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探讨生培育方案(专业代码:071300)2016年修订一、培育目标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思想进步,专业基础扎实,有较强试验操作技能,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须要的、从事生态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的高级特地人才。培育要求:1 .驾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途和方针政策,酷爱祖国,遵纪遵守法律,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看法、团结协作、求实创新和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努力为科学事业、振兴经济发展服务。2 .努力学习生态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学问,娴熟驾驭和应用生态学的试验操作技能,深化系统驾驭所攻读方向的学问内容,对该方向国内外探讨状况及发展趋势有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娴熟驾驭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思索问题、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实力,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应是具有肯定创新性的探讨成果。3 .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二、探讨方向1 .污染与修复生态利用生态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技术,主要开展受损生态系统,尤其是受污染水生态系统的调查和生态修复探讨。包括污染物的检测分析,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毒理,水体富养分化的形成机制与限制理论、方法,生态修复的原理、方法以及生态工程的设计与实施等。2 .粮食平安与资源高效利用利用生态学理论和现代生物学技术,以粮食平安与资源综合利用为宗旨,重点探讨以“高效、平安、生态”为目标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特征及温室气体排放,不同生态区域农业环境光温资源高效利用,农作物对低温、干旱等气候改变的响应,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等方面。3 .动物生态利用现代进化生态学理论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生物体对各种选择压力的适应和进化,物种的时空改变模式与机制,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多样性,物种对环境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等。主要包含对两栖动物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的探讨、两栖类生活史特征的地理变异、两栖类的繁殖生态、婚配制度、性选择及精子竞争、分布格局与环境改变的相互关系及其分子机制、两栖类对环境改变的响应等。4 .生态毒理学采纳现代分子毒理学和毒理基因组学方法技术,重点探讨微囊藻毒素、离子液体以及农药和杀虫剂对人健康的影响、机理及其防护。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第一年一般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两年以探讨和学位论文工作为主。本校在职探讨生学习年限为3-4年,每年应完成1/3的助教工作量。在职探讨生从事学位论文工作时,一般可脱产1年。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硕士探讨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4学分(不包括业务实习与社会实践)。硕士探讨生中期考核前必需修满专业培育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成果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75分合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跨专业考取或同等学力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探讨生,由导师提出详细看法,确定其是否补修高校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并报探讨生院培育处备案。补修成果以60分为及格,并记入成果档案,注明“本科”字样,不计入总学分。高校期间通过外语六级者可免修硕士探讨生外语,但必需参与过关考试。课程设置及主要课程简介附后。五、培育方式与方法1 .实行导师负责制: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导师组成员以本校老师为主,也可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担当,由本专业或探讨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担当组长。探讨生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育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制定本专业探讨生培育方案和探讨生个人培育支配;审核学位课程的命题及评分结果;负责对探讨生进行中期考核,对探讨生科研进展状况和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检查;帮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帮助作好探讨生的思想政治工作。2 .培育支配的确定: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出培育支配。3 .课程的学习:对探讨生的培育,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系统理论学习与科学探讨相结合、讲授与探讨相结合、校内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要求探讨生必需修完所规定的必修课和方向课并取得学分。同时,在导师指导下,结合自身和科研发展方向以及探讨领域所需的学问结构,选修数门选修课程,激励学生打破学科界限选择在更为宽广的学术领域里学习。本专业其它探讨方向的方向课和其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方向课可作为本探讨方向的选修课。4 .学术和教学活动:提倡探讨生广泛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学术活动总学分为2学分,探讨生在一、二年级期间,参与学院组织的学术沟通会18次,并做好相应的文字记录,经考核合格后取得相应学分。本专业探讨生要主动参与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专家讲学和本专业学术报告会、探讨生读书报告会、开题报告会、论文答辩等学术活动。为了培育探讨生的教学实力,在其次学年组织探讨生参与高校本科的有关课程的部分教学工作。采纳的形式,可以试讲部分章节,或带试验课。经考核合格可赐予2学分(列入学分计算)。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允许重新支配一次教学实践。已有教学工作阅历的探讨生,可适当减免。5 .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硕士探讨生可依据科研和论文须要,结合探讨课题外出进行野外考察、基地调研、社会调查等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任务后,必需写出参与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报告。6 .