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docx
“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实现'四化'同步作表率,争先创优进百强主要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最富活力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关键五年。为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科技自强自立和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为强富美高新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省委关于制定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市委关于制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C)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结合县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制定本规划。一、十三五发展成就十三五以来,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任务,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建设了一批高质量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科技创新实力稳步提升。十三五以来,全县不断加大财政对企业的扶持引导力度,大力推进研发投入奖励政策兑现,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实现大幅提升。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11.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13%,比十二五末提升了0.7个百分点。全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比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高L7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备案225项。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创新产出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共完成专利申请6989件,专利授权3408件,PCT专利申请6件,2020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86件。(二)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十三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先后出台了县政府关于印发县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2020年度科技创新目标任务的通知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等系列重要文件,并以科技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从政策、项目、资金等多方面给予扶持,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催生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为县科技顾问,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下一阶段科技工作计划,兑现科技创新奖励,努力在全县营造关注科技工作、重视科技工作和支持科技工作的良好局面。在全市首次通过政府购买科技服务方式,由中介服务机构对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指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数据统计工作。每年专门召开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讨论科技创新工作。共实施县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53个,下拨资金0.1亿元。累计为欣鼎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1家企业发放苏科贷l02亿元,争取省、市等上级项目资金0.51亿元。(三)创新平台建设日益完善。县积极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为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科技创业等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十三五期间,获得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1个(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新一代柔性显示超高定向导热全贴合碳基薄膜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获批省创新能力建设计划项目1个(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省复合涂层功能膜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获批省企业重点实验室);获扑侬村科技服务超市4个、星创天地5个、众创空间2个、众创社区1个、孵化器1个。建设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9家,省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家,省工程研究中心4家,院士工作站2家,研究生工作站17家。目前共建设电子信息、缤纷互联网和圳洪光学等科技综合体3个,累计投入使用面积达14万平方米,建有各类研发机构15家,引进高层次人才22名,入孵科技型企业78家,转化科技成果47项,申请发明专利40件。(四)创新主体质态明显增强。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68家、省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培育企业达5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5家。初步形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省高企入库培育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培育体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企业数180家,占比58%,比'十二五末提高了1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4.0%o联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青益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荣获2020中国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三等奖。(五)产学研合作更上一层楼。县在县内外组织开展各类产学研活动80余场次联系近210名高校专家和我县相关企业进行对接交流,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联合承担科技项目、开展技术研发、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十三五期间,与30所大学达成产学研战略合作,与20所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共同合作申报省科技副总项目90个、获批74个,获批省产学研合作项目1个,获批研究生工作站9家。先后建立了武汉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淮阴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技术转移平台。与南京邮电大学等11所高校在新型膜材料、电子信息、绿色智能装备、互联网、现代农业等5个方面签订共建协议。校企合作方面,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与海明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设了功能皂石黏土矿物材料技术实验室、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所与达克浩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联合建设了UPPTC超精密零部件研发测试中心。(六)农业科技服务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围绕农业产业化,贯彻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和三区,人才制度,积极争取苏北专项重点研发等省级以上项目68项,引进资金与人才促进全县农业科技服务广泛开展。从海洋大学等高校院所共选派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科技特派员3。名,其中,省级科技特派员15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5名,基本实现全县经济薄弱村全覆盖。共申报苏北专项62项,其中富民强县项目34项,科技帮扶项目28项。从上海海洋大学、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所申报选派36名三区人才。十三五期间三区人才来洪服务共70批次,服务企业I(X)家,帮助企业申报科技项目42项,为企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65项,累计举办各类应用技术培训50批次,参加培训人员达到100o人次。二、十四五面临机遇与挑战(一)发展机遇。十四五期间,在全省科技创新与发展进入空前活跃期的背景下,县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机遇在于''一带一路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等国家战略在叠加交汇,县将立足区域创新比较优势,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区域分工机遇,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协同的空间发展格局,将对未来县的发展产生格局性影响。机遇在于科技发展为县的弯道超车提供机会窗口,当前人工智能、芯片制造、新材料、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正在各行业广泛融合渗透,多领域技术突破或将开辟全新的发展空间。县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科技创新需求旺盛,新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利用自身优势抓住科技发展机会,将更好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县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着力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力争建成省级创新型县。