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XX市“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docx

    • 资源ID:42906       资源大小:31.68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市“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docx

    XX市“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按照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和健康江苏建设总体部署,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苏省“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江苏省“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十三五”时期全市护理事业发展情况“十三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将护理事业发展纳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局,以提升护理质量、增强群众获得感为重点,完善护理管理机制,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拓展护理服务领域,全市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1.护士队伍进一步壮大。截至2020年底,全市注册护士总数达17776人人,比2015年增长34%;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2.11提高至13.56;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由1:1.11增至1:1.18;三级综合医院和部分三级专科医院实际开放床位与全院护士比由2015年的1:0.57增至1:0.62,实际开放床位与全院病区护士比由2015年的1:0.42增至1045。二级综合医院和部分二级专科医院实际开放床位与全院护士比由2015年的1:0.61增至1:0.67,实际开放床位与全院病区护士由2015年的1:0.42增至1043;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护士总数为8528人,比“十二五”增长27.4%o全市护士学历层次不断提升,本科以上学历护士占比由29.8%增至36.8%,其中大学专科占比为63%,大学本科占比为36.8%,硕士及以上占比为0.2%o2 .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各县区均成立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实现护理质控全覆盖,对市护理工作规范化管理、护理队伍群体质量意识提升和专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发挥关键作用。“十三五”期间,全市三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率为100%,二级医院开展率为98.5%o三级医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率为100%,二级为97.2%,二级及以上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基层护士、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培训率均达90%以上。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推行7项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动态监控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3,专科护理水平持续提升专科护士培养日益规范,加大对危重症、急诊急救、糖尿病、伤口造口失禁、骨科、静脉输液治疗、母婴7类专业护士的培养力度,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护士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截止至2020年底已建立3个市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共培养市级专科护士380名,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共计有21家开设了41个专科护理门诊,涉及11项专科护理类目,满足患者多样化需求。4 .护理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不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服务内涵进一步丰富,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取得新成效,2020年我市2家医院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线上平台,开启了我市专科护理服务新模式,满足了患者多元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并通过二、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护联体”,将优质护理服务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截至2020年底,我市共有37家二级以上医院与118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护联体”,充分发挥二三级医院带动作用,护理服务内涵进一步丰富,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5 .中医护理内涵不断深化。全市中医医院切实落实新入职护士技能培训,健全护理人员中医药岗前培训与规范化培训制度,大力开展中医辨证施护,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创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服务,以进一步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全市先后开展26余项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护理内涵建设逐步深入。尽管我市护理事业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比,护理事业发展也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护士总量增长与医疗机构扩增规模不相匹配,医院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尚未达标,护士队伍需要进一步壮大。二是随着医学快速发展趋势,护理岗位设置需要进一步细化,护士队伍整体专业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护理服务模式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需进一步改革创新,增加服务供给。四是护理学术水平与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存在差距,护理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二)机遇与挑战L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为“十四五”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新方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总部署,“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将以“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为引领,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多层次护理服务。6 .医防融合对“十四五”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建设平急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加快推进。护理队伍是应对各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力量,必须着力提升护理队伍防控救治能力。7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十四五”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机遇。做好老年护理服务工作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的一项民生工程。“十四五”期间,要持续加强老年、医疗护理人员培养力度,聚力发展多样化老年护理服务模式,满足失能、失智老人护理服务需求,缓解老龄化社会的照护压力。8 .满足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需求为“十四五”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赋予新使命°"十四五”期间,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成为新的历史任务。