体育熬炼:探讨生应重视体育熬炼,增加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留意劳逸结合,主动参与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探讨生要心胸开阔,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六、考核方式1 .课程考核:探讨生必修课须支配考试,选修课可支配考试或考查。必修课以笔试为主,选修课可采纳笔试、或撰写课程论文、或笔试和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重在考核探讨生对专业学问的把握实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实力。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果,考查科目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成果。2 .中期考核:探讨生入学学习一年半后,进行中期考核,由学科点组织有关老师成立中期考核小组,对探讨生的学位课程的学习状况、毕业论文的打算状况、基础理论与系统的特地学问与技能以及国内外最新探讨动态驾驭状况等进行检查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肄业处理。对成果优秀的探讨生,按评比条件评比出“得才兼备探讨生”,赐予嘉奖。3 .毕业考核:毕业前由探讨生导师、学科点、院(系)对探讨生三年来的学习工作状况作出评价,按评比条件评比出“优秀毕业探讨生”。七、探讨工作与学位论文1 .论文选题:探讨生应在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实际调查,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选题应主要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反映学科探讨进展,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作为导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并经导师组审核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论文选题工作应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并向导师指导小组或所属教研室做开题报告,经过探讨认为选题合适且探讨支配切实可行者,方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选题一经确定,探讨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工作支配并予以实施。2 .探讨工作:探讨生在探讨工作进行期间,在以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接着搜集文献资料,驾驭探讨方法和技术。对所从事的探讨工作,应以严谨的科学看法,获得精确的试验数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和推理,为撰写学位论文作为好探讨资料打算。同时,要定期进行探讨进展的沟通。3 .论文撰写:在完成探讨工作后,探讨生应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与修改工作。学位论文应按学校规范要求进行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探讨生独立完成,要求重点突出,论据充分,观点正确,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论文完成后,经导师、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才能申请答辩。八、答辩和学位授予探讨生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第六学期结束前一个月进行。论文答辩前应须请两位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其中至少有一位校外专家)对论文进行批阅,论文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论文答辩要严格依据学校规定程序进行,要求探讨生运用多媒体进行汇报。答辩委员会应选择5名或5名以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应由校外专家担当。论文答辩做到公正、公开。答辩完成后,校学位分委员会对通过学位论文者进行审查,对论文质量、探讨生阶段的科研成果及其它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后,上报校学位委员会。校学位委员会批准后,可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理学硕士学位。九、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探讨生的思想政治教化工作。要求探讨生仔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主动参与本校的政治学习、形势与任务教化、公益劳动等活动,自觉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要健全探讨生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导师及任课老师的作用。导师要定期与探讨生接触,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耐性引导。探讨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并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团结协作精神。附:课程设置表和主要课程简介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探讨生培育方案课程设置表程别课类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及周学时备注ImIVVVI11_000002自然辩证法原理18118学公共09_000003英语21655必修课C课11_0000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讨3622分学科基础课09_040001高级生物化学36228学分09040002分子生物学362209_040003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362209040004现代生物技术大试验7224专业主干课09_041101环境生物学36226学分09041102多元统计分析362209_041103生物多样性及其爱护生物学362209_041104污染生态学362209041105复原生态学与生态工程362209041106植物生态学362209_041107作物生态学362209_041108种群生态学362209_041109科技论文英语写作技巧3622至少选09_041110分子生态学362209_041111进化生态学362209_040101植物生理生态学362209_040105现代农业36228学分09_040211SPSS统计分析362215_040115土壤学362215_040116农业气象学362209040202动物生态学362209040315水处理原理362209_040702高级水生生物学362215_040906水生态毒理学3622教学实践(必修)09_04900122学分学术活动(必修)16_04000122学分生态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简介(学科基础课课程简介见生物学专业)课程编号:041101课程名称:环境生物学总课时数:36学分:2开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授课老师:马剑敏教学要求:学习环境生物学的基本原理,驾驭环境生物学的基本学问,全球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与生物学效应(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基因污染和生物污染、生物多样性丢失等),驾驭环境污染的生物学效应及生物净化等科学学问,增加爱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识和责任心。