(二)面临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国外经济深度衰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日趋紧迫,县要立足本地发展阶段和科技创新实际,增强风险意识,准确把握风险挑战。面对自主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全县成为省级创新型县的新要求,县科技创新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产业层级还比较低,产业结构整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业链不完善,科技型企业数量偏少,集聚效应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全县科技资源匮乏,没有高等学校,无法为本县企业提供产学研协同创新机会。高层次人才主要依靠企业和项目引进,科技型企业招引工作氛围不浓厚,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成效不明显,缺乏推动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源头。这些问题亟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严格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三、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围绕建设最富活力改革试验区的定位,聚焦改革创新增活力、七大投资增动能,努力实现项目突破创大业、全民动员创家业、干部带头创事业,聚力建设动能强劲的活力、产业兴旺的实力、生态宜居的美丽、温润至诚的文明,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县科技创新能力,以推动产业科技高质量创新为主题,以深化科技成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体制改革为动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大力集聚创新创业人才、产业创新技术、科技项目资源等要素;强化产业技术创新融合,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自主研发,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创业功能,培育新型经济增长点。贯彻落实科技创新40条和科技改革30条等科技创新政策,大力提升创新生态环境,优化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政策与服务环境,打造区域创新要素集聚弓I力场。至十四五末,把县建设成为立足江淮生态经济区、联通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地、苏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推动县在苏北改革创新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构建苏北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现代化上走在全省前列提供科技支撑,为强富美高新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四、发展目标到2025年,县将继续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产学研融合进一步加深,人才集聚效应持续凸显,乡村振兴成效不断夯实。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翻倍,产学研合作校企联盟总数、研发机构平台建设、科技型企业总数增长2倍,构筑科技创新政策高地,达成先进制造业的创新要素集聚,激发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相融合的生命力,突出县域经济和园区经济优势,推动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去,经济发展速度力争全省领先。具体目标如下:(一)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实力。以经济开发区、常熟工业园区、西南岗产业园和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为抓手,重点开展新材料、光伏新能源、绿色机电和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聚焦产业集群提升,瞄准强链补链的重大产业化项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到2025年,培育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3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8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5%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8件。(二)显著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高效配置。坚决落实现有科技政策,积极出台科技创新引领政策,稳步推动科技创新改革,放权简政的同时不放松监督,保证科技资源的高效流通。以项目为抓手,加大对科技创新项目支持力度,争取省、市项目资金,增加下拨资金额度。到2025年,研发投入达到17.38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占工业投资额比重达到30%,苏科贷累计发放3亿元。(三)提质增效科技创新主体。加强科技招商工作,培育本土科技企业的同时,积极引进外部科技力量,重点引入和培育新材料、光伏新能源、绿色机电和现代农业等科技创新主体,鼓励、引导企业开展自主研发活动,提升县域内科技创新主体质量,到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62家,新增农业科技型企业10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10家,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5%以上规上工业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到70%o(四)加强建设科技创新载体。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推进,创新成果加强落地。到2025年,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22家,新建众创空间、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星创天地等新型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和科技服务平台22家,各园区建设科技综合体面积达20万平方米,科技服务总收入达到25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亿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个。(五)着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强化科技服务平台与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完善科技人才招引政策,多层次引进人才,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潜能,培养企业科技创新中坚力量,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县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业体系,持有效工作许可的外国人才工作人数30人,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75人,省级科技特派员80人。十四五科技创新主要指标指标2020年2025年投入指标累计研发投入(亿元)11.217.38研发投入占比(%)2.132.2规上工业研发活动企业占比(%)587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占工业投资额比重(%)13.530苏科贷累计发放(亿元)0.43产出指标科技进步贡献率(%)5762国家局新技术企业数(家)65162农业科技型企业数(家)717培育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个)2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42.5318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16.445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家)3570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9095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个)1722科技企业孵化器数(个)13科技综合体总面积(万平方米)1420科技服务业总收入(亿元)525产出指标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3.82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4.866.8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个)12持有效工作许可的外国人才数530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人)125175省级科技特派员(人)1580五、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创新平台载体以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为契机,优化我县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选择,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目标,加快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建设高标准科技园区,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载体功能,将我县打造成为苏北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强县。(一)打造高标准科技园区。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目标,以装备制造产业园、膜材料科技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主力平台为载体,打造县内高新技术创新主阵地。立足绿色机电、光伏新能源两大支柱产业和集成电路、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构建前期孵化到中期加速再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生态圈,打造产城融合标杆区和创新转型示范区。