针对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开展疾病护理、健康教育、科普宣传,将护理优质资源延伸基层社区,实现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历次中央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为目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持续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丰富护理服务内涵,稳步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深入拓展护理服务领域,大力发展护理健康产业,促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进一步推动全市护理事业向更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L生命至上,服务大局。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持续改善护理服务,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护理服务。2 .提升能力,高质发展。强化护士队伍建设,不断增加护士队伍数量,优化队伍结构,注重护士能力培养,实施科学岗位管理,提升护士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3 .规范管理,保障安全。贯彻落实护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标准及护理核心制度,依法规范护士执业行为,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切实保障患者安全。4.创新模式,增加供给。拓展护理服务领域,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深入推进实施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居家护理、延伸护理等新型护理服务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护理事业达到以下目标:护士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建设一支数量、能力、素质、结构、分布合理的护士队伍,能够努力适应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以实施岗位管理为切入点,对护士的合理配置、绩效考核、岗位培训、职称晋升实施科学管理,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的护理人才。护理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手段和方法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护理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不断提升护理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护理岗位管理进一步科学合理,护士职业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持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基层优质护理覆盖面。建立健全县级护理质控中心,完善质控网络。护理服务模式进一步创新。着力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护理服务,创新护理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护理”丰富护理服务内涵。积极发展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居家护理、安宁疗护等,努力适应群众健康需求。“护联体”建设进一步深化。建立基层护理人才培养体系,使基层护士数量和能力与基层医疗机构规模与服务功能相适应。进一步强化“护联体”建设,充分发挥上级医院优质护理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优质护理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沉。护理学科建设进一步推进。护理学科定位进一步明确,基本建立护理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专科发展体系、护理科研体系,培养一批护理学科带头人,创建一批市级护理临床重点专科,护理学科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发挥。加强中医护理队伍建设,提升护理人员辩证施护的能力,促进中西医协同诊疗,彰显中医特色和优势。“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2020年2025年性质1.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人数3.564.5预期性2.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1:1.181:1.2预期性3.三级综合医院、部分三级专科医院(肿瘤、儿童、妇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实际开放床位与全院护士比实际开放床位与全院病区护士比1:0.621:0.451:0.851:0.65约束性4.二级综合医院、部分二级专科医院(肿瘤、儿童、妇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实际开放床位与全院护士比实际开放床位与全院病区护士比1:0.671:0.431:0.751:0.55约束性5.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工作的护士数852810000预期性6.基层医疗机构护士参加培训比例()100100预期性7.二级及以上医院护理管理人员、新入职护士参加培训比例(%)9090预期性8.老年护理专业、儿科护理专业、传染病护理专业、急诊急救专业、重症监护专业护士参加培训比例(%)9090预期性9.专科护士培养人数380800预期性三、主要任务(一)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升护士整体素质L增加护士队伍总量,满足临床工作需求。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重点针对老年、康复、急危重症、母婴、传染病、精神卫生等专科护理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特点,合理增加护士配比,将床护比指标纳入医疗机构评价及临床护理重点专科评审,保证临床一线护理岗位的护士数量,兼顾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下临床护理紧急需求的人力储备,临床护理岗位护士数量占全院护士数量比力争达到95%。充分发挥护士在临床护理、疾病预防、康复促进、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2 完善护士分层培训体系,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完善护士分层培训体系,强化新入职护士的岗前及规范化培训,提高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尤其是年轻护士的综合能力,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加强骨干护士、专科护士、护理管理等人员的岗位胜任力培训,鼓励在职护士提升学历层次、职称等级。坚持“以用为本”,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实施对专科护理岗位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工作,扩大专科护士培养的规模、范围以及培训基地,以提升专科护理能力为突破口,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技能训练、临床案例分析、护理查房等形式,规范专科护士的培养。3 .加强基层护理人员培训,提升基层护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基层护士队伍建设,以解决基层患者实际健康问题为导向,针对基层护理服务职能和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大纲和能力评价标准,加强继续教育学习,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力。依靠“护联体”,引导二三级医疗机构为基层护士开展专项培训,对护理重点环节质量管理、护患沟通、慢性病管理、健康促进、老年护理、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指导,提高综合护理能力。4 .加快医疗护理员规范化培训,健全多层次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我市拥有省级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两家,鼓励医疗机构积极申报省级护理员培训基地,增加我市医疗护理员培训机构数量。建立完善医疗护理员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护理员资质、职责、服务规范等。规范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大纲,筛选培训师资,通过系统、规范的培训,有效提升医疗护理员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持证上岗,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至2025年拟培养医疗护理员300名o将医疗机构合理配置医疗护理员纳入医疗机构考评体系,实行“生活照护一医疗护理一护理创新”的创新体系模式专栏1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才储备急诊急救护理人才储备项目:加强急诊急救护理队伍建设。