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2版安徽省药学专业中初级资格考试大纲 -中药学部分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师.docx

    • 资源ID:419079       资源大小:25.2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版安徽省药学专业中初级资格考试大纲 -中药学部分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师.docx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一中药师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主要考察中药学类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中药生产、质量管理和中药学服务等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评价其对中药学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分析及应用能力。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是中药学学科的核心内容,按照考试要求,“中药材生产与中药饮片炮制”约占20%,“中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约占20%,“常用中药的鉴别”约占40%,“中药的制剂与剂型”约占20%o根据中药师的职责与职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考试内容的总体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与性状鉴别,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控制;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类型、理化性质、鉴定方法;中药鉴定的方法及内容、药材及饮片鉴定名词术语、鉴定的来源及鉴别特征;中药制剂与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占本部分考试内容比例的60%。熟悉:中药炮制对药性、化学成分及临床疗效的影响;常用中药中的代表性化学成分结构类型、理化性质、鉴定方法、药理作用;中药鉴定的任务、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熟悉药材的鉴定的来源及性状鉴别特点;一般剂型的制备、原理及影响因素、质量检查、包装和贮藏。占本部分考试内容比例的30%。了解:中药炮制学的起源、发展;一般中药中的代表性化学成分结构类型、鉴定方法、药理作用;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部分了解药材的来源;中药药剂学的任务和发展、制剂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等。占本部分考试内容比例的10%。一中药与质量(一)中药和中药临床应用1.掌握中药历代本草代表作。2.熟悉中药性能和功效。二中药材生产与中药饮片炮制(一)概论1 .掌握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任务,中药炮制目的。2 .熟悉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3 .了解中药炮制学的起源、发展情况。(二)中药材采收与产地加工1 .掌握中药材采收的原则、方法和技术,中药材加工的目的和意义及中药材产地2 .加工的常用方法。3 .熟悉采收期与中药材质量间的关系、采收中的注意事项,中药材加工与药材质量之间的关系。4 .了解主要道地药材的产地。(三)中药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1 .掌握炮制品的质量要求。2 .熟悉影响质量的因素及贮藏保管法。3 .了解炮制品变质对疗效的影响。(四)净选加工1 .掌握各种净选加工的操作方法。2 .熟悉净选与加工的目的与意义。(五)饮片切制1 .掌握饮片切制的目的;饮片切制前药材软化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常见饮片类型及饮片类型选择基本原则。2 .熟悉饮片干燥方法;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3 .了解饮片包装。(六)炒法1 .掌握炒黄、炒焦、炒炭以及加辅料炒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成品标准,炮制作用及重点药物的炮制原理。2 .熟悉清炒及各种加辅料炒的含义;各类加辅料炒法所使用辅料的性质。3 .了解各种炒法炮制目的。4 .代表药物:炒黄:王不留行、决明子。炒焦:山楂、桅子。炒炭:地榆、蒲黄。款炒:苍术、僵蚕。米炒:斑螯。土炒:白术、山药。