促进同类产业的集聚和整合,形成产业整体竞争优势,进一步推动我县高技术新兴产业集约化、功能化、特色化发展。装备制造产业园以绿色机电和光伏新能源为主线,强化龙头骨干企业与人才集聚,承接产业转移同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机电装备产业强调智能化、集约俗口节能化,光伏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晶硅光伏和动力电池。紧抓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浪潮,整合机电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两大支柱产业发展优势,逐步建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上下游分工协作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逐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零部件配套体系,建成长三角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汽配产品全产业链配套研发生产集聚区。膜材料科技产业园大力发展膜材料、石墨烯等新材料产业,集中科技力量攻克目前生产环节中存在的“卡脖子"技术,培育发展母粒、基材、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等有机膜材料全产业链,加快强链补链延链,不断优化升级产业链,形成具有高度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扩大县新型膜材料产业在国内的知名度,打造国内一流的新型膜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和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定位,集聚集约发展被动电子元器件、芯片封装等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和支持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组建重点产业技术联盟,并依托联盟建设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科研飞地建设,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依托已有的省级特色产业园区、省级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创新策源地、苏北地区创新高地,形成与长三角经济圈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共生圈。专栏: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目标,以装备制造产业园、膜材料科技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主力平台为载体,以发展绿色机电、新材料、光伏新能源、集成电路四大产业为核心,打造县内高新技术创新主阵地。装备制造产业园:重点发展"绿色机电+光伏新能源"两大支柱产业,以宝时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精湛基业机车部件有限公司、东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启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代表企业为主体,做大做强油泵、进气歧管、活塞等动力系统,散热器、水泵等冷却系统,悬架、减震器、轮毂、轮胎等行驶系统,导航、影音、智能网联等电子产品;延伸发展发动机、变速器、底盘、转向系统等关键核心部件;加快发展精密模具、产品检测、设备研发等配套环节。依托宏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大力发展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新能源产业,引进银浆、涂锡焊带、背板、EVA/POE封装材料生产线提升电池生产工艺过程的绿色环保、清洁生产、智能制造水平,延伸发展全固态电解质、高电压高容量富锂材料、耐高温隔膜等前沿电池材料。以高性能电池为突破口,结合机电装备产业优势,逐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零部件配套体系,建成长三角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汽配产品全产业链配套研发生产集聚区。膜材料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特殊功能薄膜新材料产业,以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丰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主体,省重点实验室为创新支撑,着力推动功能膜研发等新材料应用,加快强链未唾延链。针对消费电子领域的复合涂层功能膜材料的应用需求,开展光学功能膜、碳基散热膜材料、特种离型膜材料等方向的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引领复合涂层功能膜制备与应用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推进工程应用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扩大县新型膜材料产业在国内的知名度,打造国内一流的新型膜材料生产研发基朔口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集聚集约发展被动电子元器件、芯片封装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庆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格立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新林芝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为代表,培育健全电阻、电感、电容等被动电子元器件全产业链,着力发展高频电感和芯片产业。依托已建成的省级特色产业园区、省级科技产业园区,进一步提升在全市乃至江淮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地位,形成与长三角经济圈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共生圈。(二)建设高规格双创载体。围绕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着力提升全县现有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水平。依托现有科技创新载体,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布局、提高创新资源整合利用水平,打造创新创业基地,着力形成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科技产业园区"。在绿色机电、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建设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果转化基地、被动电子元器件检验检测中心、科技综合体、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集聚创新要素,形成以企业研发机构为主体,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科研飞地为辅助,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挖掘现有创业平台潜能,争取创建省级以上孵化器1家、新增建设农村科技服务超市4家、众创空间2家、科技企业加速器1家,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蔚口科技型企业孵化成功率。加快现有科技综合体建设,通过创建"科技+人才+产业+生活"新模式,实现"政产研金介"五位一体,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成果转化,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发展。进一步完善提升电子信息科技综合体、缤纷互联网科技综合体和圳洪光学产业科技综合体3个科技综合体功能,围绕创新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公共服务、生活保障等体系建设,打通产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孵化、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全流程,实现从载体建设向高效运营、从集聚企业向培育产业、从链式孵化向创业生态的三个转变。(三)推动高效率创新合作。聚焦全县三大主导产业,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高校院所与园区、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设5家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协同创新项目。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本地企业与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省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长效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我县产业借智发展、借脑转型。与南京、上海等高校院所聚集地共建高质量"科研飞地",遴选人才团队入驻,加快对目前生产环节中存在的“卡脖子"技术攻关,打造能够为企业直接所用的高级技工队伍、既通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站在国内外学术前沿的知识技能型人才队伍,提升产业核心环节竞争力,实现"人才引进在大城市,科技研发在大城市,成果转化在"。推进"政产研金介”的协同创新,在重点产业领域建立创新创业共同体,实现各个创新要素有效集聚,提升协同创新的效率,打造高度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立足、苏北地区、长三角推动协同创新,加强与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深层合作,主动对接高端科技资源,整合重点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共享,持续推进共建合作园区等合作模式。