教学内容:主要讲授两大问题,一是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主要包括: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浓缩、积累和放大,污染物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体和生态系统等各个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检测,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评价。二是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和生物修复。主要包括:生物净化的原理,生物净化的方法,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污染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等。预修课程:生态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孔繁翔,尹大强,严国安。环境生物学,高等教化出版社,2000o(2)熊志廷。环境生物学,武汉高校出版社,2000O(3)段昌群。环境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4O(4)陈欢林等。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O课程编号:041102课程名称:多元统计分析总课时数:36学分:2开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授课老师:李春喜,姜丽娜,邵云,张黛静,马建辉教学要求:学习驾驭多元分布理论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为开展生物学探讨中多对象、多指标相互关联的多元统计分析打下坚实基础。教学内容:多元统计分析是我国多数高校及探讨院所探讨生培育的课程。它是统计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分支,是一种综合分析方法,能够在多个对象和多个指标相互关联的状况下分析它们的统计规律,以揭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问题的本质。本课程主要讲授多元统计分析概述、多元线性回来、多元相关、逐步回来、通径分析、典型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判别分析、对应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并结合生物学实际例子加以解析。预修课程:生物统计学,高等数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李春喜,姜丽娜,邵云。生物统计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5。(2)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第四版),中国人民高校出版社,2015。(3)王静龙。多元统计分析,科学出版社,2008。(4)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北京高校出版社,2005。课程名称:生物多样性及其爱护生物学学分:2开课学期:课程编号:041103总课时数:36开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授课老师:李英臣,侯翠翠教学要求: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及演化过程、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多样性丢失的缘由;了解主要的濒危物种的分布区域及主要的爱护措施。驾驭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在生物多样性爱护中所做的工作;驾驭生物多样性不同层次的多样性特征和生物多样性爱护的措施和方法。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形成机制和演化;生物多样性的丢失;生物多样性的扩展及其平安;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爱护;生物多样性探讨热点问题探究;爱护生物学及其应用。预修课程:生态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田兴军。生物多样性及其爱护生物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O(2)陈灵芝,马克平。生物多样性科学:原理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 RichardPrimack,季维智。爱护生物学基础,中国林业高校出版社,2000。(4) 1.yleGlowka0生物多样性指南,科学出版社,1997。(5)蒋志刚,马克平,韩兴国。爱护生物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国家环境爱护总局自然生态爱护司。生物多样性相关国际公约汇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O课程编号:041104课程名称:污染生态学总课时数:36学分:2开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授课老师:马剑敏教学要求:驾驭污染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了解污染生态限制工程与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内容:污染的生态过程,污染的生态效应及其评价,污染生态诊断与监测分析,陆地、水和大气污染生态学,城市、农业生态系统污染生态学,生态系统污染限制与污染生态工程,污染土地就地修复革新技术和生态系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等。预修课程:生态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孙铁琦,周启星,李培军。污染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Io(2)王焕校。污染生态学(第三版),高等教化出版社,2014o(3)乔玉辉等。污染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o课程编号:041105课程名称:复原生态学与生态工程总课时数:36学分:2开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授课老师:马剑敏教学要求:驾驭复原生态学和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对森林、草地、废弃地、海岸、河流、湖泊、湿地、城市、路域、农业等受损的生态系统受损缘由、以生态工程的方式进行进行生态复原的理论基础、一般技术、方法、步骤以及遵循的原则;驾驭农业生态工程、产业生态工程、环境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城市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了解其技术、特点及主要内容。教学内容:复原生态学和生态工程的概念,生态复原的基本原理,生态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技术路途,对森林、草地、废弃地、海岸、河流、湖泊、湿地、农田等重要受损的生态系统以生态工程的方式进行生态复原的一般技术、方法、原理和过程等。预修课程:生态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郑昭佩。复原生态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11。(2)李洪远,鞠美庭。生态复原的原理与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o(3)任海,彭少麟。