在医疗机构内开展急救专项技术培训,其中三级综合医院高级生命支持(ACLS)培训率达60%。建立市、县(区)急救护士库,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需求。危重症护理人才储备项目:加大医疗机构对危重症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的力度,将危重症护理专项技术纳入护士规范化培训,危重症护理人才储备不低于医疗机构护士总数的10%,提升危重症救治能力。形成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危重症护理人才和专家团队。传染病护理人才储备项目:加强传染病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感染科护理队伍建设,培养省级传染病专科护士10名,加大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考核,提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二)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L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对照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切实解决患者问题、促进患者康复为目的,全面推进责任制整体护理,贯穿集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为一体的整体护理思维,落实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工作要求,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扩面提质。探索“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医护一体化、多学科合作模式,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强化护理人文关怀,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断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2 .推动护理模式转变。适应新形式,推动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不断完善护理工作规范及标准,建强专业化护理队伍,开设并规范专科护理门诊,如糖尿病护理门诊、伤造口门诊、静疗门诊、母婴护理门诊、中医护理门诊等,通过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护理指导,缩短康复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重症监护、急救护理、肿瘤护理、慢性病护理等专科专病领域,探索实施医护协同、多学科合作的个案管理,逐步推进慢性病预防、治疗、康复、管理一体化。探索机构-社区-居家整体联合管理护理模式,形成优质护理服务的区域化辐射,力求护理的同质化,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O3 .增加护理服务供给。优化护理资源布局,医疗机构结合功能定位、按需分类提供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积极发展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居家护理、安宁疗护等服务。利用“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合理引导医疗机构增加护理服务供给,为行动不便、慢性病等人群提供便捷、专业护理服务。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健康教育活动,指导民众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增加养生、保健、康复知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全面助力健康中国建设。4 .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完善市县(区)护理质控组织架构,建立健全基层护理质控组织,明确护理质量控制关键指标,建立并完善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机制,严格落实护理核心制度。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动态监测用药错误、压疮、跌倒、非计划性拔管、深静脉血栓、误吸及高危药物外渗等指标数据,适时总结分析、通报反馈,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专栏2护士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专科护士培训项目:根据临床医学发展需求,加快在重症护理、母婴健康、老年护理、肿瘤护理、中医护理等专科领域培养专科护士C在心内科护理、儿科护理等至少5个,相对成熟专科护理领域,发展专科护士队伍,培养专科护士800名。启动在岗超过5年的专科护士再培训,提升专科护理服务水平。护理质控人员培养项目:启动护理质量管理人员质量控制与改进专项培训,培养市、县质控专家20名,力争覆盖各级质控中心成员以及二级医院质管人员,以点带面,促进全市护理质控水平的提升。护理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项目:支持多种形式的硕士人才培养,培养护理硕士30名左右,优化护理人员学历结构。鼓励医疗机构设立护理教学与护理科研岗位,支持临床护理教学与研究工作,促进护理理论和实践水平的不断提升。(三)推进老年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群健康需求L加强老年护理专业培训。加强老年护理服务队伍建设,开展老年护理专业化适宜技术培训,提升老年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护理服务,推进以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加大老年护理服务行为规范管理和质控力度,落实好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提升医疗护理员服务能力,充实老年护理服务从业人员队伍。2 .丰富老年护理服务内涵。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管理制度、服务规范、运行机制及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打造机构、社区和居家老年护理服务平台,采用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形式,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护理服务需求加强医疗机构的老年病科建设,设立临终关怀病房,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医院对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护理的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卧床患者等人群提供居家的长期护理服务,符合条件的可为其开设家庭病床服务。3 .推进安宁疗护服务工作。加强安宁疗护专项培训,提高安宁疗护护理服务能力和质量。支持开展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增加安宁疗护床位,满足老年肿瘤晚期等患者的需求,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将提供服务的康复机构、护理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机构等纳入医联体、护联体建设,促进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基层。专栏3老年护理服务创优项目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及服务项目:开展老年护理市级专业培训,规范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护理服务,推进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及服务项目,培训人员50人。老年居家护理项目:将“互联网+护理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延续性护理等服务有机结合,为高龄、失能等老年人提供居家护理服务。老年健康素养提升项目:依托老年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等,围绕健康教育、慢病管理、防跌倒损伤、防失能康复、长期照护等,开展多种形式健康科普教育,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安宁疗护项目:进一步推进安宁疗护,探索机构、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规范服务,推广促使患者舒适的适宜技术,为老年患者提供终末期的舒缓护理服务。(四)推进基层护理发展,提升基层护理服务质量深入推进“护联体”护理服务模式,精准对接基层护理服务需求,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城乡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能力建设,通过对口支援、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在岗培训、“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加强基层护士的培养,充分发挥基层护士在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加基层护士配比,满足基层护理服务需要。