加强创新科技治理体系建设,突出"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政策链"四链融合,完善体制、机制、资金、平台等的配套政策,优化完善科技市场环境,实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通过产业、技术、资金和政策精准对接、联动发展,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产业、企业集聚,为企业科技创新搭桥助力,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六、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构筑特色产业链条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紧密围绕省、市高质量发展要求,布局培育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光伏新能源、绿色机电等支柱产业链,依靠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加快纺织、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引进和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引导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化、传统产业特色化的错位竞争格局,积极构建支撑县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技术体系。(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前瞻布局新兴产业。聚焦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两大新兴产业,引导和支持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推进产学研合作、科研飞地建设,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卓越产业链打造工程,突出强链补链延链,推动新兴产业技术水平全面提升,不断优化新兴产业科研能力本地化建设,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突出精准招商、科技招商,打造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到2025年,以价值高级化、制造数字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兴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集成电路产业、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达到200亿元、500亿元,基本建成国内知名的被动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研发高地和国内一流的新材料生产研发基顺口产业集聚区。1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点及创新路径。(1)发展重点。依托庆邦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格立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新林芝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大力发展被动电子元器件、芯片封装等集成电路产业,培育健全电阻、电感、电容等被动电子元器件全产业链。(2)创新路径。支持引导庆邦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格立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新林芝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建设高水平的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飞地等研发机构。加强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招引海外被动电子元器件产业龙头企业到县投资设厂开展生产,进一步对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加快拓展县被动电子元器件产业链条。鼓励建设被动电子元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国家级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合作在县建设被动电子元器件检验检测中心,与省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建设被动电子元器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推动县被动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2 .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及创新路径。(1)发展重点。依托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明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丰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精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大力发展膜材料、石墨烯、功能皂石黏土矿物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培育发展母粒、基材、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等有机膜材料全产业链。(2)创新路径。支持引导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明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丰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精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建设高水平的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鼓励建设新型膜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联盟企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攻关,支持创新战略联盟承担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任务。积极招引高校院所在县建设新型膜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与省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建设新型膜材料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召开中国新型膜材料产业科技发展论坛,扩大县新型膜材料产业在国内的知名度,打造国内一流的新型膜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推动县新型膜材料产业发展。(二)构建现代经济产业链,持续壮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光伏新能源、绿色机电两大支柱产业,引导和支持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组建区域性产业技术联盟,并依托联盟建设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科研飞地建设,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大力实施"壮企强企"工程制定企业能力提升计划,引进培育壮大一批“链主"企业、一批隐形冠军企业、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链整合和引领,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到2025年,以产品智慧化、制造数字化、配套本地化为特征的支柱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光伏新能源产业、绿色机电产业产值分别达到400亿元、300亿元,基本建成国内知名的光伏新能源产业生产、研发基朔口长三角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汽配产品全产业链配套研发生产集聚区。1 .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及创新路径。(1)发展重点。依托宏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大力发展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新能源产业,晶硅光伏产业重点配套引进银浆、涂锡焊带、背板、EVA/POE封装材料等生产企业;动力电池产业重点提升电池生产工艺过程的绿色环保、清洁生产、智能制造水平,延伸发展全固态电解质、高电压高容量富锂材料、耐高温隔膜等前沿电池材料。(2)创新路径。支持引导宏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建设高水平的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飞地等研发机构。鼓励建设晶硅光伏、动力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联盟企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攻关,支持创新战略联盟承担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任务。鼓励企业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与省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建设晶硅光伏、动力电池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提升动力电池绿色环保、清洁生产、智能制造水平;启动动力电池绿色循环技术开发,引进培育动力电池绿色循环企业,打造动力电池闭环生态链条。2 .绿色机电产业发展重点及创新路径。(1)发展重点。依托宝时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达克浩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精湛基业机车部件有限公司、启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东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昊宇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欣弘实业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强链式招商、产业集聚,逐步建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上下游分工协作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逐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零部件配套体系,建成长三角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汽配产品全产业链配套研发生产集聚区。(2)创新路径。