砂炒:马钱子、鸡内金。蛤粉炒:阿胶。滑石粉炒:水蛭。(七)炙法1 .掌握各种炙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成品标准,代表药物的炮制作用及原理。2 .熟悉各种炙法的含义、所使用辅料的性质。3 .了解各种炙法炮制目的。4 .代表药物:酒炙法:大黄、黄连、当归。醋炙法:柴胡、延胡索、五灵脂。蜜炙法:麻黄、甘草、黄黄、百合。姜炙法:厚朴。盐炙法:黄柏、知母。油炙法:淫羊蕾。(八)城法1.掌握各种煨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成品标准,代表药物的炮制作用及原理。2 .熟悉各种煨法的含义、特点。3 .了解各种煨法炮制目的。4 .代表药物:明煨法:白矶、瓦楞子。煨淬法:自然铜、炉甘石。扣锅煨法:血余炭。(九)蒸煮)法1 .掌握蒸煮煽法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成品质量和注意事项。2 .熟悉蒸煮煽的含义。3 .了解蒸煮法炮制目的。4 .代表药物:蒸法:地黄、何首乌、黄苓。煮法:川乌、远志。法:苦杏仁。三中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一)概论1.掌握溶剂提取法的原理及溶剂极性大小的判断。2 .掌握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3 .熟悉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凝胶色谱法等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及应用范围。4 .了解水蒸气蒸僧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的特点及应用。(二)生物碱1 .掌握生物碱的碱性、溶解性。2 .掌握常用生物碱沉淀反应和显色反应。3 .熟悉麻黄、苦参中主要生物碱的结构类型及其在中国药典中质量控制成分。4 .熟悉川乌中主要生物碱的结构类型与毒性关系及炮制原理。5 .了解麻黄、苦参、洋金花的药理作用。(三)糖和甘1 .掌握糖、昔类化合物的分类及结构特征。2 .熟悉苦杏仁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在中国药典中质量控制成分。3 .了解苦杏仁的药理作用。(四)配类1 .掌握大黄、丹参的化学结构类型及其在中国药典中质量控制成分。2 .熟悉慈配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3 .了解大黄、何首乌、丹参的药理作用。(五)苯丙素类1 .掌握香豆素与碱的作用及其对结构变化的影响。2 .掌握香豆素的荧光、显色反应及应用。3 .熟悉秦皮、补骨脂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及其在中国药典中质量控制成分。4 .了解五味子、厚朴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六)黄酮类1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和结构分类。2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与结构之间关系。3 .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及与结构之间关系和应用。4 .熟悉黄苓、槐米中所含代表性黄酮的结构类型及其在中国药典中质量控制成分。5 .了解黄苓、葛根、银杏叶、槐米、满山红、陈皮的药理作用。(七)菇类和挥发油1.掌握菇类的含义和主要分类方法。2 .掌握挥发油的定义、通性和化学组成。3 .熟悉薄荷、青蒿所含主要菇类化学成分结构类型及其在中国药典中质量控制成分。4 .了解青蒿、穿心莲、龙胆、莪术的药理作用。(八)三菇和三体1 .掌握三菇皂音和留体皂昔的分类方法和理化性质。2 .熟悉强心甘的结构分类及理化性质。3 .熟悉人参、甘草、黄黄中主要皂甘类化学成分结构类型及其在中国药典中质量控制成分。4 .了解牛黄和熊胆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九)有机酸、糅质、蛋白质等1 .掌握糅质的基本结构分类及特点。2 .熟悉马兜铃的主要化学成分、毒性及含马兜铃酸的中药。3 .了解去除糅质的主要方法。四常用中药的鉴别(一)概论1 .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国家药品标准和地方药品标准。2 .掌握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与药材鉴定有关的规定。药材和饮片取样法、杂质检查法、水分检查法、灰分检查法、浸出物测定法、挥发油测定法。3 .掌握中药鉴定的方法与基本内容。(1)来源鉴定目的、内容和方法。(2)性状鉴定药材及饮片性状鉴定内容和鉴别名词术语。(3)显微鉴定显微制片方法及临时制片常用封藏试液,植物细胞壁和细胞后含物性质的鉴别。(4)理化鉴定一般理化鉴别方法,常用仪器分析方法。(5)生物鉴定掌握需要使用生物鉴定的中药种类。4 .