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护士专业化培训,加大基层专科护士培养力度,提升解决基层患者健康问题。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护联体、帮扶等形式,将护理适宜技术引入基层,促进基层护理与城市医院护理同质化。(五)深化护理岗位管理,激发护士内在动能L优化临床护理岗位设置。科学评估临床护理岗位需求,进一步优化护理岗位设置,保证临床一线护士数量。将护士队伍数量纳入医疗机构评价中,关注重症病房、手术室老年护理、内镜中心、手术室、麻醉科、消毒供应中心、新生儿室等特殊岗位增加和扩展岗位数及基层医疗机构的护士配比。保证临床一线护理岗位的护士数量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充分发挥护士在医疗护理、疾病预防、康复促进、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建立“护士人才库”,确保合理使用护士人力,以及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下临床护理的紧急需求。2 .完善激励考评体系在落实护士条例的基础上,推动护理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医院整体待遇提高的基础上,同步提高护士薪酬水平。健全护士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细化考核指标维度,增加风险系数、技术难度等,促进考核的客观公正。将考核结果与护士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分层次使用,体现护士的专业价值和执业自豪感;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配备智慧化护理系统,减少重复工作;根据患者需求及医疗技术的发展,配置新型的护理用品、用具和设备,改善护理工作条件,预防职业病的发生。3 .优化护士执业环境。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护士依法执业的法律意识,依法依规保障护士在工资待遇报酬、社会保险、卫生防护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关心关爱护士,降低护士离职率,稳定护士队伍°通过绩效改革,同步提高护士薪酬水平,编制内外护士实现同岗同薪同待遇。确保护士享受与其他医务人员同等的职称晋升、教育培训待遇,改善护理工作条件,提供必备护理及防护用具,预防职业暴露,确保护士执业安全。(六)加强护理学科建设,促进护理高质量发展1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升护理学术水平。充分利用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及高等院校护理相关学科等优势资源,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护理学术平台,推进护理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和护理服务能力提升。引培并举,培养一批政治品德好、基础扎实、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护理骨干,在主干学科打造一批人才梯队合理的护理学术团队,引领全市护理学科发展2 .开展重点专科建设,彰显护理专业价值。开展护理重点专科评审,打造和培育一批市级护理重点专科。鼓励各地、各医疗机构加大护理重点专科建设的经费投入,根据专科专病护理特点,明确专科人才培养、专科基地建设、专科护理管理等建设目标和标准,推进医院护理工作发展,提升专科护理人才学历,推动专科护理和亚专科护理的发展,形成一批专科护理特色明显的优势专科。3 .发展临床护理科研,促进护理创新能力提升。鼓励医院加大护理科研投入,设立护理科研基金,探索建立护理科研管理组织,引导医疗机构开展系统性科研思维、科研方法的系列训练,培养一批护理科研骨干鼓励三甲医院建立护理研究中心,为护理科研提供支撑平台。推进护理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形成护、教、研、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学科整体发展态势,提升我市护理专业在全省科技量值的排名。(七)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快中医护理传承发展加大中医护理人才梯队建设力度,依托中医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等平台,推进市级中医专业化护士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中医辨证思维的护理骨干人才、高级实践人才以及中医护理学科带头人。推进中医护理门诊建设,建立中医护理技术规范标准,推进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社区、家庭、医养结合机构的应用,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慢病管理、老年护理、家庭照护中的作用,构建具有中医护理特色的护理服务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健康服务需求(八)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助推智慧护理发展加强临床护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安全预警系统,推动护理人员管理、质量管理、教学科研管理等信息化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市护理质量控制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强护理质量指标的监测、分析及反馈,实现质量可追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智慧化水平,探索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等智能设备节约护理人力,提高护理效率°应用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家庭监测、“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等,为探索机构-社区-居家护理模式提供技术支持,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延续性护理服务,满足老年、慢性病等居家人群的护理服务需求。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护理事业发展是建设健康XX、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把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工作、优化护理岗位设置、完善护理人员配置、提高护理人员待遇、保持护理队伍稳定、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等放在重要位置,结合工作实际,制定配套措施,细化目标任务,扎实推进,确保“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各项指标落细落实、见功见效。(二)强化政策保障推进护理事业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在把握大局和大势中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增加护士编制数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完善招聘政策,合理制定护理服务价格,力求涵盖病情观察与评估、健康咨询与教育、临床实施的专科护理技术等项目,完善居家护理服务价格政策,提高护理技术在医疗服务能力和病种分值付费中的权重,充分体现护士技术劳动价值。依法依规保障护士,多方合力,助力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三)营造舆论氛围各地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平台等多种媒介,大力宣传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工作成效,选树护士典型,宣传优秀事迹,增强护士职业荣誉感,对在护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责献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护士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推动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四)实施与评价各县区、市直医疗机构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单位护理事业发展五年规划。勇于改革创新,认真落实本规划制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针对评估发现的问题及时优化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2023年,我委将对各县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贯彻落实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2025年组织开展终期评估,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注意事项

    本文(XX市“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