复原生态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1。(4)董世魁等。复原生态学,高等教化出版社,2009.(5)魏志刚等。复原生态学原理与应用,哈尔滨工业高校出版社,2012.(6)白晓慧。生态工程原理及应用,高等教化出版社,2008.(7)杨京平。生态工程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O(8)金相灿等。湖泊和湿地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与管理指南,科学出版社,2007。课程编号:041106课程名称:植物生态学总课时数:36学分:2开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I授课老师:马剑敏,于飞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和驾驭植物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探讨方法、植物与环境、植物种群与群落等经典生态学理论,同时了解当代生态学发展的动态,Meta种群、构件理论、生物入侵及转基因植物等前沿及热点问题,树立科学环境意识,扩大学问面和增加环境意识。教学内容:植物的环境,植物与光、水分、温度和土壤的生态关系,植物的生态适应,种群、群落生态,群落的演替,植被的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探讨方法。预修课程:植物生物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杨允菲等。植物生态学(其次版),高等教化出版社,201L(2)江汉侨等。植物生态学(其次版),高等教化出版社,2010。(3)李振基等。群落生态学,气象出版社,2011。(4)宋永昌。植被生态学,华东师范高校出版社,2001。课程编号:041107课程名称:作物生态学总课时数:36学分:2开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授课老师:李春喜,姜丽娜,邵云,张黛静,马建辉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在了解主要作物的基础生物学学问,系统学习作物的生长发育改变过程;驾驭主要生态条件对作物生育的影响机理,理解不同农业环境资源下,作物高产优质生产的调控技术。驾驭作物生态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国内外作物生态学发展与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与发展方向。教学内容:课程共设置八部分内容,分别为作物生态学绪论、作物系统及其生物学成分、农作系统及其稳定性、作物光温生态、作物水分生态、作物养分生态、农业资源管理和作物生态学展望。预修课程:作物学,生态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LoomisR.S.美、康纳COnnOrD.J.澳著,李雁鸣等译。作物生态学农业系统的生产力及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O(2)曹卫星。作物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3)金善宝。中国小麦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陈阜。农业生态学,中国农业高校出版社,2011o(5)曹卫星。作物栽培学总论(其次版),科学出版社,2011。课程编号:041108课程名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总课时数:36学分:2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授课老师:侯翠翠,李英臣教学要求:驾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学会运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程序对工程项目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内容:生态环境爱护的意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技术操作规程;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河流湖泊污染的预料和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点源、面源污染预料与评价);土壤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源排放和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区域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限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报告书的编写等。预修课程:生态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毛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修订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o(2)陆书玉。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教化出版社,2003O(3)郑铭。环境影响评价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O课程编号:041109课程名称:科技论文英语写作技巧总课时数:36学分:2开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授课老师:张婵,靳同霞教学要求:了解科技论文英语句子的基本学问,驾驭英语造句的基本技巧,形成用英语撰写科技论文的基本实力;了解论文投稿的技巧,能够独立解决修稿、校稿以及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一般问题。教学内容:科技论文的结构及特点;英文科技论文的语法特点及其与汉语的区分和联系;英语句子结构的特点;英语句子成分及特点;英语基本句型;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科技英语写作常用词汇;科技论文撰写常用英语句型,英语造句训练等。预修课程:高校英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I)任成功。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其次版),科学出版社,2011。(2)钟似璇。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天津高校出版社,2004。(3)RobertA.DayBarbaraGastel(著),曾剑芬(译)。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教程(第六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O(4)朱国奉。科技应用文写作,东南高校出版社,2003。(5)李兴昌。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清华高校出版社,1995。(6)(法)利伯恩著,任成功等译。科技英语写作进阶,科学出版社,2009o课程编号:041110课程名称:分子生态学总课时数:36学分:2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授课老师:杨太有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子生态学的一般学问;理解分子生态学的概念、原理和理论;驾驭分子生态学的分析与探讨方法。教学内容:本课程从分子生态学探讨的历史起先,概括了分子生态学基础,进而探讨了分子种群遗传学、亲缘地理学及相关领域,以及分子生态学在环境爱护方面的相关探讨。课程内容详细分为分子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分子生态学基础和环境与爱护生态学3篇。