掌握十大院药的基原及其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二)根及根茎类中药1.掌握:(1)根及根茎类药材的性状和显微鉴别要点;(2)大黄、何首乌、白芍、黄连、甘草、黄黄、人参、西洋参、三七、白芷、丹参、黄苓、桔梗、党参、白术、苍术、川贝母、天麻的来源、产地及性状鉴别;(3)大黄、黄连、甘草、人参、三七、当归、川贝母的显微鉴别。2 .熟悉细辛、川乌、附子、延胡索、板蓝根、葛根(附:粉葛)、当归、前胡、川苟、防风、柴胡、龙胆、半夏、麦冬、浙贝母、山药的来源及性状鉴别3 .了解牛膝、玄参、地黄、南沙参、泽泻、香附、石菖蒲、天南星、百部、莪术、姜黄、郁金的来源。(三)茎木类中药1 .掌握:(1)茎木类中药的性状和显微鉴别要点;(2)木通、沉香的来源、产地及性状鉴别;2 .熟悉鸡血藤、钩藤的来源和性状鉴别。3 .了解大血藤、苏木的来源。(四)皮类中药1 .掌握:(I)皮类药材的性状和显微鉴别要点;(2)厚朴、肉桂、黄柏(附:关黄柏)的来源、产地及性状鉴别;(3)厚朴、肉桂显微鉴别。2 .熟悉牡丹皮、杜仲的来源。(五)叶类中药1 .掌握:(1)叶类药材的性状和显微鉴别要点;(2)大青叶、番泻叶的来源、产地及性状鉴别;2 .熟悉枇杷叶的来源和性状鉴别。3 .了解侧柏叶、艾叶的来源。(六)花类中药1 .掌握(1)花类药材的性状和显微鉴别要点;(2)金银花、西红花的来源、产地及性状鉴别;(3)金银花的显微鉴定。2 .熟悉菊花、红花的来源与性状鉴别。3 .了解辛夷、蒲黄的来源。(七)果实及种子类中药1.掌握:(1)果实及种子类药材的性状与显微鉴别要点;(2)五味子(附:南五味子)、苦杏仁、山茱萸、枸杞子、砂仁、豆蔻的来源、产地及性状鉴别;(3)五味子、小茴香的显微鉴别。2 .熟悉拿茄子、木瓜、山楂、桃仁、补骨脂、枳壳、吴茱萸、酸枣仁、小茴香、连翘、菟丝子、桅子、瓜萎、意菽仁的来源与性状鉴别。3 .了解决明子、女贞子、牵牛子、槟榔、草果的来源。(八)全草类中药1 .掌握:(1)全草类药材形状与显微鉴别要点;(2)麻黄、金钱草、广蕾香、益母草、薄荷的来源、产地及性状鉴别;(3)麻黄的显微鉴别。2 .熟悉荆芥、青蒿、石斛(附:铁皮石斛)来源与性状鉴别。3 .了解茵陈、蒲公英的来源。(九)藻、菌、地衣类中药1 .掌握冬虫夏草、茯苓的来源、产地及性状鉴别。2 .熟悉灵芝、猪苓的来源。(十)树脂类中药掌握乳香、没药、血竭的来源、产地及性状鉴别。(十一)其他类中药1 .掌握青黛、海金沙的来源、产地及性状鉴别。2 .熟悉五倍子、儿茶、冰片的来源。(十二)动物药类中药1 .掌握(1)动物类中药的药用部位;(2)麝香、鹿茸、牛黄的来源、产地及性状鉴别。2 .熟悉珍珠、金钱白花蛇、全蝎、斑螫、蛤蛉、薪蛇的来源、产地。3 .了解土鳖虫、水蛭、海马、僵蚕、蟾酥的来源。(十三)矿物类中药1 .掌握朱砂、芒硝的来源、产地及性状鉴别。2 .熟悉雄黄、滑石、石膏来源产地。3 .了解矿物药的分类。五中药的制剂与剂型(一)概论1 .掌握中药药剂学、剂型、制剂等概念。2 .掌握药典与GMP的性质、作用。3 .掌握剂型的重要性。4 .了解剂型的分类。(二)固体制剂1 .掌握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的含义、种类及特点。2 .掌握片剂常用辅料种类及其主要品种。3 .熟悉片剂包衣的目的、包衣种类与常用包衣材料。4 .熟悉丸剂常用赋形剂、基质的特点与应用。(三)浸出药剂1 .掌握汤剂、糖浆剂、煎膏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的概念及特点。(四)液体药剂2 .掌握液体药剂特点及种类。3 .掌握表面活性剂的概念、种类、特点及基本性质。4 .掌握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的概念及品种。5 .掌握混悬剂及乳剂的稳定性的分类及常用的稳定剂。6 .了解口服乳剂、口服混悬剂的质量要求。(五)无菌制剂1 .掌握注射剂、输液剂、注射用无菌粉末与眼用制剂的特点与分类。2 .掌握热原的概念、基本性质、污染途径及去除方法。3 .掌握注射用水的概念及质量要求。4 .熟悉注射剂常用附加剂的种类与性质。5 .了解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六)外用制剂1.掌握软膏剂的含义、种类及特点。2 .掌握凝胶剂的含义与常用的水性凝胶基质。3 .掌握软膏剂常用的基质种类、特点及应用。4 .熟悉软膏剂的制备方法。(七)其他制剂1 .掌握栓剂、气雾剂、喷雾剂的特点与分类。2 .掌握栓剂基质的种类及其代表品种。3 .掌握气雾剂的构成及抛射剂的概念。4 .熟悉栓剂直肠给药的药物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八)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1.熟悉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及靶向制剂的含义与特点。2.熟悉环糊精包合技术、微型包囊技术、固体分散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

    注意事项

    本文(2022版安徽省药学专业中初级资格考试大纲 -中药学部分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