加强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建设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技术平台、科研飞地,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智力供给,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引导银行金融机构、科投基金等支持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项目,通过增强外部资金供给,在做大做强油泵、进气歧管、活塞等动力系统和散热器、水泵等冷却系统的基础上,支持企业发展悬架、减震器、轮毂、轮胎等行驶系统,导航、影音、智能网联等电子产品;延伸发展发动机、变速器、底盘、转向系统等关键核心部件;加快发展精密模具、产品检测、设备研发等配套环节。大力招引国外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和技术人员,提高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检测水平,逐步形成研发、生产、检测维修等一体化服务。按照"系统、设备、器件"三个层次建立无人驾驶汽车、智能网联设备等集成配套体系,逐步打造全产业链零部件供应基地。(三)全面赋能生产数字化,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高端纺织、食品加工等民生产业,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重点改造高端纺织、食品加工两大民生产业,支持高端纺织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支持食品加工领军企业建设成果转化孵化基地,推进产学研合作、科研飞地建设,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到2025年,以生产数字化、品种差异化、产品高端化为特征的民生产业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国内知名的高端特色纺织产业生产研发基地和食品加工生产基地。1 .发展重点。依托晨风()服饰有限公司、波司登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雪创高纤有限公司、盐铁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开发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引进信息化供应链管理系统和订单管理系统,实现对市场预测、仓储库存、订单管理的精准控制;加快对食品加工产业的升级改造,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食品加工的高效化、精准化,提高生产过程中配料的精准控制、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整个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的可控性。2 .创新路径。高端纺织产业和食品加工产业等传统产业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推进生产数字化、设计数字化、服务数字化,抢抓"互联网+"机遇,大力培育"众创、众筹、众包”等新业态,推动创意设计、智能调控、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纺织产业和食品加工产业等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全链转型。支持引导高端纺织产业和食品加工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和设计中心,鼓励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建设设计飞地,鼓励与东华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在高校院所内联合建设科研飞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开展数字化智能化适配技术的研发创新。七、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创新主体集群培育创新主体集群,着力推进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同时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科创企业的扶持作用,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一)健全科创企业培育梯队。完善科创企业培育体系,做好科技型企业梯队建设,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培育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购买科技服务等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创企业培育机制,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高升规"培育,支持中小企业和高新企业通过加强研发投入和产学研协同创新,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企业升级。加强科创企业培育工作,指导中介机构与企业签订合同,一对一制定培育计划,对企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能力、科技管理水平、企业成长性指标进行指导培训,进一步夯实国家高企后备企业队伍,形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入库培育、国家高企培育梯队,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增长。到2025年,力争新招引科技型企业22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6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5%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2%0培育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3个。专栏科创企业培育梯队1 .实施规上企业培育工程。全力聚焦绿色机电、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三-步集聚资源,强化保障,助推企业提质增效。实施科技企业"高升规"培育,大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集聚效应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发挥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创新型领军企业规模蜂,积极推进科技企业做大做强。2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帮扶服务体系,落实高新企业相关的政策支持,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培育计划,夯实国家高企后备企业队伍,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增长。到2025年,局新技术企业达162家。3 .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强化金融支持,开展政银企对接合作。实施招才引智工程,促进产才融合发展,发挥人才计划项目支撑作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严格兑现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全县企业减负实施细则落地见效,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培育更多企业成长为科技型企业。到2025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400家。(二)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级。持续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支持基础较好的企业申报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加强企业研发管理体系建设,高标准推进企业研发管理体系贯标,切实提高企业研发管理水平,"十四五”期间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95%0制定企业研发经费普惠性政策,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激励机制,提升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效能。深入实施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项目合作攻关,共同承担省、市、县各类科技项目,打造一批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领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到2025年,力争在"十四五"实现产学研合作校企联盟达到100家、新增省级研发平台60家。(三)打造创新企业产业集群。紧密围绕省市发展要求,贯彻落实省科技创新"40条"、"科技改革30条"政策,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构建科创企业金字塔,打造科技型中小集群。加大在科技计划、人才引进、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科技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做特,引导科创企业形成集群化、特色化的错位竞争格局,构建支撑科创企业金字塔中坚力量。探索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机制,引导围绕产业链分工进行模块化创新,形成技术特色产业集群。支持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引进高端人才、实施高端并购重组,整合产业链关键资源,形成产业上下游联动、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八、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树立现代农业典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县重点围绕优质稻米、特色水产、绿色果蔬和生态畜禽等本地特色农业产业,整合科技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进、催生、培育各类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在社会化服务体系、智慧农业、三产融合等方面取得质的飞跃,让农业提档升级,农村便捷宜居,农民减贫致富,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一)建设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成果转移转化。加强县农业的科技服务配套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支撑,利用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科技特派员、星创天地、园区、基地等各类科技服务平台,集成农业科技发展要素,实现各类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创新创业活动。1 .推进科技服务超市综合体建设。围绕优质稻米、特色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