分子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篇包括2章:分子生态学的发展史和分子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分子生态学基础篇包括4章:分子生物学、行为生态学、环境微生物生态学和污染限制的分子生态学原理;环境与爱护生态学篇包括5章:植物分子生态学、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海洋分子生态学、爱护遗传学和分子生态学与生物信息学前沿。预修课程:生态学,分子生物学或分子遗传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刘雪梅,王占青,李永峰。分子生态学概论,哈尔滨工业高校,2012o(2)比毕(T.J.C.Beebee),罗(GRoWe)著,张军丽,廖斌,王胜龙译。分子生态学,中山高校出版社,2009。课程编号:041111课程名称:进化生态学学分:2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总课时数:36授课老师:陈晓虹,陈卓教学要求:理解和驾驭进化生态学的原理及探讨方法;学会运用进化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生态学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进化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关注的是生物如何进化而适应于它们所处的环境。进化生态学不仅探讨环境施加的选择压力,而且还要探讨生物对这些选择压力的进化响应。主要内容包括:(1)进化生态学的基本原理;(2)环境适应与物种形成,在物种层次上阐明适应及其起源,以及生态分化和物种形成问题;(3)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协同进化;(4)运用进化生态学分析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及其保育。预修课程:生态学,生物进化论,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王崇云。进化生态学,高等教化出版社,2008O(2)张大勇。植物生活史进化和繁殖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4。(3)张兰生等。中国古地理:中国自然环境的形成,科学出版社,2012。(4)祖元刚,孙梅,康乐。分子生态学理论、方法和应用,高等教化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1999。(5)戈峰。现代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2o(6)Fox,C.W.,Roff,D.A.andFairbairn,D.J.EvolutionaryEcology:ConceptsandCaseStudies.OxfordUniversityPress.2001.(7) Mayhew,P.J.DiscoveringEvolutionaryEcology:BringingTogetherEcologyandEvolu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2006.(8) Pianka,E.R.EvolutionaryEcology,6thed.BenjaminCummings.2000.(9) EricR.Pianka.2011.EvolutionaryEcology.SeventhEdition.Accessed7June2014.课程编号:040101课程名称:植物生理生态学总课时数:学分:2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I授课老师:李春喜,姜丽娜,邵云,张薛静,马建辉教学要求:重点驾驭植物的生理发育特点、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植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对植物生态系统调控及植物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有较深刻的相识。教学内容:植物生理生态学是植物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探讨生态因子和植物生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即生态学与生理学的结合。本课程主要讲授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史,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水分生理生态、矿质养分、光合作用的生理生态基础、呼吸作用的生理生态基础、生长发育的生理生态、生长发育的调控、群体生理生态、植物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包括自然环境胁迫、污染胁迫等)等内容。预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教材及参考书目:(1)蒋高超。植物生理生态学,高等教化出版社,2004。(10) HansLambers,F.StuartChapinIII,ThijsL.Pons.张国平,周伟军译。植物生理生态学,浙江高校出版社,2005o(3)赵福庚,何龙飞,罗庆云。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O(4)凌启鸿。作物群体质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郑丕尧。作物生理学导论,北京农业高校出版社,1992。(6)王永锐。作物高产群体生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课程编号:040105课程名称:现代农业总课时数:36学分:2开课学期:II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授课老师:李春喜,姜丽娜,张黛静,邵云,马建辉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驾驭现代农业的特点及发展模式,结合国家相关文件政策,了解现代农业的趋势及生物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包括农业发展历程及现代农'业的特点,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精准农业、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生物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现代农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和机遇。预修课程: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王晓宇。生态农业建设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2)王冀川。现代农业概论,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戴小枫。现代农业技术: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刘巽浩,农作学。中国农业高校出版社,2005(5)高旺盛。中国爱护性耕作制,中国农业高校出版社,2011(6)李建明。设施农业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7)张令玉。生物低碳农业,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8)李维炯,李季,许艇。农业生态工程基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王龙昌O现代农业好用节水技术,金盾出版社,2002(10)张一帆,曹均。循环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1)曹志平,乔玉辉。有机农业,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2)陈阜。