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肺胀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肺胀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五)心悸1.掌握心悸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心悸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心悸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六)胸痹1 .掌握胸痹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胸痹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胸痹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七)不寐1 .掌握不寐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不寐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不寐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八)胃痛1.掌握胃痛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胃痛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胃痛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九)泄泻1 .掌握泄泻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泄泻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泄泻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十)便秘1 .熟悉便秘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便秘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十一)头痛1.掌握头痛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3 .熟悉头痛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4 .了解头痛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十二)眩晕1 .掌握眩晕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眩晕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眩晕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十三)胁痛1 .熟悉胁痛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胁痛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十四)中风1.掌握中风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3 .熟悉中风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4 .了解中风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十五)汗证1 .熟悉汗证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汗证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十六)消渴1.掌握消渴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消渴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消渴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十七)淋证1 .掌握淋证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淋证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淋证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十八)握闭1 .熟悉盛闭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修闭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十九)水肿1.掌握水肿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3 .熟悉水肿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4 .了解水肿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二十)腰痛1 .熟悉腰痛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腰痛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二十一)郁证1 .熟悉郁证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郁证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二十二)虚劳1 .熟悉虚劳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虚劳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二十三)痹证1 .掌握痹证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痹证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痹证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二十四)中暑1 .熟悉中暑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中暑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二十五)内伤发热1.熟悉内伤发热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3 .了解内伤发热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二十六)积聚1 .熟悉积聚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积聚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七中医外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一)相1 .掌握用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用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拜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二)乳痈1 .掌握乳痈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乳痈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乳痈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三)乳癖1 .熟悉乳癖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乳癖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四)粉刺1 .熟悉粉刺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粉刺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五)瘾疹1 .掌握瘾疹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瘾疹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瘾疹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六)痔1 .掌握痔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痔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痔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七)阳痿1 .熟悉阳痿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阳痿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八)男性不育症1 .熟悉男性不育症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男性不育症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九)跌打损伤1.熟悉跌打损伤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了解跌打损伤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八中医妇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一)月经先期1 .掌握月经先期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月经先期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月经先期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二)月经后期1 .掌握月经后期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月经后期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月经后期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三)月经前后无定期1 .熟悉月经前后无定期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月经前后无定期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四)月经过少1 .掌握月经过少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月经过少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月经过少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五)月经过多1 .掌握月经过多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月经过多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月经过多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六)痛经1 .掌握痛经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痛经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痛经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七)崩漏1 .熟悉崩漏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崩漏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八)绝经前后诸证1 .熟悉绝经前后诸证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绝经前后诸证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九)带下过多1 .掌握带下过多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带下过多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带下过多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九中医儿科五官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一)积滞1.掌握积滞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积滞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积滞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二)厌食1.掌握厌食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厌食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厌食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三)鼻渊1.掌握鼻渊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鼻渊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鼻渊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四)口疮1 .熟悉口疮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2 .了解口疮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五)咽喉肿痛1 .掌握咽喉肿痛的方剂应用(基础方剂、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及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2 .熟悉咽喉肿痛的证候类型与治则、症状、治法。3 .了解咽喉肿痛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六)耳鸣耳聋1.熟悉耳鸣耳聋的证候类型与治则、各证候辨证论治(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及中成药应用)。4 .了解耳鸣耳聋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十民族医药基础知识1 .熟悉藏医基础知识五元、三因、阴阳学说内容。2 .熟悉蒙医基础知识三根、七素、三秽的内容。3 .熟悉维吾尔药的四大类剂型。4 .了解蒙医传统用药的“服药十则”。十一中药调剂和贮藏养护1 .掌握处方的概念、格式和常用术语、流程。2 .掌握处方应付的常见实例。3 .掌握配伍禁忌和妊娠禁忌。4 .掌握毒麻中药的调剂要求与注意事项。5 .掌握中药调剂的工作程序、操作要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6 .掌握中药煎药的操作常规。7 .掌握饮片、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8 .掌握饮片、中成药贮存中质量变异的影响因素。9 .熟悉处方审核原则、要求和主要内容。10 .熟悉常用中药的正名、常见别名及并开药名知识。11 .熟悉汤剂、中成药特殊剂型的用法。12 .熟悉中药的特殊煎煮方法和煎煮时需特殊处理的品种。13 .熟悉中药炮制加工方法。14 .熟悉需特殊存放的中药。15 .熟悉饮片的贮存方法。16 .熟悉饮片养护技术。17 .熟悉中成药的贮存方法。18 .了解饮食禁忌、证候禁忌。19 .了解中药斗谱的编排原则。20 .了解中成药调剂注意事项。十二中药的合理应用1.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2 .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3 .熟悉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与后果。4 .熟悉中成药合理应用的基本知识。5 .熟悉中西药联合使用的基本知识。6 .熟悉老年人合理使用中药的原则和注意事项。7 .了解保证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8 .了解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和婴幼儿合理使用中药的原则和注意事项。9 .了解常见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10 .了解常见对肝功能有影响的中药。11 .了解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12 .了解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十三中药用药安全1 .掌握药物警戒的基本概念。2 .掌握中药不良反应的概念。3 .熟悉中医药对药物安全性的认识。4 .熟悉中药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发生机制。5 .熟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程序。6 .了解中药不良反应的引发因素。7 .了解中药用药错误的概念与评估分级及错误防范。8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概念和意义。9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及监测报告系统。10 .了解常用有毒中药的中毒及基本救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