农业生态学(第2版),中国农业高校出版社,20111课程编号:040114课程名称:SPSS统计分析总课时数:36学分:2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授课老师:邵云,张黛静,姜丽娜,马建辉教学要求: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所驾驭的学问解决统计问题、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解决试验中遇到的统计问题,并能够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得出正确试验结论。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实力、逻辑思维实力、综合归纳实力、计算机软件应用实力和自学实力。教学内容:主要讲授SPSS统计分析软件软件在生物统计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包括SPSS概述、SPSS统计软件的主要窗口及作用和特点、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管理、统计图表的制作以及常用的分析方法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I)陈平雁。SPSS13.O统计软件应用教程,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O(2)马斌荣。SPSS17.0在医学统计学中的应用(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10o(3)尹海洁,刘耳。社会统计软件SPSS15.0forWindows简明教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O(4)邓维斌。SPSS19(中文版)统计分析好用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5)李洪,姜宏华。SPSS数据分析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6)衷克定。数据统计分析与实践:SPSSforWindows,高等教化出版社,2005o(7)衷克定。SPSSforWirIdOWS数据统计分析工具应用教程,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2001o(8)卢纹岱。SPSS统计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o(9)朱星宇,陈勇强。SPSS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清华高校出版社,201L课程编号:040115课程名称:土壤学总课时数:36学分:2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II授课老师:李春喜,姜丽娜,邵云,张黛静,马建辉教学要求:通过土壤学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驾驭土壤形成过程,土壤的物质组成和基本性质,为进一步驾驭生态学基础学问奠定基础;通过土壤分类及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土壤特征及其形成过程,驾驭其中植被、作物生长类型,为进一步开展野外调查实际试验打下基础。教学内容:包括土壤学简介;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生物;土壤质地、结构与孔性;土壤水分、空气与热量状况;土壤胶体与土壤汲取性能;土壤溶液与土壤反应;土壤养分;土壤分类与分布;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等内容。预修课程:植物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教材及参考书目:(1)黄昌勇。土壤学(第3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o(2)陆欣。土壤肥料学,中国农业高校出版社,2011o(3)骆世明。农业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o课程编号:040116课程名称:农业气象学总课时数:36学分:2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授课老师:李春喜,姜丽娜,邵云,张黛静,马建辉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系统了解农业气象个因素的改变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能利用农业气象学学问服务农业生产、防灾减害。教学内容:包括农业气象学简述;大气;辐射;温度;水分;气压和空气运动;天气;气候;农业气候;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农业气象与减灾等内容。预修课程:植物学,作物栽培学,农业生态学教材及参考书目:(1)段若溪。农业生态学,气象出版社,2013o(2)骆世明。农业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o(3)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课程名称:动物生态学学分:2开课学期:课程编号:040202总课时数:36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授课老师:陈晓虹,张丽霞教学要求:通过动物生态学这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本学科的相关内容有全面、深刻的相识,包括各种生物因子及非生物因子对动物的生态作用,特定生存条件下动物种群动态及相关的数学模型、特定环境条件下种内和种间关系及实例、群落的形成及演化、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等,驾驭相关的理论学问及原理,从而为动物资源爱护、开发和合理利用打下基础。教学内容:主要讲授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种群增长、种群遗传与进化的关系、行为生态、种群间相互作用、群落生态、生态系统、大尺度生态学、应用生态及生态学探讨方法。预修课程:动物生物学,高等数学教材及参考书目:(1)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2001;(2)尚玉昌,一般生态学(其次版)北京高校出版社,2002.(3)冯江,高玮,盛连喜。动物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5o(4)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基础生态学.高等教化出版社,2004o(5)马世俊。现代生态学透视,科学出版社,1990。(6)CalowP.EvolutionaryPhysiologicalEcolog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7) HutchinsonGE.AnintroductiontoPopulationEcology.YaleUniversityPress,1987.(8) KrebsJR,DavisNB.nintroductiontoBehavioralEcology.BlackwellScientificPublications,1993.(9) OdumEP.BasicEcology.SaundersCollegePublishing,1983.课程编号:040315总课时数:36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授课老师:张昊教学要求:课程名称:水处理原理学分:2开课学期:重点介绍水处理各类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处理工艺以及技术发展等学问。在内容体系上,以技术原理为主线,打破按处理对象(给水、废水)划分的传统课程体系,突出基本理论、技术原理和工艺发展,着眼于当前我国水污染限制任务和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追踪最新前沿技术,结合更多的案例,力求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技术与案例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简洁易懂,好用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